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您选择的条件: 2023-7
  • 喀斯特林地细根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7-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植物细根养分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是植被适应土壤环境的一种策略。为了解喀斯特地 区不同林地类型细根碳(C)氮(N)磷(P)的生态化学计量比值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我们研究了喀斯特地区灌木林和乔木林活细根和死细根的C、N、P 含量和比值及其与环境 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1)总体上乔木林两类细根C、N、P 含量高于灌木林,表明乔木 物种细根对养分的吸收和储存比灌木物种更强。另外,两种林地类型活细根C 含量显著高 于死细根(P < 0.05),而活细根N、P 含量则低于死细根。(2)两种林地类型的两类细根 C 含量在雨季均低于旱季;灌木林活细根N、P 含量在雨季高于旱季,而乔木林相反。灌木 林活细根C∶N、C∶P 和N∶P 比值在雨季均低于旱季;乔木林两类细根的C∶N 和C∶P 比值在雨季高于旱季,而N∶P 比值则是雨季低于旱季。雨季较低的活细根N∶P 比值,表 明灌木林和乔木林的植物在雨季的P 限制程度较低。(3)两种林地类型上坡两类细根的C 含量均高于中坡和下坡,而灌木林下坡N、P 含量相对较高,乔木林中坡N、P 含量相对较 高;灌木林上坡两类细根C∶N、C∶P、N∶P 比值相对较高,乔木林下坡两类细根的C∶N 比值高于其它坡位而C∶P 和N∶P 比值是上坡高于其它坡位,表明两种林地中的植物在上 坡受P 限制影响较强,在中下坡受影响较弱。(4)冗余分析表明,林地类型、有效磷、季 节是细根C、N、P 养分含量及比值的主要影响因子,它们的单独解释量分别为18.8%、6.6%、 6.5%。上述结果表明,在人工促进植被恢复时应考虑适当的林地类型、季节以及坡位差异 造成的N: P 比值变化的影响,以便于加快喀斯特生态系统的恢复。

  • 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揭示水角的濒危机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7-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是物种适应性和生存能力的关键因素。生境片段化是造成生物多样 性丧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对植物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有着重要影响。水角(Hydrocera triflora) 处于地区性绝灭状态,其遗传多样性状况和濒危机制尚未有报到。该文收集了 7 个种群的 34 个水角样本,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RAD-seq)获得了单核苷酸变异位点(SNP)。 通过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分析,并结合种群历史动态分析和不同气候情景下物种潜 在分布区预测,探讨了水角的濒危机制。结果表明:(1)水角遗传多样性较低(Ho=0.1569、 He=0.1654、Pi=0.186 5),遗传分化系数较高;AMOVA 分析表明,遗传变异主要发生种群 内;(2)Mantel 检测表明环境距离与遗传距离、地理距离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分别 为 P=0.044 7 和 P=0.008 2;(3)水角的有效种群大小从全新世中期开始持续下降,琼北火 山群的爆发和人来活动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4)生态位模拟表明与当代气候相比,在未 来气候变化下水角的潜在分布区总面积变动不大,但在高 CO2 排放的情景下,大量的高适 生区将会丧失并转化为低适生区,特别是位于马来群岛的适生区几乎完全消失。结果表明生 境片段化导致了水角较低的遗传多样性和有效种群大小的持续下降。因此,自身更新能力低 以及人为活动干扰、城市化等不利的环境条件是导致其濒危的主要原因。建议加强对水角的 就地保护,进行人工授粉等方法提高其基因流以增加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另一方面,要着 重保护湿地免遭破坏。

