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饲料糖脂比对日本沼虾生长性能及肝胰腺代谢酶活性、脂肪酸转运和Toll样受体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糖脂比对日本沼虾生长性能及肝胰腺代谢酶活性、脂肪酸转运和Toll样受体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配制糖脂比分别为1.12(CL1)、2.00(CL2)、3.56(CL3)、7.10(CL4)、24.12(CL5)的5种等氮(粗蛋白质含量为39%)试验饲料,对日本沼虾[(0.104±0.003) g]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将试验虾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结果显示:当糖脂比从1.12增加到7.10时,日本沼虾增重率变化不显著(P>0.05),但糖脂比继续增加到24.12时,日本沼虾增重率显著降低(P0.05);CL5组肝胰腺糖原含量显著高于CL4组(P0.05),但CL1和CL2组肝胰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CL4和CL5组(P<0.05);CL1组肝胰腺中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R-BI)和脂肪酸转运蛋白4(FATP4)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但较高糖脂比组(CL4组)肝胰腺中脂肪酸结合蛋白10(FABP10)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较低糖脂比组(CL1、CL2和CL3组)(P<0.05);CL3组肝胰腺中Toll样受体3(TLR3)、髓样分化蛋白88(MyD88)、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激酶激酶7(MAP3K7)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由此可见,日本沼虾对饲料糖脂比有较大的适应性,但过高的糖脂比(24.12)会抑制其生长,增加肝糖原的累积;饲料糖脂比可调节日本沼虾肝胰腺脂肪酸转运和Toll样受体通路相关的表达。

  • 饲粮中添加高剂量茶多酚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代谢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高剂量茶多酚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脂质代谢指标和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480羽65周龄罗曼粉壳蛋鸡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成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666、1 333和2 666 mg/kg茶多酚(纯度为63.58%,其中儿茶素含量为40.20%)的试验饲粮,预试期2周,正试期9周。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 666 mg/kg茶多酚显著降低产蛋率(第1~3周、第4~6周和第1~9周)、平均日采食量(第1~3周、第4~6周、第7~9周和第1~9周),显著升高料蛋比(第1~3周和第4~6周);1 333和2 666 mg/kg茶多酚组的平均蛋重在第1~3周、第4~6周和第1~9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666、1 333和2 666 mg/kg茶多酚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5),饲粮添加1 333和2 666 mg/kg茶多酚显著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含量(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666、1 333和2 666 mg/kg茶多酚显著提高肝脏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 mRNA相对表达量(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高剂量(1 333和2 666 mg/kg)的茶多酚会降低蛋鸡产蛋后期的生产性能,但可以提高鸡蛋的哈夫单位,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及蛋黄胆固醇含量,并上调肝脏AMPK基因的表达。

  • 短期限饲对生长肉兔脂肪组织中代谢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短期限饲对生长肉兔脂肪组织中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和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阐明生长肉兔能量稳态的调节机制。试验选用40日龄、体重相近的伊拉肉兔40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自由采食组)和限饲组(饲喂量是对照组的70%左右),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试验持续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短期限饲显著降低了生长肉兔的日增重(P0.05)。2)与对照组相比,短期限饲显著降低了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蛋白脂酶(LPL)的基因表达(P0.05)。3)与对照组相比,短期限饲对脂肪中甘油三酯(TG)的浓度和磷酸化的磷酸腺苷激活蛋白酶(AMPK)蛋白表达水平影响不显著(P>0.05)。综上,短期限饲可抑制生长肉兔脂肪组织中脂肪酸的合成,促进脂肪酸分解;PPARα和GPR41信号可能参与了生长肉兔脂肪组织能量稳态的调节。

