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作木薯对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演替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5-15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揭示木薯连作障碍形成机制,该研究以定点大田连作木薯三年,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 信息学手段研究连作年限对木薯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演替的影响。结果表明:(1)连作对木 薯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真菌群落α多样性及群落的分类和发育系统β多样性影响显著。(2)木薯的主要优势 菌门是子囊菌门、SAR 超类群、担子菌门、毛霉门和unclassified_k__Fungi,主要优势菌纲为粪壳菌纲、 散囊菌纲、座囊菌纲和Intramacronucleata。非根际土壤中,子囊菌门组成变化较大,从第一年的漆斑菌 属、粪壳菌纲、座囊菌纲向单一的Knufia 属演化;根际土壤的真菌则从子囊菌门的肉座菌目、刺盾炱目、 漆斑菌属、座囊菌纲、粪壳菌纲向norank_d__Eukaryota 门Monosiga 属演化。(3)土壤pH、有机质含 量、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对土壤真菌群落变化影响显著,尤其影响 子囊菌门、SAR 超类群、担子菌门和毛霉门的分布。综上所述,木薯连作会引起根系分泌物累积,改变 土壤理化性质及真菌的生存环境,进而引起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的变化;其中,非根际土壤中子囊 菌由漆斑菌属、粪壳菌纲、座囊菌纲向单一的Knufia 属演变;根际土壤中子囊菌门的肉座菌目、漆斑菌 属、粪壳菌纲等有益真菌的相对丰度随连作年限的增加而降低,进而引发木薯连作障碍。

  • 罗汉果品质受气候因子影响及其分子调控机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2-0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了探讨气候因子对不同季节授粉罗汉果品质影响及其分子作用机制。该文以主栽“青 皮果”品种夏季与秋季授粉果实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发育时间气候因子监测、形态大小测 量、罗汉果苷代谢检测和基因表达qRT-PCR 分析方法,统计分析二者生境气候因子、品质 性状和基因表达差异,结果表明:秋季授粉果实与夏季授粉果实相比,(1)生境平均温度 和有效积温35 d 以后明显降低,昼夜温差65 d 以前明显增加,并且平均温度、有效积温差 异大于昼夜温差,光照强度和空气湿度则相近;(2)横径、纵径和单果重均增加,但是差 异不显著;(3)罗汉果苷Ⅴ和11-O-罗汉果苷Ⅴ合成积累速度滞后10 d 左右,含量从55 d 开始均显著降低并且成熟时分别降低了40.66 %和46.07 %;(4)罗汉果苷Ⅴ合成酶基因55 d 协同表达的一致性差,上调数目和幅度少,而且负责最后一步合成反应的葡萄糖基转移酶 基因SgUGT94-289-3 均下调表达。综上表明,夏季与秋季授粉罗汉果形态大小未受气候因 子影响,罗汉果苷Ⅴ品质则受温度显著影响,温度可能通过调控罗汉果苷Ⅴ合成酶基因协同 表达的一致性和水平导致二者罗汉果苷Ⅴ品质差异。该研究结果为罗汉果优质栽培和遗传育 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 檀香NDH 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定位与启动子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10-22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研究檀香NDH 脱氢酶基因的功能和调控机制,以檀香心材为材料,利用RACE 技术克隆SaNDH6 基因的全长序列,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分析其组织 和激素处理后的表达模式,在拟南芥原生质体观测其亚细胞定位,利用PlantCARE 分析 SaNDH6 起始密码子ATG 上游2 kb 的启动子序列,同时运用PlantRegMap 预测可能与其结 合的转录因子。结果表明:(1)SaNDH6 编码303 个氨基酸,为疏水蛋白,亚细胞定位于 叶绿体。(2)进化树分析表明,檀香SaNDH6 与木本植物NDH6 进化关系较近。(3)PlantCARE 分析发现,SaNDH6 启动子中除含有ACE、AE-box、Box 4、G-Box 和GT1-motif 等大量光 响应元件外,同时还有茉莉酸甲酯(MeJA)反应元件CGTCA-motif 和TGACG-motif,赤霉 素(GA)响应元件P-box,以及防御和胁迫响应元件TC-rich repeats 等。(4)通过PlantRegMap 分析发现,有76 个转录因子可能与SaNDH6 启动子结合,其中ERF 家族最多,达到了40 个。(5)SaNDH6 在檀香的根、心材、叶片和愈伤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叶片中的表达 量较高;用110-4 molL-1 的MeJA 和GA3 分别处理檀香愈伤组织后,SaNDH6 的表达均显 著升高。综上结果表明,檀香SaNDH6 为核基因编码的蛋白,受光和激素等诱导表达,可 能参与檀香逆境胁迫反应的过程。

  • 甘蔗幼苗对难溶性磷的吸收及其根系对低磷胁迫的响应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19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南方酸性土壤中的全磷含量高,但有效磷普遍偏低,土壤磷素不足是制约甘蔗生长的重要因素。明确甘蔗适应低磷胁迫的生理生化机制,挖掘甘蔗对磷素的利用潜力,对指导甘蔗育种及栽培管理均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ROC22和ROC 10两个甘蔗品种为材料,采用水培和土培的试验方法研究了甘蔗幼苗对难溶性磷的吸收及其在低磷胁迫下根构型和根系的生理反应,以揭示甘蔗对低磷胁迫适应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C1)培养在以难溶性磷CCa-P和A1-P}为磷源的培养液中的甘蔗的叶片数、地上部干重、生物量较缺磷 (-P)处理显著增加,与对照(+P)的相当,甘蔗总磷积累量也显著提高,达到对照(+P)处理磷积累量的30%^-77%o C2)在低磷条件下,甘蔗幼苗的根系有向土壤深层分布的趋势,根的总体积增大,最长根长变长,浅根系分布增多。C3)甘蔗幼苗在低磷环境下,根际环境明显酸化,且根系分泌物能溶解难溶性的铝磷,植株体内酸性磷酸酶的活性也明显增强。上述结果表明,甘蔗幼苗有较强的吸收利用难溶性磷的能力,而低磷条件下根系数量增加,主根的向地性,浅根系分布增多,根际酸化以及植株体内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增强可能是甘蔗幼苗适应缺磷环境的重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