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李静
  • 巨菌草根部促生菌的筛选及其促生效应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9-06-1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本研究采用巨菌草根部为主要研究材料,进行巨菌草促生菌的筛选,并测定促生菌株的促生效应。以解磷、固氮和产IAA等为筛选标准,对初筛菌株进行多项促生能力的测定,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 16S r 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促生效果最好的菌株YB-07进行分类和鉴定。分别测定其促生能力后,从中筛选出促生效应强的11个菌株进行盆栽试验,通过对这些菌株单独回接和多菌混接的小麦盆栽试验测定了其对小麦的促生效应。从巨菌草根部分离得到了101株促生菌株,分类鉴定结果显示菌株YB-07归属于根瘤菌属(Rhizobium),其溶磷量为20.1 mg•L-1、产IAA量为23.7 mg•L-1且同时具有产氨能力。盆栽试验的测定结果表明:多菌混合接种对小麦的促生效应在株高、干重、鲜重和叶绿素含量上较对照组分别增加了24.49%、31.84%、28.06%和34.14%。单菌接种对小麦对促生在株高、干重、鲜重、和叶绿素含量上较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3.54%、20.45%、16.84%和35.19%。所筛选到的菌株具有良好的促生长作用,能为进一步构建巨菌草促生菌菌群提供良好的种质资源。

  • 基于气相色谱法-质谱法联用技术的急性热应激肉鸡血清物质代谢组学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研究旨在运用气相色谱法-质谱法联用(GC-MS)技术分析急性热应激肉鸡血清物质代谢组学变化,鉴定出差异代谢物和差异代谢通路,从代谢组学层次揭示肉鸡急性热应激的营养物质代谢途径变化的发生机制。试验选择20只35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对照组按常规饲养标准温度饲养,热应激组于(32±1) ℃下饲养,均持续12 h。翅下静脉采血2 mL,分离血清,经衍生化处理,运用GC-MS技术获得2组肉鸡血清代谢图谱,对试验收集的数据进行代谢物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分析,鉴定差异代谢物并进行差异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GC-MS技术,在肉鸡血清中共检测到144种代谢物,筛选出30种差异代谢物[变量权重值(VIP)>1,P1],草酸、苹果酸、二羟基丙酮等16种代谢物含量下调(FC<1)。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表明机体三羧酸循环、半乳糖代谢、丙酸代谢、脂肪酸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发生显著改变(P<0.05或P<0.01)。由此可见,肉鸡发生急性热应激时血清代谢物和物质代谢途径发生显著改变。鉴定的30种差异代谢物和7种差异代谢通路可作为标志物用于揭示急性热应激的发病机理

  • 犬高温环境代谢特征下血常规、血液流变学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为研究急性短期高温环境下机体营养物质代谢发生显著变化时犬血液学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本试验采用人工模拟高温环境的方法,分别测定了试验犬(n=6)在(35±1) ℃下持续0、3、8、16 h及自然降温16 h后的血常规、血液流变学及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与试验开始前相比,急性短期高温环境下犬各试验时间点粒细胞计数、粒细胞百分比、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红细胞电泳指数均显著增加(P0.05)。结果表明,急性短期高温环境能显著改变