  • 华南国家植物园植物引种及迁地保育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7-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基于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植物引种和存活记录,分析了其植物引种、存活以及专类园物 种保育情况。结果如下:(1)自 1956 年以来,共引种维管植物 19 154 种 99 亚种 136 变种 (80 597 号),隶属 325 科 3 952 属,现存活 11 581 种 52 亚种 80 变种(24 352 号),隶属 290 科 2 777 属;引种记录涉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565 种(现存活 421 种),覆盖了华南 地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的 95%(36/38,存活 29 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 植物物种的 76.4%(269/352,存活 229 种)以及受威胁植物物种的 54.3%(547/1 008,存活 414 种);(2)从引种地域看,引自广东省的植物最多(7 193 号 2 523 种),其次为海南(3 658 号 1 593 种)、广西(4 744 号 1 559 种)等周边省份,另通过与全球 61 个国家的引种交换, 获取了一些同纬度区域的珍贵植物资源;(3)木兰园等 14 个以植物类群为单位进行迁地保 育的专类园区在引种数量及存活率方面整体处于较高的水平;(4)物种存活数量和引种频次 相关性极显著(r = 0.85***);(5)华南地区自然分布物种的引种存活率高于其他地区。未 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植物迁地保护工作中应注意:(1)在调查、编目、评估和研究的基础 上,强化热带亚热带地区珍稀濒危植物、本土植物和经济植物的引种收集,进一步提高迁地 保护的数量和质量;(2)建立华南地区植物迁地保护网络体系,有效保护区域内植物多样性; (3)进一步完善迁地保育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迁地保护效率;(4)加强 国际科研合作和物种交换。

  • 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实验研究基地(BEF-China) 研究进展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7-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 (BEF) 及其内在机制是当前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 的热点问题。长期以来,以草地生态系统为主的 BEF 研究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然而基于 森林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则相对较少。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实验研究基地 (BEF-China) 是目前包含树种最多、涉及多样性水平最高的大型森林控制实验样地。该文总 结了基于 BEF-China 平台的研究进展,特别集中总结了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生产力、养 分循环以及多营养级相互作用关系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未来 BEF-China 的研究应注重高 通量测序和遥感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在生物多样性的多维度、生态系统的多种组分与多种功 能、以及 BEF 研究的多种尺度等交叉方向上,持续开展深入的研究。针对 BEF-China 的研 究成果的梳理有助于理解驱动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内在机理,且为 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指引下我国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实施路径探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7-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制定了未来一段时期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 保护的重要行动,包括将生物多样性及其多重价值纳入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主流。中国作为联 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之一,在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且 成效显著。本文通过探讨解析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的概念内涵,梳理总结我国生物多样性主流 化的具体实践和阶段成效,对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目标,围绕政府、 企业、公众不同行为主体,研究提出新时期我国全方位推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的实施路径, 包括:1)引入统一的行动框架;2)发挥政府治理的主导作用;3)联动企业采取共同行动; 4)提高公众意识以促进广泛参与,致力于将生物多样性融入各级政府部门政策机制及社会 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为完善生物多样性治理决策提供参考。

  • ABA 调控种子发育的研究进展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7-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种子发育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受各种遗传和外界因素的调节,并显著地影响 农作物特别是禾谷类作物的种子活力和产量与质量。脱落酸(ABA)是调控种子发育和萌发的 最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通过其活性水平、信号转导及其 LAFL 网络在种子发育包括胚胎发 生和成熟过程的调控中起关键作用。近年来,ABA 在调控种子发育中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 展,该文主要综述了本领域的研究成就,包括 ABA 代谢和信号转导对种子发育的调控,ABA 与种子成熟转录因子(AFL-B3、FUS3、ABI3、LEC2 等)的作用,以及 ABA 在种子发育中的 作用机制,并提出了在本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 试图为深入理解种子发育的分子 机制,从而为提高种子活力和增加产量与质量提供参考。

  • 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问题刍议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7-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DSI)是测序技术的产物,至少包括 DNA、RNA 等遗传物 质的序列信息和天然产物化学结构信息等,其获取和利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利益分配问题已经 成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进程的热点和焦点。自 2016 年以来,《生物多样性公约》框 架下各方对此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讨论,但在 DSI 内涵和外延、与遗传资源的关系、开放获 取、监测 DSI 的利用等领域仍然存在根本分歧。DSI 获取与惠益分享问题面临政治博弈、技 术障碍、国内法与国际法协调、多公约协同等多重挑战。我国作为全球 DSI 主要提供国和利 用国,为有效应对 DSI 获取与惠益分享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有必要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相关 工作:一是加强 DSI 相关基础研究工作,特别是需要强化跨学科研究并开展惠益分享 试点示范;二是适时制定生物信息数据管理制度,系统构建生物资源数据分类、汇交、共享、 研究、利用、跨境传输、惠益分享等关键制度;三是加快建成开放、安全、共享、互惠的全 球性生物资源数据生产与存储基础设施,加强生物资源数据国际合作;四是充分发挥诸如中 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等跨部门协调机制作用,持续加强我国参与 DSI 相关国际论坛 讨论的协同增效。

