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基于解剖学的花叶类玉兰光合特性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6-02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以花叶类玉兰的全绿叶、花叶和全黄叶为试验材料,该研究从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叶 片解剖结构、光响应曲线等方面探讨3 种类型叶片的解剖结构与光合特性的关系,从解剖学 揭示花叶类玉兰光合特性成因。结果表明:(1)花叶类玉兰的黄色叶斑是由叶绿体结构异常 导致叶绿素含量降低形成的叶绿素型叶斑。(2)花叶类玉兰黄色区域类囊体结构异常,ATP 合成受阻,阻碍了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3)解剖结构显示全绿叶栅栏组织发达,叶绿体完 整性和色素含量均高于花叶和全黄叶,其净光合速率较高。(4)全绿叶和花叶的最大净光合 速率和光饱和点存在显著性差异,全绿叶较花叶能够耐受更大范围的强光。该研究进一步阐 明了花叶类玉兰的叶绿体结构影响其光合特性,为花叶类玉兰的优良种质选育提供了参考。

  • 三个玫瑰品种花色物质的代谢组学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8-04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玫瑰(Rosa rugosa)具有很高的观赏效果和商业价值,但其花色比较单一,限制了玫 瑰的开发利用及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为了探究‘苦水玫瑰’、‘墨红玫瑰’和‘保加利亚 白玫瑰’3 个不同品种玫瑰的呈色物质,该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 PLC-Q-TOF-MS)联用检测花瓣类黄酮的种类和含量,通过 KEGG 数据库对差异代谢物进行 富集分析,筛选出关键代谢物,并分析与花色表型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在 3 个不 同色系玫瑰花瓣中共检测到 58 种代谢物,其中花青素只有一种为矢车菊-3-O 葡萄糖苷,约 占 30.45%;(2)K-means 聚类分析表明,共有 12 种关键代谢物注释到 KEGG 代谢通路中, 其中乔松素和杨梅黄酮是决定‘苦水玫瑰’和‘墨红玫瑰’花色呈红色的主要物质,圣草酚、 木犀草素和山萘酚是决定‘保加利亚白玫瑰’花色呈白色的主要物质。该研究结果可为具有 特定颜色玫瑰的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并且促进玫瑰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 湿地松无性系松脂组分分析及评价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7-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从湿地松种子园现有的速生材用无性系中选择产脂力强、松脂品质高的优良无性系,高效 利用湿地松良种资源,以湿地松第一代种子园内36 个无性系为材料,测定其松脂质量流速以及胸 径生长量,并进一步采用GC-MS 分析其松脂成分,基于上述指标利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对参 试36 个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共鉴别出了21 种松脂成分,其中包括8 种单帖成 分,13 种二萜组分。(2)相关性分析表明,松脂质量流速(RMR)与单萜含量显著正相关,与枞 酸型树脂酸呈弱的负相关,与海松酸型树脂酸无明显关联。(3)从松节油含量、松脂质量流速、 枞酸型树脂酸、海松酸型树脂酸4 个维度对参试无性系进行聚类分析,可将36 个无性系分为3 大 类,且各类型间差异显著,第1 类的表现要远好于其他2 类。(4)在产脂力高的基础上, 6-44、 4-11-1、1-38、3-64 等4 个无性系单萜含量高;4-11-1、3-64、2-0420、3-468 等4 个无性系海松酸 型树脂酸含量高;而无性系2-173 枞酸型树脂酸含量较高。综上表明,该研究定性分析了湿地松的 松脂成分,定量评估了36 个无性系的产脂力与组分含量,为湿地松脂用无性系选择奠定了基础。

