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您选择的条件: 2018-9
  • 工程菌的构建及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8-09-21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目的:构建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类肠毒素K(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like K, SElK)和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基因的工程菌,并对SElK-GFP融合蛋白进行初步生物学活性分析。方法:利用PCR和Overlap PCR克隆获得SElK-GFP融合基因,并插入pET28a表达载体中,通过菌落PCR,质粒双酶切及测序验证后,将构建成功的pET28a-SElK-GFP质粒转化到E.coli BL21菌株中进行诱导表达,通过 Ni+亲和磁珠试剂盒纯化获得SElK-GFP融合蛋白;并利用MTT法检测SElK-GFP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ELISA法检测SElK-GFP尾静脉注射后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2和IFN-γ的分泌水平。结果:成功构建能够表达SElK-GFP融合蛋白的工程菌,纯化获得高纯度的SElK-GFP融合蛋白可观测到明显的绿色荧光,融合蛋白生物学活性分析表明,SElK-GFP能够呈剂量依赖性地显著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同时ELISA检测发现SElK-GFP可显著增加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2及IFN-γ的分泌水平。结论:本研究成功克隆、表达及纯化获得高纯度的SElK-GFP融合蛋白,其不仅保留了SElK的超抗原活性,同时兼具GFP绿色荧光的可视性,为深入研究SElK生物学活性提供有利工具。

  • 形状记忆聚合物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8-09-21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形状记忆聚合物是由固定相和可逆相构成的具有在外界刺激条件下诱导形状改变特性的一类高分子智能材料。相较于传统的形状记忆合金与陶瓷,其具有特定的生物可降解性、更高的机械性能调控空间、更强的形变恢复能力及更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凭借材料特性,近阶段针对形状记忆聚合物在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愈发广泛,包括血管组织、骨骼肌组织、神经组织与骨组织等方面。文章综述近年来形状记忆聚合物在多种组织工程领域研究中的实验创新、技术突破与应用拓展,例如将其作为新型多孔血管支架、骨骼肌修复支架、神经修复导管与骨缺损填充物等。可预见随着技术和材料的不断发展,形状记忆聚合物在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将更加成熟。

  • 下调Fsp27基因表达联合杨梅素干预对3T3-L1细胞脂解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8-09-21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目的:下调脂肪特异性蛋白27(Fsp27)基因表达联合杨梅素干预,观察对3T3-L1细胞中脂质代谢的影响,并探究脂滴发生、发展变化的调控机制。方法:常规培养3T3-L1前脂肪细胞,采用“鸡尾酒”法诱导其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脂质体法转染sh-Fsp27干扰载体,以杨梅素浓度为100 μmol/L的完全培养基干预成熟脂肪细胞72 h。油红O染色,观察脂滴形态及大小的变化;酶法测定细胞内甘油及甘油三酯的含量,观察细胞脂质代谢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Fsp27、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HSL)、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以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1. 3T3-L1细胞诱导分化后,形态由纤维样变成圆形,并伴随有细胞体积的增大。2. 与对照组相比,杨梅素组和转染组细胞中甘油三酯含量下降,甘油含量升高(P<0.05)。与其他三组相比,联合干预组细胞中甘油三酯含量减少,甘油含量增加(P<0.05)。3. 与对照组相比,其余三组细胞内Fsp27蛋白的表达量均降低,ATGL和PPARγ的表达量升高(P<0.05)。另外,联合干预组和杨梅素组细胞内HSL的表达量和p-p38MAPK/ p38MAPK的比值均大于sh-Fsp27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1. Fsp27基因沉默与杨梅素联合干预可以更大程度地促进脂肪分解代谢。2.杨梅素可通过激活MAPK信号通路,上调HSL和ATGL的蛋白表达来发挥其促脂解的作用;sh-Fsp27干扰载体通过调节PPARγ和Fsp27蛋白的表达,增加ATGL含量来加速脂肪分解。

