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椰子积累及与FatB 基因表达关系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0-03-0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分别对椰子果实发育四个时期的脂肪酸成分及含量变化,FatB 基因的表达变化进行分析,明确椰子脂肪酸积累及FatB 基因表达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为将来筛选控制椰子果实中低碳链脂肪酸积累的关键FatB 基因奠定基础。以海南本地高种绿椰为试验材料,参考国家标准GB/T 2906-1982 谷类、油料作物种子粗脂肪测定方法,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果肉脂肪酸,应用气质联用检测技术测定各脂肪酸含量及组分。应用qRT-PCR 对椰子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FatB1、FatB2 及FatB3 进行相对定量。分析椰子果实发育四个时期脂肪酸组分及含量、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FatB1、FatB2 及FatB3 表达量之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椰子油含9 种脂肪酸成分,在椰子果实发育的早期(第6、第7 个月),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的含量较高,月桂酸和肉豆蔻酸相对含量较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发现,此时FatB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较高。而在椰子果实发育的后期(第8、第9 个月),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的相对含量迅速降低,月桂酸和肉豆蔻酸相对含量迅速升高,FatB2 和FatB3 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较高,FatB1的表达量略有降低。该研究初步掌握了椰果各发育时期FatB 基因表达量与脂肪酸成分间的变化趋势,该结果为将来筛选控制椰子果实中低碳链脂肪酸积累的关键FatB 基因奠定基础,同时为椰子脂肪酸成分的分子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 10 个马齿苋类型的和草酸含量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9-01-30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采用气相色谱和比色法测定了十种不同来源马齿觅茎、叶中脂肪酸和草酸含量。结果表明,脂肪酸和草酸在10个不同类型马齿觅茎、叶中的含量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显著性。与叶片相比,茎中的脂肪酸含量相对较低。马齿觅茎、叶中以多元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测出两种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分别是亚麻酸(c}-3脂肪酸)和亚油酸(c}-6脂肪酸)。不同类型马齿觅叶片和茎中。-3和。_6脂肪酸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62.71%^'70.91%和9.30%^ 13.31%,以及26.04%^36.02%和31.61%^43.19%0‘金湖’和‘南阳’马齿觅叶片和‘金湖’马齿觅茎中。-3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其它类型。国产马齿觅类型,尤其是茎中的。6/} 3比例明显小于国外马齿觅类型。马齿觅茎中的草酸含量明显高于叶。除‘山东’、`Iran’和‘Pakistan’马齿觅茎中的草酸显著积累外,其它类型马齿觅茎中的草酸含量差异不显著。因此,马齿觅适宜早采收。‘金湖’和‘南阳’,尤其是‘金湖’类型的马齿觅是一种值得研究和推荐的马齿觅类型。

  • 鸭肥肝和鹅肥肝的氨基酸、营养价值及质构特性比较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通过对鸭肥肝和鹅肥肝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进行分析和营养评价,旨在比较鸭肥肝和鹅肥肝氨基酸、脂肪酸营养价值及质构特性的差异性。分别选择填饲期为28 d的鹅肥肝和填饲期为14 d的鸭肥肝,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气相色谱仪等仪器进行测定分析,比较二者营养价值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鸭肥肝中水分、粗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鹅肥肝(P<0.01),而粗灰分、粗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高于鹅肥肝(P<0.01)。2)鸭肥肝和鹅肥肝的氨基酸种类相同,均未检测到色氨酸,其余氨基酸(除半胱氨酸和脯氨酸)含量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鸭肥肝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4.34,鹅肥肝的EAAI为60.25;鸭肥肝的氨基酸比值系数评分(SRC)为73.34,鹅肥肝的SRC为47.11;鹅肥肝中呈味氨基酸的比例高于鸭肥肝,鸭肥肝中药用氨基酸含量高于鹅肥肝。3)鹅肥肝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1.70%,饱和脂肪酸含量为39.31%;鸭肥肝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9.11%,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1.25%。鹅肥肝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5.53:7.69:1.00,鹅肥肝脂肪酸的营养价值优于鸭肥肝。4)鸭肥肝中的铬、铜、铁、磷、含量极显著高于鹅肥肝(P<0.01),鹅肥肝中钙含量极显著高于鸭肥肝(P<0.01)。5)鸭肥肝的硬度极显著高于鹅肥肝(P<0.01),鸭肥肝的黏附性极显著低于鹅肥肝(P<0.01)。由此可见,鸭肥肝氨基酸营养价值高于鹅肥肝,鹅肥肝脂肪酸营养价值高于鸭肥肝;鹅肥肝嫩度好,鸭肥肝硬度高。

