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详细浏览

海三棱藨草及其近缘种的DNA 条形码研究 后印本

请选择邀稿期刊:
摘要: 海三棱藨草 × Bolboschoenoplectus mariqueter (Tang & F. T. Wang) Tatanov 的分类学 地位至今尚无定论。为明确海三棱藨草的分类学地位并探讨其与近缘种的关系,该研究分 别利用1 个核基因(ITS)和5 个叶绿体基因(matK、ndhF、rbcL、trnL 和trnL-trnF)的 DNA 条形码序列对海三棱藨草及其近缘种的4 种21 批样品进行扩增和测序,然后通过采 用相似性搜索算法对单一序列和序列组合的物种鉴定效率进行评价,最后基于贝叶斯推断 方法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1)ITS + matK 序列组合的物种鉴定成功 率最高,为71.4%,可实现海三棱藨草及其近缘种的种间区分、鉴定;(2)基于ITS + matK 序列组合构建海三棱藨草及其近缘种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同一物种的样品聚集度 较好,海三棱藨草与三棱草属 Bolboschoenus (Asch.) Palla 的物种聚为一支,明显与水葱属 Schoenoplectus (Rchb.) Palla 物种分开, 且海三棱藨草与海滨三棱草 Bolboschoenus maritimus (Linnaeus) Palla 形成单系。综上所述,ITS + matK 序列组合可作为海三棱藨草 及其近缘种物种鉴定的最佳条形码序列,研究结果不支持海三棱藨草为天然杂交种的观点, 而应将其归入到三棱草属中,海三棱藨草应为海滨三棱草的异名。该研究为海三棱藨草及 其近缘种的分类学研究提供了分子依据。

版本历史

[V1] 2023-08-25 22:41:29 ChinaXiv:202308.00729V1 下载全文
点击下载全文
预览
许可声明
metrics指标
  •  点击量1910
  •  下载量493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