  • 工程化P450酶特异性氧化修饰甾体化合物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8-09-21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甾体药物是仅次于抗生素的全球第二大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调节内分泌等重要功效。对甾体母核特定位点进行有效的氧化修饰,是引入药效活性的关键。研究表明,P450酶是催化甾体特异性氧化的一类关键酶家族。目前,电子传递效率和催化特异性是限制P450酶催化功能的重要因素,会导致目标甾体产物产量低、副产物积累严重等问题。因此,本文将围绕提高P450酶的催化效率及特异性方面的研究工作,系统综述工程化P450催化甾体类物质的方法策略和相关研究进展,并对催化甾体化合物的P450酶的设计和优化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为该方面工作的深入研究提供指导。

  • 以番茄斑萎病毒核蛋白为靶点的荧光偏振 药物筛选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8-09-13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基于荧光偏振技术建立靶向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核蛋白(NP)与核酸相互作用的药物筛选体系,并应用该体系展开药物筛选。方法:将目的基因克隆到pGEX-6p-1表达载体上,并采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进行目的蛋白的异源表达。建立靶向TSWV NP与核酸相互作用的荧光偏振药物筛选体系,对体系的结合时间、DMSO耐受、变异性和稳定性进行研究,并展开药物筛选。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GEX-6p-1-NP,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分离纯化出高质量的核蛋白。基于荧光偏振技术建立了信噪比为8:1,Z因子为0.82的稳定的靶向TSWV NP与核酸相互作用的药物筛选体系,并对化合物库中1000种化合物展开药物筛选,经过初步筛选获得了1种IC50为4.146 μmol/L的化合物。结论:建立了稳定的荧光偏振筛选体系,适用于靶向NP与核酸相互作用的药物的筛选。筛选到的化合物为番茄斑萎病毒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

  • 肠道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其衍生物研究进展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8-09-13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肠道菌群是人体微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大最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在宿主的营养吸收、肠道与免疫系统发育等重要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与人类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这些共生微生物排除肠道病原体的功能主要依赖于其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如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同时这些脂肪酸在肠道微生物的作用下能够进一步转化为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这些多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对维持健康稳定的肠道菌群至关重要。此外,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宿主防御和免疫中发挥了多重关键作用,包括抗癌、抗炎、抗氧化活性,以及降低肠道致病菌的竞争能力等。本文主要综述了肠道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来源及其重要的生理功能,以及肠道微生物对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转化衍生机制;并提出肠道微生物是特殊多不饱和脂肪酸及衍生物生产菌株潜在的种子及基因库,以扩展功能油脂生产菌株的来源。

  • 双启动子促进亮氨酸脱氢酶在Bacillus subtilis 中表达及发酵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8-09-13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为了促进亮氨酸脱氢酶在Bacillus subtilis中高效表达,采取在质粒pMA5自带的启动子PHpaII之后分别添加诱导型和组成型启动子,考察双启动子对酶表达的影响。选取2种诱导型启动子(Pgrac、Pgl-M1)和4种组成型启动子(P43、Plaps、PHpaII、PamyQ)进行构建表达,其中组成型启动子PamyQ与PHpaII构成的双启动子效果最好,有效地将胞外活性提高到31.24 UmL-1,是单启动子PHpaII的3.4倍。在以上最优双启动子的基础上分别融合Sec途径和Tat途径的4种信号肽,但信号肽与双启动子共同作用并没有获得更高的酶活性。选用酶活最高的双启动子突变菌株Bacillus subtilis 168/pW6(PHpaII-PamyQ)进行7.5 L发酵罐补料发酵产酶研究,LeuDH酶活达到217.96 UmL-1,是摇瓶水平的6.97倍,对工业上产亮氨酸脱氢酶有一定参考价值。