  • 膨化苜蓿草粉–亚麻籽对母猪繁殖性能及其初乳组成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妊娠后期及哺乳期母猪饲粮中添加不同量的膨化苜蓿草粉–亚麻籽对其繁殖性能及初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用80头妊娠后期(妊娠83 d)长×大二元初产母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10%和15%膨化苜蓿草粉–亚麻籽。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5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膨化苜蓿草粉–亚麻籽可显著提高母猪平均日采食量(P0.05);3)仔猪断奶(21日龄)时,15%膨化苜蓿草粉–亚麻籽添加组的均匀度最好。由此可见,膨化苜蓿草粉–亚麻籽可以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及初乳中MUFA含量与UFA/SFA值。

  • 杜仲提取物对宁乡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脂肪代谢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杜仲提取物对宁乡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脂肪代谢的影响。选择体重约43 kg的健康宁乡阉母猪24头,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 500 mg/kg杜仲提取物。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中添加杜仲提取物可使宁乡猪的平均日增重略有增加,平均日采食量降低46.88 g/d,料重比降低2.74%,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2)饲粮中添加杜仲提取物可使宁乡猪的血清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分别增加33.33%(0.05≤P<0.10)和20.29%(P<0.05),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显著降低13.21%(P<0.05)。3)饲粮中添加杜仲提取物可使宁乡猪肝脏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中的棕榈烯酸含量增加19.64%(0.05≤P<0.10),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中亚油酸含量降低10.71%(0.05≤P<0.10)。4)饲粮中添加杜仲提取物可使宁乡猪肝脏中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肝X受体α(LXRα)和脂肪酸合成酶(FAS)的mRNA表达量分别显著下调62.00%、76.00%、77.00%和82.00%(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杜仲提取物可提高宁乡猪的血清HDL含量,降低血清LDL含量,下调肝脏中FAS和ACC等的mRNA表达量,进而影响机体的脂肪酸代谢。

  • 多孔氧化锌对断奶仔猪粪便中微量元素含量、盲肠内容物及粪便中短链含量及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多孔氧化锌对断奶仔猪粪便中微量元素含量、盲肠内容物及粪便中短链脂肪酸含量、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选取192头体重为(6.32±0.24) kg的21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公母各占1/2)。其中,A组(正对照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 000 mg/kg普通氧化锌的饲粮,B组(负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C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750 mg/kg多孔氧化锌的饲粮,D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 500 mg/kg多孔氧化锌的饲粮。试验期14 d。结果显示:1)与A组相比,B组、C组和D组仔猪粪便中锌含量显著降低(P0.05)。2)与B组相比,A组、C组和D组盲肠内容物中乙酸含量分别增加33.58%、44.74%、39.79%(P0.05);各组粪便中各短链脂肪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3)与A组相比,B组、C组和D组空肠内容物特有可操作分类单元(OTUs)数大幅度提高,且B组、C组、D组Chao1、ACE指数逐步提高,并有提高Simpson指数的趋势(P=0.095 9)。从菌群门水平分布看,随着多孔氧化锌添加量的增加,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增加,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降低;从菌群属水平分布看,与B组相比,A组、D组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相对丰度增加,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降低,A、C组罗斯氏菌属(Rothia)相对丰度增加。由此可见,在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多孔氧化锌能够提高盲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含量,有利于提高肠道菌群多样性并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相比于普通氧化锌,多孔氧化锌还能减少断奶仔猪粪便锌的排放,节约锌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 饲粮直链/支链淀粉比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肠道食糜菌群数量与挥发性浓度以及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直链/支链淀粉比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肠道食糜菌群数量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以及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选取24头平均体重为(61.67±2.01) kg的健康“杜×长×大”生长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分别饲喂直链/支链淀粉比为0.26(LD组)、0.37(CD组)、0.47(MD组)和0.98(HD组)的试验饲粮。试验至猪平均体重达120 kg时结束。结果表明:1)随着饲粮直链/支链淀粉比的增加,饲粮总能、粗灰分、粗脂肪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线性降低(P<0.05)。与LD组相比,MD和HD组饲粮总能、粗灰分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HD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也显著降低(P<0.05);与CD组相比,HD组饲粮总能、粗灰分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2)HD组育肥猪回肠食糜pH显著低于LD、CD和MD组(P<0.05)。3)随着饲粮直链/支链淀粉比的增加,盲肠食糜丁酸浓度及结肠食糜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呈显著的线性增加(P<0.05),盲肠食糜丙酸浓度有线性和二次曲线变化的趋势(0.05≤P≤0.10),结肠食糜乙酸浓度有线性增加的趋势(0.05≤P≤0.10)。与LD和CD组相比,HD组育肥猪盲肠食糜丙酸和丁酸浓度显著提高(P<0.05);与LD组相比,HD组育肥猪结肠食糜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提高(P<0.05)。4)盲肠食糜双歧杆菌数量随饲粮直链/支链淀粉比的增加呈显著的线性和二次曲线变化(P<0.05)。MD和HD组育肥猪盲肠食糜总细菌数量显著高于LD组(P<0.05);HD组盲肠食糜双歧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5)与HD组相比,LD组育肥猪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提高(P<0.05),LD、CD和MD组背最长肌中GPR43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增加饲粮直链/支链淀粉比可降低育肥猪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改变后肠食糜菌群组成,增加后肠食糜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以及影响肌内脂肪沉积。因此,适宜的饲粮直链/支链淀粉比有利于改善育肥猪肠道健康和猪肉品质。