  • 国家植物园植物文化建设与植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7-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生物文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植物园的形成和发展在历史长河中处处体 现着人类因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形成的植物文化。现代植物园在植物迁地保护上做出了卓越贡 献,然而其植物文化的建设则稍显滞后。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传统文 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重视。在此背景下,该文探 讨了生物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之间紧密联系、共同演化的关系,回顾了早期植物园和我 国古典园林中植物文化的体现。并通过对全球3 085 个现代植物园主要功能的分析,发现开 展了民族植物学研究的植物园仅占比7.36%,而开展了保护生物学研究的占比11.18%,制 定了植物保护计划的占比17.18%,揭示了现代植物园保护功能的提升和文化功能的弱化。 基于当前植物园植物多样性有效保护中对植物文化建设的需求,该文进一步分析了我国植物 园植物文化建设的不足,主要包括:(1) 植物物种多样性信息中植物文化信息数据不足。(2) 欠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传统知识惠益分享的考虑。(3) 缺少以文化展现植物多样性的主题 园。在此基础上,该文聚焦于国家植物园植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的目标,从植物多样性保护 和利用、惠益共享、公众参与等三个层面对国家植物园体系中的植物文化建设提出了建议, 以期为我国建设具有中国生态文明特色的国家植物园体系提供参考。

  • 阿尔泰银莲花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7-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了解野生和栽培阿尔泰银莲花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差异,本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 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野生和栽培阿尔泰银莲花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进行探 究。结果表明:(1)野生阿尔泰银莲花根际土壤真菌的多样性显著高于栽培阿尔泰银莲花(P 0.05);NMDS 分析结果显示,野生和栽培阿尔泰银莲花 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差异更显著。(2)细菌9566 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TUs 涉及39 门127 纲315 目500 科886 属,真菌2 670 个OTUs 涉及15 门57 纲138 目293 科597 属。在门水平上,细菌 群落中的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及真菌群落中的担子菌门、子囊菌门和被孢霉门均为野 生和栽培阿尔泰银莲花根际土壤优势菌门,但其相对丰度在不同生长方式下存在差异。(3)环 境因子关联(RDA)分析结果显示,有机质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的主要因子(P < 0.05),土壤 pH 值、碱解氮和有效磷是影响真菌群落的主要因子(P < 0.05)。综上,本研究表明野生和栽培 下的阿尔泰银莲花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不同生长条 件下的土壤理化性质存在密切的联系,研究结果对阿尔泰银莲花科学种植以及土壤改良具有一定 意义。

  • 新冠疫情对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森林面积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7-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森林是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障,森林面积的损失常会导致区域生物多样性的降低 或丧失。为探讨新冠疫情对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以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森 林损失面积、生物多样性完整性数据、年度新冠疫情感染数据(2020 年和 2021 年)、国内 生产总值(GDP)为研究对象,进行关联分析、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构建和回归预测。研究结 果表明,虽然新冠病毒的每百万人口感染数量与森林损失面积表现为显著负相关,具体表现 为疫情显著减少了因城市和农业的大规模扩张导致的森林损失面积,但是在疫情爆发的 2 年间(2020 年和 2021 年),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森林损失总量仍然持续上升,主要 原因是疫情间接加速了人工林和天然林的采伐。回归模型预测:新冠疫情期间,全球生物多 样性热点地区的森林损失面积在 2020 年和 2021 年分别增加了 5.83%和 21.78%。由此本研 究发现,新冠疫情对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森林损失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森林损失面积 仍在增加。