  • 新型YdjM超家族成员的钠/氢逆向转运蛋白功能鉴定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8-09-13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在原核生物中,钠/氢逆向转运蛋白具有催化细胞内的Na+、Li+或K+等碱基阳离子的排出,换取外部质子,以降低有毒碱性金属阳离子的细胞质浓度和维持细胞内pH稳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挖掘中度嗜盐菌Halobacillus Y5中具有盐碱耐受性的钠/氢逆向转运蛋白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鉴定,我们首先提取该菌的基因组DNA,然后采用Sau3AI随机酶切及功能互补的方法获得了一个新型的钠/氢逆向转运蛋白基因Ha_ydjM。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属于YdjM超家族成员,是一个未知功能的膜蛋白,系统发育分析证实,其与来自Halobacillus sp. Marseille –P 3789的YdjM(蛋白登录号WP_101846656.1)家族成员聚在一起但形成独立分支。研究发现,该基因能够恢复大肠杆菌突变株KNabc对0.2 M NaCl和5 mm LiCl 的耐受特性,并且耐受碱性pH 8.0。功能分析显示,该蛋白呈现pH依赖的钠/氢逆向转运蛋白活性,转运动力学分析表明,Na+、K+、Li+在KNabc中Km值分别是0.43 ± 0.05 mM、0.49 ± 0.06 mM、0.64 ± 0.06 mM,即对Na+、K+、Li+的亲和力分别是Na+ > K+ > Li+。综上所述,我们认为Ha_ydjM代表了一种新型的钠/氢逆向转运蛋白。该项研究丰富了YdjM超家族成员,并为其他未知膜蛋白功能分析提供依据。

  • 敲低ACTL6A通过Notch1信号通路促进早幼粒细胞分化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8-09-13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探讨ACTL6A在人类白血病NB4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我们用ATRA人为诱导NB4细胞分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ACTL6A和CD11b的表达水平变化;敲低ACTL6A,通过瑞氏染色观察NB4细胞的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ting检测ACTL6A和CD11b的表达水平变化及其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敲低同时用ATRA处理NB4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分化标志物CD11b的阳性率;免疫荧光检测ACTL6A在NB4细胞中的空间定位;结果显示NB4经敲低ACTL6A后,CD11b的蛋白水平表达升高;瑞氏染色观察到分化改变;免疫荧光检测到ACTL6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Western blotting 检测到Notch1,Hes1,Sox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本研究表明,敲低ACTL6A可以促进人类白血病NB4细胞分化;其机制涉及Notch1信号通路的抑制。

  •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ain forest vegetation types of mainland SE Asia (Indochina peninsula)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09-0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大陆东南亚(印度支那半岛)的植被研究情况鲜为人知, 至今仍无系统研究资料。本文依据数次对该地区的野外考察和资料收集,介绍了东南亚植被的研究情况、文献资料及对该地区主要森林植被的分类及各主要植被类型的特征。大陆东南亚地区在植被分类上包括七个主要的陆生及湿地的森林植被类型: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热带季节性湿润林,热带季风林(季雨林),干旱刺灌丛/萨王纳植被。其中,针叶林植被型包括温性针叶林和热性针叶林二个植被亚型;针阔混交林包括温性针阔混交林和暖温性针阔混交林二个亚型;热带雨林植被型包括热带低地常绿雨林、热带季节性雨林(热带低地半常绿雨林)、热带山地雨林及泥炭沼泽森林四个植被亚型。该文还对大陆东南亚地区植被研究历史、植被分类系统、类型特征及植物区系组成进行了讨论。

