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微粉碎凹凸棒石对肉鸡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超微粉碎凹凸棒石对肉鸡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1日龄爱拔益加肉鸡192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2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常规粉碎凹凸棒石、1%超微粉碎凹凸棒石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常规粉碎凹凸棒石或超微粉碎凹凸棒石对肉鸡肌肉常量化学成分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超微粉碎凹凸棒石显著降低了腿肌中铬和镉的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胸肌中铁的含量(P<0.05),并显著降低了胸肌和腿肌红度值以及胸肌黄度值(P<0.05);饲粮中添加常规粉碎凹凸棒石则仅显著降低了腿肌中铬的含量和胸肌红度值(P<0.05)。与对照组和常规粉碎凹凸棒石组相比,超微粉碎凹凸棒石组胸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由此得出,饲粮中添加超微粉碎凹凸棒石能减少肌肉中有毒重金属残留,影响肌肉色度,提高胸肌的抗氧化能力,且效果优于常规粉碎凹凸棒石。

  • 饲粮中添加艾叶粉对生长肉兔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氮代谢和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艾叶粉对生长肉兔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氮代谢和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160只35日龄的体重相近的商品伊拉肉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分别饲喂艾叶粉添加量为0(对照组)、3%(替代对照组饲粮中1%的花生秧和2%的小麦麸)、6%(替代对照组饲粮中3%的花生秧和3%的小麦麸)、9%(替代对照组饲粮中4%的花生秧和5%的小麦麸)的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3%、6%和9%的艾叶粉对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木质素(ADL)、钙(Ca)、磷(P)的表观消化率以及食入氮、粪氮、尿氮、沉积氮、氮利用率、氮生物学效价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3%和6%的艾叶粉对家兔饲粮的CP的表观消化率和可消化氮无显著影响(P>0.05),但饲粮中添加9%的艾叶粉显著降低了饲粮的CP的表观消化率和可消化氮(P0.05)。综合本试验测定指标,生长肉兔饲粮中艾叶粉的添加量不宜超过6%。

  • 饲粮碘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皮张质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碘添加水平对3~5月龄生长獭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和皮张质量的影响。选用体重相近的健康3月龄獭兔2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各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2、0.4、0.8、1.6 mg/kg碘(以碘化钾的形式)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3 d。结果表明:1)在初始体重(IBW)无显著差异(P>0.05)的前提下,饲粮碘添加水平对獭兔的终末体重(FBW)有显著影响(P<0.05),对平均日采食量(ADFI)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0.8 mg/kg组獭兔的ADG和ADFI最高,F/G最低。2)饲粮碘添加水平对獭兔的后腿肌肉率和红度值有显著影响(P<0.05),对前腿肌肉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全净膛率、背腰肌肉率和肌肉品质指标[pH、失水率以及肉色(亮度、黄度值)]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3)饲粮碘添加水平对獭兔的皮张面积、毛被白度和撕裂强度有极显著影响(P<0.01),且最大值分别在0.8、0.4和0.4 mg/kg组。饲粮碘添加水平对獭兔的皮张重量和皮板厚度有显著影响(P<0.05),对毛囊密度、毛被光泽度、毛被长度、撕裂断点厚度、抗张强度及规定负荷伸长率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综合本试验测定指标,3~5月龄生长獭兔饲粮适宜的碘添加水平为0.8 mg/kg(饲粮中碘的实测值为0.92 mg/kg)。

  • 蜂胶残渣对28~56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蜂胶残渣对28~56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肌肉品质的影响,进而为蜂胶残渣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选取28日龄闽南黄羽肉鸡54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Ⅰ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Ⅲ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和1.0%的蜂胶残渣,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蜂胶残渣对肉鸡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没有显著影响(P>0.05)。2)蜂胶残渣对屠宰率、半净膛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能显著提高全净膛率(P0.05),但显著降低了Ⅲ组胸肌和腿肌的红度(a*)值(P<0.05)。肉质方面,与Ⅰ组相比,Ⅱ组、Ⅲ组腿肌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胸肌失水率显著降低(P<0.05);Ⅱ组、Ⅲ组胸肌的滴水损失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组腿肌滴水损失也显著低于Ⅰ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1.0%蜂胶残渣能改善黄羽肉鸡的屠宰性能和鸡肉品质。

