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韦小丽
  • 川黔地区濒危植物红豆树种群结构与数量动态特征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7-13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红豆树(Ormosia hosiei)是我国南方特有珍稀濒危植物,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人 文价值。为了解红豆树种群在川黔山区的生存现状及制约种群发展的原因,该文以川黔 4个 区域红豆树自然种群为调查对象,采用典型样地调查的方法,根据不同种群的分布特征, 每个种群分别设置 2 个面积为 20 m ×20 m 的具有代表性的样地进行调查,通过编制种群静 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计算数量动态指数、利用生存函数及时间序列模型分析了川黔山 区不同红豆树种群的结构与动态特征。结果表明:(1)河株村和干耳盘村种群龄级结构呈 倒“J”型结构,陈家湾村和绒春村种群呈不规则“哑铃”型结构,红豆树种群自然更新能 力强,但中龄级个体容易缺失;(2)4 个种群均为增长型,存活曲线接近于 Deevey-Ⅱ型, 其中河株村、陈家湾村和绒春村种群消失率和死亡率呈“多峰型”,种群在生长中期容易受 到外界干扰;(3)红豆树种群数量动态变化表现为幼龄级个体死亡率高,成熟龄级个体数 量动态稳定的特点,其形成原因与山区地形特点和红豆树种子传播特性有关;(4)RDA 排 序结果显示,海拔、坡度是影响幼龄个体数量结构的主导因子,人为干扰是影响种群中高龄 个体数量结构的主要因素。综上所述,川黔山区红豆树天然种群结构与数量特征的形成受制 于山区地形特点、红豆树自身繁殖特性以及环境压力。通过对种群幼龄个体密度控制和中龄 个体生长空间管理,是提高种群幼苗存活率,促进中龄个体健壮生长,维持红豆树天然种群 稳定性的重要措施。

  • 闽楠幼苗适应弱光环境的可塑性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7-13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深入研究闽楠幼苗在极弱光环境下的可塑性及生存策略,该研究以闽楠 2 年生幼苗为试验 材料,通过人工遮阴方式模拟不同光环境(100%、35%和 10%透光率),测定不同处理下闽楠幼苗 叶片表观形态、解剖结构和光合生理等参数,探讨幼苗形态、生理可塑性与光适应的内在联系。结 果表明:(1)闽楠幼苗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和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 SLA)均随着光强的减 弱而增加,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栅海比值等均以 10%透光率下最小。(2)35% 透光率的净光合速率(photosynthetic rate, Pn)、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 Gs)、蒸腾速(率 transpiration rate, Tr)、光能利用率(light use efficiency, LUE)、光系统Ⅱ(PS Ⅱ)的光化学淬灭系数、 非光化学淬灭系数、有效光合量子产量及潜在光化学效率等均显著高于 100%和 10%透光率处理。(3) 叶绿素 a、叶绿素 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总量及 Fv/Fm 等均随着光强的减弱而增加,但叶绿素 a/b 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而降低。(4)幼苗结构和生理可塑性指数显示,光合色素含量特征>形态特征> 光合特征>解剖结构特征>叶绿素荧光参数特征,其中叶面积、比叶面积、Pn、Gs、LUE 及光合色素 含量的可塑性指数在 0.455~0.755 之间。综上所述,闽楠幼苗不适宜在全光照下生长,在 35%左右的 透光率下表现良好;在 10%透光率下,闽楠叶片通过增加叶面积、比叶面积、Pn 及光合色素含量来 提高对光能的捕获;弱光下闽楠幼苗主要通过调节光合色素含量与形态的可塑性,协同解剖结构、 光合生理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可塑性的变化来适应弱光环境。该研究可为今后闽楠栽培管理提供理论 依据。

  • 碳氮源对花榈木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发育及有机物积累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03-18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研究花榈木体胚发生过程中不同碳氮源处理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发育 和有机物积累的影响,旨在筛选出有利于花榈木体胚发生的碳氮源,优化体胚发 生体系。以成熟胚为外植体,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 3 种碳源、4 种蔗糖浓度和 6 种氮源处理下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发育和有机物积累的差异。结果表明:(1)蔗 糖中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显著高于葡萄糖和麦芽糖,但其体胚诱导率、体胚分化 率、胚性愈伤组织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2)随着蔗糖 浓度的升高,胚性愈伤组织、体胚诱导率、体胚分化率、胚性愈伤组织重量和可 溶性蛋白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均以添加30 g·L-1蔗糖最高,而胚性愈伤 组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呈增加的趋势。(3)在6 种氮源处理中,胚性愈伤组织 诱导率以添加500 mg·L-1 谷氨酰胺的处理最高,体胚诱导率则以添加谷氨酰胺和 水解酪蛋白的处理较高,但不同氮源处理间体胚分化率无差异;添加有机氮源的 处理其胚性愈伤组织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无氮源处理。总之,不同的碳氮源 通过影响花榈木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发育和有机物的积累,从而影响其体胚诱 导率,但对体细胞胚分化率影响不显著。初步认为 30 g·L-1 蔗糖和 500 mg·L-1 谷氨酰胺作为碳氮源可促进花榈木体胚发生诱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