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甲基苯丙胺成瘾患者的尿液组学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化学 提交时间: 2024-05-25

    摘要: 药物成瘾是一种严重的慢性复发性脑病, 甲基苯丙胺成瘾病程复杂,难以治疗,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负担。本研究对比分析了甲基苯丙胺成瘾急性戒断期患者(停止使用24小时以内)、甲基苯丙胺戒断康复期患者(停止使用3个月以上)、健康志愿者的尿液蛋白质组,甲基苯丙胺成瘾患者(甲基苯丙胺急性戒断期、甲基苯丙胺戒断康复期患者)的尿液蛋白质组与健康人之间显著不同,部分差异蛋白及其富集到的生物学功能,显示与成瘾或甲基苯丙胺的神经毒性有关,可能是药物成瘾的潜在的干预靶点;甲基苯丙胺戒断康复期患者仍难以恢复到正常人的水平,可能用于揭示甲基苯丙胺复吸率高的原因。本研究建立了一个从尿液蛋白质组学角度研究成瘾性药物的方法,证明了尿液蛋白质组能够相对系统、全面地反映甲基苯丙胺滥用对机体产生的影响,为临床成瘾性疾病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线索。

  • 健康人连续一个月摄入营养素补充剂后尿液组的变化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化学 提交时间: 2024-05-25

    摘要: 服用复合营养素补充剂是一种常见的健康管理手段。还没有研究从尿液蛋白质组的角度探究复合营养素补充剂对健康人的整体影响。本研究对比分析了健康人服用复合营养素补充剂2周后、4周后与服用前的尿液蛋白质组,发现服用复合营养素补充剂2周后尿液蛋白质组的变化较为显著,差异蛋白及其富集到的通路与营养素补充可能相关,例如,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rythropoietin receptor)(服用复合营养素两周后,9人中有4人发生从无到有的变化,9人的平均变化倍数(FC)达到450)。本研究的结果从尿液蛋白质组的角度提供关于复合营养素补充剂对健康的影响的新线索,有助于优化复合营养素补充剂的使用指南和建议,开发对于不同人群营养素补充的个性化策略。

  • 通过尿组探究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差异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化学 提交时间: 2024-04-24

    摘要: 如何鉴别诊断抑郁症与双相情感障碍一直都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从尿液蛋白质组学的角度出发,从两家医院收取年龄相近的尿液样本,利用成组分析和一对多分析两种方法,探究鉴别诊断抑郁症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候选生物标志物。成组分析的实验结果显示,抑郁组与双相组相比,在严格的筛选条件下,筛选标准为FC≥2或≤0.5,双尾非配对t检验P < 0.01可鉴定到108个差异蛋白,随机产生的差异蛋白平均为3.7个,这些蛋白和疾病差异相关的可信度96.6 %。在一对多分析中,有24个差异蛋白被13例抑郁患者样本共同鉴定到,其中的16个差异蛋白在所研究的所有抑郁患者中呈现出完全一致的表达变化趋势,且其中有6个差异蛋白与免疫球蛋白有关;有41个差异蛋白被13例中的12例抑郁患者样本共同鉴定到,且其中的19个差异蛋白在12例抑郁患者中呈现出完全一致的表达变化趋势,这些结果均反映出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蛋白具有很强的一致性。12例及以上抑郁患者样本共同鉴定到的差异蛋白富集到了多个与免疫系统相关的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这一结果和以往的研究一致:免疫机制可能是重度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之一,而具有主要免疫靶点的药物可以改善抑郁症状。未来或许可通过观测抑郁症患者机体的免疫状态对精准治疗抑郁症提供方向和依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尿液蛋白质组可以鉴别诊断抑郁症与双相情感障碍,为治疗抑郁症与双相情感障碍提出可能的机制和潜在的靶点,为今后疾病的鉴别诊断及精准治疗提供了工具。

