• 低氮条件下饲粮对藏羊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和瘤胃微生物氮产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氮条件下饲粮能量水平对藏羊尿嘌呤衍生物(PD)排出量和瘤胃微生物氮(MN)产量的影响,以期为藏羊冷季适宜的能氮补饲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试验选取5只1.5周岁、体重[(47.7±2.46) kg]且体况相近的健康去势公藏羊,采用4×4拉丁方设计(其中1只藏羊为重复),进行消化代谢试验。试验期内分别饲喂粗蛋白质(CP)含量[(6.97±0.05)%]相近而消化能(DE)水平不同的4种饲粮,其DE水平分别为8.21(低能饲粮)、9.33(中低能饲粮)、10.45(中高能饲粮)和11.57 MJ/kg(高能饲粮)。整个试验分为4期,每期21 d,包含15 d的预试期和6 d的正试期。结果显示:1)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升高,尿PD排出量和十二指肠PD吸收量均线性增加(P0.10)。2)总可消化养分(TDN)摄入量随饲粮能量水平的升高而线性增加(P0.10)。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升高,尿氮排出量线性降低(P<0.05),而尿嘌呤氮排出量和嘌呤氮指数(PNI)均线性增加(P<0.05)。同时,瘤胃MN产量及微生物蛋白合成效率(MPS)也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升高而线性增加(P<0.05)。3)尿PD排出量、瘤胃MN产量与TDN摄入量存在较高的线性相关性,其模型方程分别为:尿PD排出量(mmol/d)=18.09TDN摄入量(kg/d)-1.11(R2=0.97);瘤胃MN产量(g/d)=18.32TDN摄入量(kg/d)-2.51(R2=0.97)。4)氮平衡(NB)与可消化能摄入量(DEI)之间存在较高的线性相关性,其模型方程为:NB(g/d)=8.38DEI(MJ/kg BW0.75)-3.58(R2=0.68)。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当饲粮CP含量为6.97%时,藏羊维持氮平衡的DE需要量为0.43 MJ/kg BW0.75;提高饲粮能量水平(DE水平:8.21~11.57 MJ/kg)可提高藏羊瘤胃MN的合成量,改善饲粮氮素利用效率,从而弥补饲粮氮素匮乏的限制。因此,在青藏高原冷季,可通过补饲能量物质来提高藏羊对氮素营养胁迫的适应力。

  • 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陕北白绒山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陕北白绒山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76只8~9月龄陕北白绒山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38只。试验组代谢能为9.24 MJ/kg,粗蛋白质含量9.37%,对照组代谢能为8.60 MJ/kg,粗蛋白质含量为8.73%。试验期65 d,其中前10 d为预试期。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日增重、屠宰率、眼肌面积、GR值、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在陕北白绒山羊育肥阶段,饲粮粗蛋白质含量由8.73%提高到9.37%,代谢能由8.60 MJ/kg提高到9.24 MJ/kg能显著提高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

  • 不同的象草饲粮对肉牛生长、消化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讨在饲粮中应用玉米替代象草,增加能量水平对肉牛生长、消化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从而为肉牛育肥过程中合理使用能量饲料提供依据。选取30头21月龄左右的杂交公牛[(449.4±45.7) kg],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低能组、中能组和高能组,对应饲粮干物质中玉米和象草的含量分别为12.5%、22.5%、32.5%和60.0%、50.0%、40.0%,每组10头。试验期45 d,其中预试期5 d,正试期40 d。正试期内测定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并计算经济效益;最后5 d用全收粪法测定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最后2 d分别于晨饲前及晨饲后2.5、6.0 h测定瘤胃液pH;最后1 d采集血液用于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平均日增重以高能组最高(1.31 kg/d),中能组次之(1.21 kg/d),低能组最低(0.96 kg/d),但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干物质采食量、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均为高能组>中能组>低能组,高能组与低能组差异显著(P0.05);高能组、中能组晨饲后2.5和6.0 h瘤胃液pH显著低于低能组(P0.05)。综合得出,肉牛育肥期以象草为唯一粗饲料时,提高饲粮中玉米含量以增加能量水平提高了肉牛干物质采食量、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平均日增重和经济效益,降低了料重比;当饲粮中玉米含量达32.5%时对瘤胃发酵和肉牛健康也无不利影响,具有最大的养殖经济收益

  • 饲粮对后备母猪卵巢发育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量水平对后备母猪卵巢发育及卵巢促卵泡素受体(FSHR)和促黄体素受体(LH/CGR) mRNA表达的影响。选择27头体重(61.0±3.1) kg的长×大二元母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分别饲喂低、中、高3个能量水平[分别为NRC(1998)推荐消化能需要的90%、100%和110%]的饲粮。试验期内各组平均日采食量相同,但摄入的消化能水平不同。试验母猪在第2个发情期的第19天屠宰。结果表明:高能组卵巢重及大卵泡数显著高于低能组(P0.05)。高能组卵巢FSHR和LH/CGR mRNA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低能组(P<0.05)。由此得出,高能量水平饲粮可促进后备母猪卵巢发育,有利于促进卵巢FSHR和LH/CGR mRNA的表达。

  • 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61~120日龄湖羊羔羊生长性能、氮代谢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61~120日龄断奶湖羊羔羊生长性能、氮代谢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2×2两因素两水平试验设计,选取64只61日龄体重相近的纯种湖羊羔羊,随机分为4组,饲喂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饲粮,分别为高能量[代谢能(ME)为10.92 MJ/kg]高蛋白质[粗蛋白质(CP)为15.74%]组、高能量(ME为10.92 MJ/kg)低蛋白质(CP为11.78%)组、低能量(ME为8.64 MJ/kg)高蛋白质(CP为15.72%)组、低能量(ME为8.64 MJ/kg)低蛋白质(CP为11.8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公母各占1/2。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饲粮能量与蛋白质水平对羔羊生长性能指标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饲粮高能量高蛋白质水平显著提高了羔羊61~90日龄的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2)饲粮高蛋白质水平显著提高了81~90日龄、111~120日龄羔羊氮摄入量(P<0.05);饲粮低能量高蛋白质水平显著提高了81~90日龄、111~120日龄羔羊尿氮排出量(P<0.05),并且以低能量高蛋白质组尿氮排出量最高;对于81~90日龄羔羊,饲粮高能量高蛋白质水平显著提高了氮沉积(P<0.05),而饲粮低能量或高蛋白质水平显著降低了氮生物学效价(P<0.05)。3)羔羊120日龄时,饲粮低能量水平显著降低了血清葡萄糖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饲粮低蛋白质水平显著提高了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含量(P<0.05)。综上所述,61~90日龄阶段,饲粮高能量高蛋白质水平可促进羔羊生长;91~120日龄阶段,可适当降低饲粮蛋白质水平以节约生产成本,不会对生长性能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