  • 钝齿棒杆菌中异源表达N-乙酰鸟氨酸脱乙酰基酶合成L-鸟氨酸的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8-04-19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目的:对一株产鸟氨酸的钝齿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crenatum SYPA5-5/△proB/△argF (SYPO-1) 进行代谢工程改造,筛选不同细菌来源的N-乙酰鸟氨酸脱乙酰基酶在大肠杆菌中克隆与表达,纯化后对其进行酶学性质的比较;将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 Y213来源的SmargE基因编码的N-乙酰鸟氨酸脱乙酰基酶在L-鸟氨酸生产菌株C. crenatum SYPO-1中过量表达,进一步提高L-鸟氨酸的产量。方法:通过利用pDXW10穿梭质粒对不同来源的N-乙酰鸟氨酸脱乙酰化酶进行克隆表达和酶学性质比较,选择性质最优来源的N-乙酰鸟氨酸脱乙酰基酶编码基因SmargE在产L-鸟氨酸重组钝齿棒杆菌中表达,考察重组菌株发酵过程中参数的变化。结果:来源S. marcescens Y213的N-乙酰鸟氨酸脱乙酰基酶比酶活最高为798.98 U/mg,最适pH为7,最适温度为37 ℃,0.1 mM的Mg2+, Li+, Mn2+ 金属离子促进酶的比酶活提高了50%;在钝齿棒杆菌中表达N-乙酰鸟氨酸脱乙酰基酶酶活达到128.4 U/mL,显著提高了钝齿棒杆菌中胞内乙酰基循环水平;5-L发酵罐发酵重组菌株96 h,L-鸟氨酸的产量达到38.5 g/L,比出发菌株,N-中L-鸟氨酸的产量提高了33.2%,产率达0.401 g/L/h。结论:筛选出最佳来源的N-乙酰鸟氨酸脱乙酰基酶,在鸟氨酸生产菌株C. crenatum (SYPO-1)中过量表达,可以促进鸟氨酸的前体物质N-乙酰鸟氨酸的快速消耗,实现鸟氨酸的积累。

  • 饲料中添加低聚木糖对仿刺参幼参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力和免疫力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在水温14.8~18.6 ℃、盐度(29±1) PSU下,用120 L的蓝色塑钢水箱研究了饲料中添加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s,XOS)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幼参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力和免疫力的影响。配制XOS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0.015%、0.030%、0.045%、0.060%和0.075%的6组试验饲料,投喂平均体重为(6.80±1.05) g的仿刺参幼参75 d。每组饲料随机投喂3个水箱,每个水箱放养45头幼参。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XOS显著提高了仿刺参幼参的特定生长率(SGR)(P0.05)。饲料中添加XOS提高了仿刺参幼参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ADDM),但仅0.03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添加0.030%~0.060%的XOS可提高仿刺参幼参肠道消化酶活力,增强其免疫力,从而促进仿刺参幼参生长;仿刺参饲料中XOS的最适添加量为0.044%,建议XOS投喂时间在2个月左右。

  • 饲料中不同维生素D含量对鲈鱼幼鱼生长性能和钙磷代谢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料中不同维生素D含量对鲈鱼幼鱼生长性能和钙磷代谢的影响。以初始体重为(2.26±0.03) g的鲈鱼幼鱼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饲喂维生素D含量实测值分别为34.2、219.4、393.8、775.9、1 534.1和3 091.2 IU/kg的等氮等能饲料,进行9周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1)当饲料中维生素D含量在34.2~393.8 IU/kg时,鲈鱼的增重率随着饲料中维生素D含量的升高显著上升(P0.05)。同样,鲈鱼的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均表现出与增重率相似的变化趋势。2)饲料中维生素D含量显著影响了鱼体粗灰分、钙和磷含量,脊椎骨、鳃盖骨和鳞片粗灰分含量以及脊椎骨钙和磷含量(P0.05)。3)饲料中维生素D含量对鲈鱼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及羟脯氨酸、钙离子和无机磷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4)饲料中维生素D含量显著影响了鲈鱼肝体指数及肝脏脂肪和维生素D含量(P<0.05)。随着饲料中维生素D含量的升高,肝脏维生素D含量呈现升高的趋势,并在饲料中维生素D含量达到1 534.1 IU/kg时变化趋于平稳。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折线模型分析得出鲈鱼幼鱼获得最大生长时对饲料中维生素D的需求量为431.0 IU/kg。以肝脏维生素D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二次曲线模型分析得出鲈鱼幼鱼获得最大肝脏维生素D沉积量时对饲料中维生素D的需求量为2 444.4 IU/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