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菜籽油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的影响及机理的探索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菜籽油是我国的重要国产植物油之一,菜籽油中的芥酸含量是影响其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的重要因素。产蛋期蛋鸡体内脂肪代谢强度大,油脂的种类和水平影响蛋鸡脂肪代谢,且油脂是蛋黄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鸡蛋品质与蛋鸡饲粮中的油脂品质和添加量息息相关。本文概述了油菜品种、菜籽油分类、菜籽油脂肪酸组成,侧重分析了菜籽油对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并通过分析菜籽油对脂肪代谢、抗氧化和免疫等方面的影响探索了其机理,以期为菜籽油在蛋鸡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糖皮质激素对鸡胚肝细胞脂肪和胆汁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为揭示应激导致家禽肝脏代谢异常的机理,本研究探查了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DEX)对鸡胚肝细胞脂肪和胆汁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19胚龄的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蛋,原代培养鸡胚肝细胞(37 ℃、5% CO2),用0(对照)、200、500、1 000 nmol/L的地塞米松分别处理24 h。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500、1 000 nmol/L)地塞米松处理显著降低了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脂肪酸转运蛋白1(FATP-1)、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载脂蛋白B100(APOB100)、肝脏X受体(LXR)以及胆汁酸摄取相关基因Na+/牛磺胆盐共转运体(NTCP)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P<0.05),显著提高了胆汁酸排出相关基因——胆盐输出泵(BSEP)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P<0.05);低剂量(200 nmol/L)地塞米松处理显著提高胆汁酸合成相关基因——胆固醇7-羟化酶(CYP7A1)和法尼酯X受体(FXR)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P<0.05),同时,SREBP-1C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BSEP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由此表明,高剂量糖皮质激素对鸡胚肝细胞的脂肪合成、转运和胆汁酸的摄取具有抑制作用;低剂量糖皮质激素可以促进胆汁酸的合成和排出,部分反应具有剂量依赖性。

  • 湘云鲫饲料中磷酸二氢钙的适宜添加量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以初始体重为(40.00±0.34) g的湘云鲫幼鱼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分别饲喂磷酸二氢钙(MCP)添加量为1.0%、1.5%、2.0%、2.5%、3.0%和3.5%的6种等氮等能的实用饲料,进行8周的养殖试验,旨在研究湘云鲫饲料中MCP的适宜添加量。结果显示:随饲料中MCP添加量的增加,湘云鲫的终末均重、增重率(WGR)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FCR呈现下降后上升趋势,终末均重、WGR均在MCP添加量为2.5%时达到最高值,FCR在MCP添加量为3.0%时达到最低值。随着饲料中MCP添加量的增加,湘云鲫全鱼、肌肉和肝脏粗脂肪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添加量为2.5%时达到最低值;而全鱼粗蛋白质含量以及全鱼和脊椎骨磷含量在该添加量下达到最高值,全鱼水分含量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MCP添加量为2.5%时,肠道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活性以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达到最高值,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和肝脏丙二醛含量达到最低值。血清胆固醇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磷含量随饲料中MCP添加量的增加呈先上升高后稳定趋势,血清钙含量各组间无差异显著(P>0.05)。以增重率、饲料系数、全鱼和脊椎骨磷含量为观测指标,通过二次曲线模型和折线模型分析得出,湘云鲫饲料中MCP的适宜添加量为2.55%~2.71%。