  • 多鳞鱚对饲料中n-3高不饱和需要量的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多鳞鱚对饲料中n-3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的需要量。挑选均重为(6.0±0.6) g的多鳞鱚幼鱼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各组分别投喂n-3HUFA水平为0.53%、0.80%、1.22%、1.62%、2.12%和2.56%的等氮等脂饲料8周。结果表明:1)2.12%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显著高于0.53%组(P0.05);1.62%组的全鱼粗脂肪含量最高,显著高于除1.62%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2.12%组和2.56%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低于除1.62%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1.62%组的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低于除1.22%组和2.12%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5)随着饲料n-3HUFA水平的提高,肝脏C18:3n-3、C20:5n-3、C22:6n-3含量显著升高(P<0.05),肝脏C18:2n-6含量显著降低(P<0.05)。6)随着饲料n-3HUFA水平的提高,肌肉C18:2n-6、C20:4n-6含量呈降低趋势,2.12%组和2.56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肌肉C20:5n-3、C22:6n-3含量呈升高趋势,2.56%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由此可见,以增重率为依据,折线模型拟合得出多鳞鱚幼鱼对饲料中n-3HUFA的需要量为2.21%。

  • 饲料n-3高不饱和水平对较大规格军曹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肌肉和肝脏组成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考察饲料n-3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水平对较大规格军曹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肌肉和肝脏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以确定较大规格军曹鱼饲料中n-3HUFA的适宜水平。以白鱼粉、酪蛋白和去皮豆粕为主要蛋白质源,调节饲料中鱼油和玉米油的添加量,制成n-3HUFA水平分别为0.49%、0.73%、0.98%、1.41%、1.51%、2.06%及2.83%的7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投喂初重为70 g的军曹鱼8周。每种饲料投喂3个网箱(重复),每个网箱放养30尾鱼。结果显示:1)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随饲料n-3HUFA水平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0.73%~1.51%组的WGR和SGR显著高于0.49%和2.83%组(P0.05)。肌肉和肝脏C18:1n-9、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MUFA)及C18:2n-6含量均随饲料n-3HUFA水平的升高而下降。随饲料n-3HUFA水平的升高,肌肉和肝脏n-6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n-6PUFA)呈先上升后稳定趋势,C20:5n-3(EPA)、C22:5n-3、C22:6n-3(DHA)含量及n-3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n-3PUFA)和n-3HUFA总量(∑n-3HUFA)均呈逐渐升高趋势。综上,饲料中添加n-3HUFA有助于提高较大规格(70 g)军曹鱼的生长性能,降低体脂沉积,促进脂肪代谢,并可影响肌肉和肝脏脂肪酸组成。以SGR为评价指标,由折线模型得出较大规格(70 g)军曹鱼饲料中n-3HUFA的适宜水平为0.95%。

