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西藏大花红景天RcCATs 与RcSODs 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1-12-19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探究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 基因家族成员在西藏大花红景天高原恶劣生境适应性中的作用,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实时荧光 定量 PCR 技术对其 RcCATs 和 RcSODs 基因家族成员的序列和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并构建 RcCAT 和 RcSOD1 的 pYES2.0 表达载体与 pGBKT7 诱饵载体,分别进行了酵母胁迫分析和 拟南芥酵母文库中互作蛋白的筛选。结果显示:(1)大花红景天中共有 2 条 RcCAT 基因, 3 条 RcSOD 基因和 1 条 Cu/Zn SOD 铜伴侣基因 RcCCS。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上述基因的氨 基酸序列与其同源基因具有较高的相似性(66.37%~94.51%),且均没有跨膜结构域,RcCATs 位于过氧化物酶体,RcSODs 和 RcCCS 位于细胞质或线粒体。(2)qRT-PCR 结果显示 6 个 基因在根、茎、叶三个器官中均有表达且主要在叶片中表达,低温胁迫和植物激素 ABA 对 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显著。(3)酵母胁迫结果显示异源表达 RcCAT 和 RcSOD1 基因的阳性酵 母菌株在冷、热、盐、碱、重金属和 H2O2 胁迫下的细胞活力均比 pYES2.0 空载菌株高。(4) 通过酵母双杂交共筛选到4 个与RcCAT 互作明显的基因AtbHLH121(AT3G19860)、AtCPCK2 (AT2G23070)、AtGRP4(AT5G50750)和 AtRAPTOR1B(AT3G08850),3 个与 RcSOD1 互作明显的基因 AtEMB(AT5G11890)、AtMBP2(AT1G52030)和 AtRH8(AT4G00660)。 以上结果表明,大花红景天能够通过 RcCATs 和 RcSODs 基因广泛参与调控其生长发育、胁 迫响应等代谢途径来适应高原恶劣的环境。

  • 沙棘果油对诱导的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0-10-20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沙棘油有植物抗氧化、抗炎症及抗肿瘤多种药理作用。为了探讨沙棘果油对.H2O2造成氧化性损伤的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抗氧化性,该研究选择了.H2O2 对.RAW264.7 细胞氧化损伤模型,首先通过.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实验检测沙棘果油体外抗氧化能力;再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 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超氧化物阴离子荧光探针(DHE)信号,分别检测不同浓度沙棘果油对.H2O2 损伤细胞的存活率和超氧化物阴离子水平。结果表明:(1)与维生素.C 的抗氧化能力相比,沙棘果油在.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中当沙棘果油浓度在小于.4.9%时,沙棘果油的抗氧化能力大于维生素.C; (2)MTT法发现,浓度3.125%的沙棘果油对H2O2损伤的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P<0.01);(3)DHE检测发现,同一时间点,随着沙棘果油浓度增加,DHE阳性细胞比例显著下降(P<0.01),在不同检测时间随着沙棘果油浓度增加,DHE阳性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1)。沙棘果油对过氧化氢诱导的RAW264.7细胞氧化损伤模型有一定修复作用,可能与细胞内超氧化物阴离子水平受到抑制有关,它具有抗氧化性损伤的潜能。

  • L-茶氨酸对诱导山羊瘤胃上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L-茶氨酸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山羊瘤胃上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采集42日龄的湘东黑山羊的瘤胃组织进行原代细胞分离、培养、纯化。对照组采用完全培养基,Ⅰ、Ⅱ、Ⅲ、Ⅳ组分别在完全培养基中添加800 µmol/L H2O2、4 mmol/L L-茶氨酸+800 µmol/L H2O2、8 mmol/L L-茶氨酸+800 µmol/L H2O2和16 mmol/L L-茶氨酸+800 µmol/L H2O2,每组3个重复。培养12 h后,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采用实时定量PCR法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Bax和Bcl-2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L-茶氨酸能显著提高H2O2损伤的瘤胃上皮细胞存活率(P<0.05),显著增加S期细胞比例(P<0.05),显著降低Bax基因和蛋白表达量(P<0.05),显著提高Bcl-2基因和蛋白表达量(P<0.05),显著提高Bcl-2和Bax基因和蛋白表达量的比值(P<0.05)。结果提示,L-茶氨酸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来有效地保护由H2O2导致的瘤胃上皮细胞损伤;体外条件下,培养液中添加的L-茶氨酸浓度高于8 mm/L时能有效发挥抗凋亡作用。

