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您选择的条件: 2023-9
  • Reassessment of Trilophodon connexus Hopwood, 1935 and attributing it to the Choerolophodontidae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9-20 合作期刊: 《古脊椎动物学报》

    摘要: 间型三棱齿象(Trilophodon connexus Hopwood, 1935)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中国嵌齿象属 (Gomphotherium)的一个代表种。然而,由于其下颌联合部与下门齿的形态未知,这一归入 存疑。重新研究了来自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乌伦古河地区哈拉玛盖组的一件此前归为陕西嵌齿象相似种(Gomphotherium cf. G. shensiensis)的下颌。该下颌联合部伸长,呈深槽状, 下门齿缺失,因此确定可归入豕棱齿象科(Choerolophodontidae)。进一步将间型三棱齿象 的正型标本与其相比较,两者颊齿的关键特征完全一致,包括:高度丘型化,m3伸长, 具有四脊,上下颊齿第二脊人字型(chevron)很弱,第二脊中附锥与前中心小尖不愈合, 釉质褶皱、齿谷中小锥及白垩质发育弱或缺失。因此,间型三棱齿象事实上是一种豕棱齿 象类而非嵌齿象。综上所述,暂将其改定为间型豕棱齿象 (Choerolophodon connexus (Hopwood, 1935))。同时,以上特征与北美的索普颌门齿象(Gnathabelodon thorpei)比较接 近。此外,在颌门齿象属和间型豕棱齿象中,颊齿第二脊呈人字型, 釉质褶皱、齿谷中 小锥及白垩质发育强这些典型的豕棱齿象属(Choerolophodon)的特征较弱甚至缺失,但m3 齿脊数变多,这表明颌门齿象属可能起源于东亚的间型豕棱齿象。

  • MSPD-HPLC 法分析云南红豆杉中的10-DAB Ⅲ和紫杉醇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9-20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建立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 chinensis)中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10-DAB Ⅲ) 和紫杉醇( Taxol) 的分析方法, 该文采用基质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MSPD-HPLC)对云南红豆杉中的10-DAB Ⅲ及Taxol 进行定量分析,考察包括硅胶、佛 罗里硅土、酸性氧化铝、中性氧化铝、碱性氧化铝、C18、C18-ME、C18-G1、C18-HC、Diol、 Xamide、Xion 共12 种样品预处理分散剂及各种分散剂的质量、洗脱剂的种类、洗脱剂的 浓度、洗脱剂体积对两种成分分析的影响,并对优化后的条件进行方法学验证,同时与超 声提取、热回流提取预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证明其有效性。结果表明:(1)考察的12 种固相分散剂中,碱性氧化铝具有良好的目标化合物萃取检出量,且当碱性氧化铝与样品 的质量比为3∶1,6 mL 甲醇为洗脱剂洗脱时,10-DAB Ⅲ和Taxol 的萃取检出量较高。(2) 建立的红豆杉枝叶中10-DAB Ⅲ和Taxol 的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 9), 10-DAB Ⅲ和Taxol 的检出限与定量限分别介于0.023 9~0.030 1 gmL-1 和0.142~0.178 gmL-1 之间;3 个水平标准物质浓度加入测定样品回收率的结果显示各目标分析物平均加 样回收率在93.6%~109.0%之间。(3)该方法与超声提取、热回流提取预处理分析结果的 比较证明,3 种方法对2 种紫杉烷类化合物的萃取检出量基本无差别,但MSPD 法溶剂消 耗少、操作简单,分析时间短,净化效率高,可应用于红豆杉原料的快速分析。该文以碱 性氧化铝为分散剂应用于云南红豆杉紫杉烷类化合物的萃取,建立了快速、高效的红豆杉 中10-DAB Ⅲ和紫杉醇的分析方法,为红豆杉中的紫杉烷类化合物的定量分析提供了依据。

  • 广西植物名录补遗(Ⅷ)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9-20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该文报道了17 个广西新记录物种——柔毛阴山荠[Yinshania henryi (Oliv.) Y. H. Zhang]、臭荠(Lepidium didymum L.)、小酸模(Rumexa cetosella L.)、浙江凤仙花(Impatiens chekiangensis Y. L. Chen)、贵州海 桐(Pittosporum kweichowense Gowda)、越南圆叶梭罗树(Reevesia orbicularis Tardieu)、冬青叶鼠刺(Itea ilicifolia Oliv.)、窄叶枇杷(Eriobotrya henryi Nakai)、瘤枝密花树[Myrsine verruculosa (C. Chen) Pipoly & C. Chen]、毛腺萼木(Mycetia hirta Hutch.)、二萼丰花草[Spermacoce exilis (L. O. Williams) C. D. Adams]、滇 苦菜(Picris divaricata Vaniot)、纤细通泉草(Mazus gracilis Hemsl. ex Forbes et Hemsl.)、皱叶荚蒾(Viburnum rhytidophyllum Hemsl.)、单花莸[Schnabelia nepetifolia (Benth.) P. D. Cantino]、蕨叶南川鼠尾草(Salvia nanchuanensis var. pteridifolia Sun)、四棱菝葜(Smilax elegantissima Gagnep.)。这些新记录种对广西植物 区系地理学研究、植物资源利用以及植物多样性保护等具有重要价值。其中臭荠、二萼丰花草为外来物种, 文中对其入侵性进行了评估;柔毛阴山荠、臭荠、小酸模、滇苦菜、纤细通泉草、单花莸、蕨叶南川鼠尾 草、皱叶荚蒾、冬青叶鼠刺等是广西药用植物新记录,文中对其药用功效进行了简要概述。文中还提供了 新记录物种的引证标本、地理分布和彩色照片。

