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麦-豆粕型饲粮中亚油酸水平对雏鹅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及免疫机能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通过研究小麦-豆粕型饲粮中亚油酸水平对雏鹅生长性能、脂类代谢、抗氧化功能及免疫机能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探索小麦-豆粕型饲粮中亚油酸适宜水平。试验选用1日龄五龙鹅3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公母各1/2)。Ⅰ组(对照组)饲喂亚油酸水平为0.52%的基础饲粮,试验组(Ⅱ~Ⅵ组)饲喂亚油酸水平分别为0.72%、0.92%、1.12%、1.32%和1.52%试验饲粮。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体重(BW)、平均日增重(ADG)、料重比(F/G)均优于对照组,饲粮中亚油酸水平为1.12%时BW最大,F/G最低。2)Ⅳ、Ⅴ组血清总胆固醇(TCH)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Ⅳ、Ⅴ组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Ⅳ、Ⅴ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Ⅳ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Ⅵ组血清和肝脏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Ⅳ组法氏囊指数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Ⅲ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14天后,Ⅲ组禽流感抗体滴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由此可见,小麦-豆粕型饲粮中适宜亚油酸水平对雏鹅生长性能、脂类代谢、抗氧功能及免疫机能有显著影响;建议小麦-豆粕型雏鹅饲粮中亚油酸适宜水平为1.12%。

  • 饲粮铜水平对冬毛期水貂血清指标、血液参数、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胆汁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铜水平对冬毛期水貂血清脂类代谢指标、血液参数、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胆汁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110±3)日龄的健康水貂140只(公母各占1/2),随机分为7个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水貂。各组水貂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铜含量为7.68 mg/kg)中添加0(对照组)、6(Cu6组)、12(Cu12组)、24(Cu24组)、(Cu48组)、96(Cu96组)和192 mg/kg(Cu192组)铜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水貂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随饲粮铜水平的增加呈线性(♂:P<0.01,♀:P<0.01)或二次曲线降低(♂:P<0.05,♀:P<0.01)。雄性水貂的血清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高于雌性水貂(P<0.05)。2)饲粮铜水平对水貂血红蛋白含量和血细胞比容无显著影响(P>0.05),雄性水貂血红蛋白含量和血细胞比容与雌性水貂无显著差异(P>0.05)。3)雄性水貂空肠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雌性水貂(P<0.05),空肠、回肠胰蛋白酶活性和空肠淀粉酶活性极显著高于雌性水貂(P<0.01)。4)水貂胆汁铜含量随饲粮铜水平的增加呈线性增加(P<0.05),水貂胆汁锰和铁含量随饲粮铜水平的增加呈线性或二次曲线降低(P<0.01)。由此可见,水貂饲粮添加铜对血清胆固醇、胆汁微量元素含量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 饲粮铜水平对冬毛期水貂血清指标、血液参数、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胆汁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铜水平对冬毛期水貂血清脂类代谢指标、血液参数、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胆汁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110±3)日龄的健康水貂140只(公母各占1/2),随机分为7个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水貂。各组水貂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铜含量为7.68 mg/kg)中添加0(对照组)、6(Cu6组)、12(Cu12组)、24(Cu24组)、(Cu48组)、96(Cu96组)和192 mg/kg(Cu192组)铜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水貂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随饲粮铜水平的增加呈线性(♂:P<0.01,♀:P<0.01)或二次曲线降低(♂:P<0.05,♀:P<0.01)。雄性水貂的血清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高于雌性水貂(P<0.05)。2)饲粮铜水平对水貂血红蛋白含量和血细胞比容无显著影响(P>0.05),雄性水貂血红蛋白含量和血细胞比容与雌性水貂无显著差异(P>0.05)。3)雄性水貂空肠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雌性水貂(P<0.05),空肠、回肠胰蛋白酶活性和空肠淀粉酶活性极显著高于雌性水貂(P<0.01)。4)水貂胆汁铜含量随饲粮铜水平的增加呈线性增加(P<0.05),水貂胆汁锰和铁含量随饲粮铜水平的增加呈线性或二次曲线降低(P<0.01)。由此可见,水貂饲粮添加铜对血清胆固醇、胆汁微量元素含量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 锰对1~4周龄五龙鹅血清、抗氧化指标及器官组织中锰沉积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锰水平对1~4周龄五龙鹅血清脂类代谢、抗氧化指标及器官组织中锰沉积量的影响,以确定鹅饲粮中锰适宜添加水平。试验选用1日龄体重相近的五龙鹅360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公母各占1/2)。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饲粮(锰含量为20 mg/kg),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Ⅱ组)、60(Ⅲ组)、90(Ⅳ组)、120(Ⅴ组)和150 mg/kg锰的试验饲粮(Ⅵ组)。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1)Ⅳ、Ⅴ、Ⅵ组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极显著高于Ⅰ组(P0.05)。2)Ⅳ、Ⅴ、Ⅵ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Ⅲ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Ⅴ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极显著低于Ⅰ、Ⅱ、Ⅲ组(P<0.01),Ⅳ、Ⅵ组显著低于Ⅰ、Ⅱ、Ⅲ组(P<0.05)。3)Ⅳ、Ⅴ、Ⅵ组血清、心脏、肝脏和胰脏中锰沉积量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Ⅱ、Ⅲ组血清、心脏和肝脏中锰沉积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锰能提高五龙鹅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增加器官组织中锰沉积量。建议鹅饲粮中锰适宜添加水平为90~120 mg/kg。

