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茶属瘤果茶组10 种植物的花粉和叶表皮微形态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12-24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10 种瘤果茶组植物进行叶表皮微形态和花粉形态观 测,并分别依据花粉特征和叶表皮特征进行聚类分析,以期能为该组植物的系统演化、分类 鉴定等提供必要依据,其中10 种植物的花粉形态为首次报道。结果表明:(1)10 种植物 的花粉形态和大小差异不大,为近球形、长球形或扁球形;极面观为三裂近圆形或三裂近三 角形;赤道观面为椭圆形,极赤比(P/E)为0.85~1.16,萌发孔类型为三孔型;外壁纹饰特 征差异较显著,为颗粒状、皱沟状或皱波状至颗粒状形态,有较为重要的分类价值。(2) 通过对测量指标提取主成分聚类分析,当欧氏距离为4.5 时,得到4 个分类群,部分分类结 果和宏观形态学分类一致。(3)10 种植物的叶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型和多边形,种间形态差 异较大;曾氏瘤果茶和荔波红瘤果茶的上下表皮均有腺体;气孔器仅分布在下表皮,均为环 列型;垂周壁样式呈现出浅波形、波形、直曲形和深波形。此外,叶表皮微形态的细胞大小 和气孔器特征(大小、密度)在种间有显著差异。该研究表明花粉形态和叶表皮微形态在瘤 果茶组中类型多样,可作为区分部分近缘种类群的依据。

  • 杜鹃花属映山红亚属植物叶表皮显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08-05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澄清映山红亚属(Rhododendron subg. Tsutsusi)内的系统关系问题,选择杜鹃花 属映山红亚属37 种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9 种为首次报道,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其叶 表皮显微特征。结果表明:(1)气孔器均为无规则型且均在远轴面。(2)根据叶片微形态 特征,可将映山红亚属的种类分为杜鹃型(R. simisii-type)、岭南杜鹃型(R. mariae-type)、 皋月杜鹃型(R. indicum-type)、崖壁杜鹃型(R. saxatile-type)及丁香杜鹃型(R. farreraetype) 等五种类型。(3)杜鹃型植物气孔器周边无或具间断的条形突起。(4)岭南杜鹃型 气孔器周围有多层条形突起环绕,保卫细胞两极不具T 型加厚。(5)皋月杜鹃型叶表皮保 卫细胞两极具有T 型加厚, 与叶状苞亚属( Subg. Therorhodion ) 叶状苞杜鹃( R. redowskianum)的气孔器特征相似,推测与叶状苞亚属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6)崖壁杜 鹃型植物表皮毛单一,多呈卷曲状与其他类型有所不同,且未见腺体。(7)丁香杜鹃型植 物表皮毛仅有腺体。(8)依据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讨论了一些近缘种类的关系,如倾向于将 背绒杜鹃(R. hypoblematosum)和千针叶杜鹃(R. polyraphidoideum)处理为独立的种,支 持保留紫薇春(R. naamkwanense var. cryptonerve)作为南昆杜鹃(R. naamkwanense)的变 种地位,不支持将腺花杜鹃(R. adenanthum)并入细瘦杜鹃(R. tenue)作异名处理等。研 究结果表明,叶表皮显微特征在映山红亚属内物种划分上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