  • 糖皮质激素和饲粮脂肪水平对肉鸡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DEX)和饲粮脂肪水平对肉鸡脂肪代谢的影响。选取22日龄体重相近的爱拔益加(AA)肉鸡200只,随机分成低脂(LFD)和高脂饲粮(HFD)2个处理,每个处理100只,饲喂至38日龄。在35日龄时每个饲粮处理下设2个子处理,分别在皮下注射DEX(2.0 mg/kg BW)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个子处理50只,连续处理3 d。结果表明:1)LFD和HFD饲喂条件下,糖皮质激素均显著降低肉鸡体重和腿肌重(P<0.05),显著提高肝脏比重和血液甘油三酯(TG)含量(P<0.05)。2)LFD饲喂条件下,糖皮质激素显著提高腹脂比重及胸肌、腿肌的TG含量(P<0.05)。3)HFD饲喂条件下,糖皮质激素显著提高腹脂和腿肌的肉碱脂酰转移酶1(CPT1)含量(P<0.05),显著降低肝脏和胸肌的CPT1含量(P<0.05)。4)糖皮质激素导致糖皮质激素受体(GR)、过氧化物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脂肪酸转运蛋白1(FATP1)mRNA表达量在腹脂和胸肌中呈整体上调趋势,而在肝脏和腿肌中呈整体下降趋势。结果提示,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GR、PPARα和FATP1调控肉鸡的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在肌肉和肝脏的异位沉积。高脂饲粮可能通过激活腹脂和腿肌的CPT1,促进脂肪酸的氧化利用,从而缓解糖皮质激素导致的脂肪沉积现象

  • 长链非编码RNA对脂肪沉积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 bp的非编码蛋白质RNA,具有很弱或没有编码蛋白质的功能,能通过基因印记、表观遗传等,在转录或转录后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随着全球肥胖问题的加剧,调控脂肪代谢的因素成为研究者的焦点。近年来,随着lncRNA功能的不断发现,大量研究报道lncRNA对脂肪沉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正向促进和反向抑制脂肪沉积的lncRNA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 限饲对妊娠中期母羊血液生化指标及内脏脂肪组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限饲对妊娠中期母羊血液生化指标、内脏脂肪组织(VAT)脂肪酸组成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妊娠湘东黑山羊16只,妊娠时间(45±3) d,体重(29.86±3.07) kg,随机分配至对照组(C组,100%妊娠营养需求)和限饲组(R组,60%妊娠营养需求),每组8只,试验期为妊娠45~100 d。妊娠101 d时,检测血液生化指标以及瘤胃网膜、肠系膜和肾周脂肪组织中脂肪酸组成、脂肪代谢和能量感知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R组与C组相比:1)血液胰高血糖素、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液瘦素、脂联素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2)网膜脂花生四烯酸、棕榈油酸、亚油酸、二十碳三烯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系膜脂豆蔻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肾周脂亚油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三烯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3)网膜脂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的催化亚基α2(AMPKα2)基因表达有上调的趋势(0.05展开 -->

  • 壳聚糖调控家禽的研究进展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壳聚糖是一种天然多氨基葡萄糖,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研究显示,壳聚糖具有抑菌、抗炎症、抗氧化、抗肿瘤、增强免疫等生物学功能。本文从壳聚糖对家禽脂肪的消化、体脂沉积、血清生化和脂肪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初步探讨了壳聚糖对家禽脂肪代谢的调控及其机制

  • 半胱胺对宁乡猪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8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半胱胺对宁乡猪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脂肪代谢的影响。选取同批次平均体重约43.0 kg宁乡阉公猪3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80 mg/kg半胱胺,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中葡萄糖含量提高了21.91%(P<0.01),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提高了26.22%(P<0.01),总胆固醇含量提高了9.75%(P<0.10),尿素氮含量降低了14.14%(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肝脏中饱和脂肪酸中肉豆蔻酸、棕榈酸和花生酸含量分别降低了72.09%(P<0.01)、13.12%(P<0.05)和71.13%(P<0.01),十七烷酸含量提高了11.77%(P<0.10);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升高了40.37%(P<0.01),其中反油酸含量降低了85.90%(P<0.01),油酸含量提高了55.80%(P<0.01);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了7.56%(P<0.05),其中亚油酸含量降低了18.56%(P<0.01),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三烯酸含量分别提高了96.13%和37.99%(P<0.01)。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α(PPARα)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综上,在宁乡猪肥育猪饲粮中添加半胱胺能提高肝脏中DHA的含量,可能是通过调控肝脏脂肪代谢基因PPARα的表达,进而影响机体的脂肪代谢。

