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澳洲坚果果仁MiMYB44L 基因克隆与结构功能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5-15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澳洲坚果(Macadamia integrifolia)是一种高经济价值的常绿坚果树,其果仁富含 脂肪酸和蛋白等营养成分。为鉴定澳洲坚果果仁中与营养成分形成相关基因,该研究采用转 录组学、基因克隆、荧光定量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从澳洲坚果果仁营养成分含量显著差异品 种‘桂热1 号’和‘A4’的果仁转录组中挖掘调控基因。结果表明:(1)转录组分析发现‘桂热 1 号’相比‘A4’果仁中上调基因1 667 个,下调基因1 798 个,KEGG 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 主要在淀粉和糖代谢、氨基酸生物合成和碳代谢路径。(2)发现一个差异表达基因 gene-LOC122077931 编码R2R3-MYB 转录因子MYB44L,并采用RACE 技术在‘桂热1 号’ 果仁中克隆了MiMYB44L,其全长1 165 bp,ORF 长度999 bp,编码332 个氨基酸。(3) 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证明MiMYB44L 含有R2R3-MYB 家族特征的SANT 结构域,不含有 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含有磷酸化位点。(4)测定了10 个澳洲坚果品种果仁中蛋白质含量, 发现MiMYB44L 在澳洲坚果高蛋白含量品种中表达显著高于其在低蛋白含量品种中的表达 量,整体相关系数0.54,达到极显著水平。该研究结果为深入解析MiMYB44L 在澳洲坚果 营养成分形成中的调控作用机制提供理论指导。

  • 海南省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组成及区系特征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5-15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以2021 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及相关资料为基础,结合野外实地调查, 整合得出《海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并分析其组成及区系特征。结果表明: (1)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原有的葫芦苏铁(Cycas changjiangensis)、海南苏铁 (C. hainanensis)、念珠苏铁(C. lingshuigensis)、台湾苏铁(C. taiwaniana)归并入闽粤 苏铁(C. taiwaniana);相比1999 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原有的半枫荷 (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和线苞两型豆(Amphicarpaea linearis)被解除保护级别, 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从一级保护降级为二级保护,新增127 种国家重点保护野 生植物,加上原有的,共173 种(含变种),隶属53 科83 属,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 物8 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165 种,海南省特有种32 种,分属于4 个类群,其中被子 植物种类最丰富,有129 种。(2)依据多年的野外调查信息和本次调查结果,龙尾苏铁 (C. rumphii)、三亚苏铁(C. shanyagensis)、中华桫椤(Alsophila costularis)、紫纹兜 兰(Paphiopedilum purpuratum)一直尚未调查到。(3)173 种保护植物的生活型共有5 种 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115 种),其次是地面芽植物(34 种)和地下芽植物(22 种), 地上芽及垫型植物均为最少(1 种)。(4)在科水平上,兰科(Orchidaceae)种类最多, 含47 种(27.17%);在属水平上,石斛属(Dendrobium)种类最多,含21 种(12.14%)。 (5)区系成分复杂,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科以泛热带及其变型分布为主;属以热带亚洲 及其变型分布为主。综上,海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热带性质及特有现象明显,新增 保护种较多,因此应持续开展本底调查和动态监测,加强执法力度,减少人为因素对生境 的干扰和破坏,针对性地采取就地、迁地保护措施以加强保护管理。

  • 西藏煨桑植物的民族植物学调查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5-15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煨桑是青藏高原上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民俗活动,在藏族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 地位。青藏高原上有着丰富的煨桑植物资源和相关的煨桑文化知识,为调查、记录和研究藏 族煨桑植物和相关传统知识,该研究团队先后在西藏进行了4 次煨桑植物的民族植物学调查, 访谈了23 个乡镇的459 位信息报告人,记录了19 科36 属83 种煨桑植物和相关传统知识。 结果表明:(1)不同地区、年龄、性别的人们普遍掌握着丰富的煨桑植物知识;(2)青稞 (Hordeum vulgare var. coeleste)、滇藏方枝柏(Juniperus indica)、髯花杜鹃(Rhododendron anthopogon)的文化价值指数(CV)较高,是煨桑活动中非常重要的3 种植物;(3)煨桑植 物的利用呈现出地域性和替代性的特点,展现出当地人对煨桑植物资源科学管理和可持续采 集的实践经验。该研究将有助于煨桑文化的传承以及煨桑植物资源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 利用。