  • 过瘤胃不饱和脂肪对安格斯牛生长性能和牛肉组成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讨过瘤胃不饱和脂肪对安格斯牛生长性能和牛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用24头平均体重为(447.78±2.53) kg、17~18月龄安格斯阉公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第2、3和4组分别按照干物质采食量的2.0%、4.0%和6.0%添加过瘤胃不饱和脂肪。试验全期77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67 d。结果表明:1)各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2)第3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第1组和第4组(P<0.05),第3组和第4组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第1组(P<0.05),第1组和第2组的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第4组(P<0.05)。3)第4组的背膘厚度显著高于第1组(P<0.05),各组的屠宰率、净肉率和眼肌面积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组的pH、剪切力、蒸煮损失、失水率、肉色及肌肉化学成分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4)第1组背最长肌中C18:0含量显著高于第2组和第3组(P<0.05),第2组C20:4n6含量显著高于第1组和第4组(P<0.05),第2、3和4组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比第1组降低了8.41%、10.26%和5.48%,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提高了6.37%、9.41%和6.72%,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则分别提高了69.78%、33.19%和9.36%,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5)育肥前期第2、3和4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第1组(P<0.05),育肥后期第3组和第4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第1组(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过瘤胃不饱和脂肪对肉牛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影响,有利于提高饲粮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可提高肉牛背膘厚度和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改善牛肉脂肪酸的组成;综合考虑,安格斯牛饲粮中过瘤胃不饱和脂肪最适宜的添加量为饲粮干物质采食量的4.0%。

  • 期性饥饿再投喂对虎斑乌贼幼体生长性能、抗氧化指标、消化酶活性、氨基酸组成和组成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虎斑乌贼幼体生长性能、抗氧化指标、消化酶活性、氨基酸组成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6.83±0.01) g虎斑乌贼幼体36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30尾。采取周期性饥饿1 d再投喂6 d(S1F6组)、周期性饥饿2 d再投喂5 d(S2F5组),周期性饥饿3 d再投喂4 d(S3F4组)和持续投喂(对照组)4种投喂模式,进行为期14 d的投喂试验。结果显示:1)不同饥饿时间对增重率、存活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2)肌肉水分、粗脂肪以及粗蛋白质的含量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不同饥饿时间对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4)不同饥饿时间对肝脏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6)肝脏和肌肉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肌肉C20:5n-3(EPA)、C22:5n-3(DPA)、C22:6n-3(DHA)以及肝脏DPA、DHA含量在各组间亦无显著差异(P>0.05),但S3F4组肝脏EPA、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S1F6组与S2F5组的虎斑乌贼幼体均出现了补偿生长,且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从节约成本、减少污染以及补充生长等方面综合来看,建议在虎斑乌贼幼体的养殖过程中采用周期性饥饿2 d再投喂5 d的投喂模式。

  • 饲喂3种锌源对湘东黑山羊生长性能及羊奶的成分、氨基酸和含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锌源(硫酸锌、蛋氨酸螯合锌和甘氨酸螯合锌)对湘东黑山羊生长性能及羊奶的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选取体重(38.1±9.7) kg、胎次相近的21只怀双羔妊娠湘东黑山羊(妊娠日龄在90~100 d),随机分为3组,即硫酸锌组(对照组)、蛋氨酸螯合锌组和甘氨酸螯合锌组。各组基础饲粮组成相同(锌含量22.00 mg/kg DM),并且各组锌添加量均为60 mg/kg DM。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42 d。正试期3组母羊分别饲喂不同锌源饲粮,产后母羊饲喂无添加锌源的饲粮,母羊产后15 d采集奶样。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蛋氨酸螯合锌组和甘氨酸螯合锌组母羊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2)与对照组相比,蛋氨酸螯合锌组和甘氨酸螯合锌组羊奶体细胞数量、乳脂肪、乳蛋白、乳糖、尿素氮、去脂干物质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蛋氨酸螯合锌组羊奶总干物质含量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蛋氨酸螯合锌组和甘氨酸螯合锌组羊奶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4)与对照组相比,蛋氨酸螯合锌组羊奶正己酸、辛酸、月桂酸、十三酸、γ-亚麻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甘氨酸螯合锌组羊奶木蜡酸、顺-11-二十烯酸、γ-亚麻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综上,蛋氨酸螯合锌可增加羊奶中的总干物质含量,甘氨酸螯合锌可降低羊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且都可提高妊娠母羊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说明补饲蛋氨酸螯合锌和甘氨酸螯合锌均可提高妊娠母羊的生长性能并改变羊奶品质。

