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胍基乙酸的生理作用和机理及其在肉鸡、猪生产方面的应用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胍基乙酸作为一种新型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对提高肉鸡和猪生产性能、促进能量代谢、加速蛋白质沉积、提高抗氧化能力、改善肉品质等方面具有一定效果。本文综述了胍基乙酸的代谢途径、生理作用及其机理,以及其在肉鸡和猪生产性能、肉品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胍基乙酸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提供参考。

  • 我国生鲜乳中黄曲霉毒素M1污染风险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系统地评估我国生鲜乳中黄曲霉毒素M1(AFM1)的污染情况。试验采集了我国奶业主产区(河北、河南、黑龙江、山东和内蒙古)5 080份生鲜乳样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的方法进行AFM1浓度检测。结果显示:5 080份样品中,234个样品检测出AFM1(生鲜乳AFM1污染发生率为4.6%),均未超出中国和美国的限量标准(500 ng/L),仅36个(0.7%)生鲜乳样品超出了欧盟的限量标准(50 ng/L)。与对生鲜乳中AFM1污染状况对比分析可知,中国的生鲜乳质量安全正在不断的提高;不同季节污染状况对比发现,生鲜乳中AFM1污染发生率在冬季为11.2%,远高于春季、夏季和秋季(分别为1.5%、2.5%和4.5%)。因此,有必要在冬季重点关注AFM1的污染防控,合理规范化青贮饲料和精料的储存和使用。本研究将有助于未来的风险分析和对中国生鲜乳中AFM1污染的管理

  • 配方奶粉中添加益生元对SD大鼠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配方奶粉中添加益生元对SD大鼠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相近的15日龄(断奶前1周)健康SD大鼠48只,适应3 d后将其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A组、B组和C组,每组16只,其中A组为对照组,饲喂普通配方奶粉,B组和C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低聚糖益生元或多糖益生元的配方奶粉,饲养期为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B组和C组SD大鼠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3.55%和8.33%,料重比分别降低了9.80%和13.06%,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B组SD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清尿素氮(UN)含量显著降低(P≤0.05);C组SD大鼠血清胰岛素(Ins)、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HDL-C含量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B组SD大鼠血浆非必需氨基酸中精氨酸(Arg)、丝氨酸(Ser)和丙氨酸(Ala)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C组SD大鼠血浆非必需氨基酸中Arg、Ser、甘氨酸(Gly)、Ala和酪氨酸(Tyr)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B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了2.42%和5.57%,但均无差异显著(P>0.05);C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了7.39%和8.20%,差异显著(P≤0.05)。由此得出,本试验条件下,在配方奶粉中添加低聚糖益生元或多糖益生元均可以改善SD大鼠的血液生化指标,提高其养分表观消化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SD大鼠的生长,且以添加多糖类益生元的效果更佳。

  • α-酮戊二酸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α-酮戊二酸(AKG)是三羧酸循环中的中心物质,也是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的桥梁。AKG作为铵离子清除剂,是提供谷氨酰胺的来源,能够促进肌肉蛋白质合成和抑制蛋白质降解,并为胃肠道细胞提供能量代谢的燃料。AKG可以通过脯氨酰-4-羟化酶产生脯氨酸,增加胶原蛋白合成,促进骨骼系统发育。此外,AKG可以抑制ATP合成酶和雷帕霉素靶蛋白,延长线虫的寿命。AKG不仅延长寿命,而且延迟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另外,AKG在消除毒性、提高耐寒性、缓解氧化应激损伤以及促进人类多潜能干细胞分化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本文旨在对AKG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以促进人们对AKG的理解,为AKG在动物营养调控和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玉米赤霉烯酮毒性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玉米赤霉烯酮(ZEA)是一种常见的饲料霉菌毒素,主要由多种镰刀菌产生。在玉米、小麦、大米、大麦等谷物中均有检出,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ZEA会造成动物生殖机能异常,同时表现为生长性能的下降。在世界范围内,每年畜牧业由于ZEA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已经成为了迫在眉睫的关键性问题。本文综述了ZEA的生殖毒性、免疫毒性、肝脏和肾脏毒性、遗传毒性及肿瘤诱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概述。