  • 自主食用不同甜味物质对小鼠尿液组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化学 分类: 生物学 >> 分子生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1-25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小鼠自主食用不同甜味物质后尿液蛋白质组的变化,探索其对机体的可能影响。方法:收集C57BL/6l小鼠主动食用甜味物质前后的尿液样品。甜味物质包括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较为广泛且能引起小鼠喜好反应的蔗糖、甜菊糖苷、安赛蜜、三氯蔗糖,其中非营养性甜味剂的浓度选择了已有研究显示的小鼠喜好反应最强烈的浓度。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的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进行分析,成组筛选尿液蛋白质组的差异蛋白,进行蛋白质功能和生物学过程分析;进行单只小鼠食用甜味物质前后尿液蛋白质组比较;并将不同甜味物质进行横向对比。结果及结论:尿液蛋白质组可以反映小鼠自主食用甜味物质后的机体变化,且小鼠自主食用的不同甜味物质对尿液蛋白质组的影响并不相同。4种甜味物质中,三氯蔗糖与蔗糖引起机体的变化最为相似,甜菊糖苷与蔗糖引起机体的变化相差最远;蔗糖、安赛蜜和三氯蔗糖引起的机体变化相似,而甜菊糖苷引起机体的变化与其他甜味物质不同。小鼠自主食用4种甜味物质后尿液蛋白质组差异蛋白中均有已经被报道的与脑奖励回路相关的蛋白,而只有自主食用蔗糖、安赛蜜和三氯蔗糖后尿液蛋白质组差异蛋白大量与代谢过程相关,自主食用甜菊糖苷后尿液蛋白质组差异蛋白主要与核小体组装、基因表达等过程相关。

  • 不同气味对大鼠尿液组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化学 提交时间: 2024-01-20

    摘要: 大鼠在闻气味时,其尿液蛋白质组是否有相应的变化呢?闻不同气味产生的变化会不同吗?本研究通过对6只大鼠闻香油、风油精3天后,第3天、第4天的尿液样本进行采集,并使用LC-MS/MS技术对样本进行成组及单只前后对比分析。同时将已鉴定到的差异蛋白与同年龄段大鼠生长发育产生的差异蛋白进行比较,以排除生长发育对本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将香油组Day0和Day4的尿蛋白质组相比较,经过筛选可以鉴定到143个差异蛋白,随机产生的差异蛋白平均为7.32个,至少有94.88%的差异蛋白不是随机产生的。经成组及单只前后比较分析,同一气味呈现出较为一致的变化,在香油组鉴定到了与嗅觉产生相关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2、COPD的生物标志物胎球蛋白B等差异蛋白,同时在风油精组鉴定到子宫球蛋白、三叶草因子3、粘蛋白2等变化显著且与嗅觉产生相关的差异蛋白。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风油精组再次鉴定到了气味结合蛋白2A,同时存在于4只大鼠单只前后比较产生的差异蛋白中,这与电子烟模型呈现的结果一致。本研究证明,气味会对大鼠的尿液蛋白质组产生影响,不同气味对其的影响不同。这为探究嗅觉的生物学过程提供了新方法。

  • 大鼠灌胃葡萄糖酸锌后尿液组的变化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化学 提交时间: 2024-01-19

    摘要: 锌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元素。本研究对大鼠灌胃82mg/kgd葡萄糖酸锌(相当于锌剂量11.7mg/kgd)4天,对比分析了大鼠短期灌胃葡萄糖酸锌前后的尿液蛋白质组。许多差异蛋白被报道与锌有关,比如粘蛋白-2(MUC-2)(灌胃前是灌胃后的14倍,p=0.005)、转甲状腺素蛋白(Transthyretin)(灌胃后是灌胃前的3.9倍,p=0.0004)等。差异蛋白富集到的生物学过程(例如细胞凋亡过程的调控、免疫系统过程等)、分子功能(例如钙离子结合、铜离子结合、信号受体活性等)、KEGG通路(例如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PI3K-Akt信号通路等)显示出与锌的相关性。本研究从尿液蛋白质组学的角度探究锌对机体的整体影响,有助于深入理解锌的生物学功能,拓宽尿液蛋白质组学的应用潜力。