  • 湿地松无性系松脂组分分析及评价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7-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从湿地松种子园现有的速生材用无性系中选择产脂力强、松脂品质高的优良无性系,高效 利用湿地松良种资源,以湿地松第一代种子园内36 个无性系为材料,测定其松脂质量流速以及胸 径生长量,并进一步采用GC-MS 分析其松脂成分,基于上述指标利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对参 试36 个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共鉴别出了21 种松脂成分,其中包括8 种单帖成 分,13 种二萜组分。(2)相关性分析表明,松脂质量流速(RMR)与单萜含量显著正相关,与枞 酸型树脂酸呈弱的负相关,与海松酸型树脂酸无明显关联。(3)从松节油含量、松脂质量流速、 枞酸型树脂酸、海松酸型树脂酸4 个维度对参试无性系进行聚类分析,可将36 个无性系分为3 大 类,且各类型间差异显著,第1 类的表现要远好于其他2 类。(4)在产脂力高的基础上, 6-44、 4-11-1、1-38、3-64 等4 个无性系单萜含量高;4-11-1、3-64、2-0420、3-468 等4 个无性系海松酸 型树脂酸含量高;而无性系2-173 枞酸型树脂酸含量较高。综上表明,该研究定性分析了湿地松的 松脂成分,定量评估了36 个无性系的产脂力与组分含量,为湿地松脂用无性系选择奠定了基础。

  • 四季花金花茶花芽分化进程及叶片内源激素变化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7-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四季花金花茶(Camellia perpetua)为山茶属中唯一几乎全年开花的珍稀濒危植物,了解其花 芽分化进程及不同花发育时期和年生长周期叶片内源激素变化,可为该物种持续开花机理的阐明提 供参考依据。该研究通过石蜡切片,观察四季花金花茶花芽分化进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不 同花发育时期叶片及年生长周期内有花芽和无花芽叶片的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赤 霉素(GA3)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四季花金花茶花芽分化顺序 由外向内进行,分为 6 个时期,共历时 35 d,从花芽分化至开花约 2 个月。(2)花芽形态分化期 叶片 ABA、GA3 含量及 GA3/ABA、(IAA+GA3)/ZR 比值较高,IAA、ZR 含量及 IAA/ABA、ZR/ABA 比值较低。(3)年生长周期内有花芽叶片 ABA、IAA 及 ZR 含量整体上高于无花芽叶片;IAA/ZR 及(IAA+GA3)/ZR 比值整体上低于无花芽叶片。四季花金花茶花芽分化至开花时间较短;高水平 的 ABA、GA3 及低水平的 IAA、ZR 有利于花芽分化;较高水平的 ABA、IAA 及 ZR 有利于花芽发 育。

  • 十万大山山地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组成与结构特征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7-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十万大山是广西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之一,其主要植被类型是山地常绿阔叶林,为了 解区域内山地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现状及优势种群结构的发展现状,该文以十万大山山地常绿 阔叶林 1 hm2 固定监测样地中胸径≥1 cm 的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物种组成、径级结 构、树高结构和用 g(r)函数分析优势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群落中胸径≥1 cm 的木本植物共计 7 517 株,隶属 52 科 108 属 153 种;群落的优势种有云南桤叶树(Clethra delavayi)、银木荷(Schima argentea)、毛折柄茶(Hartia villosa)、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黄 杞(Engelhardtia roxburghiana)、罗伞树(Ardisia quinquegona)、鼠刺(Itea chinensis)、腺叶山矾 (Symplocos adenophylla)、假杨桐(Eurya subintegra)、毛冬青(Ilex pubescens),但优势种的优 势地位不明显。(2)群落整体平均胸径 5.51 cm,径级、树高分布呈近似倒“J”型;优势种的 径级分布多呈倒“J”型或“L”型,群落有较强的更新能力。(3)群落优势种稳定共存;优 势种在样地中呈聚集分布,但优势种间聚集分布的位置有差异。总体上,群落目前更新状态 良好,群落中已有顶极群落优势种的存在,但群落具有一定的次生性特征,还未到达稳定的 顶极群落状态,优势种间能稳定共存,有向稳定顶极群落演替的潜力,应继续加强管护,促 进十万大山山地常绿阔叶林群落的更新与生存。