  • 饲粮添加壳寡糖和干酪乳杆菌对肉鸡生长性能、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壳寡糖与干酪乳杆菌对肉鸡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AA)健康肉公鸡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20 mg/kg壳寡糖、2×106 CFU/g干酪乳杆菌、120 mg/kg壳寡糖+2×106 CFU/g干酪乳杆菌。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单独添加壳寡糖或壳寡糖和干酪乳杆菌共同添加可显著提高肉鸡平均日增重、胸肌和腿肌红度(a*)值,肌肉脂肪含量、胸肌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以及胸肌和腿肌中肌苷酸含量(P<0.05),显著降低胸肌饱和脂肪酸含量、腿肌黄度(b*)值(P<0.05)。2)饲粮中单独添加干酪乳杆菌显著提高腿肌肌肉脂肪及胸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P<0.05),显著降低胸肌饱和脂肪酸含量(P<0.05)。3)饲粮中单独添加壳寡糖、干酪乳杆菌或二者共同添加均可显著降低血浆、胸肌和腿肌丙二醛含量(P<0.05),显著提高血浆、胸肌和腿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P<0.05),显著降低血浆肌酸激酶的活性(P<0.05)。综合分析表明,饲粮中添加壳寡糖、干酪乳杆菌或二者共同添加可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性能,改善肌肉品质,而单独添加120 mg/kg壳寡糖效果最佳。

  • 亚油酸对5~16周龄肉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亚油酸对5~16周龄肉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和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以确定饲粮亚油酸的适宜水平。试验选用5周龄五龙鹅3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公母各占1/2)。6组(Ⅰ~Ⅵ组,Ⅰ组为对照组)饲粮中亚油酸水平分别为0.52%、0.72%、0.92%、1.12%、1.32%、1.52%。试验期12周。结果表明:1)Ⅲ、Ⅳ组体重、平均日增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料重比(F/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采用不相关比较法进行分析,饲粮中亚油酸水平为1.09%时屠宰率最高。Ⅳ、Ⅴ组胸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Ⅲ、Ⅳ组腹脂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3)Ⅲ~Ⅵ组肌肉亮度(L*)值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Ⅳ组肌肉红度(a*)值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失水率和剪切力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Ⅳ~Ⅵ组p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Ⅳ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钙的利用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Ⅱ~Ⅵ组磷利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Ⅲ~Ⅵ组粪便氮排泄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沉积氮和氮的利用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由此可见,饲粮中适宜水平的亚油酸能够提高5~16周龄肉鹅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和营养物质利用率,并降低腹脂率。5~16周龄肉鹅饲粮中亚油酸的适宜水平为0.92%~1.12%。

  • 高、低脂系肉鸡的比较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文旨在比较分析高、低脂系肉鸡肌肉品质的差异。以东北农业大学培育的高、低脂系第20世代肉鸡为试验动物,采用常规肉品质检测方法,测定肌肉的物理性状、化学性状、组织学特性以及风味物质,并比较这些性状在两系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物理性状方面,高脂系肉鸡胸肌的蒸煮损失和滴水损失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低脂系肉鸡(P<0.05或P<0.01),而胸肌的肉色亮度值(45 min)和黄度值(45 min和24 h)、pH24 h、失水率和剪切力显著或极显著低于低脂系肉鸡(P<0.05或P<0.01);高脂系肉鸡腿肌的pH24 h、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和剪切力极显著高于低脂系肉鸡(P<0.01),而腿肌的肉色亮度值(45 min)和黄度值(45 min和24 h)、pH45 min和失水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低脂系肉鸡(P<0.05或P<0.01)。2)化学性状方面,高脂系肉鸡胸肌和腿肌的水分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低脂系肉鸡(P<0.05或P<0.01),而粗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低脂系肉鸡(P<0.01)。3)组织学特性方面,高脂系肉鸡胸肌的肌纤维直径显著高于低脂系肉鸡(P<0.05),腿肌的肌纤维密度极显著高于低脂系肉鸡(P<0.01)。4)风味物质方面,高脂系肉鸡胸肌的甜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低脂系肉鸡(P<0.05或P<0.01);高脂系肉鸡胸肌和腿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极显著低于低脂系肉鸡(P<0.01)。总体而言,高、低脂系肉鸡肌肉的理化性状、组织学特性和风味物质含量差异显著,说明长期对腹脂性状的双向选择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肉鸡的肌肉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