  • 大鼠灌胃葡萄糖酸钙后尿液组的变化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化学 提交时间: 2024-01-18

    摘要: 钙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元素。本研究对大鼠灌胃葡萄糖酸钙3225mg/kgd(相当于钙剂量300mg/kgd)4天,对比分析了大鼠短期灌胃葡萄糖酸钙前后的尿液蛋白质组。许多差异蛋白被报道与钙有关,比如Regucalcin(灌胃后是灌胃前的2.6倍,p=0.022)、跨膜蛋白132A(Transmembrane protein 132A)(灌胃后是灌胃前的8.2倍,p=0.009)、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灌胃前是灌胃后的17.5倍,p=0.006)、Claudin-3(灌胃前是灌胃后的13.3倍,p=0.037)等。差异蛋白富集到的KEGG通路包括钙信号通路,生物学过程和分子功能也显示出与钙的相关性。本研究从尿液蛋白质组学的角度探究钙元素对机体的整体影响,有助于深入理解钙元素的生物学功能,拓宽尿液蛋白质组学的应用潜力。

  • 沉迷游戏青年的尿液组学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神经生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1-09

    摘要: 电子游戏成瘾表现为对数字游戏的不断增长的热情和无节制的使用,但游戏成瘾无客观指标。本研究利用质谱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了沉迷游戏的青少年与不玩电子游戏的青少年尿液中的蛋白质组差异。共纳入10名沉迷游戏的青少年和9名不玩电子游戏的青少年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两组之间存在125种差异显著的蛋白质,其中有11个蛋白已被报道服用精神类药物后在体内发生变化,并与成瘾相关:Calmodulin、ATP synthase subunit alpha、ATP synthase subunit beta、Acid ceramidase、Tomoregulin-2、Calcitonin、Apolipoprotein E、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Heat shock protein beta-1、CD63 antigen、Ephrin type-B receptor 4、Tomoregulin-2。另外有多个蛋白可以与成瘾相关的通路相互作用:Dickkopf-related protein 3、Nicastrin、Leucine-rich repeat neuronal protein 4 、Cerebellin-4。在富集到的生物学通路中发现一氧化氮合酶的相关通路、安非他命成瘾相关通路和许多钙离子通路等一些和成瘾相关的通路。同时,通过对差异表达蛋白的分析,我们推测了一些尚未被充分研究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可能在成瘾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Protein kinase C and casein kinase substrate in neurons protein、、Cysteine-rich motor neuron 1 protein、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type-2、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member 8。 在对网络游戏成瘾青少年的尿液蛋白质进行分析时,我们发现了多种先前已在药物成瘾研究中被报道的蛋白质。

  • 大鼠灌胃多糖铁复合物后尿液组的变化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化学 提交时间: 2024-01-04

    摘要: 铁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还没有研究从尿液蛋白质组的角度探究铁元素对机体的整体影响。本研究对大鼠灌胃多糖铁复合物(28mg/kgd 铁元素,相当于成年人预防贫血的剂量)4天,采用自身前后比较和成组比较两种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大鼠短期灌胃多糖铁复合物前后的尿液蛋白质组。许多差异蛋白被报道与铁有关,包括2',3'-环核苷酸3'-磷酸二酯酶(CNPase)(灌胃前是灌胃后的7.7倍,p=0.0039)、p38(灌胃后是灌胃前的14.5倍,p=0.003)等;单只大鼠前后比较中,铁调素(Hepcidin)在4只大鼠中同时上调。差异蛋白富集到的生物学过程包括对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铁离子的反应、细胞凋亡过程的调控、造血祖细胞分化等;分子功能(如补体结合、血红蛋白结合等)、KEGG通路(如补体和凝血级联、胆固醇代谢、疟疾等)也显示出与铁的相关性。本研究从尿液蛋白质组学的角度有助于深入理解铁元素的生物学功能,并为铁代谢紊乱相关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监测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 肥胖人群与正常人群尿液组的比较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化学 分类: 生物学 >> 分子生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1-02

