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详细浏览

期性饥饿再投喂对虎斑乌贼幼体生长性能、抗氧化指标、消化酶活性、氨基酸组成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请选择邀稿期刊: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虎斑乌贼幼体生长性能、抗氧化指标、消化酶活性、氨基酸组成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6.83±0.01) g虎斑乌贼幼体36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30尾。采取周期性饥饿1 d再投喂6 d(S1F6组)、周期性饥饿2 d再投喂5 d(S2F5组),周期性饥饿3 d再投喂4 d(S3F4组)和持续投喂(对照组)4种投喂模式,进行为期14 d的投喂试验。结果显示:1)不同饥饿时间对增重率、存活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上述3个指标S3F4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1F6组、S2F5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肌肉水分、粗脂肪以及粗蛋白质的含量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不同饥饿时间对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S2F5组达到最大值;不同饥饿时间对肝脏丙二醛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4)不同饥饿时间对肝脏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肝脏淀粉酶活性先降低后升高,在S1F6组有最小值,肝脏脂肪酶活性则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在S2F5组有最小值。5)在虎斑乌贼幼体的肌肉组织中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10种必需氨基酸、7种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以及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总量(TEAA)、TEAA/TAA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6)肝脏和肌肉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肌肉C20:5n-3(EPA)、C22:5n-3(DPA)、C22:6n-3(DHA)以及肝脏DPA、DHA含量在各组间亦无显著差异(P>0.05),但S3F4组肝脏EPA、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S1F6组与S2F5组的虎斑乌贼幼体均出现了补偿生长,且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从节约成本、减少污染以及补充生长等方面综合来看,建议在虎斑乌贼幼体的养殖过程中采用周期性饥饿2 d再投喂5 d的投喂模式。

版本历史

[V1] 2018-12-25 13:28:47 ChinaXiv:201812.00774V1 下载全文
点击下载全文
预览
许可声明
metrics指标
  •  点击量2717
  •  下载量1463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