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氮磷钾添加对罗汉松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12-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通过研究不同氮磷钾养分水平添加对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土壤微生物量和多样性及其对 碳源利用的变化特征,揭示罗汉松土壤微生物对不同氮磷钾养分水平的响应及规律,从微生物的角度为罗 汉松施肥及管护提供理论依据。以两年生罗汉松幼苗为试验树种,采用L9 正交试验控制盆栽土壤的氮磷 钾养分水平梯度,使用稀释平板涂布法和Biolog-ECO 微平板法探讨不同土壤养分水平对罗汉松土壤微生 物量和群落多样性及其对6 种碳源的利用特征。结果表明:(1)随氮添加量的增加,土壤细菌( P < 0.05) 和放线菌数量( P < 0.001)减少,真菌( P < 0.001)及固氮菌数量( P < 0.01)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的Pielou 指数( P < 0.001)降低,Simpson 指数( P < 0.05)和McIntosh 指数( P < 0.001)升高,从而降低了土壤微生物对 6 种碳源的利用强度,特别是对难利用碳源胺类( P < 0.001)、羧酸( P < 0.001)、聚合物( P < 0.001)及其他化 合物( P < 0.001)的利用强度显著降低。(2)磷添加量的增加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 指数( P < 0.05)。(3)钾添加量的增加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 指数( P < 0.05)和Pielou 指数( P < 0.05) 及微生物群落对碳水化合物( P < 0.001)和氨基酸( P < 0.01)两类易利用碳源的利用强度。综上所述,氮添加 和钾添加是影响罗汉松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在罗汉松培育时应注意少量多次施肥,降 低氮和钾的添加量,适当提高磷添加量,以促进罗汉松的生长及其可持续培育。

  • 不同生长年限华重楼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03-18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探究华重楼生长发育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关系,该研究利用 Illumina 高 通量测序技术对 3 年生、5 年生、7 年生、9 年生等四个不同生长年限的华重楼根际土壤细 菌 16S rRNA 和真菌 18S 序列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生长年限根际土壤中主 要优势细菌均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和绿弯菌门;优势真菌为子囊菌门、担子菌 门与毛霉门。(2)不同生长年限华重楼根际土壤中细菌物种较真菌更丰富,多样化程度更 高。细菌多样性随着华重楼生长年限的增加呈降低、升高、再降低的“И”字型规律,最低 点在第 5 年、最高点在第 7 年;真菌多样性则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Λ” 字型规律,最高点在第 7 年。细菌群落丰富度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Λ” 字型规律,第 7 年时丰富度最高;而真菌丰富度随着生长年限增长变化不大。(3)UPGMA 聚类分析显示,随着生长年限的推进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演变明显,细菌群落演变比较 剧烈的时期是在定植后第 7 年、而真菌群落则在定植后第 5 年。(4)Spearman 相关性分析 发现速效钾和全氮是影响华重楼根际土壤细菌组成的主要因子,全钾是影响真菌组成的主要 因子。综上结果说明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华重楼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不同,第 5~7 年是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产生重大变化的关键时期。