  • 云南古林箐喀斯特森林大样地木本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5-15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该文以云南古林箐25 ha 喀斯特森林大样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标本采集及 鉴定、植物区系分析、Jaccard 相似性系数和PCA 分析的方法,目的是探究云南古林箐大样地 的区系特征及地位以及与云南补蚌和广西弄岗大样地之间的地理联系。结果表明:(1)DBH ≥1 cm 的木本植物约有78 科238 属406 种(含种下单位且不包括木质藤本)。(2)该大样 地科以含2~5 种和含1 种的科占优势,分别占总科数的37.18%和34.62%,属以含2~4 种和含 1 种的属占优势,分别占总属数的30.25%和65.13%。(3)通过对科和属分布区类型进行分析, 发现科的分布区类型有9 种类型和7 种变型,其中“泛热带分布”的类型占比最大,占50.77%, 热带区系成分与温带区系成分的比值(R/T)为4.42;属的分布区类型有11 种,以“热带亚 洲成分”为主,“泛热带成分”和“旧世界热带成分”次之,分别占33.47%、18.22%、13.98%, R/T 为10.25。(4)云南古林箐、云南补蚌和广西弄岗大样地科和属组成的Jaccard 相似性系 数比较显示古林箐和补蚌具有最高的科和属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674 和0.395),补蚌和弄 岗的科和属的相似性系数最低(分别为0.575 和0.297)。(5)属的植物区系谱PCA 主成分 分析与属的相似性系数分析结果类似,但是科的PCA 分析结果与科的相似性分析结果不同, 科PCA 分析结果显示古林箐和弄岗具有更多的地理联系。综上所述,该样地科属组成丰富、 热带性质显著、区系起源古老、过渡地位明显、区系联系广泛。但是,物种组成和植物区系 谱比较不能得出上述3 个地区一致的地理联系结果。

