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蒜头果幼苗衰退过程中组织养分含量变化特征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8-04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在没有寄主植物存在的情况下,蒜头果幼苗长势随独立生长时间延长而逐渐衰退 是一种普遍现象。解析蒜头果幼苗衰退过程中组织养分含量变化和分布特征,可为寻找评 估蒜头果幼苗活力的方法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借鉴,并为育苗过程中合理施肥提供科学指 导。该研究比较了独立生长半年、两年和三年的蒜头果植株各部分组织中N、P、K 元素浓 度变化,并用组织切片染色法定性评估了这些不同衰退程度幼苗的根和茎杆中淀粉分布和 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蒜头果幼苗在衰退过程中:(1)除侧根中K 浓度逐渐升高外,其余 器官中组织N、P、K 浓度逐渐降低,叶片N/P 比逐渐失衡,衰退程度不同的幼苗所受的养 分胁迫类型存在差异,其中独立生长半年的蒜头果幼苗主要受N 供应不足的限制(平均 N/P 比11.33),两年后转为P 限制(平均N/P 比17.81),三年后蒜头果幼苗叶片N/P 比严 重失衡(均值52.46),活力极低,不适合用于造林;(2)植株淀粉含量水平逐渐降低,独 立生长三年后蒜头果幼苗植株中淀粉消耗殆尽。幼苗茎根交界处、根顶膨大处、主根及侧 根的淀粉含量水平在不同衰退程度的幼苗间差异均较显著,可以作为评估幼苗活力的重要 参考,其中侧根可以作为微创法检测幼苗活力的理想取样部位。

  • 降香黄檀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9-10-1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了解降香黄檀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模式,本研究利用Codon W 1.4.2和在线软件CUSP对降香黄檀叶绿体基因组中的52条基因编码序列密码子进行中性绘图、ENC-plot和PR2-plot分析。结果表明:降香黄檀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的3个位置上GC含量依次为GC1 (46.01%) >GC2 (38.98%) >GC3 (27.80%);有效密码子数(ENC)范围为37.66 ~ 54.43,及ENC值>45的有37个;RSCU >1的密码子有29个,其中16个以U结尾、12个以A结尾;这些说明其偏好以AT结尾,且偏性较弱。中性绘图分析显示GC12与GC3的相关系数0.250,相关性不显著,回归系数为0.394;ENC-plot分析显示ENC比值位于-0.05 ~ 0.15区间的基因有39个;且PR2-plot分析在碱基的使用频率方面,U > A、G > C;说明降香黄檀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主要受选择的影响;19个密码子被确定最优密码子。本研究为降香黄檀叶绿体基因工程、遗传多样性分析等研究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 滇牡丹环阿屯醇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9-08-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研究环阿屯醇合酶(Cycloartenol Synthase)基因在滇牡丹生物合成中的作用机制,研究采用RT-PCR技术首次从滇牡丹(Paeonia delavayi)中克隆得到一个具完整开放阅读框的环阿屯醇合成酶基因(PdCAS),该基因全长2 274 bp,共编码757个氨基酸,PdCAS蛋白序列与桃(Prunus persica)、日本裸樱(Prunus yedoensis var. nudiflora)、葡萄(Vitis vinifera)蛋白序列相似性在86%以上。序列比对分析显示PdCAS具有氧化鲨烯环化酶超家族典型的DCTAE结构域和三萜合成酶的标志性序列DGSWYGSWGVCFTYG。滇牡丹PdCAS蛋白与蔷薇科植物苹果(Malus domestica XP 008391430.1)、白梨(Pyrus bretschneideri XP 009370034.1)、月季(Rosa chinensis XP 024193310.1)、日本裸樱(Prunus yedoensis var. Nudiflora PQQ11009.1)、桃(Prunus persica XP 007225240.1)的CAS蛋白聚为一类。转录模式分析表明PdCAS基因在滇牡丹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但是在花瓣中表达量较高。该研究克隆的PdCAS基因与滇牡丹甾醇类化合物的合成密切相关。