  • 喀斯特地区三种人工林土壤结构特征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1-06-02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揭示不同人工植被修复模式对喀斯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采用氯仿熏蒸提取法和磷脂脂肪酸法(phospholipids fatty acid, PLFA)研究人工构建的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纯林(PDOP)、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纯林(PAFP)、顶果木×降香黄檀混交林(MADP)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PDOP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含量显著高于 PAFP 和 MADP, PAFP 显著高于 MADP。三种人工林土壤真菌、丛枝菌根真菌和总 PLFA 含量无显著差异,但 PDOP 土壤细菌、放线菌、丛枝菌根真菌和总 PLFA 含量均高于 PAFP 和 MADP,PAFP高于 MADP。PDOP 的土壤细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放线菌的 PLFA 含量显著高于 MADP。MADP 的真菌细菌比显著高于 PDOP,但与 PAFP 无显著差异。冗余分析表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pH 和 C∶N 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最主要影响因子。从三种人工林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微生物群落结构来看,在喀斯特地区 MADP 并未显示出酸性土地区混交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优势,但混交林的真菌细菌比最高,更有利于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珍贵固氮树种降香黄檀与二代巨尾桉混交种植对土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0-08-03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该研究以二代巨尾桉/降香黄檀混交林(MP)作为研究对象,并以邻接的二代巨尾桉纯林(PP)作为对照(CK),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s)和土壤酶活性分别表征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重点探究南亚热带 PP 引入降香黄檀混交种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 PP 相比,(1)MP 的土壤有机碳(SOC)、总氮(TN)、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和 pH 值分别显著或极显著增加了 61.92%(P<0.05)、60.12%(P<0.05)、72.87%(P<0.01)、488.49%(P<0.01)和 15.97%(P<0.05);(2)MP 的真菌/细菌(F/B)显著降低,但总微生物生物量、革兰氏阴性菌/阳性菌(G-/G+)并无显著变化;(3)MP 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而 pH 值、NH4+-N 和 C/Nlitter是驱动其微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异的最显著性因子;(4)MP 的β-葡萄糖苷酶(BG)和 N-乙酰-葡萄糖苷酶(NAG)活性显著提高,而过氧化物酶(PER)活性显著降低,酚氧化酶(PO)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没有显著变化。该研究说明在连续短周期经营的桉树林中套种固氮树种降香黄檀,将可能是提高桉树林土壤质量的一种有效的经营管理措施。

  • 牛奶与奶牛乳腺健康和犊牛胃肠道发育的关系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微生物非培养技术的重大进展以及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对牛奶微生物这一复杂的群落有了新的认识,即牛奶微生物群落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和多方面的生物学作用,并且可以直观反映奶牛机体的代谢水平并影响新生犊牛的营养代谢与健康。因此,本文总结了奶牛牛奶微生物群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描述了牛奶微生物的内源性途径假说,讨论了其在奶牛乳腺健康与犊牛胃肠道发育中的重要作用,并概述了包含16S基因组学和宏基因组学等在牛奶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 3~6月龄伊犁马肠道多样性的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3~6月龄伊犁马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揭示断奶前马驹肠道菌群演替的规律,从微生物学角度为此阶段马驹生长发育及肠道健康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取平均体重为(89.75±8.81) kg、出生日期相同的3月龄伊犁马5匹,进行为期90 d的饲养试验。分别在试验的第0天(即试验开始的前1天)、第30天、第60天、第90天采集马驹粪便样品,从每份样品中提取微生物基因组总DNA,采用Illumina HiSeq测序技术检测样品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果显示:1)对5匹马驹的20份粪样进行测序,共获得有效序列数157 665条,获得平均操作分类单元(OTUs)1 117个。2)马驹粪便中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指数(ACE、Chao1、Shannon和Simpson指数)随着马驹月龄的增加呈波动性变化,但各时间点之间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3)在门水平上,马驹粪便中10大优势菌分别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螺旋体菌门(Spirochae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无壁菌门(Tener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TM7、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其中以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及疣微菌门的丰度较高;在科水平上,马驹粪便中10大优势菌分别为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莫拉氏菌科(Moraxellaceae)、动球菌科(Planococcaceae)、肉杆菌科(Carnobacteriaceae)、BS11、RFP12、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瘤胃球菌科(Ruminococcaceae)、毛螺旋菌科(Lachnospiraceae)、紫单胞菌科(Porphyromonadaceae);在属水平上,马驹粪便中10大优势菌属分别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德库菌属(Desemzia)、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Ureibacillus、Paludibacter、芽孢杆菌属(Bacillus)、埃希式杆菌属(Escherichia)、肉食杆菌属(Carnobacterium)、密螺旋体属(Treponema)、艰难杆菌属(Mogibacterium)。由此得出,采用Illumina HiSeq测序技术能够准确地对3~6月龄伊犁马肠道微生物群落进行分类研究;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疣微菌门是3~6月龄伊犁马肠道内的优势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