  • 缓释砂硒对绿甘蓝富硒作用及生长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09-0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过程和提高人体免疫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体缺硒会导致多种疾病。无机硒强化剂的人体吸收和利用不太理想,利用植物生长过程中吸收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则相对安全有效。砂硒因沙子具有透气保水的特性,同时硒释放相对缓慢,能提供稳定的硒来源,是比较理想的富硒蔬果培养基质。为了探讨缓释砂硒对绿甘蓝富硒作用和生长的影响,本研究设置对照组(CK)、实验组(缓释砂硒(CT)、 鸡粪和砂硒 1:1 混合(CT1)、鸡粪和砂硒 1:2 混合(CT2) 和鸡粪(CT3))等 5 个处理。实验结果表明:CT、CT1 和 CT2 处理的绿甘蓝硒含量比 CK 分别增加 45%、61%和64%,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绿甘蓝硒含量和土壤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 < 0.05);CT2 处理的效果最好,绿甘蓝的产量增加 45%,叶片厚度增加 22.78%,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56.66%。土壤锰含量和硒含量共同解释了绿甘蓝生物量变化的 72%,而土壤锌含量解释绿甘蓝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的 66%。砂硒添加后,通过增加土壤硒含量提高绿甘蓝硒含量,砂硒和鸡粪配比更有效地提高了绿甘蓝硒含量并促进其生长。该研究结果为富硒绿甘蓝的生产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 贵州喀斯特山区典型人工林土壤矿质元素特征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09-0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阐明群落水平上的土壤矿质元素特征,对揭示植物的产量、品质形成机制和养分计量平衡规律具有重要意义,能够科学指导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本研究以贵州喀斯特山区典型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进行类型划分,探讨了土壤矿质元素含量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该区典型人工林土壤矿质元素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且同一元素在不同树种之间的变化幅度各异,锌、铬、铁、钛、铝、镁、 镍、钴等的变化规律较为一致,钙、锶等的变化趋势较为相似,砷、硒、硅在桉树(Eucalyptusrobusta) 林、柏木(Cupressusfunebris)林和枇杷(Eriobotryajaponica)林中的含量较高,硫、钠、氯等元素含量 则相反;不同矿质元素随林分类型的变化规律不完全一致,表明植物根系对养分的提取和富集能力存在差异;矿质元素之间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不同矿质元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各异,表现出增强或抑制效应,尤其以铁、钙等元素与其他元素的关系更为密切;矿质元素之间的互作效应及其计量平衡关系是分析元素特征的关键,是未来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研究结果有利于掌握养分元素积累特征与调控规律,对于该区域典型人工林土壤养分管理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样品预处理方法对海岸典型沙生植物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测定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09-0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量化植物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carbohydrate,NSC)含量对研究其生长和适应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其预处理方法多样,导致不同研究结果之间可比性较差。该文以华南海岸典型沙生植物木麻黄、老鼠艻、海马齿和厚藤为例,研究苯酚-浓硫酸法测定 过程中,是否去皮和过筛目数大小对其 NSC 及组分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 龄级木麻黄样品去皮后提取的 NSC、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均出现下降趋势,与对照相比, 幼龄林和中龄林样品可溶性糖含量下降达到显著程度(P<0.05),而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 成龄林样品 NSC 及其组分含量差异均不显著。龄级越小,去皮预处理对树木 NSC 及其组分 提取影响越大,尤其以可溶性糖影响最为明显,建议乔木处理时统一保留树皮。(2)不同 沙生植物枝(茎)样品提取的 NSC 及其组分含量随过筛目数增大总体呈增加趋势,且木麻 黄和老鼠艻枝(茎)过筛 100 目相对 18 目提取的 NSC 含量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 而叶(同化枝)样品除老鼠艻外均变化不显著。(3)沙生植物器官机械组织含量越高,不 同过筛目数提取的 NSC 及其组分含量差异越大,综合考虑样品获取难度及 NSC 含量的测定 精度,建议所有沙生植物枝叶样品均过 100 目筛。

  • 苹果蓟属,东南亚大陆菊科一新归化属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09-0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报道了在泰国北部和中国东南部的菊科一个新归化属——苹果蓟属(Centratherum Cass.)。依据所采集的标本,详细描述了该属在东南亚大陆的唯一代表亚种苹果蓟 [Centratherum punctatum Cass. subsp. fruticosum (S. Vidal) K. Kirkman ex Shih H. Chen, M. J. Wu & S. M. Li]并配以插图。苹果蓟与其所在属的其它物种之区别在于该亚种叶片菱形至椭圆形, 叶缘具不规则锯齿,先端微尖,总苞片基部硬化,先端无芒。文中提供了苹果蓟的分布图, 并讨论了其可能的传播途径。