  •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暴露对仔猪海马神经细胞神经递质、过氧化及钙稳态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暴露对体外培养的仔猪海马神经细胞中神经递质、脂质过氧化及钙稳态的影响,探讨DON的神经毒性作用。以不同质量浓度的DON(0、125、250、500、1 000和2 000 ng/mL)处理仔猪海马神经细胞24 h后,检测细胞中5羟色胺(5-HT)、多巴胺(DA)、乙酰胆碱(ACH)、γ-氨基丁酸(GABA)、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钙离子(Ca2+)、钙调蛋白(CaM)含量以及CaM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当DON浓度为1 000 ng/mL时,5-HT、DA、ACH含量显著升高(P<0.05),GAB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而NE含量显著降低(P<0.05);当DON浓度为2 000 ng/mL时,5-HT、DA、ACH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2)当DON浓度为250 ng/mL时,SOD活性和T-AOC极显著降低(P<0.01);当DON浓度为1 000 ng/mL时,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5),NO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而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当DON浓度为2 000 ng/mL时,CAT活性显著降低(P<0.05),GSH-Px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3)当DON浓度为125 ng/mL时,CaM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当DON浓度为250 ng/mL及以上时,Ca2+含量和CAM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综上,DON暴露可改变仔猪海马神经细胞神经递质的分泌及脂质过氧化,并影响钙稳态,对仔猪海马神经细胞具有一定的神经毒性作用。

  • 高脂饲料中添加绿原酸对草鱼生长性能和代谢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讨高脂饲料中添加绿原酸(CGA)对草鱼生长性能和脂质代谢的影响。选择健康、初始体重为(7.53±0.30)g的草鱼360尾,随机分为4组,C(对照)、200CGA、400CGA、600CGA组分别饲喂CGA添加水平为0、200、400、600 mg/kg的高脂饲料(粗脂肪含量约为9.00%),每组3重复,每重复30尾,饲喂11周。结果表明,与C组相比:1)400CGA组鱼终末体重、增重率、蛋白质效率均显著提高(P<0.05),其中终末体重增加15.90%,增重率提高22.96%,蛋白质效率提升17.75%,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降低14.86%;2)200CGA、400CGA组血清总胆固醇(T-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提高(P<0.05);3)试验组肝胰脏甘油三酯(TG)、T-CHO、LDL-C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胰脏肝酯酶(HL)、总酯酶(TL)活力显著提高(P<0.05),400CGA、600CGA组肝胰脏HDL-C含量显著提高(P<0.05),400CGA组肝胰脏脂蛋白脂酶(LPL)活力显著提高(P<0.05);4)透射电镜切片结果显示,400CGA、600CGA组肝胰脏细胞内脂滴体积小、数量少、分布较稀疏。结果提示,高脂饲料中CGA添加水平为400 mg/kg时,可促进草鱼机体脂质代谢,改善生长性能。

  •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动物代谢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因含有氨基和羟基等具有生物活性的功能基团,在动物饲粮中添加后具有调节脂质代谢的功效。本文综述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及其对动物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并从其与脂质的结合作用、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脂肪细胞因子、脂质代谢相关酶及其基因表达、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和脂肪合成转录因子调节作用的角度综述了其可能的调控机制,为深入探讨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动物脂质代谢的影响机制及科学调控脂质代谢提供理论依据。