  • 维生素A对动物的调节作用与机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维生素A是影响动物组织脂类代谢的关键因子。本文综述了维生素A对动物脂类代谢的影响,并从脂类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其信号通路、脂肪细胞的数量、脂肪细胞因子分泌和参与表观遗传学修饰的角度综述了其可能的影响机制,为深入探讨维生素A对动物脂类代谢的影响机制及通过维生素A调控动物的脂肪代谢提供了理论依据。

  • 泛酸干预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和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1基因表达对鹅生长和的反向调控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通过研究泛酸对5~16周龄五龙鹅肝脏中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和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1(ACSL1)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分析其与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的相关性,旨在从分子角度确定鹅饲粮中泛酸的适宜添加水平。选择5周龄五龙鹅360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各组饲粮中泛酸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5、10、20、40、80 mg/kg。试验期12周。结果表明:1)随着饲粮泛酸添加水平的提高,ATGL mRNA的表达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ACSL1 mRNA表达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由回归方程得出,当饲粮泛酸添加水平为13.86 mg/kg时,ATGL mRNA表达量最低;当添加水平为22.07 mg/kg时,ACSL1 mRNA表达量最高。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泛酸添加水平为10~20 mg/kg时极显著提高了五龙鹅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P<0.01),同时极显著降低料重比(P<0.01)。3)ATGL mRNA表达量与胸肌率、腿肌率、屠宰率、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呈负相关;ACSL1 mRNA表达量与胸肌率、腿肌率、屠宰率、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呈正相关;二者mRNA表达量与腹脂率均呈负相关。4)ACSL1 mRNA表达量与红度和滴水损失显著相关(P<0.05)。5)ATGL mRNA表达量与血清脂类代谢各项指标呈正相关;ACSL1 mRNA表达量与血清脂类代谢各项指标呈负相关。由此表明,ATGL和ACSL1 mRNA表达量对鹅机体生长速度、屠宰性能和脂类代谢呈同步反向调控机制;从ATGL和ACSL1 mRNA表达量优势分析,建议5~16周龄鹅饲粮中泛酸适宜添加水平为13.86~22.07 mg/kg。

  •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对的调控作用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通过脱乙酰作用能抑制脂肪生成相关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的转录活性,从而抑制脂肪细胞分化,降低脂肪沉积,促进脂肪动员。SIRT1通过调节脂类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SIRT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和SIRT1-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减少脂肪合成,加快脂肪分解,降低脂肪的沉积量。本文主要综述了SRIT1通过相关转录因子与信号通路对动物脂类代谢的调节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动物的脂类代谢及改善肉品质提供依据。

  • 脂肪细胞因子对动物的调控机理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脂肪细胞是一种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的内分泌细胞,如脂联素(APN)、瘦素、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抵抗素等,这些细胞因子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在机体脂类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脂肪细胞因子对动物脂类代谢的调控机理,为通过饲粮途径调控动物的脂类代谢和改善肉品质提供参考依据。

  • 绿原酸的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绿原酸(CGA)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和降糖降脂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动物生产和人体健康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简要综述了CGA的来源与分布、理化性质、生物活性及其主要作用机制,为CGA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