  • 蒙脱石和酵母培养复合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蒙脱石和酵母培养复合物替代抗生素和氧化锌(ZnO)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31日龄、平均体重为(6.78±0.19) kg的“杜×长×大”断奶仔猪18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500 g/t 15%金霉素200 g/t 50%喹乙醇)ZnO(3 kg/t),试验Ⅰ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ZnO蒙脱石和酵母培养复合物(1.5 kg/t),试验Ⅱ组饲喂基础饲粮ZnO蒙脱石和酵母培养复合物,试验Ⅲ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蒙脱石和酵母培养复合物,试验Ⅳ组饲喂基础饲粮蒙脱石和酵母培养复合物。试验期35 d。结果显示:1)试验15~35 d时,试验Ⅲ和Ⅳ组断奶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4 d时,各试验组断奶仔猪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和Ⅲ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和白介素4(IL-4)含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Ⅰ组的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2(IL-2)和白介素6(IL-6)含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35 d时,各试验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和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Ⅰ和Ⅳ组的血清IgM含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Ⅰ、Ⅱ和Ⅲ组的血清INF-γ和IL-6含量显著升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4 d时,试验Ⅱ和Ⅲ组断奶仔猪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试验35 d时,试验Ⅲ和Ⅳ组的血清T-AOC显著升高(P<0.05),试验Ⅲ组的血清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蒙脱石和酵母培养复合物能改善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提高仔猪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

  • 动物饲粮淀粉的消化特性及淀粉酶的应用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淀粉是动物重要的能量来源,淀粉的利用率决定了动物对能量的利用率。淀粉在饲粮中占比较高且幼龄动物对淀粉的利用率较低,加之幼龄动物肠道内淀粉酶缺乏,进而降低了淀粉利用率,造成能量的浪费。而在饲粮中添加淀粉酶可一定程度提高淀粉的利用率,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本文就淀粉的分类,淀粉的结构性质及其对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淀粉的消化代谢与其他养分消化代谢的联动机制,外源淀粉酶在动物上的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淀粉酶的推广奠定理论基础。

  • 外源蛋白酶对肉鸡饲粮体外降解效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外源蛋白酶对肉鸡饲粮体外降解效率的影响,并确定蛋白酶的最适添加量,为快速评价蛋白酶有效性提供理论参考。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在肉鸡前期(1~21日龄)和后期(22~42日龄)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100、200、400和800 mg/kg外源蛋白酶,通过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SDS-Ⅲ)建立肉鸡体外模拟消化模型测定体外降解效率。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根仿生消化管。结果表明:肉鸡前期饲粮中添加蛋白酶能显著提高饲粮总能消化率(GED)和酶水解物能值(EHGE)(P<0.05),200 mg/kg蛋白酶组的干物质消化率(DM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肉鸡前期饲粮DMD、GED和EHGE与外源蛋白酶添加量呈显著先升高后降低的二次线性关系(P<0.05);肉鸡后期饲粮中添加蛋白酶能显著提高饲粮DMD、GED和EHGE(P<0.05),且三者与外源蛋白酶添加量呈显著先升高后降低的二次线性关系(P<0.05)。由此可见,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适量外源蛋白酶,可显著提高肉鸡饲粮体外降解效率;在本试验中,200 mg/kg蛋白酶组体外降解效率最高。

  • 氧化应激对猪肠道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畜牧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种畜繁殖障碍、幼畜成活率低和发病率高、畜产品品质下降等都与氧化应激有关,氧化应激已经成为动物健康与营养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肠道氧自由基产生来源、氧化应激影响肠上皮细胞增殖分化机制及猪生产中氧化应激对肠道氧化损伤进行了综述。

  • 原花青素在畜禽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原花青素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大类多酚化合物的总称,具有超强的抗氧化能力,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清除机体自由基最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已有的体内外试验表明,原花青素在改善机体功能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能够减少炎症、改善氧化应激、抗癌和调节免疫等。本文就原花青素的化学结构、原料来源、分离提取方法、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现状等进行综述。

  • 鹅肝脏脂肪变性和鹅肥肝形成的分子保护机制研究进展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鹅肥肝与鱼子酱、松露被西方人誉为世界三大美食,其所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卵磷脂等对软化血管、降低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保健作用。本文主要综述鹅肝脏脂肪变性及鹅肥肝形成的分子保护机制,为鹅肥肝性状分子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也为研究人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提供重要参考。