  • 投喂频率对虎斑乌贼生长性能、体成分、消化酶活性、组织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投喂频率对虎斑乌贼生长性能、体成分、消化酶活性、组织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初始体重为(13.08±0.01) g的虎斑乌贼幼体180只,随机分成3组(投喂频率分别为每天1、2和4次,分别命名为F1、F2和F4投喂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1)F2和F4投喂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肝体比均显著高于F1投喂组(P0.05)。F1投喂组的肝脏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F2和F4投喂组(P0.05)。4)F1投喂组的肌肉和肝脏的二十二碳六稀酸(DHA)含量和DHA/二十碳五稀酸(EPA)显著高于F2和F4投喂组(P0.05)。各组肌肉和肝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n-3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5)F1投喂组的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F2投喂组(P0.05)。由此可见,虎斑乌贼幼体养殖的适宜投喂频率为每天2次。

  • 苜蓿草粉对育肥猪肉品质、肌肉氨基酸和含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添加苜蓿草粉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选择平均体重(60.28±0.73) kg的健康“长×大”或“大×长”二元育肥猪13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2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10%、20%和30%的苜蓿草粉。预试期7 d,正试期72 d。结果表明:1)5%苜蓿草粉组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ADG)最高,增重成本最低。2)饲粮添加苜蓿草粉对育肥猪的肌肉pH45 min、熟肉率、大理石纹和肉色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苜蓿草粉组的肌肉pH24 h极显著降低(P<0.01);30%苜蓿草粉组的肌肉滴水损失显著低于对照组和5%苜蓿草粉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20%苜蓿草粉组育肥猪的肌肉鲜味氨基酸(DAA)(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必需氨基酸(EAA)(蛋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酪氨酸、丝氨酸、脯氨酸及总氨基酸(TAA)含量显著提高(P<0.05)。4)随饲粮苜蓿草粉添加水平的增加,育肥猪的肌肉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逐渐减少,肌肉不饱和脂肪酸(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n-6 PUFA和n-3 PUFA含量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20%和30%苜蓿草粉组的肌肉MUFA、油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肌肉UFA含量显著提高(P<0.05);20%和30%苜蓿草粉组的肌肉PUFA、亚油酸、α-亚麻酸、n-6 PUFA和n-3 PUF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和10%苜蓿草粉组(P<0.05);肌肉n-6 PUFA/n-3 PUFA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5%和10%苜蓿草粉组(P<0.01)。综上,饲粮添加20%苜蓿草粉可使育肥猪的肌肉DAA、EAA含量以及PUFA中亚油酸、α-亚麻酸含量提高,n-6 PUFA/n-3 PUFA降低,有利于n-3 PUFA在肌肉中的富集,可以提高猪肉品质和营养价值。

  • 饲料花生四烯酸水平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肝脏和肌肉组成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花生四烯酸(ARA)水平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肝脏和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通过在基础饲料中添加ARA纯化油,制成ARA水平分别为0.04%、0.17%、0.35%、0.66%、1.29%和2.16%(干物质基础)的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分别命名为S1、S2、S3、S4、S5和S6)。将上述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23.77±0.98) 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投喂30尾鱼,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1)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E)随饲料ARA水平的升高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SGR和FE均在S4组有最大值,均显著高于S1组(P0.05),但显著高于S1与S6组(P<0.05)。S3与S4组肝脏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S1和S6组(P<0.05)。3)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均在S4组最低,且显著低于S1与S6组(P<0.05)。4)肝脏和肌肉中C20:3n-6和C20:4n-6含量随饲料ARA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升高(P<0.05),而C18:3n-6、C20:5n-3和C22:6n-3含量则随之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由此得出,饲料中适宜水平(0.35%~0.66%)的ARA能够促进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的生长,提高抗氧化能力与肝脏健康水平,以SGR与FE作为评价指标,经折线模型回归分析得出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饲料中ARA的适宜水平分别为饲料干重的0.45%和0.56%。