    摘要: 目的:对肥胖人群与正常人群尿液蛋白质组的比较。方法:收集肥胖人群和正常人群的尿液样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的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进行鉴定。筛选肥胖人群与正常人群尿液蛋白质组的差异蛋白进行蛋白质功能和生物学通路分析;将肥胖个人与正常人群尿液蛋白质组进行比较,统计共有差异蛋白进行蛋白质功能和生物学通路分析;在肥胖个人尿液蛋白质组中检索已被报道的肥胖生物标志物。结果:肥胖人群相对于正常人群尿液蛋白质组可鉴定到38个差异蛋白,其中有些蛋白已经被报道与代谢、肥胖相关,差异蛋白富集到的生物学过程也与代谢等过程相关;肥胖个人与正常人群尿液蛋白质组比较富集到8个共有差异蛋白,其中有蛋白已经被报道与代谢、肥胖相关,差异蛋白富集到的生物学过程也与代谢等过程相关;在肥胖个人相对于正常人群尿液蛋白质组的差异蛋白中,能匹配到已被报道的肥胖生物标志物。结论:尿液蛋白质组能进行正常人与肥胖者的区分,尿液蛋白质组差异蛋白中具有已知和肥胖、代谢相关的关键蛋白,且差异蛋白能富集到营养、代谢等相关生物学过程。尿液蛋白质组具有探究肥胖发生机制、提供个性化治疗的潜力。

  • 基于叶绿体基因组探讨桃金娘目及其近缘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9-10-1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该研究基于叶绿体基因组数据,对桃金娘目(6科44属97种)及其近缘类群(牻牛儿苗目2科5属25种)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桃金娘目基因组大小为15.2~17.1 kb,包括的蛋白质编码基因数目为74~90个,牻牛儿苗目基因组大小为11.6~24.2 kb,包括的蛋白质编码基因数目为75~132个;(2)对比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和蛋白质编码基因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结果,在目间及牻牛儿苗目内差异显著,桃金娘目内基本一致;(3)基于蛋白质编码基因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桃金娘目和牻牛儿苗目均为单系,为姐妹类群;桃金娘目内形成两个大支,桃金娘科、Vochysiaceae、野牡丹科形成一支,其中桃金娘科和Vochysiaceae关系较近是姐妹群,柳叶菜科、千屈菜科和使君子科形成另一支,其中柳叶菜科和千屈菜科关系较近为姐妹群;科级水平,桃金娘科、Vochysiaceae、野牡丹科、柳叶菜科、千屈菜科、使君子科和牻牛儿苗科均为单系(仅包括一个物种的科除外);(4)支持将石榴属及菱属置于千屈菜科;(5)对蛋白质编码基因序列变异分析的结果表明,野牡丹科19个属的共享变异基因数目为53个,变异百分数范围为5.84%~29.53%,桃金娘科9个属的共享变异基因数目为57个,其变异百分数范围为1.31%~15.78%。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桃金娘目及相关科属的系统发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 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稳定表达人白蛋白基因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系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9-01-17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通过目的基因的随机整合方式,构建得到的CHO表达细胞系,常会因为目的基因插入到染色体内不稳定区域,而在长期传代过程中出现表达不稳定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位点效应所导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利用CRISPR/Cas9技术介导的同源重组,将目的基因直接整合于CHO细胞染色体上稳定表达区域,以克服位点效应带来的CHO表达细胞系的长期表达不稳定。现总共利用该技术获得了2株外源基因(人白蛋白基因)定点整合细胞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细胞上清液的产物具有人白蛋白抗原性;细胞在贴壁状态下,两株细胞系在第3、12、23、35、50代,细胞每日表达的HSA质量接近,且均维持在0.5 pg/cell/day;选取一株表达细胞系,经悬浮驯化后,在批次条件培养下,第1、25及50代的悬浮细胞,在摇瓶内的表达浓度均稳定在13-14 mg/L。本研究显示了将外源基因基因定点整合于CHO细胞基因组内的的可行性;且外源基因整合在稳定表达区域后,重组细胞系具有对外源基因长期表达的稳定性。