  • 壳聚糖对蛋种鸡血清中脂类物质及脂肪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壳聚糖对蛋种鸡血清中脂类物质及脂肪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试验选择26周龄健康海兰褐蛋种鸡4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饲喂不添加壳聚糖的基础饲粮,4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500、1 000和2 000 mg/kg壳聚糖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250、500、1 000和2 000 mg/kg壳聚糖可不同程度地降低试验第28天和第56天蛋种鸡血清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的含量及肝脏FFA含量。试验第28天时,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250、500和1 000 mg/kg壳聚糖可显著降低蛋种鸡血清中甘油三酯(TG)含量(P≤0.05),添加500 mg/kg壳聚糖可显著降低血清中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含量(P≤0.05),添加250、500、1 000和2 000 mg/kg壳聚糖可显著降低蛋种鸡血清中瘦素(LEP)含量(P≤0.05),添加250 mg/kg壳聚糖可显著增加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P≤0.05)。试验第28天和第56天时,蛋种鸡血清TC含量与壳聚糖添加水平均呈现显著的线性下降关系(P<0.01);试验第28天时,蛋种鸡血清TG(P<0.01)、HDL-C(P<0.01)、FFA(P=0.04)和VLDL含量(P<0.01)与壳聚糖添加水平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壳聚糖添加水平在652.56~967.18 mg/kg时对上述指标有较好的调节效果。由此可见,饲粮添加壳聚糖可改善蛋种鸡体内脂质代谢的健康水平,且其对蛋种鸡血清脂类物质含量及肝脏FFA含量的影响与其添加水平有关。

  • 饲粮添加亮氨酸和谷氨酸对肥育猪肌肉脂肪酸组成和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添加亮氨酸和谷氨酸对肥育猪肌肉脂肪酸组成和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77 kg左右的三元杂交肥育猪60头,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12头,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5% L-丙氨酸(等氮对照组)、1.0%亮氨酸+1.37% L-丙氨酸(亮氨酸组)、1.0%谷氨酸+1.44% L-丙氨酸(谷氨酸组)、1.0%亮氨酸+1.0%谷氨酸(亮氨酸+谷氨酸组)。饲喂60 d后屠宰采集肌肉样品,检测其中脂肪酸含量以及脂质代谢相关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背最长肌中,亮氨酸组C18:2n-6和C20:1含量显著增加(P<0.05),C18:0含量显著降低(P<0.05),谷氨酸组C14:0和C16:0含量显著降低(P<0.05),C17:0和C18:2n-6含量显著增加(P<0.05);在股二头肌中,亮氨酸组C16:0含量显著降低(P<0.05),谷氨酸组C18:2n-6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亮氨酸组背最长肌中脂肪酸转运蛋白1(FATP-1)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亮氨酸+谷氨酸组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中脂肪酸转运蛋白4(FATP-4)mRNA的相对表达量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等氮对照组相比,谷氨酸组和亮氨酸+谷氨酸组背最长肌中脂蛋白脂酶(LPL)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上述结果提示,饲粮添加1.00%亮氨酸或1.00%谷氨酸可调控肥育猪肌肉中脂肪酸组成及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 共培养体系中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对肌内前体脂肪细胞沉积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共培养体系中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对肌内前体脂肪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试验分离培养了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和肌内前体脂肪细胞,2种细胞分离培养鉴定后,接种于Transwell细胞小室共培养板进行共培养,待细胞密度达到90%以上分别进行诱导分化。骨骼肌卫星细胞诱导分化8 d后,检测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分化水平、分化标志基因的表达以及脂质代谢关键酶的表达。结果显示:与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单独培养相比,共培养体系内肌内前体脂肪细胞的脂滴数量和脂滴面积极显著减少(P<0.01),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分化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极显著下降(P<0.01),肌内前体脂肪细胞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酶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极显著下降(P<0.01)。

  • 共培养体系中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对肌内前体脂肪细胞沉积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共培养体系中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对肌内前体脂肪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试验分离培养了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和肌内前体脂肪细胞,2种细胞分离培养鉴定后,接种于Transwell细胞小室共培养板进行共培养,待细胞密度达到90%以上分别进行诱导分化。骨骼肌卫星细胞诱导分化8 d后,检测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分化水平、分化标志基因的表达以及脂质代谢关键酶的表达。结果显示:与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单独培养相比,共培养体系内肌内前体脂肪细胞的脂滴数量和脂滴面积极显著减少(P<0.01),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分化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极显著下降(P<0.01),肌内前体脂肪细胞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酶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极显著下降(P<0.01)。