  • 白及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及抑制效应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9-20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了鉴定白及块茎腐烂病的病原菌以及筛选抑制病原菌的中药材提取物,该文利用 常规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致病菌株进行鉴定; 观察了7 种中药材提取物对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1)从感病叶片、叶鞘及块茎 共分离得到14 株真菌和4 株细菌,病原菌室内和室外回接表明菌株GF-1 致病症状与田间 一致,致病率均达到100%。(2)经形态学鉴定,菌株GF-1 为附球菌属(Epicoccum)病 原菌,菌落白色绒絮状,圆型;菌丝匍匐向外、向上生长,气生,无色,有隔膜,有分 枝,具有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3)菌株GF-1 的ITS 序列(全长522 bp)与Genbank 中 已登录的甘蔗的高粱附球菌(E. sorghinum,MN493119.1)序列一致性最高,达99.62%, 与已报道的白及叶斑病致病菌高粱附球菌( E. sorghinum, MF948994.1 ) 的一致性为 98.88%。(4)培养基中含有0.1~0.2 gmL-1 的青钱柳等7 种中药材提取物能够完全抑制 GF-1 菌落的生长;当培养基中含有0.05 gmL-1 的提取物时,肉桂和丁香提取物仍能完全抑 制菌落的生长。综上分析认为,引起白及根腐病的致病菌为附球菌属高粱附球菌E. sorghinum,培养基中含有0.1~0.2 gmL-1 的青钱柳等7 种中药材提取物能够完全抑制致病 菌的生长。

  • 虎耳草属的资源分类及育种进展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9-20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虎耳草属(Saxifraga L.)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全球约有440~500 种。其分类一直受到植物学家的 关注。该属具有重要的观赏和药用价值,欧洲多国非常重视其观赏资源的开发利用。虎耳草属的品种培育 距今已有150 多年的历史,到2022 年底国际虎耳草协会(The Saxifrage Society)网站收录了1 692 个品种, 但只有1 个品种来自中国。可见,我国虽然是虎耳草属的多样性中心之一,但对其观赏资源的开发利用远 远落后于欧美甚至日本。该文从虎耳草属的种质资源、分类概况、育种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并简要介绍 该属资源的利用现状,为今后我国虎耳草属的分类、育种及应用提供借鉴。结果表明:(1)虎耳草种质资 源丰富,但属下系统演化关系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整合形态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开展系统而深入的研究;(2) 该属品种主要通过杂交育种和变异筛选的方式育成,英国、捷克、德国、荷兰为培育品种最多的国家;(3) 我国对该属的品种选育工作起步晚,育成品种少且育种方式单一。

  • 木论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林空间结构动态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9-20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喀斯特地区森林的空间结构演变规律,是全球森林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为探 究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林空间结构动态,研究以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喀斯特常绿落叶阔 叶林2 hm2 固定监测样地为研究对象,以2007、2012、2017 年3 次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 空间结构参数角尺度(Wi)、混交度(Mi)与大小比数(Ui)对群落空间结构特征动态变化进行分 析。结果表明:(1)空间结构参数的一元分布结果表明20072017 年林分随着林龄增大逐 渐向轻微团状分布状态演变;混交度处于强度混交水平,呈向极强度混交方向演变的趋势; 从大小比数来看,林分呈中庸状态,随林分增长表现为向亚优势的方向转变。(2)不同径级 林木空间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径级为1~15 cm 的树木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随林分生长逐 渐增大;随径级增大,大小比数取值呈现逐渐降低趋势,混交度呈现逐渐升高趋势。(3) 主要优势树种空间结构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7 十年间5 个优势树种组均呈现轻微团聚分布; 大小比数呈现亚优势偏向于中庸分布状态,混交水平处于强度混交水平,逐渐向极强度混交 方向演变。研究认为目前木论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林林分呈现轻微团聚分布,混交程度较强, 林分偏向于亚优势分布状态,群落较稳定,林分更新状况良好,正向顶极群落方向逐渐演替。 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林植被结构动态变化的分析对于预测森林未来发展的变化趋势具有重 要参考借鉴意义。