  • 水平饲粮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低蛋白质水平饲粮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初始体重为(45.5±3.64) kg的“长×大”二元杂交生长育肥猪14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4头猪。对照组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5.05%的正常蛋白质水平饲粮,试验组喂蛋白质水平为12.97%的低蛋白质水平饲粮。预试期为5 d,正试期为30 d。结果表明:1)低蛋白质水平饲粮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2)低蛋白质水平饲粮可提高生长育肥猪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2组试验猪粪便菌群组成在门水平上差异较小,而在属水平上差异较大。物种差异显著性分析显示除了门水平和纲水平,其他分类水平上细菌相对丰度2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低蛋白质水平饲粮能够显著提高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疣微菌科(Ruminococcaceae)、丁酸弧菌属(Butyrivibrio)和假丁酸弧菌属(Pseudobutyrivibrio)等可以利用碳水化合物和纤维分解产生丁酸的有益菌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降低Paraeggerthella和代尔夫特菌属(Delftia)等易使机体受到感染的细菌相对丰度(P<0.05)。此外,群落组成差异分析显示低蛋白质水平饲粮组猪相比于正常蛋白质水平饲粮组猪有着不同的肠道微生物区系。由此可见,饲粮蛋白质水平降低2%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无不利影响,还可改善肠道菌群平衡,有利于机体健康。

  • 貉对5种动物性饲料中粗消化率及有效能值的测定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测定貉对5种常用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中粗蛋白质的消化率及有效能值。选取体重相近的健康公、母貉各3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公母各占1/2),每个重复1只,单笼舍饲。6组貉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和以20%(鱼粉、鸡肉粉或肉骨粉)或15%(血粉或酶解羽毛粉)待测饲料替代基础饲粮组成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 d。结果显示:公、母貉对上述5种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中干物质、有机物质和粗蛋白质的消化率及消化能和代谢能均无显著差异(P>0.05)。貉对鱼粉、肉骨粉、鸡肉粉、血粉和酶解羽毛粉的消化能分别为17.30、12.60、17.09、20.27和18.84 MJ/kg,代谢能分别为13.94、10.38、14.44、16.05和15.10 MJ/kg,粗蛋白质消化率分别为94.8%、80.7%、81.0%、92.6%和87.5%。由此得出,作为蛋白质饲料资源,貉对鱼粉中粗蛋白质的消化率最高,其次为血粉和酶解羽毛粉,对鸡肉粉和肉骨粉中粗蛋白质的消化率较低

  • 杂交鲌“先锋1号”幼鱼需求量的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杂交鲌“先锋1号”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以确定其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以鱼粉、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质源,配制了6种蛋白质水平(25.63%、30.28%、35.13%、40.26%、45.42%和50.53%)的等脂等能试验饲料。将平均体重为(5.42±0.16) g的杂交鲌“先锋1号”幼鱼63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35尾,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56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试验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先显著上升(P0.05),但显著影响了全鱼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含量(P0.05)。血清总蛋白含量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先显著升高(P0.05)。以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折线回归分析得到杂交鲌“先锋1号”幼鱼对饲料蛋白质的需要量分别为36.43%和38.81%。

