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您选择的条件: 2017-10
  • 酵母培养物对生长期锦江黄牛生产性能、抗氧化能力及免疫性能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生长期锦江黄牛生产性能、抗氧化能力及免疫性能的影响,为生长期肉牛培育及锦江黄牛饲粮配制提供依据。试验选择16头6月龄、体重140 kg左右的锦江黄牛公犊,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8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对照组饲粮基础上添加30 g/(d·头)酵母培养物,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1)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试验第30天和第60天,试验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也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4)试验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在试验第30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在试验第30天和第60天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由上述结果可知,饲粮中添加30 g/(d·头)酵母培养物可促进饲粮中养分的消化,增加生长期锦江黄牛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性能,进而改善其生产性能。

  • 瘤胃保护型亮氨酸对滩羊母羊繁殖性能、消化性能及初乳品质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讨瘤胃保护型亮氨酸(RP-Leu)对滩羊母羊繁殖性能、消化性能及初乳品质的影响。选取体重为(42.18±2.62) kg的经产滩羊母羊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对照组采用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添加0.10%、0.20%和0.30%的RP-Leu。试验期为妊娠后第35天始至分娩后第60天(断奶)结束。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妊娠期母羊饲粮添加0.20% RP-Leu显著提高了羔羊初生重和断奶重(P<0.05),显著提高了妊娠期母羊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P<0.05),显著提高了初乳中乳脂、乳蛋白和乳糖含量(P<0.05),同时显著降低了母羊分娩后第15天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0.20% RP-Leu能够改善妊娠滩羊氮沉积和初乳品质,同时实现促进羔羊生长发育的目的。

  • 饲粮不同代谢能、粗蛋白质水平对新杨绿壳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饲粮不同代谢能、粗蛋白质水平对新杨绿壳蛋鸡产蛋后期(44~56周龄)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得出其产蛋后期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的适宜配比。选取768羽体重相近的43周龄新杨绿壳蛋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2羽。采用2 3因子(代谢能水平为10.87和11.08 MJ/kg,粗蛋白质水平为15.00%、15.50%和16.00%)设计试验,共设计6种饲粮。试验预试期1周,正试期12周。结果表明:1)饲粮不同代谢能、粗蛋白质水平对绿壳蛋鸡产蛋后期产蛋率和料蛋比有显著影响(P0.05)。3)高能低蛋组绿壳蛋鸡血清尿素氮含量最低;饲粮较高代谢能水平(11.08 MJ/kg)能显著降低绿壳蛋鸡血清总胆固醇含量(P<0.05)。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代谢能、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1.08 MJ/kg和15.00%时,更有利于绿壳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的发挥和蛋品质的改善。

  • 桦木酸对地塞米松致氧化应激小鼠血清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桦木酸(BA)对地塞米松(Dex)诱导氧化应激小鼠血清指标的影响。将40只健康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NC)组、Dex组、0.25 mg/kg BA组、0.50 mg/kg BA组、1.00 mg/kg BA组,每组8只。NC组和Dex组灌服1%的可溶性淀粉,其余各组灌服混悬于1%可溶性淀粉溶液中不同剂量的BA,连续灌服14 d后,除NC组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4组均腹腔注射25 mg/kg Dex诱导氧化应激模型。15 h后,眼眶采血,收集血清。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总胆红素(T-Bil)、钙离子(Ca2+)、细胞色素C(CytC)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抑制羟自由基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BA预处理后,能够显著或极显著降低Dex诱导氧化应激小鼠血清ALP活性及TG、T-Bil、CytC含量(P0.05),对血清TP和ALB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BA能够改善Dex引起的小鼠血清指标的变化,对Dex诱导的氧化损伤有预防性的保护作用。

  • 热应激条件下粗饲料组合对奶牛氮素利用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为了研究粗饲料组合对热应激奶牛氮素利用的影响,试验选取20头胎次和泌乳天数相似的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2组,每组10头,分别饲喂2种粗饲料组合饲粮:玉米青贮+苜蓿(0.92∶1.00,AF组)和玉米秸秆(CS组)。2组饲粮精料相同,精粗比均为63.7:36.3。预试期1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1)与CS组相比,AF组奶牛产奶量及能量校正乳、4%脂肪校正乳、乳蛋白和乳糖产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1或P<0.05)。2)奶牛对AF组饲粮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CS组(P<0.01)。3)与CS组相比,AF组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显著升高(P<0.05),而尿液和血液尿素氮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4)与CS组相比,AF组氮摄入量和乳中氮产量极显著升高(P<0.01),但氮转化效率显著降低(P<0.05)。结果提示,与玉米秸秆相比,玉米青贮+苜蓿的组合能提高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增加热应激奶牛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促进瘤胃微生物蛋白和乳蛋白的合成,但氮的转化效率有待提高。