  • 藏药黄帚橐吾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5-0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黄帚橐吾( Ligularia virgaurea 为藏药日肖的基原植物之一,具有清热解毒、干黄水 功效。为研究黄帚橐吾抗炎活性成分,该研究 采用 硅胶 柱 色谱 、 凝胶 柱 色谱 、 O DS 反相 柱 色谱 等进行分离纯化,通过 各种 波谱学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采用脂多 糖( LPS 诱导的 RAW26 4 7 细胞模型测定化合物对一氧化氮( NO )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 1 )从 黄帚橐吾石油醚和正丁醇部位共分离得到 2 1 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spiroeuryolide 1 、 cacalol acetate 2 )、 oplopenone 3 )、 8 ethyl palmosalide A 4 )、 1 hydroxy 3,7 dimethyl 2 --(pent 3 enyl) benzofuran 5 )、丁香脂素 O β D 葡萄糖苷( 6 )、松脂酚 O β D 葡萄吡喃糖苷( 7 )、 isoeucom min A 8 )、 eucommin A 9 )、 6,7 二甲氧基香豆素( 10 )、阿魏酸 11 )、咖啡酸乙酯 12 )、 咖啡酸甲酯( 13 )、阿魏酸甲酯 14 )、阿魏酸乙酯 15 )、咖啡酸 16 )、 2 --[( E 3′,7′ dimethyl 2′,6′ octadienyl] 4 methoxy 6 methylphenol 17 )、 2,8 dimethyl 6 methoxy 2 --(4 methylpent 3 enyl) chromene 18 )、 β 谷甾醇( 19 )、 dodecyl( Z 9 hex ade cenoate 20 )、 hexacosanal 21 )。 其中 化合物 1 4 、 6 、 11 16 、 18 、 2 0 、 21 为首次从黄帚橐吾中分到 。 2 体外抗炎实验表明, 化合物 1 3 、 6 、 11 16 、 17 、 19 在 检测浓度下( 1.56 ~ 50.00 μmol·L 1 均能显著抑制 NO 释放量( P < 0.05 或 P < 0.01 化合物 5 在浓度为 50 00 μmol·L 1 时 对 NO 的释放量无抑制作用 ,但在 12.50 、 25.00 μmol·L 1 的 浓度下,对 NO 的释放量有抑制作 用( P < 0.05 。 该研究结果 丰富了黄帚橐吾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为黄帚橐吾抗炎活性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 陕西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及保护现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5-0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依据 2 021 版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和《陕西省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 生植物名录》, 开展了 陕西省分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特征和保护现状 调查研究 。 结 果表明:( 1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 38 科 67 属 104 种(含种下等级),含石松类 1 科 1 属 3 种,占总数的 2.88%2.88%;裸子植物 2 科 6 属 6 种 2 变种,占 6.73%6.73%;被子植物 35 科 60 属 85 种 1 亚种 10 变种,占比高达 90.38% 。( 2 )保护植物约占全省维管植物科的 18.18% 、 属的 5.09% 、种的 2%2%,秦岭石蝴蝶、长柱玄参为陕西特有种。 3 )新名录保留 1 999 版 国家 重点保护植物 26 种,新增 78 种,含原 陕西省 地方重点保护植物 24 种,象鼻兰、曲茎石斛、 紫斑牡丹等原无保护级别直接列入的共 54 种,占全省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总数的 52% 。 濒危等级分析显示,极危( CR 占 4.81% 、濒危( EN )和易危 VU )均 占 24.04% 。( 4 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在陕西省呈现出南多北少的分布特征,镇坪县多达 60 种,占全省保护 植物的 57.69%57.69%,平利县和佛坪县均有 47 种。( 5 )全省各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 林公 园等共 249 个,在保护区内有分布的保护植物约 70 种,占总数的 67.31% 。建议开展新增物 种 、 尤其是原来无保护级别的 5 4 种 的资源和分布调查 与研究 更新 自然保护区 的保护植物 信息 并进行 动态监测 加大陕西省黄土高原区域植物园建设,为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等提供 科学基础 。

