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详细浏览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口黑鲈形体指标、组织脂肪酸组成、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请选择邀稿期刊:
摘要: 为探讨饲料脂肪水平对大口黑鲈形体指标、组织脂肪酸组成、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以平均体质量为(4.12±0.02) g的大口黑鲈为研究对象,进行8周的饲养试验。将270尾试验鱼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以鱼油、豆油、大豆卵磷脂为脂肪源,配制脂肪水平分别为5.76%、11.05%、17.65%的试验饲料。结果显示:1)饲料脂肪水平对大口黑鲈肥满度、肝体比的影响不显著(P>0.05);脂体比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而上升,17.65%脂肪组显著高于5.76%脂肪组(P<0.05);脏体比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先升高后下降,以11.05%脂肪组最高,显著高于5.76%和17.65%脂肪组(P<0.05)。2)5.76%脂肪组肌肉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n-6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比例显著低于11.05%和17.65%脂肪组(P<0.05),而n-3 HUFA/n-6 HUFA显著高于11.05%和17.65%脂肪组(P<0.05);5.76%脂肪组肝脏n-3 HUFA比例显著高于17.65%脂肪组(P<0.05),n-3 HUFA/n-6 HUFA显著高于11.05%和17.65%脂肪组(P<0.05),而n-6 HUFA比例显著低于11.05%和17.65%脂肪组(P<0.05)。3)饲料脂肪水平由5.76%升高到11.05%或17.65%,大口黑鲈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而谷丙转氨酶活性则显著下降(P<0.05),但上述指标在11.05%和17.65%脂肪组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11.05%脂肪组大口黑鲈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5.76%和17.65%脂肪组(P<0.05)。4)饲料脂肪水平对大口黑鲈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碱性磷酸酶(AKP)、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11.05%脂肪组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而17.65%脂肪组肝脏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由此得出,饲料脂肪水平能够影响大口黑鲈的脂肪沉积,改变大口黑鲈组织脂肪酸组成,并且通过影响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改变大口黑鲈对脂肪的转运和利用的能力。

版本历史

[V1] 2018-12-20 15:15:11 ChinaXiv:201812.00236V1 下载全文
点击下载全文
预览
许可声明
metrics指标
  •  点击量2308
  •  下载量1339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