  • 土壤因子与华重楼生物量和药效成分含量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08-05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了研究土壤因子对华重楼生长和药效成分积累的影响,为人工栽培种植提供理论 依据,该文测定了华重楼不同产地土壤成分、样品的生物量和重楼皂苷的含量,分析了土壤 因子与华重楼生物量和药效成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产地土壤成分和华重楼产 量及其重楼皂苷含量均有差异;(2)相关性分析显示,干重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显著 正相关,重楼皂苷Ⅰ与有机质和速效磷显著正相关,重楼皂苷Ⅱ与速效磷和速效钾显著正相 关,而重楼皂苷Ⅶ与土壤各因子的相关性不显著;(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干重 的主导因子为碱解氮,影响重楼皂苷Ⅰ的主导因子为有机质,影响重楼皂苷Ⅱ的主导因子为 速效磷,而重楼皂苷Ⅱ与碱解氮呈线性负相关。综合分析认为,影响华重楼干重的土壤因子 主要是碱解氮,而影响华重楼皂苷含量的土壤因子主要为有机质和速效磷。

  • 神木天坑不同小生境木本植物叶功能性状的差异与关联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07-05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了分析天坑木本植物叶功能性状的变异特征及小生境对木本植物叶功能性状的影响,该文以神木天坑不同小生境(底部、坑腰和边缘)的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选取叶厚度、叶组织密度、叶面积等10个叶功能性状指标,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结果表明:(1)神木天坑木本植物10个叶功能性状中,叶面积变异系数最大(113.9%),叶碳含量变异系数最小(10.5%)。(2)天坑边缘、坑腰的乔木叶组织密度显著高于底部(P0.05)。(3)不同小生境叶功能性状相关性存在一定差异,随底部到边缘小生境变化,叶厚度与叶面积逐渐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叶组织密度(-0.833)、叶钾含量(0.782)、叶干物质含量(-0.647)贡献较大,是神木天坑不同小生境木本植物叶功能性状主要指标。综上表明,叶功能性状之间普遍关联,天坑木本植物通过对叶功能性状的权衡来适应不同小生境,该研究可为了解植物对特殊生境的适应机制及天坑植被的保护提供理论指导。

  • 不同种源木姜叶柯种子生物学性状变异及质量特征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1-04-29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探讨不同种源木姜叶柯种子生物学性状变异规律和质量特征,该文以 8 个省份 10 个种源为 对象,测定了种子 4 个生物学性状、4 个营养成分及 3 个质量性状数值,开展了 11 个种子特征参数 的相关性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种子单粒重、种子长、种子数/种序、种序长均值依次为 1.82 g、14.57 mm、16.43 个、11.78 cm,不同种源种子 4 个生物学性状变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2)种 子蛋白质、脂肪、还原糖和淀粉均值分别为 4.75 g/100g、0.97 g/100 g、1.13 %、74.23 g/100 g,淀粉 在 4 个营养成分指标中差异最小。(3)种子百粒重、含水率和生活力均值依次为 172.92 g、44.05%、 53.00%,不同种源种子 3 个质量性状差异较大。(4)种子 4 个生物学性状与淀粉、蛋白质分别正向、 负向相关,种子长与脂肪及还原性总糖正相关。(5)种子生物学性状与生境因子相关性复杂,种序 长与无霜期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达到 0.832,与海拔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698,随纬度递 增种子品质略变差。(6)种子聚类为第Ⅰ类短种序高营养成分型,第Ⅱ类长种序高生活力型,第Ⅲ 类种子繁多高淀粉型等 3 类,聚类不呈现地理效应。综上所述,不同种源种子生物学性状和质量变异 丰富,说明不同种源在子代分化已有遗传基础,种源筛选还需结合田间试验。

  • 黄花倒水莲生长与内源激素水平动态变化关系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1-04-02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探索黄花倒水莲春梢生理生化特性的差异以及不同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该文对黄花倒水莲春梢的生长动态进行监测,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脱落酸(ABA)、生长素(IAA)、赤霉素(GA)、乙烯(ETH)和玉米素核苷(ZR)五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并对两者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花倒水莲春梢生长发育过程可分为快速增长期(0~12 d)、生长转折期(16~20 d)和缓慢增长期(24~32 d)三个阶段。内源激素 ABA、GA、ETH 和 ZR 含量在缓慢增长期显著高于快速增长期和生长转折期,IAA 含量各时期差异较小。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春梢长、底部叶长和叶宽在快速增长期与 ABA、GA、ETH 和 ZR 含量呈负相关,且与 ZR 含量具有一定显著性,与 IAA 含量呈正相关;生长转折期,各指标与 GA、ETH 和 ZR 含量呈正相关,与 GA 含量具有一定显著性,与 ABA 含量呈负相关;缓慢增长期,各指标与五种内源激素含量均呈正相关,与IAA 和 ZR 含量具有一定显著性。该研究结果为生产上利用外源激素调控黄花倒水莲春梢抽出以及生长提供了理论基础。