  • 狭域特有植物元江素馨的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09-0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元江素馨(Jasminum yuanjiangense)为云南省元江河谷狭限分布的特有植物,采用典型选样法在元江 素馨较为集中分布地布置 4 个样方,包含干热灌丛、稀树灌草丛 2 个植被类型,调查分析种群年龄结构及 存活曲线,量化种群结构类型,比较各局域元江素馨种群的差异性;运用时间序列预测种群数量动态,以 揭示元江素馨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结果表明:(1)元江素馨种群属于增长型,Vpi′=0.0041,表明该种群趋 近于稳定型;种群结构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波动性,种群生长前期个体数多于生长后期;存活曲线趋 于 Deevey-Ⅲ型和 Deevey-Ⅰ型;幼苗充足,死亡率高,幼龄阶段到中龄阶段个体生长发育受阻。(2)时间序 列预测分析表明,元江素馨种群具备一定的恢复能力,未来 2、4 个龄级时间后种群个体数均呈现小幅度的 增加趋势。(3)各局域元江素馨种群结构存在差异,但依据其年龄结构大致可划分为两类,样地 1、样地 2 和样地 4 种群为增长型,存活曲线表现出 Deevey-Ⅲ型;样地 3 的种群为稳定型,存活曲线呈现出 Deevey-Ⅰ 型,稳定型种群生境较增长型种群生境更适宜于元江素馨的生长。

  • 《广西植物志》秋海棠属(Begonia L.)增订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09-0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秋海棠属(Begonia L.)隶属于葫芦目(Cucurbitales)秋海棠科(Begoniaceae),包括约 2 000 种,是世界第 5 大属,主要分布于美洲、非洲和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亦可作为药用、食用、饮料和饲料等。我国有秋海棠属植物近 200 种,主要分布于云南和广西等长江以南地区,其中云南有秋海棠属植物 100 余种。近年来,随着广西地区秋海棠属植物野外调查的不断深入,陆续发现并发表了大量秋海棠属新类群,使得广西产秋海棠属植物数目已远超出 1991 年《广西植物志》第一卷收录的 19 种,因此,亟需对发表于不同期刊中的类群进行系统地整理和汇总。鉴于此,该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考证标本信息,整理并汇总了广西产秋海棠属植物共 84 种,包括 2 个变种、11 个亚种和 46 个特有种,新增 72 种《广西植物志》第一卷中未收录的类群,补充了这些类群的特征集要、凭证标本信息和属下分组概况,为今后开展秋海棠属植物的分类修订、系统学、进化生物学及保护生物学等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秸秆生物炭对尼泊金乙酯的吸附特性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09-0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促进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以甘蔗渣、茄子秸秆、玉米芯为材料,采用慢速热解技术于 500 ℃条 件下制备甘蔗渣生物炭(SBC)、茄子秸秆生物炭(EBC)、玉米芯生物炭(CBC),检测其去除水中尼泊金乙酯 的特性。吸附试验结果表明,生物炭的制备原料显著影响其对尼泊金乙酯的吸附效果,3 种秸秆制备的生 物炭对尼泊金乙酯的吸附能力表现为 SBC>EBC>CBC。此外,水中尼泊金乙酯的初始浓度、吸附温度和时 间等因素均能影响吸附效果。三种生物炭对尼泊金乙酯的去除率随尼泊金乙酯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高 温有利于吸附。45 ℃下尼泊金乙酯初始浓度为 30 mg· L-1时,甘蔗渣生物炭(SBC)对尼泊金乙酯的去除率最 高,达 99.7%。反应在最开始的 120 min 内增加迅速,经过 270 min 达到吸附平衡。生物炭对尼泊金乙酯的 等温吸附线符合 Langmuir 模式和 Freundlich 模式。研究结果为农业秸秆废弃物应用于尼泊金乙酯等有机污 染物的去除提供了理论依据。