  • 施氮磷钾肥对短肋羽藓的生长生理及植株呈色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7-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短肋羽藓是一种分布广泛、景观价值高的藓类植物,但目前缺乏相关的栽培研究。 为获得适合短肋羽藓(Thuidium kanedae)生长发育的最优施肥处理。该文以不施肥(CK) 作为对照,采用尿素(N 肥)、过磷酸钙(P 肥)和硫酸钾(K 肥)组合处理,设置 3 个施 肥水平(1-3)的施肥方案。通过观测不同处理中短肋羽藓的生长长度、覆盖度和植株颜色 占比,筛选有利于其生长及植株呈色的施肥方案。同时测定优选施肥方案中苔藓相关生理指 标的变化,以探讨施肥对短肋羽藓的生长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N1、N2P2K2 处 理下植株覆盖度最大且显著高于 CK;植株长度以 N1、N2K2 处理下最高且大于 CK;N3P3K3 和 N2P2K2 处理的植株绿度维持效果最好。(2)N 肥、NK、NPK 配施方案对短肋羽藓生长 的促进作用最好,这些处理总体上植株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 CK,可溶 性蛋白含量低于 CK。(3)相关性分析表明:绿色占比与覆盖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生长长 度与植株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综合分析可知,不同肥施处理对短肋羽藓的生长及植 株呈色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人工栽培的短肋羽藓施肥方案应以 N 肥为主,P、K 配施为辅, 其中,N2P2K2(N、P、K 的施肥量依次为 26、14、28 kg・hm-2・a-1)处理下,短肋羽藓的生 长状况和绿度最好。

  • 皖北淮河平原幼龄‘中山杉118’根际与非根际细菌特征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7-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探究生态景观绿化树种‘中山杉 118’对皖北淮河平原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该研究分析了其根际 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差异、微生物类群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4 a 生‘中山杉 118’根际对大量元素的 富集能力较弱,水解性氮和有效磷出现亏欠现象,全氮与非根际持平,对全磷、全钾和速效钾有低程度的 富集;‘中山杉 118’根际对微量元素铁、铜、锰的富集能力较强,其中根际有效锰含量显著高于非根际;‘中 山杉 118’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均为碱性,根际 pH 略小于非根际,且根际的电导率大于非根际,根际对速效 钠、速效镁、速效钙有一定程度的富集,对有机碳和有机质也有一定的富集性。(2)Anosim 组间群落结 构差异显著性检验 R 值为 0.224(P=0.022),R 值显著大于 0,表明‘中山杉 118’根际与非根际细菌群落差 异显著。‘中山杉 118’根际与非根际共有 OTUs 5 283 个,根际特有 1 307 个,非根际特有 1 265 个。根际细 菌多样性略小于非根际,两者的优势菌种为厚壁菌门、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拟杆菌门、绿弯菌门、粘球 菌门、放线菌门、泉古菌门,其中仅酸杆菌门与有效磷显著正相关,丰度较高的菌种中厚壁菌门、拟杆菌 门在根际的含量 17.94%、5.21%高于非根际 1.84%、3.90%,且两者与环境因子相关性不显著。梭菌纲、拟 杆菌纲和芽孢杆菌纲在根际的丰度比非根际分别高出 14.05%、1.32%、2.06%。(3)UPGMA 聚类树表明, ‘中山杉 118’根际 R4 样品独聚一枝,非根际样品 NR4 和 NR5 聚为一枝,NR1、NR2 和 NR3 与根际 R1、 R2、R3、R5 聚为一枝,R4 的物种多样性及物种丰度明显低于其他样品且分布不均匀。综上认为,尽管幼 龄‘中山杉 118’根际效应较弱,但其是根际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富集的主要因素,栽培过程中应多补充 微量元素,适量补充大量元素。

  • 青海热贡唐卡的生物文化初探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7-13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不仅意味着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损失, 还威胁到人类文化的 多样性。唐卡被誉为藏族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其内容涵盖了社会、历史、文化、宗教、 医药等诸多方面。青海热贡唐卡作为唐卡的重要流派,因生动细腻的形象描绘和大量自然景 观的刻画而广为流传。该文将文献分析法、作品分析法与民族生物学实地调查等方法相结合, 从热贡止唐(绘画唐卡)绘制所用到的生物材料和热贡唐卡画面内容所反映的生物形象两方 面对其生物文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揭示了热贡止唐传统绘画工具和12 种天然 植物颜料的基源生物与制作工艺;探讨了热贡唐卡作品中常出现的生物形象本源、来源及其 文化功能;阐释了热贡唐卡教诲图中传递的生态理念。总体来看,热贡唐卡不仅取材于大自 然,其内容亦反哺自然。未来应更加注重热贡唐卡的传统技艺及其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 的保护与传承,并进一步发掘其传统知识传播和自然教育的潜能。