  • 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乳酸菌与酵母菌的复合菌对母猪繁殖性能、血浆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乳酸菌与酵母菌的复合菌对母猪繁殖性能、血浆脂质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确定妊娠后期母猪饲粮中复合菌的最适添加量。选取体况相近、妊娠第80天的3胎“大×长”杂交母猪4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Ⅰ组、Ⅱ组和Ⅲ组饲粮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0、300和450 mL/d的乳酸菌与酵母菌的复合菌发酵液。预试期5 d,正试期37 d。正式试验从妊娠第85天开始,产后第7天结束,其中产后7 d内饲粮中不添加复合菌发酵液。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Ⅱ组的仔猪初生窝重显著增加(P<0.05),Ⅰ组、Ⅱ组和Ⅲ组的仔猪初生重显著增加(P<0.05)。2)Ⅰ组和Ⅱ组分娩母猪的血浆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增加(P<0.05),Ⅱ组的血浆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增加(P<0.05)。3)Ⅰ组和Ⅲ组分娩母猪的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从繁殖性能和血浆脂质代谢来看,复合菌发酵液的最适添加量为300 mL/d;从血浆抗氧化能力和经济效益来看,复合菌发酵液的最适添加量为150 mL/d。

  • 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乳酸菌与酵母菌的复合菌对母猪繁殖性能、血浆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乳酸菌与酵母菌的复合菌对母猪繁殖性能、血浆脂质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确定妊娠后期母猪饲粮中复合菌的最适添加量。选取体况相近、妊娠第80天的3胎“大×长”杂交母猪4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Ⅰ组、Ⅱ组和Ⅲ组饲粮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0、300和450 mL/d的乳酸菌与酵母菌的复合菌发酵液。预试期5 d,正试期37 d。正式试验从妊娠第85天开始,产后第7天结束,其中产后7 d内饲粮中不添加复合菌发酵液。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Ⅱ组的仔猪初生窝重显著增加(P<0.05),Ⅰ组、Ⅱ组和Ⅲ组的仔猪初生重显著增加(P<0.05)。2)Ⅰ组和Ⅱ组分娩母猪的血浆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增加(P<0.05),Ⅱ组的血浆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增加(P<0.05)。3)Ⅰ组和Ⅲ组分娩母猪的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从繁殖性能和血浆脂质代谢来看,复合菌发酵液的最适添加量为300 mL/d;从血浆抗氧化能力和经济效益来看,复合菌发酵液的最适添加量为150 mL/d。

  •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生物学作用及机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蛋白激酶,在动物的摄食、脂质和蛋白质合成、细胞自噬和衰老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生理作用,已成为当前生物学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就mTOR的结构、组织分布和生理功能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研究mTOR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 凝结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对北京油鸡产蛋鸡抗过氧化能力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微生态制剂对北京油鸡产蛋鸡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的影响。利用从传统干酪中筛选出产中性蛋白酶能力较强的凝结芽孢杆菌Liu-g1菌株,经发酵制备微生态制剂。将120只健康的14周龄北京产蛋油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100、1 000 mg/kg凝结芽孢杆菌Liu-g1的试验饲粮。试验期10周。测定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抗氧化指标,屠宰后测定肝脏粗脂肪含量,并观察肝脏组织切片。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0、100、1 000 mg/kg凝结芽孢杆菌Liu-g1组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Liu-g1可以明显减少产蛋鸡脂肪堆积,抑制脂肪肝的形成,并具有较好的抗脂质过氧化能力,适宜添加水平为100 mg/kg。