  • 3-硝基酯-1-丙醇抑制反刍动物瘤胃甲烷排放的机理及对动物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反刍动物甲烷的排放既造成饲料能量的浪费,也会加剧全球变暖作用。在反刍动物瘤胃中,产甲烷菌主要利用二氧化碳转化产生甲烷。产甲烷菌转化二氧化碳的最后一步反应需要甲基辅酶M还原酶参与,3-硝基酯-1-丙醇(3-nitrooxypropanol,3-NOP)是一种甲基辅酶M类似物,能与辅酶B结合,从而减少甲基辅酶M与辅酶B结合生成甲烷,因此3-NOP能有效地降低瘤胃甲烷的产生。本文旨在阐明3-NOP抑制反刍动物瘤胃甲烷产生的机制以及对反刍动物生产的影响。

  • 母猪妊娠末期背膘厚度对产仔性能和胎盘脂质氧化代谢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讨母猪妊娠末期背膘厚度对产仔性能和胎盘脂质氧化代谢的影响,以探索母猪妊娠期脂肪沉积与繁殖性能的关系。本试验度量了846头经产大白母猪妊娠第109天时的背膘厚度,并分为3组,背膘厚度≤18 mm的为第1组(母猪192头),背膘厚度为19~22 mm的为第2组(母猪265头)、背膘厚度≥23 mm的为第3组(母猪389头)。记录母猪分娩后的产仔性能,测定胎盘组织中脂质、氧化产物水平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1)尽管母猪妊娠末期背膘厚度对窝产仔数、产活仔数及木乃伊数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影响了死胎数、初生窝重、初生头重和胎盘效率(P0.05)。值得注意的是,母猪妊娠末期背膘厚度显著影响每窝初生重≤0.9 kg的仔猪数和每窝初生重≤1.0 kg的仔猪数(P<0.05),第3组的每窝初生重≤0.9 kg的仔猪数和每窝初生重≤1.0 kg的仔猪数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2)在第3组的胎盘组织中,不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 FFA)的水平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而且丙二醛(MDA)和活性氧(ROS)水平也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3)妊娠末期母猪胎盘组织中ROS水平与总产仔数、初生窝重及胎盘效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MDA水平与窝产仔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由此可知,母猪妊娠末期背膘厚度与产仔性能密切相关。妊娠末期维持背膘厚度在19~22 mm,母猪可获得较高的产仔性能;背膘厚度≤18 mm时,会增加死胎数;而背膘厚度≥23 mm时,会引起胎盘组织中脂质过度沉积,从而加剧胎盘氧化应激的发生。

  • 饲粮蛋氨酸水平对9~10月龄豪猪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蛋氨酸水平对9~10月龄豪猪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并利用二次回归模型估测其蛋氨酸需要量。选择体重相近的9月龄豪猪96头,随机分成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分别饲喂蛋氨酸水平为0.25%、0.45%、0.65%、0.85%、1.05%和1.25%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0 d。结果表明:1)饲粮蛋氨酸水平对豪猪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料重比(F/G)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粮蛋氨酸水平的升高,F/G呈先降低再升高的二次曲线变化趋势,在蛋氨酸水平为0.85%时达到最小值3.63。2)饲粮蛋氨酸水平对豪猪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影响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极显著影响豪猪血清丙二醛(MDA)含量(P<0.01)。随着饲粮蛋氨酸水平的升高,血清GSH-Px活性呈先增加再降低的二次曲线变化趋势,在蛋氨酸水平为0.85%时达到最高值。随着饲粮蛋氨酸水平的升高,血清MDA含量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二次曲线变化趋势,其中0.85%和1.05%组极显著低于0.25%、0.45%和0.65%组(P<0.01),1.25%组极显著低于0.25%和0.45%组(P<0.01)。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适量的蛋氨酸可改善9~10月龄豪猪的生长性能,提高其抗氧化能力。根据二次回归模型估测,9~10月龄豪猪获得最低F/G、最高血清GSH-Px活性和最低血清MDA含量的蛋氨酸需要量分别为0.76%、0.87%和0.96%。