  • 谷氨酰胺对诱导氧化应激人结肠癌HT-29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谷氨酰胺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氧化应激人结肠癌HT-29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影响,阐明谷氨酰胺的抗氧化效果和作用机理。HT-29细胞经0(对照组)、0.5、2.0、10.0 mmol/L谷氨酰胺和0.35 mmol/L H2O2分别处理12、24、32 h后,测定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谷氨酰胺对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对HT-29细胞染色,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表明:1)处理24 h后,0.5、2.0 mmol/L Gln组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0.5 mmol/L Gln组核转录因子κB(NF-κB)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0.5与2.0 mmol/L Gln组B淋巴细胞瘤-2(Bcl-2)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处理24 h后,与对照组比较,0.5、2.0和10.0 mmol/L Gln组Caspase-3、NF-κB和Bax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Bcl-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处理32 h后,与对照组比较,2.0 mmol/L Gln组脂肪酸合成酶(FAS)、Caspase-3、NF-κB、Bax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Bcl-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10.0 mmol/L Gln组FAS、Caspase-3、NF-κB、Bax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3)处理24 h后,与对照组比较,Gln处理使活细胞数量提高了5.32%~11.97%,坏死细胞数量降低了6.75%~12.66%。处理32 h后,与对照组比较,Gln处理使活细胞数量提高了1.39%~7.63%,坏死细胞数量降低了3.40%~4.57%。由此可见,谷氨酰胺可抑制氧化应激反应,降低H2O2诱导的HT-29细胞凋亡。

  • 诱导斜带石斑鱼原代肝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构建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以斜带石斑鱼原代肝细胞为研究对象,以过氧化氢作为刺激源,以肝细胞存活率和抗氧化指标的变化为判断指标,旨在建立稳定的斜带石斑鱼原代肝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在原代肝细胞培养液中分别添加0(对照)、100、200、400、600、800和1 000 μmol/L H2O2,使之分别作用2、4、6、8、12和24 h,共42组,每组10个重复,测定肝细胞存活率。在得出适宜过氧化氢作用时间的基础上,使每个浓度的过氧化氢(每个过氧化氢浓度设6个重复)作用于肝细胞适宜时间后,收集肝细胞和培养液测定抗氧化指标,筛选使肝细胞发生氧化损伤的适宜过氧化氢作用浓度。结果显示:800 μmol/L过氧化氢作用肝细胞8 h,斜带石斑鱼肝细胞的存活率降低至61.98%;800和1 000 μmol/L组与其他各组相比,肝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600 μmol/L组除外)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丙二醛与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显著升高(P<0.05),但800和1 000 μmol/L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过氧化氢作用浓度为800 μmol/L、作用时间为8 h,可作为建立斜带石斑鱼肝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适宜条件。

  • 体外培养中硒对黄曲霉毒素B1损伤凡纳滨对虾肝胰腺细胞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体外培养中硒(Se)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肝胰腺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及对黄曲霉毒素B1(AFB1)毒性的缓解作用。在体外培养肝胰腺细胞的基础上,设定含不同浓度(0、0.15、0.30、0.45、0.60、0.75 μg/mL)Se的培养液,研究Se对肝胰腺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另用浓度为1 600 μg/L的AFB1侵染细胞,探究Se对AFB1毒性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当Se浓度处于0~0.45 μg/mL时,随着Se浓度的增加,丙二醛(MDA)含量呈现降低趋势,但各个浓度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随着Se浓度的增加而增强,Se浓度为0.45 μg/mL时GSH-Px活力显著要高于其他浓度(除0.30 μg/mL)时(P<0.05);当Se浓度处于0.45~0.75 μg/mL时,随着MDA含量升高的同时CAT、GSH-Px活力下降。当细胞受到浓度为1 600 μg/L的AFB1侵染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MDA含量表现一直升高的趋势,同时CAT、GSH-Px活力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当细胞受到浓度为1 600 μg/L的AFB1和浓度为0.45 μg/mL的Se共同作用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MDA含量有一定程度的改善,CAT、GSH-Px活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由此可见,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浓度为0.45 μg/mL的Se有利于提高凡纳滨对虾肝胰腺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且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AFB1对肝胰腺细胞的毒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