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磷酸一二钙对肉仔鸡相对的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磷酸一二钙(MDCP)和磷酸氢钙(DCP)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胫骨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评价MDCP相对于DCP的生物学利用率。试验采用2×6双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采用MDCP和DCP 2种磷源,设6个磷添加水平(0、0.05%、0.10%、0.15%、0.20%和0.25%),将990只1日龄健康科宝肉公鸡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11个组(对照组共用),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磷源和磷添加水平交互作用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养分表观代谢率、胫骨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MDCP添加组肉仔鸡采食量、体增重、胫骨灰分含量、血清磷含量均显著高于DCP添加组(P<0.05),而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低于DCP组(P<0.05),且随着磷添加水平提高,肉仔鸡采食量、体增重显著增加(P<0.05),而料重比和死淘率显著降低(P<0.05)。0.25%添加组的钙表观代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05%添加组(P<0.05),且其磷表观代谢率、胫骨钙含量、胫骨磷含量和胫骨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磷添加水平的提高,血清磷含量显著提高(P<0.05),而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综合考虑肉仔鸡体增重、胫骨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相对于DCP(100%),MDCP对肉仔鸡的生物学利用率是112.5%。

  • 磷酸一二钙对肉鸭相对的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采用双因子随机分组试验设计,旨在研究磷酸一二钙(MDCP)和磷酸氢钙(DCP)及其添加水平(前期为0.075%、0.150%、0.225%、0.300%和0.375%,后期为0.12%、0.18%、0.24、0.30%)对肉鸭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胫骨指标的影响,以评价MDCP对肉鸭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试验前期(1~21日龄)共选用960只1日龄樱桃谷肉鸭,随机分成10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鸭;试验后期(22~42日龄)选用720只22日龄樱桃谷肉鸭,随机分成8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鸭。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1~21日龄,随着MDCP或DCP添加水平由0.075%上升到0.225%,肉鸭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0.075% MDCP添加组肉鸭的料重比显著高于其他MDCP添加组(P<0.05)。22~42日龄,0.12% MDCP或DCP添加组肉鸭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其他MDCP或DCP添加组(P<0.05);0.12% DCP添加组肉鸭的料重比高于其他DCP添加组(P>0.05),0.30% MDCP添加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其他MDCP添加组(P<0.05)。2)磷来源与添加水平互作显著影响21日龄肉鸭的胫骨强度(P<0.05),MDCP添加组肉鸭的胫骨强度显著高于DCP添加组(P<0.05);磷添加水平对21日龄肉鸭胫骨指标的影响显著(P<0.05)。42日龄肉鸭的胫骨灰分、钙、磷含量以及胫骨强度随着磷添加水平的增加而线性升高;磷来源与添加水平互作对42日龄肉鸭胫骨钙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3)21日龄,MDCP添加组肉鸭的血清磷含量显著低于DCP添加组(P<0.05),0.075% MDCP或DCP添加组血清钙、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MDCP或DCP添加组(P<0.05),0.075%、0.150% MDCP或DCP添加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MDCP或DCP添加组(P<0.05)。42日龄,肉鸭血清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随DCP或MDCP添加水平的升高而逐渐降低,0.12% DCP添加组的血清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DCP添加组(P<0.05)。结果提示,MDCP可以替代DCP作为肉鸭饲粮的磷来源;MDCP为磷来源时,1~21日龄肉鸭适宜的非植酸磷水平为0.355%,22~42日龄肉鸭适宜的非植酸磷水平为0.305%。综合肉鸭体重、体增重和胫骨矿化指标,肉鸭MDCP相对于DCP(100%)的生物学利用率是109.85%。