  • 海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特征及所依托植被类型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5-0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揭示海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分布状况及生境特征,该文 基于 2 021 版《国 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通过数据整理和野外调查等方法,对海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 植物的分布特征及所依托植被类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 1 )海南省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 野生植物共 53 科 、 83 属 、 1 73 种,在全国各省份中物种数位列第五,物种密度位排在首位 (基于当前公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数据基础)。 2 )海南省 1 9 个 市 县 行政区均有国 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中部及以南 市 县 分布的物种数远大于北部 市 县 )),其中物种丰 富度最大的为昌江黎族自治县( 7 5 种),物种密度最高的为陵水黎族自治县( 0.604 5 ind. ·km 2 ));海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物种数在海拔 a ltitude Alt 0~186 7 m 的 9 个区段(梯度值为 200 m )内均有分布,并且随着海拔的升高呈微降 骤升 缓降的趋势 ,物 种数最多的海拔区段为 800 m Alt<1 000 m 及 1 000 m Alt<1 200 m ,均有 8 1 种,最少的 海拔区段为 1 600 m Alt<1 867 m ,仅有 9 种。( 3 )海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境复 杂,共依托于 11 种植被类型,物种丰富度最高的为低地雨林( 114 种),其次是山地雨林 105 种),最小的是半红树林( 1 种);物种受干扰程度最大的植被类型是淡水湿生草丛, 其次是低地雨林,最小的是山地云雾林。该研究结果可为海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 护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 玉叶金花属及其近缘属植物的叶脉序特征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4-1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玉叶金花属(Mussaenda L.)种间变异式样复杂,属内杂交现象突出,其分类一直 备受争议,为探索玉叶金花属及其近缘属裂果金花属(Schizomussaenda Li)、假玉叶金花 属(Psudomussaenda Wernham)叶脉序特征在属间及种间分类学意义,从而为其作为药用 以及园林植物资源的鉴定、开发利用提供依据,该研究采用清净法制作叶脉标本,观察了 22 种该类群的叶脉序特征,基于叶脉序特征进行了聚类分析,并编制了分种检索表。结果 表明:(1)玉叶金花属及其近缘属叶脉序特征具有一致性,一级脉都为羽状脉,间二级脉 频度均为每个脉间区少于一条,粗二级脉与中脉夹角均为锐角,三级脉多为贯穿型,脉间 区排列均不规则。(2)属间或属内种间有分类学价值的叶脉序特征为粗二级脉脉序类型、 粗二级脉与中脉夹角、粗二级脉间距、粗二级脉与中脉连接方式、间二级脉及近缘二级脉 的存在与否、三级脉贯穿类型、四级脉类型、游离端小脉分支情况、脉间区发育情况。(3) 聚类分析显示该类群聚为12 支,聚类分析中,裂果金花属及假玉叶金花属嵌入玉叶金花属 内,显示了较近的亲缘关系。综上可知,玉叶金花属及其近缘类群的叶脉序特征可以为其 分类提供新的研究资料。

  • 青藏苔草叶片解剖结构对生境干旱化的响应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4-1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叶片是暴露在外界环境条件下最大且可塑性较敏感的营养器官。为探讨生境干旱化 对湿地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该文以青藏苔草(Carex moorcroftii)叶片为研究对象, 沿生境干旱化梯度设置样地,分析青藏苔草叶片解剖结构对生境干旱化的响应。结果表明: (1)叶尖和叶基部位远轴面的表皮细胞、泡状细胞和气腔面积,叶基部位的叶片厚度和机 械组织厚度均与土壤体积含水率显著正相关(R2 = 0.06~0.34, P<0.01);叶尖、叶中和叶 基部位近轴面角质层厚度、细胞面积、维管束数量,叶中部位维管束直径均与土壤体积含水 率显著负相关(R2 = 0.08~0.53, P<0.01)。(2)青藏苔草叶片解剖结构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0.53~0.94)和变异性(18%~63%),泡状细胞、气腔、近轴面表皮细胞的可塑性和变异 性最大,叶基解剖结构可塑性指数与变异系数显著高于叶尖和叶中部位(P<0.05)。当生境 干旱化时,青藏苔草叶片近轴面角质层加厚、表皮细胞面积增大、气腔面积减小、分化出泡 状细胞等特征适应干旱生境,主要采取保护型和节约型策略适应干旱生境。该研究结果有助 于揭示青藏苔草叶片解剖结构应对干旱生境的响应策略,为高寒草甸的保护和植被恢复提供 理论参考。