  • 白藜芦醇通过激活去乙酰化酶1/腺苷一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影响牛脂肪细胞凋亡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提取物白藜芦醇(RES)对牛皮下脂肪细胞凋亡率以及去乙酰化酶1(SIRT1)/腺苷一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关键因子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的影响。选取18月龄鲁西黄牛的皮下前体脂肪细胞,在细胞分化的第0天,更换为RES浓度分别为0(对照)、100、200和400 μmol/L的培养液处理48 h,每组设3个重复。应用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荧光定量PCR(qPCR)和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分别检测SIRT1/AMPK信号通路上的关键因子SIRT1、AMPK、叉头转录因子1(FoxO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促凋亡蛋白Bcl-2相关X蛋白(Bax)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并利用油红O染色鉴定脂肪细胞。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RES处理后的牛皮下脂肪细胞凋亡率均极显著增高(P0.05)。由此可见,RES通过激活SIRT1/AMPK信号通路,同时激活通路下游的FoxO1,促进了牛皮下脂肪细胞的凋亡,为通过营养调控技术降低牛皮下脂肪沉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 不同蛋白质源对高蛋白质水产饲料膨化工艺参数和加工质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鱼粉(FM)、棉籽浓缩蛋白(CPC)、发酵豆粕(FSM)这3种蛋白质源及不同配比对高蛋白质水产饲料膨化工艺参数及加工质量的影响。采用湿法双螺杆挤压膨化生产工艺,以鱼粉饲料为对照,然后分别以棉籽浓缩蛋白、发酵豆粕及二者组合替代50%或100%的鱼粉,共配制出7种饲料(粗蛋白质含量45.45%~48.55%;总能18.11~20.33 MJ/kg),分别命名为FM、FM×CPC、FM×FSM、CPC、FM×CPC×FSM、FSM、CPC×FSM。结果表明:植物蛋白质源替代鱼粉后,挤压温度降低,螺杆转速提高,且增加了生产的能耗。随着植物蛋白质比例的增加,挤压温度降低,两者呈显著负相关(R2=0.926 2)。不同蛋白质源对膨化饲料除耐久性指数外的加工质量参数均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FM组的容重、水中稳定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P<0.05);相反,随着植物蛋白质比例的增加,膨化饲料的硬度和膨胀度随之增加,其中CPC组的径向膨胀度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而发酵豆粕的添加量与饲料硬度呈显著正相关(R2=0.978 1)。由此可知,相比鱼粉,发酵豆粕和棉籽浓缩蛋白均增加了膨化饲料的径向膨胀度,使加工能耗增加显著;且棉籽浓缩蛋白的容重低于发酵豆粕和鱼粉,利于加工浮性饲料,不利于加工沉性饲料。

  • 热激条件下家蚕血液30K蛋白磷酸化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热激条件下家蚕血液磷酸化蛋白的表达变化,为深入研究其功能提供参考。试验设对照组和热激组,每组选取五龄第3天家蚕幼虫各30头(雌雄各占1/2),在40 ℃条件下分别热激处理0、10 min,然后利用双向电泳、Pro-Q Diamond染色、质谱技术对表达差异的磷酸化蛋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银染图谱30 ku区积累了大量蛋白,经Pro-Q Diamond染色后发现它们属于磷酸化蛋白。2)经过多次取样和质谱鉴定,最终获得了3个30K蛋白,分别是PBMHPC-6、PBMHPC-19和PBMHPC-12。3)热激处理10 min后,3个30K蛋白的表达量与热激处理0 min相比显著上调(P<0.05)。由此得出,五龄家蚕血液富含30K蛋白,它们不仅在脂质运输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很可能参与热激应答。

  • 大豆磷脂油有效能值评定及其在仔猪饲粮中的应用效果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研究包括2个试验,试验1旨在评定大豆磷脂油的有效能值;试验2旨在研究大豆磷脂油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脂质代谢及直肠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试验1(代谢试验):选用16头平均体重(27.54±1.20) kg的“杜×长×大”去势公猪,随机分为2个组,每个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和4%大豆磷脂油替换基础饲粮的试验饲粮,预试期5 d,正试期4 d。试验2(饲养试验):选用54头23日龄断奶、初始体重(6.50±0.48) kg“杜×长×大”仔猪,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3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含2%大豆油,对照组)、1.0%磷脂油饲粮(大豆磷脂油等量替代基础饲粮中50%大豆油,即含1.0%大豆油+1.0%磷脂油)和1.5%磷脂油饲粮(大豆磷脂油等能替代基础饲粮中50%大豆油,即含1.0%大豆油+1.5%磷脂油),试验期35 d。代谢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磷脂油的表观消化能为31.32 MJ/kg,表观代谢能为30.07 MJ/kg。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第15~35天,1.0%、1.5%磷脂油饲粮组仔猪平均日采食量(ADFI)分别提高了6.23%和3.13%,平均日增重(ADG)分别提高了6.66%和5.28%(P>0.05);第1~35天,1.0%磷脂油饲粮组仔猪ADFI和ADG分别提高了5.34%和5.64%(P>0.05)。2)1.0%磷脂油饲粮组仔猪腹泻率和腹泻指数分别降低了5.81%和13.41%(P>0.05)。3)1.0%磷脂油饲粮组仔猪血清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分别降低了10.91%和12.80%(P>0.05);1.5%磷脂油饲粮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分别降低了7.27%、5.33%和10.53%(P>0.05)。4)第15天,1.0%和1.5%磷脂油饲粮组仔猪直肠粪便大肠杆菌数量分别降低了4.88%和4.12%(P>0.05);第36天,1.0%磷脂油饲粮组仔猪直肠粪便大肠杆菌数量降低了4.88%(P>0.05)。综上可见,大豆磷脂油的表观消化能为31.32 MJ/kg,表观代谢能为30.07 MJ/kg;饲粮添加1.0%大豆磷脂油等量替代基础饲粮中的大豆油,可一定程度提高仔猪ADFI和ADG,降低腹泻率和直肠粪便大肠杆菌数量。