  • 植物多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肠道内环境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讨断奶仔猪饲粮中单独或联合添加黄芪多糖、白术多糖和牛膝多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肠道内环境的影响。试验选取256头35日龄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8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采用三因素两水平(2×2×2)试验设计,饲粮中黄芪多糖、白术多糖和牛膝多糖的添加水平设置为0和800 mg/kg,试验共进行28 d。结果表明:1)在断奶仔猪饲粮中单独或两两联合添加黄芪多糖、白术多糖和牛膝多糖有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的趋势(P>0.05),3种多糖联合使用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P0.05)。断奶仔猪饲粮中单独添加黄芪多糖、白术多糖和牛膝多糖均能显著降低断奶仔猪的腹泻率(P0.05),盲肠和结肠内容物pH显著降低(P0.05),单独或联合添加多糖能显著降低肠道中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黄芪多糖、白术多糖和牛膝多糖可改善其肠道内环境,降低仔猪腹泻,从而改善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且以三者联合添加效果最佳。

  • 白藜芦醇通过沉默调节蛋白1-解偶联蛋白2信号通路降低小鼠睾丸间质细胞TM3的氧化损伤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白藜芦醇(RES)对氧化损伤小鼠睾丸间质细胞TM3的保护作用,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首先,用不同浓度(0、150、200、250、300 μmol/L)的过氧化氢(H2O2)处理小鼠睾丸间质细胞TM3 8 h,确定建立氧化损伤细胞模型的适宜H2O2浓度。用适宜浓度的H2O2建立氧化损伤细胞模型;然后,用不同浓度(0、2.5、5.0和10.0 μmol/L)的RES分别处理正常细胞和氧化损伤细胞24 h,确定RES安全浓度;最后,用安全浓度的RES处理氧化损伤细胞24 h。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采用iCELLigence实时无标记细胞功能分析仪监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待安全浓度的RES处理氧化损伤细胞结束后采用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探针法检测细胞中活性氧(ROS)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沉默调节蛋白1(SIRT1)/UCP2信号通路中关键因子SIRT1和UCP2 mRNA和蛋白质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1)用浓度为150 μmol/L及以上的H2O2处理细胞8 h后,极显著降低细胞存活率(P0.05);用2.5、5.0和10.0 μmol/L的RES处理氧化损伤细胞24 h后,细胞存活率均显著提高(P0.05)。因此,选用5.0 μmol/L为RES的安全浓度。3)用5.0 μmol/L的RES处理氧化损伤细胞24 h后,细胞中ROS的含量较极显著降低(P<0.01);细胞中SIRT1 mRNA和蛋白质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增加(P<0.01),而UCP2 mRNA和蛋白质的相对表达量则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1或P<0.05)。由此可见,适宜浓度的RES可激活SIRT1同时抑制UCP2的表达,UCP2通过负反馈调节方式减少细胞内ROS的生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TM3细胞的氧化损伤。

  • 化学计量学模型预测中国泌乳奶牛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组成的精度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研究旨在评估化学计量学模型预测中国泌乳奶牛瘤胃挥发性脂肪酸(VFA)组成的精度,分析影响模型预测精度的原因。本研究选择了3个经典的奶牛瘤胃VFA模型,分别为MUR模型、DIJ模型和BAN模型。试验数据来自我国主要科研团队的18篇论文,包括14篇SCI、3篇中文核心期刊和1篇未见刊的英文文章,论文数据含动物饲粮、体重、干物质采食量、饲料添加剂、VFA各组分比例。采用预测误差均方(MSPE)和一致性相关系数(CCC)2种分析方法对3个经典的奶牛瘤胃VFA模型的估算精度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BAN模型乙酸比例估算精度最高(决定系数=0.140,P=0.007),预测误差均方根为6.8%,误差主要来自整体偏差的偏离(47.8%)。3个模型无法预测丙酸、丁酸、其他酸比例。总之,BAN模型预测乙酸比例的精度是3个模型中最高的,但预测精度仍然偏低,误差来源于整体偏差的偏离,迫切需要利用更多数据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VFA化学计量学预测模

  • 血根碱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形态结构及小肠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血根碱(SAN)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形态结构及小肠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23日龄平均体重为(6.55±0.18) kg的健康“杜×长×白”三元杂交断奶仔猪36头,按体重相近、性别比例相同原则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75 mg/kg金霉素(抗生素组)、基础饲粮+50 mg/kg SAN(SAN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SAN组和抗生素组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SAN组和抗生素组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而SAN组回肠绒毛高度、V/C值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SAN可以改善肠黏膜形态,提高小肠黏膜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达到与抗生素相当的效果。