  • 不同饲料添加剂对杜寒杂交肉羊体脂组成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料添加剂对杜寒杂交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选取30只健康、体重[(42.5±3.1) kg]相近的6月龄杜寒杂交F1代肉羊,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G1组)试验羊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G2组)试验羊饲喂添加了沙葱粉的基础饲粮,沙葱粉按照每只每天20 g的量添加,试验组(G3组)试验羊饲喂添加了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基础饲粮,微生物发酵饲料按照每只每天100 g的量添加。试验期为75 d,其中预试期为15 d,正试期为60 d。在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3只羊进行屠宰,分别从肾脏周围、腹部皮下以及尾部采集脂肪样品,测定其脂肪酸组成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显示:与G1组相比,1)G2组和G3组肉羊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G2组肾周、腹部皮下以及尾部脂肪组织中亚油酸(C18:2cis-6)、α-亚麻酸(C18:3n-3)、二十碳五烯酸(EPA,C20:5n-3)、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n-6 PUFA的含量以及PUFA/饱和脂肪酸(SFA)的值显著提高(P<0.05),硬脂酸(C18:0)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G3组腹部皮下和尾部脂肪组织中DHA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肾周脂肪组织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C18:0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3)G2组和G3组尾部脂肪组织中n-6 PUFA的含量以及n-6/n-3的值显著提高(P<0.05),G2组肾周脂肪组织中n-3 PUFA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G3组肾周脂肪组织中PUFA/SFA的值显著降低(P<0.05);4)G2组和G3组腹部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中SOD的活性显著提高(P<0.05),MD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5)肉羊腹部皮下(R2=0.967)、尾部(R2=0.965)和肾周脂肪组织(R2=0.992)中MDA含量和SOD活性与PUFA沉积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P<0.001),其中MDA对多元回归方程的贡献为负增加,而SOD为正增加。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沙葱粉和微生物发酵饲料均能够提高舍饲杜寒杂交肉羊的生长性能;饲粮中添加沙葱粉可有效改善杜寒杂交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并可提高脂肪氧化稳定性,改善脂肪品质;饲粮中添加微生物发酵饲料对杜寒杂交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改善效果欠佳,但可提高脂肪的氧化稳定性。

  • 饲料中添加亚麻籽对延边黄牛肌肉组织及皮下脂肪中组成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亚麻籽对延边黄牛肌肉组织及皮下脂肪中的脂肪酸组成及与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平均体重480 kg左右的延边黄牛阉牛30只,随机分为3组(n=10),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8%整粒亚麻籽(WPS组)和8%破碎亚麻籽(PS组)的试验饲粮。试验结束后屠宰,采集背最长肌及皮下脂肪组织,测定其中脂肪酸组成及相关基因表达情况。预试期10 d,正试期180 d。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WPS组和PS组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但饲料利用率无显著差异(P>0.05)。2)与CON组相比,在肌肉组织中WPS组和PS组饱和脂肪酸C16:0和C18:0含量显著下(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C18:1n-9、C18:2cis-9,trans-11、C18:2trans-10,cis-12含量显著上升(P˂0.05);皮下脂肪中WPS组和PS组单不饱和脂肪酸C18:ln-9、C18:2n-6、C18:2cis-9,trans-11、C18:3n-3的含量显著上升(P˂0.05),饱和脂肪酸C10:0、C12:0、C16:0、C18:0含量显著下降(P˂0.05)。3)与CON组相比,在肌肉组织中WPS组和PS组的G蛋白偶联受体(GPR43)、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CEBPβ)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在皮下脂肪中PS组和WPS组的4种基因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亚麻籽可调控延边黄牛肌肉组织及皮下脂肪中脂肪酸组成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在本试验条件下,8%破碎亚麻籽(PS组)添加效果更好,有益于延边黄牛生长性能的提高和脂肪代谢的调控。