  • 达氏鳇幼鱼对6种原料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为了解达氏鳇(Huso dauricus)幼鱼对不同蛋白质原料的消化能力,以0.4%的二氧化钛(TiO2)为指示剂,分别将鱼粉、鸡肉粉、肉骨粉、羽毛粉、双低菜粕和玉米蛋白粉这6种蛋白质原料与基础饲料按照3:7的比例配制试验饲料,测定达氏鳇幼鱼对这6种蛋白质原料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总能和总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挑选初始体质量为(66.79±2.18) g的达氏鳇幼鱼420尾,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鱼20尾。基础饲料投喂2周后,开始用试验饲料投喂,试验饲料投喂1周后采用捞网收集成形的粪便,共收集10 d。结果表明:达氏鳇幼鱼对鱼粉、鸡肉粉、肉骨粉、羽毛粉、双低菜粕和玉米蛋白粉这6种蛋白质原料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总能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54.79%~88.07%、73.62%~89.47%、99.80%~100.74%、66.64%~89.24%、51.27%~98.62%。在6种蛋白质原料中,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均在99%以上,而干物质、粗蛋白质和总能表观消化率则以鱼粉和鸡肉粉较高,玉米蛋白粉和双低菜籽粕次之,肉骨粉和羽毛粉较差。其中,鱼粉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最高,为89.47%,显著高于其他蛋白质原料(P<0.05);鸡肉粉次之,为81.14%,与肉骨粉、双低菜籽粕和玉米蛋白粉差异不显著(P>0.05);羽毛粉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最低,为73.62%,与肉骨粉差异不显著(P>0.05),与其他蛋白质原料差异显著(P<0.05)。各蛋白质原料中总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与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由此可知,对于达氏鳇幼鱼饲料,鱼粉是最佳的蛋白质来源,鸡肉粉、玉米蛋白粉和双低菜籽粕亦可以作为其优质的蛋白质来源,而羽毛粉和肉骨粉作为蛋白质来源时,要控制其在饲料中的用量。

  • α-酮戊二酸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α-酮戊二酸(AKG)是三羧酸循环中的中心物质,也是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的桥梁。AKG作为铵离子清除剂,是提供谷氨酰胺的来源,能够促进肌肉蛋白质合成和抑制蛋白质降解,并为胃肠道细胞提供能量代谢的燃料。AKG可以通过脯氨酰-4-羟化酶产生脯氨酸,增加胶原蛋白合成,促进骨骼系统发育。此外,AKG可以抑制ATP合成酶和雷帕霉素靶蛋白,延长线虫的寿命。AKG不仅延长寿命,而且延迟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另外,AKG在消除毒性、提高耐寒性、缓解氧化应激损伤以及促进人类多潜能干细胞分化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本文旨在对AKG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以促进人们对AKG的理解,为AKG在动物营养调控和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育成后期(10~17周龄)饲粮中适宜代谢能和水平的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育成后期(10~17周龄)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对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生长性能、器官指数、小肠发育以及产蛋高峰期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通过建立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与所检测指标之间的回归模型,得到育成后期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饲粮中适宜的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本研究共包括2个试验。试验1:随机选取810只64日龄蛋鸡,将其随机分为9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采用3[代谢能水平:11.77(高)、11.27(中)、10.77 MJ/kg(低)]×3[蛋白质水平:16.50%(高)、15.50%(中)、14.50%(低)]试验设计,共配制9种试验饲粮,分别饲喂上述9组试验鸡,试验期8周(10~17周龄)。试验2:试验鸡的分组情况保持不变,所有试验鸡饲喂同一饲粮(代谢能水平:10.91 MJ/kg;蛋白质水平:15.98%),试验期14周(18~31周龄)。试验1结果显示:1)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蛋鸡平均日采食量(ADFI)、料重比(F/G)和胫骨长有显著影响(P<0.05);饲粮蛋白质水平对蛋鸡ADFI和胫骨长有显著影响(P<0.05);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的互作效应对蛋鸡ADFI、平均日增重(ADG)和F/G均有显著影响(P<0.05)。2)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及二者的互作效应对蛋鸡各器官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3)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蛋鸡空肠、十二指肠、小肠长度有显著影响(P<0.05);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的互作效应对蛋鸡空肠和小肠长度有显著影响(P<0.05)。试验2结果显示:1)育成后期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对蛋鸡产蛋高峰期生产性能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育成后期饲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蛋鸡产蛋高峰期ADFI呈下降趋势;育成后期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的互作效应对蛋鸡产蛋高峰期ADFI、平均日产蛋量、料蛋比(F/E)有显著影响(P<0.05)。2)育成后期蛋鸡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蛋鸡产蛋高峰期蛋黄颜色和蛋形指数有显著影响(P<0.05);育成后期蛋鸡饲粮蛋白质水平对蛋鸡产蛋高峰期蛋黄颜色有显著影响(P<0.05);育成后期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的互作效应对蛋鸡产蛋高峰期蛋壳厚度和蛋形指数有显著影响(P<0.05)。通过对育成后期ADFI、F/G以及空肠、十二指肠、小肠长度和蛋黄颜色进行二次曲线拟合,得出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育成后期饲粮中适宜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0.902、10.720、11.404、11.446、11.374和11.760 MJ/kg;通过对育成后期胫骨长进行二次曲线拟合,得出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育成后期饲粮中适宜蛋白质水平为15.300%。综合上述指标,推荐育成后期(10~17周龄)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饲粮中代谢能水平为10.720~11.760 MJ/kg,蛋白质水平为15.300%。