  • 过表达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对高山被孢霉合成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8-06-14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高山被孢霉是一种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丝状真菌,但其脂质过程中NADPH的来源还没有研究透彻。本文以高山被孢霉(尿嘧啶营养缺陷型)作为出发菌株,研究了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MTHFD1)对高山被孢霉脂质合成的影响。首先构建了过表达载体pBIG2-ura5s-MTHFD1,采用根癌土壤杆菌介导转化真菌的方法,将二元表达载体转化进高山被孢霉CCFM501中,在筛选培养基SC-CS平板上进行筛选,进而得到稳定遗传MTHFD1基因的过表达菌株(MA-MTHFD1);其次提取MA-MTHFD1菌株基因组进行PCR鉴定,并结合qPCR分析结果,表明MTHFD1基因成功在高山被孢霉中实现了过量表达;最后通过对MA-MTHFD1中的脂肪酸含量,NADPH含量及NADPH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转录水平进行分析,研究MTHFD1基因过表达对脂质合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MTHFD1基因可以提高高山被孢霉脂质合成能力。与原养型高山被孢霉相比,MA-MTHFD1菌株中脂肪酸含量提高了40.13%,NADPH的含量提高了26.45%,而且NADPH合成途径中其他相关基因苹果酸酶(ME)和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的转录水平也发生了上调。这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山被孢霉脂质合成还原力形成中,MTHFD1基因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为解析高山被孢霉中NADPH来源及深入研究脂质合成机理,从而对其胞内脂肪酸代谢通路进行分子水平上的改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地衣芽孢杆菌CP-16脂类水解酶的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8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通过异源表达获得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CP-16的脂类水解酶,并探究其在羽毛降解过程中的作用。试验以地衣芽孢杆菌CP-16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脂类水解酶基因,转化入大肠杆菌中表达,获得重组酶L-4。研究重组酶L-4的适宜pH、pH稳定性、适宜温度、温度稳定性以及有机溶剂和金属离子对其相对活性的影响,同时探究其对角蛋白酶K水解天然羽毛角蛋白的作用。结果显示,获得的脂类水解酶基因大小为747 bp,编码248个氨基酸,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出重组酶L-4,其分子质量约为28.3 ku,酯酶活性为0.42 U/mL,适宜pH为6.5,适宜温度为50 ℃;在pH 6.5~9.5条件下处理30 min相对活性保持80%以上,在低于50 ℃温度条件下处理30 min相对活性保持70%以上。二价铁离子(Fe2+)、钠离子(Na+)、锰离子(Mn2+)、钙离子(Ca2+)对重组酶L-4相对活性具有激发作用,钡离子(Ba2+)、锌离子(Zn2+)、铜离子(Cu2+)、镍离子(Ni2+)对重组酶L-4相对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当有机溶剂浓度为30%时,重组酶L-4在二甲基亚砜(DMSO)和甲醇中保持97%和85%的相对活性,在丙酮、乙醇中保存45%以上的相对活性,在异丙醇中保存不到20%的相对活性,而在乙腈中相对活性基本完全丧失。用重组酶L-4预处理天然羽毛底物,可提高角蛋白酶K对底物的水解效率,促进率为4.32%。由此可见,脂类水解酶可降解羽毛表层脂质,可在促进角蛋白酶水解羽毛角蛋白中发挥作用。