  • 碘醚柳胺驱虫对6月龄伊犁马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碘醚柳胺驱虫剂对6月龄伊犁马驹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及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选取在同一草场饲养的6月龄(出生日期±5 d)、平均体重为(117.60±15.84) kg的伊犁马公马马驹10匹,在相同的饲喂条件下随机分为2组,每组5匹,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马驹灌服碘醚柳胺混悬液驱虫剂驱虫,每匹14 mL,对照组马驹不进行驱虫。驱虫后,进行为期20 d的消化代谢试验,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5 d。结果显示:碘醚柳胺驱虫对马驹各营养物质摄入量、消化量、排出量和消化率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但试验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钙消化率分别比对照组高18.17%、16.37%、17.36%;试验组马驹氮的沉积量和沉积率分别比对照组高65.90%(P<0.05)、73.20%(P<0.05);试验组马驹体高和胸围的总增长分别比对照组高123.58%(P<0.05)和48.31%(P<0.05)。因此,碘醚柳胺驱虫对6月龄伊犁马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氮沉积量和沉积率的增加以及体高和胸围的增长上。

  • 益生菌发酵苹果渣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粪便菌群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益生菌发酵苹果渣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粪便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择平均体重(5.87±0.10) kg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负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含抗生素),正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的混合型抗生素,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6%、8%益生菌发酵苹果渣的试验饲粮。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与负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抗生素和6%益生菌发酵苹果渣均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由此可见,添加6%益生菌发酵苹果渣能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降低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和腹泻率,提高血清中内分泌激素含量,降低尿素氮和胆固醇含量。

  • 鳙鱼对10种蛋白质饲料原料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对鱼粉(国产)、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菜籽粕、米糠、豆粕、酶解羽毛粉、棉籽粕、小麦麸、玉米蛋白粉和花生粕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总能以及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试验饲料按照基础饲料和待测饲料原料7:3的比例构成,并添加0.5%的三氧化二钇(Y2O3)作为外源指示剂。挑选初体重为(290.02±2.82) g的鳙鱼,随机分成11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鱼。随机选取1组作为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剩余10组为试验组分别投喂试验饲料。投喂1周后通过虹吸法收集粪便。结果表明:1)10种饲料原料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的范围分别为69.9%~85.7%、73.5%~88.3%、81.2%~91.1%和81.9%~86.3%。2)在10种饲料原料中,米糠总能的表观消化率最高,而鱼粉的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最高;酶解羽毛粉的干物质、粗脂肪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最低,玉米蛋白粉的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最低。3)各饲料原料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基本维持在65.59%~99.17%,且都以小麦麸较低。由此可见,鳙鱼对鱼粉具有很好的利用效果,其次是豆粕和花生粕,而酶解羽毛粉中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最低,小麦麸各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均比较低。

  • 牛奶中兽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近年来,牛奶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已严重威胁到公共健康。因此,牛奶质量安全成为国际关注的重点。当牛奶中残留兽药时,会对消费者造成不良的影响。本文从牛奶中兽药检测技术的原理和优缺点出发,对牛奶中兽药残留的检测技术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并对牛奶中兽药残留检测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 蜂胶残渣对28~56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肌肉品质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蜂胶残渣对28~56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肌肉品质的影响,进而为蜂胶残渣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选取28日龄闽南黄羽肉鸡54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Ⅰ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Ⅲ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和1.0%的蜂胶残渣,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蜂胶残渣对肉鸡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没有显著影响(P>0.05)。2)蜂胶残渣对屠宰率、半净膛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能显著提高全净膛率(P0.05),但显著降低了Ⅲ组胸肌和腿肌的红度(a*)值(P<0.05)。肉质方面,与Ⅰ组相比,Ⅱ组、Ⅲ组腿肌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胸肌失水率显著降低(P<0.05);Ⅱ组、Ⅲ组胸肌的滴水损失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组腿肌滴水损失也显著低于Ⅰ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1.0%蜂胶残渣能改善黄羽肉鸡的屠宰性能和鸡肉品质。