  • 海南吊罗山濒危植物美丽火桐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4-1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美丽火桐(Firmiana pulcherrima)是中国特有种和国家II 级重点保护 野生植物,自然分布于海南中部热带雨林区。为摸清美丽火桐种群生存现状和发 展趋势,探究导致其濒危的主要原因,该文对吊罗山美丽火桐天然种群进行了野 外调查。以空间代替时间构建种群龄级结构,通过静态生命表、动态量化分析等 方法分析该种群结构特征和动态变化规律,并采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种群未来发 展潜力。结果表明:(1)美丽火桐种群为增长型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指数Vpi >V′pi>0,种群对完全随机干扰所承担的最大风险概率Pmax 为1.82%,种群龄级结构 完整,抗干扰能力弱,增长性和稳定性差。(2)该种群生命期望在第II 龄级达 到最大值,后随龄级增加而减小,死亡率和消失率均在第I、VII 和IX 龄级有峰 值,存活曲线为Deevey-III 型。(3)生存分析表明该种群具有早期锐减、中后 期趋于稳定的特点。(4)经过未来3 个、6 个、9 个龄级时间后,除第IV 和第 VIII 龄级外,其余龄级个体数均有增多,种群自然更新良好。研究表明,强烈的 光环境筛和种内种间竞争是导致吊罗山美丽火桐种群濒危的主要原因,建议采取 适度间苗和修枝、强化种群及生境保护、积极开展人工繁育及回归种群扩充等措 施,保育美丽火桐种群增长和促进种群恢复。

  • 大豆膨胀素基因GmEXPB5 和GmEXPB7 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4-1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膨胀素(expansin,EXP)通过调控细胞壁的松弛在植物应对环境胁迫过程中起着 重要作用。为研究EXP 基因在大豆应对非生物胁迫过程中的作用,对大豆中的两个EXP 基 因(GmEXPB5 和GmEXPB7)及其蛋白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检测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1) GmEXPB5 和GmEXPB7 分别位于大豆第10 和12 号染色体上,编码的蛋白序列长度分别为272 和267 个氨基酸。GmEXPB5 蛋白分子 量为29.07 kD,理论等电点为7.51;GmEXPB7 蛋白分子量为29.09 kD,理论等电点为8.66。 GmEXPB5 和GmEXPB7 均为稳定的亲水蛋白且定位于细胞壁中。GmEXPB5 和GmEXPB7 蛋白均含有一段信号肽序列和一个保守的DPBB_1 结构域。(2) GmEXPB5 蛋白与鹰嘴豆 CaEXPB15 蛋白亲缘关系最近,GmEXPB7 蛋白与密花豆、赤豆和豇豆的EXPB3 蛋白有着 较近的亲缘关系。(3) GmEXPB5 和GmEXPB7 在大豆根、茎和叶中均表达且它们在根和叶中 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茎中的表达量。(4) GmEXPB5 和GmEXPB7 在大豆幼苗中可以响应盐、 干旱和低温胁迫。(5) GmEXPB5 启动子区域含有两种与逆境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ABRE 和 ARE);GmEXPB7 启动子区域含有五种与逆境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ABRE、ARE、 CGTCA-motif、TC-rich repeats 和MBS)。上述结果表明,GmEXPB5 和GmEXPB7 能够参 与大豆对非生物胁迫的应答。

  • 遮阴对3 种毛茛科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及耐阴性评价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3-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探究毛茛、华东唐松草和卵瓣还亮草三种毛茛科植物对不同光环境的响应机制,该文设置5 个光梯度的处理水平(0%、30%、50%、70%和90%的遮阴程度),测定三种植物的光合指标,研究 不同遮阴处理对其光合特性的影响以及耐阴性评价。结果表明:随遮阴程度逐渐增加,(1)3 种植物 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叶绿素a/b 含量则下降。(2) 3 种植物的表观量子效率(AQY)均先上升后下降;毛茛和卵瓣还亮草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呈先 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华东唐松草的Pmax 呈下降趋势;3 种植物的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 暗呼吸速率(Rd)则均逐渐降低。(3)三种植物的初始荧光(Fo)先下降后上升,最大荧光(Fm)、 可变荧光(Fv)、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Fo)值则先上升后下降;热耗 散的量子比率(φDo)、单位反应中心耗散掉的能量(DIo/RC)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电子传 递量子产额(φEo)、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单位反映中心所捕获的光能(TRo/RC)、 单位反映中心用于传递电子的能量(ETo/RC)、光合性能指数(PIabs)及综合性能指数(PItotal)呈 先上升后下降趋势。(4)利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等分析方法对20 个单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三 种植物的耐阴性排序为:华东唐松草>卵瓣还亮草>毛茛。综上结果认为,三种毛茛科植物对光照有 着不同的适应能力,该结论为毛茛科植物在园林绿化的应用中提供了依据。