  • 杜仲叶对绵羊的影响及其机理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8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为研究杜仲叶对绵羊脂肪代谢和肉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随机选择70~80日龄、体重25~30 kg的绵羊(湖羊)30只,平均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CTL组,饲粮中不含杜仲叶)、低水平杜仲叶组(EUL1组,饲粮含10%杜仲叶)和高水平杜仲叶组(EUL2组,饲粮含20%杜仲叶),每组10只。预试期15 d,正试期90 d。采集血液,测定血浆脂质代谢分析指标,采集背最长肌,测定营养物质含量,采集肝脏组织,测定脂肪代谢相关酶和核转录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水平。结果表明:1)各组干物质采食量EUL1组>EUL2组>CTL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肌肉不饱和脂肪酸(USFA)含量显著升高(P<0.05),其中,EUL2组肌肉MUFA、PUFA含量及USFA/SFA显著升高(P<0.05)。5)与CTL组相比,杜仲叶能够显著下调肝脏脂肪合成相关酶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和核转录因子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γ(PPARγ)的mRNA表达水平(P<0.05);显著上调肝脏脂肪酸分解相关酶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A(CPT1A)、脂蛋白酯酶(LPL)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CTL组相比,EUL2组肝脏SCD1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果提示,杜仲叶通过调节脂肪合成和分解相关基因的表达,显著影响绵羊脂肪的代谢和肌肉脂肪酸的组成。

  • 丁酸梭菌对肉鸡腿肌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梭菌对肉鸡腿肌脂肪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肉公鸡192只,随机分为2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109 CFU/kg丁酸梭菌的饲粮,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显著增加了21日龄肉鸡腿肌肌内脂肪含量(P0.05)。2)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显著降低了21日龄肉鸡腿肌激素敏感脂肪酶活性(P<0.05),显著提高了21日龄肉鸡腿肌脂蛋白脂酶活性(P<0.05),且有增加42日龄肉鸡腿肌脂蛋白脂酶活性的趋势(0.05展开 -->

  • 饲粮中胆碱添加水平对3~5月龄獭兔肝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胆碱添加水平对3~5月龄獭兔肝脏脂肪代谢的影响。选用200只体重相近的3月龄獭兔,随机分成5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0(对照)、200、400、600和800 mg/kg的50%氯化胆碱(折算为胆碱的添加水平后分别为0、87、174、261和348 mg/kg)的试验饲粮,试验饲粮实测胆碱水平分别为800、900、1 000、1 100和1 200 mg/kg。预试期7 d,正试期53 d。结果表明:饲粮中胆碱添加水平显著影响肝脏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7、174、261和348 mg/kg的胆碱显著增加血清中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瘦素(LEP)的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174和261 mg/kg的胆碱显著增加血清中生长激素(GH)的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261和348 mg/kg的胆碱显著增加血清中脂蛋白酯酶(LPL)的活性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261 mg/kg的胆碱显著提高肝脏中肉碱棕榈酸转移酶1(CPT1)mRNA的表达水平(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261 mg/kg的胆碱(饲粮实测胆碱水平为1 000 mg/kg)改变了獭兔肝脏中脂肪酸组成,促进了肝脏中脂肪酸氧化关键基因CPT1的表达,同时加强了肝脏中甘油三酯(TG)的输出过程。

  • 饲粮中添加泛酸对生长獭兔肝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泛酸对家兔肝脏脂肪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相似的断奶獭兔1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獭兔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獭兔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20和40 mg/kg泛酸的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0 mg/kg泛酸显著降低了生长獭兔肩胛、胃周和肾周脂肪沉积率(P0.05);随着饲粮中泛酸添加水平的升高,生长獭兔血浆中甘油三酯的含量先降低后趋于稳定,20、40 mg/kg添加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0~40 mg/kg泛酸显著升高了生长獭兔血浆中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0 mg/kg泛酸显著增加了肝脏中激素敏感脂酶(HSL)和骨骼肌中脂肪酸转运蛋白(FATP)基因的表达量(P<0.05);饲粮中添加20~40 mg/kg泛酸显著增加了肝脏中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基因的表达量(P<0.05);饲粮中添加10~40 mg/kg泛酸显著增加了肝脏中脂肪酸合成酶(FAS)基因和骨骼肌中CPT1基因的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泛酸影响生长獭兔肝脏内脂肪代谢,泛酸添加水平为40 mg/kg时可降低肝脏内脂肪的沉积,并能降低机体脂肪沉积率,增加骨骼肌对脂肪酸的摄取和利用。