  • 蒜头果中CYP71基因克隆与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9-02-25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由氨基酸衍生的氰苷是由植物细胞色素 P450 单加氧酶(CYP)催化氨基酸生成的次生代谢产物,与植物的防御和抗逆境胁迫相关。本研究通过分析蒜头果转录组数据,从中分离并克隆得到 1 条细胞色素 P450 基因(命名为 MoCYP71,GenBank 登录号 MK172858),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检测该基因在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MoCYP71基因含 1 572 bp,编码 523 个氨基酸,该基因的 cDNA 序列与咖啡(Coffea eugenioides,XM_027319282)、小果咖啡(Coffea arabica,XM_027213456)中的 CYP71 基因的 mRNA 序列均有 88 %的一致性 ;该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58 976.54,理论等电点 pI 为 8.10,分子式为 C2675H4184N704O744S27,不稳定系数(Ⅱ)为 40.84,是一种不稳定蛋白;该蛋白不存在信号肽,存在于分泌途径,含有两个跨膜结构,分别位于 20~37 和 311~333 位氨基酸为跨膜疏水螺旋,锚定于细胞器上;MoCYP71 蛋白含有 CYP 家族的保守结构域,包括脯氨酸富集区(PPSPPRLP)、K 螺旋(KETFR)、I 螺旋(GGIDTS)、PERF 域(PERF)和识别结构域血红素结合域(FGAGRRICPG),与可可、榴莲、高粱等的 CYP71E 家族的蛋白(GenBank 登录号分别为 EOX92908.1、XP_022773875.1 和 AAC39318.1)聚为一支;在花谢后,MoCYP71 基因表达量逐渐降低, 花谢后 1 个月>2 个月>3 个月,但在花谢后 4 个月的表达量急剧增加。本研究对研究蒜头果的对虫害的防御、组织成熟及蒜头果中有效次生代谢产物的发掘具有重要的意义。

  • 我国西南地区肉禽配合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分布规律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研究旨在了解我国西南地区肉禽配合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分布规律。从西南地区(四川、重庆、贵州、广西和云南)不同规模饲料厂随机抽取100份肉禽(肉小鸭前期、肉仔鸡前期和肉仔鸡后期)配合饲料样品,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初筛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复查测定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ON)、呕吐毒素(DON)和伏马毒素(FB)的含量。结果表明,肉禽配合饲料中AFB1、DON、ZON和FB的检出率分别为89%、96%、85%和94.74%,AFB1和ZON的超标率分别为18%和5%,而DON和FB无超标样品;不同地区的肉禽配合饲料中AFB1、DON和ZON的平均含量之间存在差异,其中,肉禽配合饲料中AFB1含量最高的是重庆(11.76 μg/kg),DON含量最高的是四川(1.23 mg/kg),ZON含量最高的是云南(0.26 mg/kg);不同品种的肉禽配合饲料中AFB1含量由高到底依次是肉小鸭前期、肉仔鸡后期和肉仔鸡前期配合饲料,DON和FB含量最高的是肉仔鸡前期配合饲料,而ZON含量最高的是肉仔鸡后期配合饲料,不同品种肉禽配合饲料中4种霉菌毒素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从不同规模饲料厂来看,大规模饲料厂(年产量>10万t)的饲料产品的污染水平比小规模饲料厂(年产量2万~5万t)低,但是不同规模饲料厂肉禽配合饲料中4种霉菌毒素的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我国西南地区肉禽配合饲料普遍受到AFB1、DON、ZON和FB的污染,其中AFB1的超标率较高,4种霉菌毒素在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和不同饲料厂规模的饲料产品中的含量之间存在差异。

  • 我国西南地区蛋禽配合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分布规律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次研究旨在了解霉菌毒素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污染分布规律。对西南地区(四川、重庆、贵州、广西、云南)来自不同规模饲料厂的蛋禽(蛋鸡、蛋小鸡和蛋鸭)的95个配合饲料进行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ON)、呕吐毒素(DON)和伏马毒素(FB)]含量的检测,检测方法先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验(ELISA)法初筛,对含量超过国家限量值的80%的样品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复查。结果表明:1)AFB1、DON、ZON和FB的检出率分别为83.16%、93.68%、94.74%和100%,AFB1和ZON的超标率分别为4.21%和3.16%,而DON和FB均无超标。不同省市之间蛋禽饲料产品中的AFB1、DON和ZON的平均含量差异极显著(P0.05)。3)不同规模饲料厂中的蛋禽饲料样品的AFB1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AFB1含量最高的是小规模饲料厂(年产量<5万t)的饲料为6.36 μg/kg。由此可见,我国西南地区的蛋禽配合饲料中AFB1、DON、ZON和FB的污染广泛,不同地区和不同规模饲料厂蛋禽饲料间的霉菌毒素含量存在差异。

  • 饲粮营养水平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和性成熟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营养水平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和性成熟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将432只1日龄商品代北京油鸡随机分配到高、中和低3种营养水平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6只鸡,自由采食、饮水。饲粮按中速黄羽肉鸡的饲养标准分为3个阶段(1~5周、6~9周和10~13周),每个阶段在保持蛋白质与能量比值不变的情况下分别设置高、中和低3种营养水平。结果表明,1~5周,低营养水平组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极显著低于中、高营养水平组(P0.05)。高营养水平组母鸡鸡冠重和鸡冠长度极显著高于中、低营养水平组(P0.05)。由此可见,对于中速型黄羽肉鸡,中营养水平的饲粮能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高营养水平的饲粮能促进母鸡性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