  • 四种乡土珍贵阔叶树种叶功能性状的种内和种间变异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0-08-02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植物功能性状种间性状变异反映不同物种的生活史对策,种内变异反映了同一物种不同个体应对不同环境的性状应答。人工林均一的环境有利于深入分析不同树种种内和种间变异。本研究以南宁良凤江林场的四种乡土珍贵阔叶树种(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灰木莲Magnolia blumei和望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为研究对象,对其叶功能性状的种内和种间变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同一高度的四种植物的大部分叶功能形状差异显著,只有极少数叶功能性状差异不显著。相较于其他三种植物,红锥的叶鲜重、叶厚度、叶面积、叶干重、比叶面积和叶含水率较小,但红锥的比叶重、叶干物质量和叶组织密度较大。(2)不同高度的叶功能性状存在差异,不同的树种差异表现不同。高度对叶功能性状的影响:灰木莲>望天树>观光木>红锥。随着高度的变化,9种叶功能性状中,叶厚度和叶组织密度表现最稳定,叶面积和叶干重变化较大;比叶面积呈下降趋势,比叶重呈上升趋势。(3)随着树龄的增大,灰木莲的叶功能性状变化最大,红锥的叶功能性状表现最稳定,树龄对叶功能性状的影响:灰木莲>观光木/望天树>红锥。9种叶功能性状中,受到树龄影响最大的是叶厚度和叶组织密度,影响最小的是叶鲜重、叶干重和叶面积;四种树种的叶功能性状随树龄的变化差异显著,但不具有明显规律性。(4)叶干物质量与叶厚度相关性不显著,叶含水率与叶厚度、叶面积、叶干重和比叶重相关性不显著,其余各功能性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不同产地浙贝母生物碱含量及其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9-08-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了探究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药效成分积累量与生物碱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该研究采用UPLC-MS、qPCR技术分别测定不同产地11个样品中总生物碱(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之和)含量和3个参与生物碱合成途径相关基因(HMGR、FPS和DXR)的表达量,同时运用生物统计学方法分析成熟期鳞茎生物碱含量与各基因表达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浙贝母成熟期鳞茎总生物碱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为0.2105% ~ 0.4612%。HMGR和FPS基因在盛花期组织表达、盛花期至成熟期鳞茎表达变化趋势同生物碱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DXR基因在成熟期鳞茎中表达量最高,盛花期组织表达、盛花期至成熟期鳞茎表达变化趋势同生物碱含量变化趋势大体不一致。HMGR、FPS基因表达量分别与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和总生物碱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性(P<0.05或P<0.01),以FPS基因表达量与生物碱含量相关系数为最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672,0.631,0.664,DXR基因与生物碱含量呈低度相关性。由此可以推断,生物碱的积累受MVA途径中HMGR、FPS基因协同调控或者修饰作用明显,受MEP途径中DXR基因调控作用不明显。