  • 动物肌内脂肪沉积相关候选基因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含量是评价肉品质的重要因素,对风味、嫩度、纹理等肉类感官品质起着重要作用,而IMF的沉积主要受脂肪摄取、合成、分解3条代谢途径的调控。本文综述了影响IMF沉积的相关候选基因,初步揭示了影响脂肪代谢的机理,旨在为今后调控IMF沉积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丁酸梭菌对肉鸡腿肌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梭菌对肉鸡腿肌脂肪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肉公鸡192只,随机分为2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109 CFU/kg丁酸梭菌的饲粮,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显著增加了21日龄肉鸡腿肌肌内脂肪含量(P0.05)。2)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显著降低了21日龄肉鸡腿肌激素敏感脂肪酶活性(P<0.05),显著提高了21日龄肉鸡腿肌脂蛋白脂酶活性(P<0.05),且有增加42日龄肉鸡腿肌脂蛋白脂酶活性的趋势(0.05展开 -->

  • 饲料硒含量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硒含量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脂肪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2.12±0.01) g的黄颡鱼幼鱼45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幼鱼,分别投喂硒含量<0.05(对照组)、0.15、0.23、0.35、0.47和0.96 mg/kg的6种等氮等脂试验饲料,饲养期为8周。结果显示:黄颡鱼的增重率随着饲料硒含量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饲料硒含量为0.23 mg/kg时达到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系数的变化趋势与增重率相反,在饲粮硒含量为0.23 mg/kg时达到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存活率各组均为100%。全鱼粗蛋白质含量在饲料硒含量为0.35 mg/kg的组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饲料硒含量为0.23 mg/kg的组(P<0.05)。对照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饲料硒含量为0.15、0.47和0.96 mg/kg的组(P<0.05),而对照组全鱼水分含量则显著高于饲料硒含量为0.15、0.35、0.47和0.96 mg/kg的组(P<0.05)。血浆胆固醇含量在饲料硒含量为0.23 mg/kg的组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全鱼硒含量和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随着饲料硒含量的增加而升高,二者与饲料硒含量呈正剂量效应关系。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着饲料硒含量由<0.05 mg/kg升高到0.47 mg/kg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而后在饲料硒含量为0.96 mg/kg时又出现升高。对照组肝脏脂蛋白脂酶(LPL)和脂肪酸合成酶(FAS)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饲料硒含量为0.23 mg/kg的组(P<0.05)。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计算出黄颡鱼幼鱼饲料中硒的适宜含量为0.20 mg/kg。

  • 饲料胆固醇含量对斜带石斑鱼生长性能、组织生化指标和肝脏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胆固醇含量对斜带石斑鱼生长性能、组织生化指标和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在以酪蛋白为主要蛋白质源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5、10、15、20和25 g/kg的胆固醇,配制成6种等氮等能试验饲料,并分别命名为C0、C0.5、C1、C1.5、C2和C2.5,饲料中胆固醇实测含量分别为2.6、7.5、12.7、17.2、22.2和27.2 g/kg,投喂360尾平均初重为(84.30±0.25) g的斜带石斑鱼10周。每种试验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投喂20尾鱼。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胆固醇含量的升高,增重率(WGR)、蛋白质效率(PER)和饲料效率(FE)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0.5组WGR、PER和FE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饲料胆固醇含量的上升,血清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先上升后趋于平稳,血清HDL-C/LDL-C呈下降趋势。C2.0组血清T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2.5组血清HDL-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C0.5、C1.5组(P<0.05),C2.5组血清LDL-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对照组血清HDL-C/LDL-C显著高于各添加组(P<0.05)。随着饲料胆固醇含量的升高,斜带石斑鱼肝脏ME活性呈升高趋势,C1.5、C2.0和C2.5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肝脏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Ⅰ(CPTⅠ)活性先下降后趋于平稳,对照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肝脏CYP7A1活性则先上升后趋于平稳,以C2.5组活性最高,较对照组升幅达35.48%(P<0.05)。本试验中,以WGR和肝脏CYP7A1活性为评价指标进行折线模型分析得出,斜带石斑鱼对饲料中胆固醇的需要量分别为7.43和8.70 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