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详细浏览

体外培养条件下不同长链脂肪酸对山羊瘤胃原虫群体结构和原虫吞噬细菌循环的影响[1]

请选择邀稿期刊: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体外培养条件下不同长链脂肪酸对山羊瘤胃原虫群体结构和原虫吞噬细菌循环的影响。试验选取6种不同不饱和度的长链脂肪酸[分别为硬脂酸(A组)、油酸(B组)、亚油酸(C组)、ɑ-亚麻油酸(D组)、花生四烯酸(E组)、二十碳五烯酸(F组),不饱和键个数从0~5依次递增],各脂肪酸的添加水平为底物的3%,进行体外培养。在体外培养10 h后测定原虫吞噬细菌速率,在体外培养24 h后测定细菌、原虫密度以及细菌蛋白质、原虫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除F组头毛虫属(Ophryoscolecinae)比例显著高于B和D组(P<0.05)外,不同长链脂肪酸的添加对原虫中厚毛虫属(Dasytricharuminantium)、内纤毛虫属(Entodinium)、双毛虫属(Diplodiniinae)、等毛虫属(Isotrichidae)、前毛虫属(Epidinium)比例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原虫密度以A组最高,并显著高于B组(P<0.05);细菌密度以D组最高,并显著高于A、B、E、F组(P<0.05)。原虫吞噬细菌速率A~F组依次为244.50、236.51、229.60、189.04、200.51、174.24 cells/(cell·h);另外,以D组的细菌周转率(0.68%)最低,且其细菌周转时间(146.92 h)最长。所估算的细菌蛋白质循环量以D组[126.75 mg/(d·头)]和F组[131.63 mg/(d·头)]相对较低。因此,在本试验基础上认为,体外培养条件下ɑ-亚麻油酸抑制山羊瘤胃原虫吞噬细菌效果较好。

版本历史

[V1] 2017-11-07 21:29:51 ChinaXiv:201711.01810V1 下载全文
点击下载全文
预览
许可声明
metrics指标
  •  点击量2755
  •  下载量1418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