  • 富硒和锗酵母培养物对延边黄牛生长性能、肌肉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究富硒和锗酵母培养物对延边黄牛生长性能、肌肉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选取生长发育良好的30月龄的延边黄牛公牛20头,体重为(351±20) kg,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Ⅱ和Ⅲ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1%、0.2%和0.3%富硒和锗酵母培养物的试验饲粮,每组5头。试验期9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均有提高,但变化不显著(P>0.05);试验Ⅰ、Ⅱ组的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了18.93%(P0.05)。3)试验Ⅲ组肌肉中赖氨酸含量提高了3.81%(P0.05)。综合可知,饲粮中添加富硒和锗酵母培养物可以提高延边黄牛饲料转化率,提高肌肉中亚油酸含量,降低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提高肌肉中风味氨基酸(赖氨酸、丙氨酸和谷氨酸)的含量,改善牛肉的风味,建议在延边黄牛饲粮中添加0.2%富硒和锗酵母培养物。

  • 全混合日粮物理有效中性洗涤纤维水平对泌乳中期奶牛瘤胃液和乳中组成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全混合日粮(TMR)物理有效中性洗涤纤维(peNDF)水平对泌乳中期奶牛瘤胃液和乳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用30头体重约650 kg、2胎次、产后(120±8) d、日均产奶量(33.03±1.59) kg、体况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为3组,通过控制搅拌时间获得低(9.02%)、中(10.56%)、高(11.25%)3个peNDF水平的TMR,每种TMR饲喂1组奶牛,每组10头。TMR精粗比为60∶40。预试期21 d,正试期6 d。结果表明:1)随着peNDF水平的提高,瘤胃液中肉豆蔻酸(C14:0)、反9肉豆蔻烯酸(C14:1 trans9)、珍珠酸(C17:0)、顺6油酸(C18:1 cis6)含量降低,异棕榈酸(C16:0 iso)、反9棕榈烯酸(C16:1 trans9)含量上升,高peNDF组和低peNDF组差异显著(P<0.05)。2)随着peNDF水平的提高,乳中顺9肉豆蔻烯酸(C14:1 cis9)、顺10十五烯酸(C15:1 cis10)、顺10十七烯酸(C17:1 cis10)、顺11油酸(C18:1 cis11)、反9,12亚油酸(C18:2 trans9,12)含量降低,异肉豆蔻酸(C14:0 iso)、C16:0 iso含量上升,高peNDF组和低peNDF组差异显著(P<0.05);随着peNDF水平的提高,乳中短链脂肪酸含量提高,肉豆蔻烯酸∆9去饱和酶指数、油酸∆9去饱和酶指数降低,高peNDF组和低peNDF组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在高精料条件下,泌乳中期奶牛饲喂低peNDF水平(9.02%)TMR可改善乳中脂肪酸组成

  • 共轭亚油酸对开产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蛋黄硬度和蛋黄组成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共轭亚油酸(CLA)对开产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蛋黄硬度和蛋黄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选用产蛋率、体重相近的18周龄海兰褐蛋鸡630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分别饲喂添加0、1%、2%、3%、4%、5%和6% CLA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1)饲粮CLA添加水平≤2%时,对蛋鸡的生产性能、蛋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2%~4% CLA可增加蛋壳厚度(P>0.05);饲粮CLA添加水平≥3%时,产蛋率显著降低(P<0.05),蛋黄硬度显著增加(P<0.05);饲粮CLA添加水平≥4%时,平均日采食量和腹脂率显著降低(P<0.05);饲粮CLA添加水平≥5%时,料蛋比显著升高(P<0.05),蛋黄比例显著降低(P<0.05)。2)1%、2% CLA添加组蛋黄中C16:0、C18:0和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CLA添加水平≥4%时,蛋黄中C16:0、C18:0和SFA含量显著增加(P<0.05),C16:1、C18:1、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著降低(P<0.05)。蛋黄中CLA含量随饲粮CLA添加水平的增加呈显著二次升高(P<0.01),c9,t11-CLA的富集量是t10,c12-CLA的1.47倍。综上,饲粮添加2% CLA,可以改善蛋壳质量,降低蛋黄中SFA含量,蛋黄中可富集一定量的CLA,且不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