  •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川中黑山羊瘤胃纤毛虫种群结构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川中黑山羊瘤胃纤毛虫种群结构。选取3只4月龄川中黑山羊[体重(15.53±0.21) kg],正常饲喂20 d后采集瘤胃液(A)样品,间隔40 d后再次采集瘤胃液(F)样品,提取样品总DNA后,扩增真核生物18S rRNA V4区,扩增产物使用Illumina MiSeq平台测序。结果表明:1)共获得高质量有效序列242 321条,聚类后得1 650个运算分类单位(OTU)。2)A样品、F样品在alpha多样性Chao、ACE、Shannon和Simpson指数上,差异不显著(P>0.05)。3)在纲水平分类上,2个时间点样品相对丰度最高的均为纤毛门,侧口纲(A样品为46.0%;F样品为44.7%),2个样品的相对丰度差异不显著(P>0.05)。4)在科水平分类上,A样品优势科为头毛科(31.8%),其次为均毛科(14.2%);F样品优势科为头毛科(42.8%);并且F样品头毛科相对丰度显著高于A样品(P<0.05),A样品均毛科相对丰度显著高于F样品(P<0.05)。5)在属水平分类上,A样品与F样品相对丰度最高的纤毛虫属均为多加多泡双毛属(A样品为20.9%、F样品为25.4%),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的纤毛虫属是均毛属、头毛属、腹甲双毛属、刺甲双毛属相对丰度,其中A样品均毛属(14.1% vs. 1.9%)、腹甲双毛属相对丰度(2.8% vs. 1.5%)显著高于F样品(P<0.05),而头毛属(6.7% vs. 12.5%)、刺甲双毛属相对丰度(0.3% vs. 2.5%)显著低于F样品(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幼龄川中黑山羊瘤胃液纤毛虫相对丰度最高的种属为多加多泡双毛属,瘤胃中还有许多未被分类鉴定且相对丰度较高的真核生物,需要进一步研究。

  • 饲粮中添加籽粒苋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血液指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籽粒苋青贮和干草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液指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产奶量、胎次和泌乳天数等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45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15头牛。对照组粗饲料包括全株玉米青贮、羊草和苜蓿干草,试验Ⅰ组粗饲料使用籽粒苋青贮替代30%玉米青贮,试验Ⅱ组粗饲料使用籽粒苋干草替代30%苜蓿干草。3组饲粮营养水平接近。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能显著提高粗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瘤胃液氨态氮(NH3-N)和血液总氨基酸(T-AA)的含量(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的血液T-A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适量的籽粒苋不会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同时会提高牧场经济效益。

  • 10~25 kg仔猪赖氨酸需要量及其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文旨在应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10~25 kg仔猪赖氨酸(Lys)需要量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检索了1990年至2016年期间发表的有关仔猪Lys需要量的研究,根据文献筛选标准共17篇文献被纳入研究。用二次曲线(QC)模型、线性平台(LP)模型和曲线平台(CLP)模型估计了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SID Lys)需要量。结果表明:LP模型估计得到的SID Lys需要量较低,而QC和CLP模型的估计值较高且基本一致。其中,饲粮SID Lys含量变化不影响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PQC=0.828 0,Plinear=0.584 4);以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为因变量,SID Lys含量为自变量,用QC模型估计得出10~25 kg仔猪饲粮SID Lys需要量分别为1.280%(P<0.000 1)和1.260%(P<0.000 1)。饲粮类型以及遗传背景等因素影响SID Lys需要量。其中,玉米豆粕饲粮和非玉米豆粕饲粮的SID Lys需要量分别为1.307%(P=0.005 0)和1.138%(P=0.000 1);中国地方猪种和瘦肉型猪种的SID Lys需要量分别为1.060%(P=0.001 2)和1.334%(P=0.004 3)。综上,为满足10~25 kg仔猪达到最佳生长性能,饲粮SID Lys需要量为1.230%~1.280%,同时应考虑饲粮类型以及猪的遗传背景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