  • 不同产地降香黄檀种子和幼苗性状的变异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9-08-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了探讨不同产地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种子和幼苗的表型性状变异规律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关系,以来源于海南、福建、广西、广东等省区10个产地降香黄檀的种子及在广西桂林培育的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其种子和幼苗生长的9个表型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降香黄檀种子和幼苗的表型性状存在较大变异,9个性状间均差异极显著,各性状平均变异系数(CV)为12.50%,变异系数范围在7.94%~18.89%,幼苗生长性状的变异高于种子性状的变异,说明种子性状的稳定性较高。相关分析表明,各表型性状间及表型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间均存在不同的相关性,各表型性状与经度、纬度及年降水量均无显著相关性,而海拔、年均温度与年降雨量是影响降香黄檀种子和幼苗性状的主要因子。利用主成分综合得分法,筛选出了3个在种子形态、幼苗生长和萌发情况等方面较好的家系,按综合得分排序分别为仙游产地、儋州产地、尖峰岭产地。研究结果可为降香黄檀优良种质资源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

  • 砧用瓠瓜抗枯萎病及杂种优势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9-02-25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枯萎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瓜类蔬菜生产的土传病害,嫁接栽培是防治瓜类枯萎病的有效方法。本研究砧用瓠瓜种质幼苗生长指标与抗病性的相关性,并对抗病杂种优势进行分析,为筛选具有优良抗病性的砧用瓠瓜种质和选育杂交组合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砧用瓠瓜种质 H041 对西瓜枯萎病表现高抗(HR),对瓠瓜枯萎病表现抗病(R),种质 H01、H05 和杂交组合 H01×H041、H041×H05、H05×H041 对两种枯萎病均表现抗病(R)。砧用瓠瓜幼苗接种西瓜枯萎病菌后,病情指数与下胚轴粗度呈显著负相关;接种瓠瓜枯萎病菌后,总根长、根系表面积与病情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砧用瓠瓜对枯萎病的抗病性与根系生长具有相关性,可以根据根系生长情况快速评价砧用瓠瓜对瓠瓜枯萎病的抗性表现。分析砧用瓠瓜杂交组合的抗病性杂种优势显示,供试杂交组合 H05×H041 对西瓜枯萎病具备超中亲优势;杂交组合 H01×H041、H02×H041、对瓠瓜枯萎病抗性具有负向杂种优势。综合研究结果,砧用瓠瓜种质、H041、H05 兼抗西瓜枯萎病和瓠瓜枯萎病,且配制出的杂交组合表现抗性杂种优势,可作为选育抗两种枯萎病的砧木或栽培品种的抗源亲本,其中 H041 可作为优势骨干亲本。

  • 不同品种奶牛产奶量、乳成分、血清生化指标与乳钙含量的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通过检测不同品种奶牛的产奶量、乳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研究其三者与乳钙含量的相关性,为获取高钙奶源提供理论依据。从饲养娟姗牛、西门塔尔牛、西门塔尔牛与荷斯坦杂交牛(西荷F1牛)和荷斯坦牛的4个牧场中分别选取50头泌乳天数为100~150 d、胎次1~3胎、健康无疾病的奶牛,于气温(14±4) ℃的某日采集样品。记录当日3次产奶量,采集当日早、中、晚3次奶样,再从其中随机挑选30头牛,采集早、中、晚3次血液样品。即每个品种奶牛采集150个奶样,检测乳成分;采集90个血样,检测生化指标。并对不同品种奶牛乳钙含量与产奶量、乳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荷斯坦牛的产奶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奶牛(P0.05)。综上所述,品种对于乳钙含量的影响较大,娟姗牛和西门塔尔牛乳钙含量较高,荷斯坦奶牛的乳钙含量最低但产奶量最高。乳钙含量与乳蛋白率和乳锌、乳磷含量呈正相关,与血清ALP活性和PTH、维生素D、钙、磷、镁含量无相关性。