  •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尝试——以社区为主体的渠楠保护小区管理模式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7-13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目前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主要通过建立自 然保护区来进行。保护小区作为我国现有自然保护区体系的一个重要补充,是联通动植物破 碎化的栖息地,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重要手段。该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等方式对以 社区为主体的渠楠保护小区的组织架构、制度建设、日常工作以及初步成效等进行了系统的 整理和分析。结果发现,渠楠保护小区以“自建、自筹、自管、自受益”为指导思想进行建 设,采取“平等议事、民主协商”为主的方式进行管理,得到了当地社区居民的认可和拥护, 并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外界的承认和支持。保护小区的成立、建设和发展,不仅提高了社区居 民的保护意识、提高了周边动植物种群数量及多样性,还改善了渠楠社区的生活环境,丰富 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为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该文还探 讨了以社区为主体的保护小区建设中存在的隐患,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为我国生物多样 性保护及其他保护小区的发展提供参考。

  • 姜蛋白脱除刺梨果汁中单宁的工艺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7-13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有效脱除刺梨果汁(Rosa roxburghii juice,RRTJ)中的单宁,降低其涩味改善口感。该研 究以刺梨果汁为对象,采用化学沉淀法,以姜蛋白为单宁脱除剂,并以单宁脱除率和维生素C(VC) 保留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姜蛋白脱除单宁工艺确定最优工艺。结果表明:(1) 姜蛋白脱除刺梨果汁单宁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液固比30:1.2(mL:g),果汁pH 3.0,搅拌温度5 ℃,搅 拌时间30 min;(2)由正交实验分析知,各因素对刺梨果汁脱除单宁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液固比>搅 拌温度>刺梨汁pH>搅拌时间;(3)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单宁脱除率为(47.451±0.608)%,VC 保 留率为(75.904±1.244)%;(4)在最优工艺条件下,果汁透光率从(8.44±0.662)%提高到(92.47±0.297)%, 涩味明显改善,同时丰富了刺梨果汁风味。综上认为,该研究为解决刺梨果汁深加工行业面临的共性 关键技术问题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和新工艺技术路线基础,也为拓展生姜资源的综合利用奠定了一定技 术基础。

  • 广西景天科景天属(Sedum)植物小志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7-13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该文基于文献考证、馆藏标本鉴定及野外调查,对广西景天属(Sedum L.)植物进 行了系统的梳理,对景天属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概述,确定目前分布有 17 种,其中 6 个新 记录种。该文先对广西景天属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概述,然后对藓状景天(S. polytrichoides Hemsl.)进行订正,随后分别对 6 个新记录种:钝萼景天(S. leblancae Hamet.)、黎平景天 (S. lipingense R. B. Zhang, D. Tan & R. X. Wei)、龙泉景天(S. lungtsuanense S. H. Fu)、 圆叶景天(S. makinoi Maxim.)、细小景天(S. subtile Miq.)、土佐景天(S. tosaense Makino) 进行简述,并提供其形态特征集要与彩色照片。此外,还对广西景天属植物的多样性以及资 源潜在利用价值等进行了讨论,并附有分种检索表和各个分类群在广西的分布情况,以期为 该属后续的研究与利用提供本底资料。

  • 瑶药红牛膝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7-13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瑶药红牛膝为苋科植物柳叶牛膝(Achyranthes longifolia)的根及根茎,为瑶族地区习用药材, 目前仅有个别省份收载有其质量控制方法。该研究对广西区内采集的14 批红牛膝药材进行性状鉴 别、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建立红牛膝中β-蜕皮甾酮的HPLC 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飞诺美 Gemini-NX C18 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水溶液(15∶85)进行等度洗脱,柱温 25 ℃,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43 nm。结果表明:(1)红牛膝药材性状、显微鉴别特征明 显,显微鉴别可见栓内层、维管束、异常维管束、导管、射线细胞、草酸钙砂晶或方晶等;(2) 薄层色谱分离好,β-蜕皮甾酮和人参皂苷RO 对应的斑点清晰;(3)含量测定中,β-蜕皮甾酮在 5.606~224.224 μ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68%,RSD 为 1.37%(n=6);(4)14 批样品中β-蜕皮甾酮含量为0.005%~0.158%,平均含量为0.098%。该研究建 立了完整的显微鉴别、薄层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为合理评价红牛膝质量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 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