  • 低聚木糖对生长肥育猪血浆生化参数、肌肉氨基酸含量和肌纤维类型组成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聚木糖(XOS)对生长肥育猪血浆生化参数、肌肉氨基酸含量和肌纤维类型组成的影响。试验选取70日龄、平均体重约为3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80头,随机分为8组,每组10个重复(公母各占1/2),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设对照组、抗生素组、30~65 kg阶段100、250和500 g/t XOS组以及30~100 kg阶段100、250和500 g/t XOS组。于试猪平均体重达100 kg时,前腔静脉采血,离心分离血浆,测定生化参数;屠宰后取背最长肌样品,测定其氨基酸含量及肌纤维类型和肌肉生长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或抗生素组相比,饲粮添加不同剂量XOS可显著提高血浆球蛋白含量(P<0.05),显著降低白蛋白/球蛋白值(P<0.05);2)与对照组或抗生素组相比,30~65 kg阶段饲粮添加250 g/t XOS可显著降低背最长肌中苏氨酸(Thr)、亮氨酸(Leu)、苯丙氨酸和丝氨酸(Ser)含量(P<0.05),30~65 kg阶段饲粮添加500 g/t XOS可显著增加背最长肌肌球蛋白重链Ⅱx(MyHCⅡx)、生肌决定因子(MyoD)、肌细胞生成素(MyoG)和生肌增强因子2A(MEF2A)mRNA表达量;3)与对照组或抗生素组相比,30~100 kg阶段饲粮添加100或500 g/t XOS可显著增加背最长肌中Thr、Leu、Ser、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以及MyHCⅡx、MyoD、MyoG、MEF2A和肌肉生长抑制素mRNA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一定剂量的XOS可调控机体氮代谢,上调肌纤维类型和肌肉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且以30~100 kg阶段添加100 g/t XOS的效果较佳。

  • 低聚木糖对保育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讨低聚木糖对保育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并筛选出其最佳添加量。试验选取胎次相近、健康的(35±1)日龄“杜×长×大”仔猪72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Ⅱ、Ⅲ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00、200、400 mg/kgXOS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试验Ⅱ组仔猪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ADG)与平均日采食量(ADFI)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试验Ⅱ组血清中葡萄糖含量以及淀粉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适量XOS可以提高保育猪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并可改善保育猪部分血清生化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保育猪饲粮中添加200 mg/kg XOS为最佳

  • 饲粮中添加金针菇菌渣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金针菇菌渣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选取192只28日龄的健康黄羽肉鸡,按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使用2%金针菇菌渣等量替换基础饲粮中玉米和豆粕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料重比(F/G)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肉鸡胸肌、腿肌的亮度(L*)和黄度(b*)值无显著差异(P>0.05),但红度(a*)值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肉鸡胸肌、腿肌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蛋白质和总氨基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必需氨基酸和风味氨基酸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金针菇菌渣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可改善肉品质及营养价值。

  • 饲粮中添加金针菇菌渣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金针菇菌渣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选取192只28日龄的健康黄羽肉鸡,按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使用2%金针菇菌渣等量替换基础饲粮中玉米和豆粕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料重比(F/G)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肉鸡胸肌、腿肌的亮度(L*)和黄度(b*)值无显著差异(P>0.05),但红度(a*)值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肉鸡胸肌、腿肌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蛋白质和总氨基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必需氨基酸和风味氨基酸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金针菇菌渣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可改善肉品质及营养价值。

  • 苜蓿鲜草部分替代苜蓿青干草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苜蓿鲜草替代不同比例苜蓿青干草对奶牛生产性能、消化代谢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8头体重、胎次、产奶量相近,处于泌乳中期的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6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饲喂以苜蓿鲜草替代基础饲粮中50%和75%苜蓿青干草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5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1)苜蓿鲜草替代不同比例苜蓿青干草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各试验组乳体细胞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苜蓿鲜草替代不同比例苜蓿青干草对奶牛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胆固醇、葡萄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Ⅰ组奶牛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Ⅱ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经济效益均有所增加,其中试验Ⅱ组净增收益最高,为9.06元/(头d)。综合得出,苜蓿鲜草可以部分替代奶牛饲粮中苜蓿青干草而不影响生产性能、消化代谢和血清生化指标,且能增加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