  • 锦绣杜鹃花药发育及散粉孔形成的形态与解剖学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9-20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被子植物中部分类群的花药开裂方式为孔裂,人们对此类花药的发育与散粉孔的形成 及散粉机制了解甚少。杜鹃属(Rhododendron)植物的花药普遍为顶孔开裂,该研究通过对锦 绣杜鹃(Rhododendron pulchrum Sweet)进行解剖观察和石蜡切片,探究其花药的发育和散 粉孔的形成及散粉机制。结果表明:(1)锦绣杜鹃花药顶端成孔区与花药主体具有不同的 组织构成,成孔区由薄壁组织构成,起源于雄蕊原基顶端的分生组织,花粉成熟时薄壁细胞 分解成为散粉孔;花药的主体由孢原细胞发育而来,孢原细胞经多次分裂分化成为具多层花 药壁的花粉囊。(2)锦绣杜鹃的花药壁在小孢子母细胞至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发育完全,有 6~7 层细胞,包括1 层表皮、2~3 层药室内壁、1~2 层中层和1 层绒毡层,中层在小孢子四 分体形成后即分解,绒毡层在花粉完全成熟前分解消失,花药壁在花粉成熟时还有表皮和 2~3 层药室内壁。(3)与纵裂型花药不同,锦绣杜鹃的药室内壁在花粉成熟时不发生纤维 化,而是积累多糖而增厚,具有韧性和弹性。(4)锦绣杜鹃花粉发育过程中小孢子母细胞 产生的四个小孢子不分离,成熟花粉为四合花粉,花粉间具有粘丝。推测锦绣杜鹃具多层药 室内壁且加厚可使花粉囊空间缩小,从而将上部花粉挤出散粉孔,而花粉间的粘丝使昆 虫传粉时可将花粉成团带出,其药室内壁多层且积累多糖是与顶孔开裂相适应的特征。

  • 基于叶绿体基因组解析半枫荷系统位置和进化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9-20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了明确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半枫荷与近缘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析叶绿体基因的适应性进化,该研究利用22 个物种的24 条叶绿体基因组序列 构建最大似然树和贝叶斯树分析半枫荷及其近缘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并通过不同模型检测半枫荷与近缘类群的叶绿体编码基因的变异位点与选择压力 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半枫荷叶绿体基因组具有133 个基因,包括蛋白质编码基因88 个(其中11 个具有内含子),tRNA 基因37 个,rRNA 基因8 个。(2)半枫荷及其近缘属蕈树属、枫香树属8 个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在序列长度、基因数量及组成、GC 含量等方面相对保守,反向重复区与小单拷贝 区边界高度保守。小单拷贝区和大单拷贝区的变异程度较高,而反向重复区的变异程度较低。(3)半枫荷与蕈树属、枫香树属物种聚成蕈树科分支,并 可划分为三个亚分支,且亚分支间或物种间可能存在杂交或不完全谱系分选。(4)适应性进化结果表明在不同模型下,蕈树科分支的物种在ndhA 等叶绿 体基因受选择约束(纯化选择),位点模型也检测到10 个基因的28 个位点p 大于0.99,这些编码基因变异可能与蕈树科植物适应性分化有关。该研究支 持半枫荷隶属于蕈树科,蕈树科内物种的叶绿体基因可能存在适应性进化,这为同名异物类药材的资源保护和民族药的创新研发提供参考资料。

  • Reappraisal of Bothriolepis sinensis Chi, 1940 from the Tiaomachien Formation, Hunan, China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3-09-05 合作期刊: 《古脊椎动物学报》

    摘要: 计荣森先生于1940年基于湖南长沙附近中泥盆统跳马涧组采集到的一些以前中背片 为代表的胴甲鱼类标本命名了中华沟鳞鱼(Bothriolepis sinensis), 这是在中国正式命名的第 一种古生代脊椎动物。虽然卢立伍于1988年对后续出产于模式种产地的其他中华沟鳞鱼材 料进行了补充描述,但研究者对中华沟鳞鱼的形态学特征和系统发育仍缺乏全面认识。在 此基于计荣森先生所采集的样本及一些收藏于中国地质博物馆未正式发表的化石,对中华 沟鳞鱼进行了再研究,补充了其头部与躯甲的部分特征。与其他沟鳞鱼类相比,中华沟鳞 鱼拥有以下一系列特征:较大的听上加厚区、颅顶甲长宽比1.41.6、较宽的眶窗(宽于颅顶 甲的1/3)以及扇形的眶前凹等。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B. askinae并非位于沟鳞鱼支系的 最原始位置;中华沟鳞鱼与广东沟鳞鱼因同样拥有纤细的附肢近端(长宽比大于7)而形成了 一个稳定的单系。本研究中绝大部分的中国种类均位于同一支系上,该支系的共有衍征为 其胸鳍感觉管从第一腹中片延伸至第二腹中片。此外,基于深骨平台数据的古生物地理 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沟鳞鱼类最早于艾菲尔期出现在华南与东冈瓦纳,并迅速地辐射并 扩散至全球,最终于法门期在瑞亚克洋两岸表现出了高度的物种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