  • 绣球属(Hydrangea L.)及近缘属花粉形态的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09-0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了深入研究绣球属(Hydrangea L.)植物花粉形态的分类学价值和系统学意义,并厘清绣球属与近缘属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对国产绣球属及其近缘属 41 种绣球花科(Hydrangeaceae)植物的花粉形态以及表面纹饰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绣球属及其近缘属的花粉为三孔沟;其形状多数为长圆体形或近球体形;赤道面观为椭圆形或圆形;极面观多为圆形,少数为三角形或圆三角形。花粉外壁纹饰可分为网状纹饰和孔穴状纹饰。网眼内的三级纹饰可分为光滑和具颗粒状突起。根据花粉形状和外壁纹饰类型将上述物种划分为 4 个组,分别是花粉的形状为长圆体形,表面纹饰为孔穴纹饰;花粉的形状为长圆体形,表面纹饰为网状纹饰;花粉的形状为近球体形,表面纹饰为孔穴纹饰;花粉的形状为近球体形,表面纹饰为网状纹饰;并进一步细分为8 个类型。研究显示,花粉形态证据可为绣球属及其近缘属的属下分类和种间界定提供重要佐证;但结合前人的系统发育重建分析该属植物花粉形态的系统学意义相对有限,如花粉形态证据对于该属及其近缘种属系统发育树上大支的界定难以提供有力的证据。

  • 峨眉拟单性木兰的开花生物学特性与繁育系统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09-0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峨眉拟单性木兰( P a r a k m e r i a o m e i e n s i s )为常绿乔木,树型优美,花香怡人,种皮 橘红色,是一种优良的观赏植物。为了阐明其在自然条件结实率低的原因和确定最佳人工授 粉时期,该研究通过观察峨眉拟单性木兰的开花动态,采用杂交指数估算、花粉胚珠比、花粉 活力及柱头活性检测、人工授粉试验等方法对其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植 物园保育的峨眉拟单性木兰花期在 4 月底到 5 月中下旬,持续 17-23 d,雄株始花期比雌株早 3-4 d,但两者花期可遇。(2)两性花经检测雄蕊败育,实为功能上的雌性,部分雄株个体的雄 花上残留 1-2 个心皮,其性别分化是通过雌、雄蕊选择性败育形成的,为隐性雌雄异株 (Cryptic dioecy)。(3)雄花、两性花开放经历佛焰苞开裂、花被片展开、盛开、闭合、 二次开放、凋落 6 个阶段,历时 4 d。(4)雄花初次展开时花粉活力最高,达 92.8%,开花 2d 后活力显著下降;两性花柱头在花被片展开期可授性最强,盛开后柱头部分可授。(5)杂交 指数为 5,P/O 比为 2.14x104。(6)套袋试验表明,峨眉拟单性木兰不能进行自花传粉,人工 异花授粉的结实率和出种数显著高于自然授粉,且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综上说明,峨眉拟单性 木兰繁育系统为专性异交,传粉过程需要传粉媒介,自然条件下结实率低,主要是受传粉昆虫 和柱头可授期短的限制。该研究结果为峨眉拟单性木兰资源的保护奠定了基础。

  • 植物 DNA 条形码研究领域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09-0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了全面了解植物 DNA 条形码研究领域的发展和最新动态,探讨中国 DNA 条形码 发展的状态和前景。利用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对该研究领域进行文献计量学统计,并对引 用频次、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进行了可视化分析。获得了中国、美国、加拿大学者在该领域 文献贡献率最大,中国研究机构发文量领先,但美国、加拿大科研机构论文质量较高,影响 力较大。文献引用频次可视化发现,2009 年是该领域研究的高峰期,该研究领域的前沿和 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物种的识别和生物多样性应用、DNA 条形码候选序列筛选和鉴定技术 的规范化。中国学者在植物 DNA 条形码领域研究具有领军作用和很高的影响力,国家提倡 中药产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我国 DNA 条形码蓬勃发展,但是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与美国、英 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研究还有一定的差距,应该加大与发达国家科研机构合作,提高研究 能力,DNA 条形码技术在植物的鉴定、分类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非常重要作用。建立 一个更全面、通用的全球植物 DNA 条码库和开发新的标记并采用新的测序技术是植物 DNA 条形码研究的未来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