  • 异质生境下山东银莲花的转录组分析及EST-SSR 分子标记开发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3-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探究山东银莲花在全光照的山顶灌丛和阴暗的针阔混交林下两种不同生境中的生态适应机制, 并开发其EST-SSR 分子标记,该研究利用Illumina 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开花期的山东银莲花叶片进行转 录组测序,获取其功能注释和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表明:(1)转录组测序共得到53 536 条Unigenes 序 列,其中27 448 条成功获得注释。(2)差异表达基因5 635 个,1 600 个在山顶灌丛的山东银莲花中上 调表达,其余4 035 个下调表达。有2 460 个差异表达基因注释到GO 数据库2 533 个三级条目中,1 051 个差异表达基因注释到KEGG 数据库的113 条代谢通路中。(3)山东银莲花适应于异质生境的代 谢通路主要涉及光合作用-天线蛋白通路和类黄酮生物合成通路,光合作用-天线蛋白通路中lhca5 基因 上调表达,lhca1-3 基因下调表达,类黄酮生物合成通路中chs、c4h、f3’h、f3h、fls、ans、chi、 ccoaomt 和hct 基因均上调表达。(4)从山东银莲花转录组数据中共搜索获得7 146 个SSR 位点分布于 6 006 条Unigenes 序列中,共计106 种重复基序,优势重复基序为单核苷酸重复。设计合成100 对ESTSSR 引物中共有68 对引物具有有效性,其中11 对具有多态性,共扩增24 个多态性片段。该研究结果 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山东银莲花在不同生境中的适应性调节机制,并首次开发其EST-SSR 分子标记填 补该方面的空白,为该生物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分子标记资源。

  • 云南元江不同胸径厚皮树的水力性状变异格局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2-0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研究不同径级树木的水力性状变异格局对了解其体内的水分传输机制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 本研究以元江干热河谷生态系统中优势乔木树种厚皮树(Lannea coromandelica)为研究对象,测定了56 棵不同胸径(0 < DBH ≤ 9 cm)厚皮树的整枝(叶片和枝条)导水率、叶片导水率和枝条导水率分布格 局及其形态学特征,进而探讨这些性状在胸径径级(0 < DBH ≤ 3, 3 < DBH ≤ 6 和6 < DBH ≤ 9 cm)间的 变异格局。结果表明:(1)三个不同径级的厚皮树的枝条导水率均显著大于叶片导水率,表明其枝条和 叶片之间存在水力分割现象,且水力分割程度相似。(2)在三个不同径级之间,平均叶柄长度、树皮密 度、边材密度、胡伯尔值和比叶重等形态学性状存在显著差异,但是整枝、叶片和枝条导水率无显著差 异。(3)在三个径级中,整枝导水率与叶片导水率和枝条导水率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枝条导水率 与树皮密度显著负相关,与边材密度显著正相关。叶片导水率与胡伯尔值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尽管 一些形态学性状在不同径级之间有显著差异性,但在不同生长阶段,厚皮树叶片和枝条之间存在着类似 的水力分布格局。

  • 秦巴山区3种人参属药用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2-0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以秦巴山区3 种人参属药用植物为研究对象,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其叶绿 体基因组特征及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等,明确珠子参、羽叶三七和秀丽假人参3 种药用 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特征与系统发育关系,为珠子参药材的分子鉴定提供依据。结果表 明:(1)3 种人参属药用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为典型的四分体结构,序列全长为156 071~156 104 bp,总GC 含量为38.10%,基因组大小相似度较高。(2)均注释到133 个基因,包括88 个蛋白编码基因、37 个tRNA基因和8 个rRNA 基因。(3)3 种 人参属药用植物叶绿体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相似,密码子第3 位碱基以A/U 结尾为主 ,密码子使用模式在受到突变影响的同时,主要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4)系统发育 结果表明3 种人参属药用植物的亲缘关系较近,且秀丽假人参同羽叶三七亲缘关系更 近。该研究表明秀丽假人参与珠子参基源植物之间存在近源关系,这项发现对于珠子 参中药材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并为进一步研究人参属物种的分类、系统发 育和进化机制提供重要依据。