  • 饲用高水溶性磷酸一二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饲粮消化率、血清和骨骼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研究以磷酸氢钙(DCP)为参照物,以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饲粮消化率、血清和骨骼指标为对象,评价饲用高水溶性磷酸一二钙(MDCP)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试验采用2×5因子随机试验设计,选择432头4~5周龄、体重相近的杜×长×大杂交断奶仔猪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9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每种矿物盐设5个磷添加水平,分别为0、0.05%、0.10%、0.15%、0.20%,共9个处理(0添加组共用)。试验预试期3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1)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及死亡率等指标在磷源和磷添加水平之间均不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试验第15~35天,MDCP组仔猪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DCP组(P﹤0.05);试验第15~35天和第1~35天,随着饲粮磷水平的提高,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采食量均显著增加(P0.05)。2)不同磷酸盐和磷添加水平之间对仔猪饲粮干物质、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MDCP组饲粮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DCP组(P﹤0.05);0.10%、0.15%和0.20%无机磷添加组钙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0添加组(P﹤0.05)。以磷酸盐中磷的表观消化率、真消化率为指标建立回归方程,根据斜率比计算MDCP相对于DCP的生物学利用率均为120%。3)试验第14天和第35天时,不同磷源和磷添加水平对仔猪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也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试验第14天时,血清磷、钙和甲状旁腺素(PTH)含量在不同磷源和磷添加水平之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但试验第35天时不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试验第14天时,MDCP组血清钙含量显著高于DCP组(P﹤0.05),MDCP组血清降钙素(CT)含量显著低于DCP组(P﹤0.05)。试验第14天和第35天时血清CT含量在不同磷酸盐和不同磷添加水平之间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血清钙、磷和PTH含量与磷添加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P<0.05)。以血清钙、磷和PTH含量为指标建立回归方程,根据回归方程斜率比计算的MDCP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为96%、102%和115%,平均值为104%。4)不同磷酸盐和不同无机磷添加水平对仔猪股骨、胫骨和掌骨的骨骼断裂强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也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股骨灰分与磷添加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P<0.05)。以股骨灰分含量为指标,根据回归方程斜率比计算的MDCP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为255%。综上所述,以试剂级DCP的生物学利用率为100%,以磷酸盐中磷的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为指标,MDCP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均为120%;以血清指标和股骨灰分含量为指标,MDCP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分别为104%和255%。

  • 大口黑鲈对磷的最适需求量以及高水溶性磷酸一二氢钙的相对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在低磷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磷酸二氢钙(MCP)和高水溶性磷酸一二氢钙(MDCP),通过研究其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氮和磷的消化率与沉积率以及全鱼和椎骨磷含量与全鱼粗灰分含量的影响,确定大口黑鲈对磷的最适需求量以及高水溶性MDCP相对于MCP的生物学利用率。首先配制低磷基础饲料,然后在低磷基础饲料基础上分别添加8.86、11.08、13.29、15.51 g/kg MCP,以及9.34、11.67、14.01、16.34 g/kg高水溶性MDCP,使得2种磷酸盐所提供的磷均分别为2.0、2.5、3.0、3.5 g/kg,9种试验饲料分别命名为P0、P2、P2.5、P3、P3.5、DP2、DP2.5、DP3、DP3.5。每种饲料饲喂4个重复的初始体重为(8.5±0.1) g的大口黑鲈,每个重复40尾鱼,养殖周期为8周。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MCP和高水溶性MDCP均显著提高了大口黑鲈的增重率、磷消化率与沉积率和全鱼粗灰分含量(P0.05)。随MCP添加水平的升高,大口黑鲈的增重率和全鱼粗灰分含量均呈先上升后稳定的趋势,磷沉积率有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均以P0组最低。随高水溶性MDCP添加水平的升高,大口黑鲈的增重率和磷消化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磷沉积率有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以P0组磷沉积率最低,DP3组磷沉积率最高。分别以增重率和磷沉积率为指标,通过斜率比法计算得出高水溶性MDCP相对于MCP的生物学利用率分别为100%和118%。以MCP为磷源,饲料可消化磷含量为0.51%时,增重率和磷沉积率达到最高。以高水溶性MDCP为磷源,饲料可消化磷含量为0.52%时,磷沉积率达到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