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张强
  • 石山苣苔属四种(含一变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倍性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0-01-12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石山苣苔属(苦苣苔科)约41种,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石灰岩地区。目前为止,仅其中四种的染色体数目被研究和报道,其余绝大多数物种的染色体数目和倍性尚不清楚,染色体数目和倍性在该属及其姐妹属报春苣苔属中的演变历史及其对两属物种多样性分化的影响亦不清楚。该文以叶片水培生根法获取的四种(含一变种)石山苣苔属植物[即石山苣苔原变种(Petrocodon dealbatus var. dealbatus)、齿缘石山苣苔(Petrocodon dealbatus var. denticulatus)、弄岗石山苣苔(Petrocodon longangensis)、石山苣苔未定名种(Petrocodon sp.)的根尖细胞为实验材料开展染色体实验,探索了多种不同的实验条件对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影响并获取染色体数目,然后在石山苣苔属和报春苣苔属系统树上追踪了染色体数目和倍性的演变历史,并探讨染色体数目尤其倍性变化是否对两属物种多样性分化存在影响。结果表明:长度为1~1.5 cm的根尖,0.002 mol·L-1 8-羟基喹啉溶液预处理5 h,解离4 min为较适宜的染色体制备条件;四种(含一变种)石山苣苔属植物染色体数目一致,均为二倍体(2n=2x=36);两属之间及两属各自的最近共同祖先染色体数目尚不能确定,除个别物种染色体条数或倍性有变化外,其余已知染色体数目的物种均为2n=2x=36,在两属中高度一致;石山苣苔属与报春苣苔属物种多样性分化尤其两属物种多样性巨大差异与染色体数目和基因组倍性变化无关。本研究可为石山苣苔属植物及其近缘类群染色体制备提供参考,也为进一步对该类群的分类、系统演化和物种形成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启示。

  • 中国金粟兰属植物的形态多样性及地理分布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9-06-1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金粟兰属(Chloranthus)不仅是研究被子植物起源和早期演化的关键类群之一,而且部分种类被广泛地栽培和使用。尽管前人对该属植物的形态、地理分布、分类、系统发育、化石和化学成分等开展了丰富的研究,然而,我们持续广泛的调查研究发现:以往对该属植物形态多样性、生活型和地理分布的认识仍不充分,以及该属植物中存在分类观点不统一、名实混淆、沿用错误分类信息等问题。本研究在广泛查阅标本资料和长期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金粟兰属植物的形态多样性、生活型和地理分布格局进行了较为全面详尽地描述。形态方面,金粟兰属内花部器官尤其药隔形态是种间最有效的分类性状,其中网脉金粟兰药隔形态变异较大,疑为复合群;生活型方面,狭叶金粟兰与网脉金粟兰为常绿草本,区别于该属其它常绿亚灌木以及地上部分每年秋冬季节枯萎的多年生草本种类;地理与生境分布方面,验证了金粟兰属内最近缘的四个长药隔草本物种间的确呈显著水平替代分布格局,而一直被认为只分布在湖北宜昌和重庆奉节等地的狭叶金粟兰则在贵州和江西等地亦有分布,且该种仅生长于大江边这一特殊生境。本研究不仅丰富完善了对我国金粟兰属植物的形态多样性、生活型、地理和生境分布特点等方面的认识,而且为正确地划分和鉴别金粟兰属植物不同种类提供了更详实的依据,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属植物物种的形成、演化和特殊分布格局的成因奠定基础,也为这一类植物资源安全地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