  • 刈割对滇西北退化高寒草甸植物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2-0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探究环境干扰对退化高寒草甸植物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本研究于2018~2020 年对 香格里拉市三个退化程度(轻度退化LD、中度退化MD、重度退化SD)的高寒草甸开展刈 割试验,进而分析退化高寒草甸植物C、N、P 含量、C:N:P 比和N-P 幂函数关系在不同刈 割年限(0、1、2 a)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除莎草科植物P 含量外,草甸植物群落、 禾本科植物和杂类草的C、N、P 含量在退化梯度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刈割年限增 加,退化草甸植物C、N、P 含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P<0.05)。(2)草甸植物C:N 比和C:P 比在退化梯度间无差异(P>0.05)。从LD 到SD,植物群落、莎草科植物和杂类草的N:P 比先小幅下降再显著上升(P<0.05),禾本科植物的N:P 比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3) 随刈割年限增加,草甸植物的C:N 比和C:P 比呈先降后增、N:P 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刈割0 a 时,莎草科植物的C:P 比和N:P 比显著高于杂类草(P<0.05),与群落和禾本科植物无差 异(P>0.05);刈割1 a 和2 a 时,莎草科植物的C:P 比和N:P 比高于群落和其他功能群(P <0.05);在各刈割年限,群落和各功能群植物间的C:N 比无差异(P>0.05)。4)随刈割年 限增加,退化草甸植物的N-P 幂函数关系由弱变强、幂指数趋于稳定。莎草科植物的N-P 幂指数(小于0.1)与植物群落、禾本科和杂类草的幂指数(稳定在0.19~0.22)明显不同。 本研究发现,刈割干扰下退化高寒草甸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在退化梯度间差异不大,但其 随刈割年限增加发生显著变化,这说明滇西北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对刈割干扰可能具有相 似的响应过程。

  • 中国十字花科一新记录属——双袋荠属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2-0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乌恰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具有特殊的植物区系。基于对该地 区的野外考察,通过标本研究和文献查证,报道了中国新疆西部的十字花科 (Brassicaceae)一新记录属——双袋荠属(Didymophysa Boiss.)。双袋荠属有3 种,该文提供了该属的形态描述和分种区别特征,其中新疆双袋荠(Didymophysa fedtschenkoana Regel)在我国首次记录,提供了分布于我国新疆的新疆双袋荠的 详细形态描述及生境照片。最后,讨论了新记录属种发现的生物地理学意义以及 新疆西部高原地区的植物多样性、特殊性和保护工作建议。