  • 饲粮消化能和可消化粗水平对燕山绒山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消化能(DE)和可消化粗蛋白质(DCP)水平对舍饲燕山绒山羊公羔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体况良好、体重为(16.17±1.90) kg的4月龄断奶燕山绒山羊公羔9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10只。试验采用3×3完全随机设计,DE设定低(11.6 MJ/kg)、中(12.8 MJ/kg)、高(14.0 MJ/kg)3个水平,DCP也设定低(8.5%)、中(9.5%)、高(10.5%)3个水平,共配制9种饲粮。每组试验羊随机饲喂1种饲粮,当试验羊平均体重达到20 kg时,每组选择4只进行消化代谢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3 d。结果显示:1)随着饲粮DE水平的升高,粪能显著降低(P0.05)。2)摄入氮和粪氮随饲粮DE水平的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3)随着饲粮DE水平的升高,干物质、有机物、粗脂肪和钙的表观消化率逐渐提高,其中干物质、有机物的表观消化率表现为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随着饲粮DE水平的提高,燕山绒山羊的干物质、有机物、粗脂肪、钙、总能和氮的表观消化率持续提高;饲粮DCP水平显著影响了燕山绒山羊的摄入氮、消化氮和氮表观消化率;饲粮DE和DCP水平分别为14.0 MJ/kg和10.5%时燕山绒山羊的总能表观消化率、消化能、氮表观消化率最高,DE和DCP水平分别为12.8 MJ/kg和10.5%时燕山绒山羊的沉积氮最高。

  • 饲粮中消化能、粗和粗纤维水平对育肥苏姜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消化能、粗蛋白质和粗纤维水平对育肥苏姜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162头体重(50.49±4.78) kg的苏姜猪,随机分为9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公母各占1/2)。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消化能水平分别为11.64、12.24、12.84 MJ/kg,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2%、13%、14%,粗纤维水平分别为5%、8%、11%,配制9种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结果显示:1)11.64 MJ/kg消化能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高于12.24、12.84MJ/kg消化能组(P<0.05);饲粮消化能水平对试验猪的平均日增重(ADG)、料重比(F/G)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试验猪的ADG、ADFI和F/G均无显著影响(P>0.05)。8%和11%粗纤维组的ADG、ADFI、F/G分别显著高于(P<0.05)、极显著高于(P<0.01)、极显著低于(P<0.01)5%粗纤维组。2)12.24 MJ/kg消化能组屠宰率和胴体长显著高于11.64 MJ/kg消化能组(P<0.05);11%粗纤维组平均背膘厚极显著低于5%粗纤维组(P<0.01)。3)12.84 MJ/kg消化能组的肌肉红度值极显著高于11.64和12.24 MJ/kg消化能组(P<0.01);13%粗蛋白质组肌肉pH24 h显著低于12%粗蛋白质组(P<0.05);8%和11%粗纤维组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5%粗纤维组(P<0.01)。综合考虑上述因素,育肥苏姜猪饲粮中消化能、粗蛋白质、粗纤维的适宜水平分别为12.84 MJ/kg、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