  • 饲粮添加粪肠球菌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代谢和肠道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粪肠球菌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脂质代谢和肠道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选择137日龄海兰褐壳蛋鸡450只,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0×104、1.0×106、1.0×108和1.0×1010 CFU/g粪肠球菌(CGMCC1.2135T)的试验饲粮。试验期168 d。结果显示:1)试验第113~140天、第141~168天,1.0×106 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蛋鸡的产蛋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粪肠球菌添加组(P<0.01)。试验第141~168天,1.0×104 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的料蛋比显著低于1.0×108 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P<0.05)。2)试验第56天,各粪肠球菌添加组的蛋壳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1.0×106 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的蛋白高度显著高于1.0×104和1.0×1010 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P<0.05);试验第84天和第140天,1.0×108 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的蛋白高度显著高于1.0×104 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P<0.05)。试验第56天,1.0×106 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的哈夫单位极显著高于1.0×104和1.0×1010 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P<0.01);试验第84天,1.0×106和1.0×108 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的哈夫单位显著高于1.0×104 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P<0.05)。试验第28天,1.0×1010 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的蛋黄颜色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104 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P<0.01);试验第56天,1.0×104、1.0×106和1.0×1010 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的蛋黄颜色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第112天,各粪肠球菌添加组的蛋黄颜色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1.0×108 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的蛋黄颜色极显著高于1.0×106 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P<0.01);试验第140天,1.0×108 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的蛋黄颜色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1.0×1010 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蛋黄颜色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其他粪肠球菌添加组(P<0.01)。3)试验第56天和第112天,1.0×108 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蛋鸡的蛋黄总胆固醇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1.0×104和1.0×106 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粪肠球菌显著或极显著降低试验第84天的血清总胆固醇(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1)和第168天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P<0.05)。4)1.0×106、1.0×108和1.0×1010 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的回肠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空肠大肠杆菌数量随粪肠球菌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线性降低(P<0.05)。1.0×1010 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的回肠粪肠球菌数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1.0×104和1.0×108 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P<0.01);1.0×108和1.0×1010 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的盲肠粪肠球菌数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饲粮添加粪肠球菌能提高蛋鸡的产蛋量、蛋白高度和蛋黄颜色,降低血清和蛋黄的总胆固醇含量,调节肠道微生物数量;粪肠球菌在蛋鸡饲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1.0×106或1.0×108 CFU/g。

  • 苜草素对产蛋后期蛋鸡抗氧化能力、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苜草素对产蛋后期蛋鸡抗氧化能力、脂质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69周龄、健康海兰褐蛋鸡3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500和1 000 mg/kg苜草素。试验预试验2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组蛋鸡产蛋率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苜草素可降低产蛋后期蛋鸡蛋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提高生产性能、蛋壳强度、机体抗氧化和胆固醇代谢能力,且以添加1 000 mg/kg苜草素效果较好。

  • 母猪妊娠末期背膘厚度对产仔性能和胎盘氧化代谢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讨母猪妊娠末期背膘厚度对产仔性能和胎盘脂质氧化代谢的影响,以探索母猪妊娠期脂肪沉积与繁殖性能的关系。本试验度量了846头经产大白母猪妊娠第109天时的背膘厚度,并分为3组,背膘厚度≤18 mm的为第1组(母猪192头),背膘厚度为19~22 mm的为第2组(母猪265头)、背膘厚度≥23 mm的为第3组(母猪389头)。记录母猪分娩后的产仔性能,测定胎盘组织中脂质、氧化产物水平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1)尽管母猪妊娠末期背膘厚度对窝产仔数、产活仔数及木乃伊数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影响了死胎数、初生窝重、初生头重和胎盘效率(P0.05)。值得注意的是,母猪妊娠末期背膘厚度显著影响每窝初生重≤0.9 kg的仔猪数和每窝初生重≤1.0 kg的仔猪数(P<0.05),第3组的每窝初生重≤0.9 kg的仔猪数和每窝初生重≤1.0 kg的仔猪数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2)在第3组的胎盘组织中,不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 FFA)的水平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而且丙二醛(MDA)和活性氧(ROS)水平也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3)妊娠末期母猪胎盘组织中ROS水平与总产仔数、初生窝重及胎盘效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MDA水平与窝产仔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由此可知,母猪妊娠末期背膘厚度与产仔性能密切相关。妊娠末期维持背膘厚度在19~22 mm,母猪可获得较高的产仔性能;背膘厚度≤18 mm时,会增加死胎数;而背膘厚度≥23 mm时,会引起胎盘组织中脂质过度沉积,从而加剧胎盘氧化应激的发生。

  •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生物学作用及机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蛋白激酶,在动物的摄食、脂质和蛋白质合成、细胞自噬和衰老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生理作用,已成为当前生物学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就mTOR的结构、组织分布和生理功能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研究mTOR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