  • 中国西南地区地图衣属一新种——四川地图衣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12-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本研究以中国西南地区为研究区域,采用表型特征(形态学、解剖学和化学特征)和基 因型特征(ITS 序列)相结合的方法,对地图衣属(Rhizocarpon Ramond ex DC.)地衣物种进行 分类学研究,明确了地图衣属部分物种的分类地位,初步探讨了该属物种表型与基因型的对应 关系。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了该属1 新种——四川地图衣(Rhizocarpon sichuanense Y. M. Zhang, L. Hu & W. C. Wang, sp. nov.),该新种与相近种黑灰地图衣(Rhizocarpon cinereonigrum Vain.) 和中华地图衣(Rhizocarpon sinense Zahlbr.)的主要区别是:地衣体裂片较为分散,表面呈龟裂 或者亚鳞叶状;下地衣体黑色,明显;孢子较大,(27–)32–42.5×12.5–17.5(–20)μm, TLC 检测含有巴巴酸。在系统发育中,该新种与黑红地图衣[Rhizocarpon badioatrum (Flörke ex Spreng. ) Th. Fr. ]在同一个进化分枝上,但是黑红地图衣的地衣体裂片连续不分散,孢子明显较 小(23–36×13–16 μm),地衣体中含有地弗地衣酸或不含化学物质。通过系统发育分析,结 果表明:(1)该新种——四川地图衣属于褐地衣体亚属中的Badioatrum group;(2)仅依据解 剖学特征(孢子的大小和分隔类型)对地图衣属部分类群的划分存在不合理性,还需结合化学 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该文提供了新种的分类学描述以及形态、解剖和化学的高分辨率图片。利 用新种的ITS 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为建立更趋自然合理的分类系统提供基础数据。此外, 本文对世界范围内褐地衣体亚属中子囊孢子为棕色1 隔的类群(Badioatrum group)编写了详细 的物种检索表,为该类群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资料支持。

  • 珍稀濒危植物越南小花金花茶的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12-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越南小花金花茶(Camellia minima) 是一种珍稀濒危的金花茶组植物,目前尚未有其 叶绿体基因组的相关研究。该研究利用Illumina HiSeq 2000 平台对越南小花金花茶进行了叶 绿体基因组序列的测序、组装、注释和分析。结果表明:(1) 越南小花金花茶叶绿体基因组 全长156 961 bp,为典型的四分体结构,共注释到136 个基因,其中包含87 个蛋白编码 基因,41 个tRNA 基因和8 个rRNA 基因。(2) 分析鉴定出66 个SSR 位点和39 个重复序 列。(3) 密码子偏好使用以A/U 结尾的密码子,综合ENC 绘图、PR2-plot 和中性分析推测 自然选择是影响密码子使用模式的主导因素。(4) 边界分析显示ycf1 基因的长度和位置在不 同金花茶组植物间存在差异。(5) 对已发表的金花茶组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系统发育分析发 现越南小花金花茶与小花金花茶聚为一支,亲缘关系很近。该研究结果为探索物种进化和 提高外源基因表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同时为后续的金花茶组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提供 了理论基础。

  • 异质生境下山东银莲花的转录组分析及EST-SSR 分子标记开发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12-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探究山东银莲花在全光照的山顶灌丛和阴暗的针阔混交林下两种不同生境中的生态适应机制, 并开发其EST-SSR 分子标记,该研究利用Illumina 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开花期的山东银莲花叶片进行转 录组测序,获取其功能注释和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表明:(1)转录组测序共得到53 536 条Unigenes 序 列,其中27 448 条成功获得注释。(2)差异表达基因5 635 个,1 600 个在山顶灌丛的山东银莲花中上 调表达,其余4 035 个下调表达。有2 460 个差异表达基因注释到GO 数据库2 533 个三级条目中,1 051 个差异表达基因注释到KEGG 数据库的113 条代谢通路中。(3)山东银莲花适应于异质生境的代 谢通路主要涉及光合作用-天线蛋白通路和类黄酮生物合成通路,光合作用-天线蛋白通路中lhca5 基因 上调表达,lhca1-3 基因下调表达,类黄酮生物合成通路中chs、c4h、f3’h、f3h、fls、ans、chi、 ccoaomt 和hct 基因均上调表达。(4)从山东银莲花转录组数据中共搜索获得7 146 个SSR 位点分布于 6 006 条Unigenes 序列中,共计106 种重复基序,优势重复基序为单核苷酸重复。设计合成100 对ESTSSR 引物中共有68 对引物具有有效性,其中11 对具有多态性,共扩增24 个多态性片段。该研究结果 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山东银莲花在不同生境中的适应性调节机制,并首次开发其EST-SSR 分子标记填 补该方面的空白,为该生物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分子标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