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详细浏览

投喂频率对虎斑乌贼生长性能、体成分、消化酶活性、组织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请选择邀稿期刊: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投喂频率对虎斑乌贼生长性能、体成分、消化酶活性、组织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初始体重为(13.08±0.01) g的虎斑乌贼幼体180只,随机分成3组(投喂频率分别为每天1、2和4次,分别命名为F1、F2和F4投喂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1)F2和F4投喂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肝体比均显著高于F1投喂组(P<0.05),F1和F4投喂组的饵料效率显著低于F2投喂组(P<0.05)。2)F4投喂组的肝脏水分含量显著低于F1投喂组(P<0.05),肝脏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F1和F2投喂组(P<0.05)。F2和F4投喂组的肌肉水分含量显著低于F1投喂组(P<0.05),肌肉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F1投喂组(P<0.05)。3)各组肌肉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F1投喂组的肝脏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F2和F4投喂组(P<0.05),F2投喂组的肝脏总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与F4投喂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4)F1投喂组的肌肉和肝脏的二十二碳六稀酸(DHA)含量和DHA/二十碳五稀酸(EPA)显著高于F2和F4投喂组(P<0.05),而F2和F4投喂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肌肉和肝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n-3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5)F1投喂组的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F2投喂组(P<0.05)。F1投喂组的前肠α-淀粉酶、脂肪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F2投喂组(P<0.05),F2和F4投喂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见,虎斑乌贼幼体养殖的适宜投喂频率为每天2次。

版本历史

[V1] 2018-12-25 13:22:50 ChinaXiv:201812.00807V1 下载全文
点击下载全文
预览
许可声明
metrics指标
  •  点击量2254
  •  下载量1201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