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脱涩处理对广西野生柿种质果实贮藏性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9-03-14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以广西特有的野生柿种质‘油柿’(YS)、‘农家栽培柿’(ZP)和主栽品种‘恭城月柿’为实验材料,分析人工脱涩乙烯利处理的果实采后贮藏中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硬度、乙烯生物合成量、色差、可溶性单宁含量、果胶及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变化,探讨不同野生柿种质采后果实软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与恭城月柿相比,油柿可滴定酸含量高,可溶性糖含量低,转色缓慢,果实易软化。其中YS-4最不耐贮藏,乙烯利处理后,贮藏第4天硬度降至1.620 N,第6天可溶性单宁含量下降至2.398 mg·g-1,整个贮藏期原果胶含量下降最慢,末期可溶性果胶值最低,为0.832%;而YS-2最耐贮藏,乙烯利处理第8天硬度为YS-4的3.6倍,贮藏末期硬度在所有油柿中最高。农家栽培柿中乙烯利处理贮藏末期ZP-2可滴定酸含量最高,可溶性糖含量低,转色最缓慢,原果胶降幅最小,可溶性果胶含量最高;相反ZP-3果实转色快且易软化,可滴定酸含量最低,可溶性糖含量低,原果胶降幅最大,可溶性果胶含量低。恭城月柿PG活性和Cx活性远远高于油柿,各油柿种质的果实软化程度与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相关性不同,β-D-Gal酶和Cx酶在农家栽培柿贮藏前期起作用,PG酶在贮藏前期和后期对果实软化起作用。说明不同柿种质品种在软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酶不同。综上,与恭城月柿相比,‘油柿’柿耐贮性差,其中YS-4极不耐贮藏,而‘农家栽培柿’ZP-2极耐贮藏。以上结果可为研究柿果实软化机制提供基础的种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