  • 贵州喀斯特山区典型人工林土壤矿质元素特征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0-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阐明群落水平上的土壤矿质元素特征,对揭示植物的产量、品质形成机制和养分计量平衡规律具有重要意义,能够科学指导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本研究以贵州喀斯特山区典型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进行类型划分,探讨了土壤矿质元素含量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该区典型人工林土壤矿质元素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且同一元素在不同树种之间的变化幅度各异,锌、铬、铁、钛、铝、镁、镍、钴等的变化规律较为一致,钙、锶等的变化趋势较为相似,砷、硒、硅在桉树(Eucalyptus robusta)林、柏木(Cupressus funebris)林和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林中的含量较高,硫、钠、氯等元素含量则相反;不同矿质元素随林分类型的变化规律不完全一致,表明植物根系对养分的提取和富集能力存在差异;矿质元素之间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不同矿质元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各异,表现出增强或抑制效应,尤其以铁、钙等元素与其他元素的关系更为密切;矿质元素之间的互作效应及其计量平衡关系是分析元素特征的关键,是未来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研究结果有利于掌握养分元素积累特征与调控规律,对于该区域典型人工林土壤养分管理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贵州喀斯特山区典型人工林土壤矿质元素特征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09-0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阐明群落水平上的土壤矿质元素特征,对揭示植物的产量、品质形成机制和养分计量平衡规律具有重要意义,能够科学指导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本研究以贵州喀斯特山区典型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进行类型划分,探讨了土壤矿质元素含量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该区典型人工林土壤矿质元素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且同一元素在不同树种之间的变化幅度各异,锌、铬、铁、钛、铝、镁、 镍、钴等的变化规律较为一致,钙、锶等的变化趋势较为相似,砷、硒、硅在桉树(Eucalyptusrobusta) 林、柏木(Cupressusfunebris)林和枇杷(Eriobotryajaponica)林中的含量较高,硫、钠、氯等元素含量 则相反;不同矿质元素随林分类型的变化规律不完全一致,表明植物根系对养分的提取和富集能力存在差异;矿质元素之间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不同矿质元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各异,表现出增强或抑制效应,尤其以铁、钙等元素与其他元素的关系更为密切;矿质元素之间的互作效应及其计量平衡关系是分析元素特征的关键,是未来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研究结果有利于掌握养分元素积累特征与调控规律,对于该区域典型人工林土壤养分管理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PRKAG3基因在不同品种猪不同生长阶段骨骼肌中的表达差异及其表达量与肉质的关系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中旨在比较PRKAG3基因在不同品种猪不同生长阶段骨骼肌中的表达差异,并探讨PRKAG3基因与肉质的关系。挑选15 kg左右的汉普夏阉公猪17头和长撒阉公猪16头,饲喂相同饲粮,当体重分别达到20和50 kg时,2个品种的猪分别屠宰5头,体重达到100 kg时分别屠宰7和6头。各生长阶段屠宰后均测定骨骼肌pH、肌糖原含量以及PRKAG3基因表达量,且在100 kg阶段屠宰后同时测定肉质性状。结果表明:1)在不同生长阶段长撒猪骨骼肌中PRKAG3基因的表达量均高于汉普夏猪,特别是在100 kg阶段,长撒猪骨骼肌中PRKAG3基因的表达量是汉普夏猪的6.81倍(P0.05),而长撒猪PRKAG3基因的表达量在100 kg阶段时显著高于20和50 kg阶段时(P0.05)。3)猪骨骼肌中PRKAG3基因的表达量与肉质的相关性存在品种效应。汉普夏猪骨骼肌中PRKAG3基因表达量与滴水损失呈正相关,与熟肉率呈负相关,与pH2呈显著负相关(P<0.05)。长撒猪骨骼肌中PRKAG3基因表达量与滴水损失和失水率呈正相关,与pH2呈负相关。上述结果表明,猪骨骼肌中PRKAG3基因具有品种和生长阶段表达差异;猪骨骼肌中PRKAG3基因的表达量与肉质性状相关,特别是与pH2,二者呈负相关。

  • 玉米青贮瘤胃降解特性与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关系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索玉米青贮瘤胃降解特性与其蛋白质分子结构的相关性,并建立拟合方程。试验采用尼龙袋法测定11种玉米青贮的干物质、蛋白质以及中性洗涤纤维的瘤胃降解率,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计算,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技术对玉米青贮样品的蛋白质分子结构(酰胺Ⅰ带、酰胺Ⅱ带、α–螺旋、β–折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酰胺Ⅱ带的峰高分别与干物质有效降解率(DMED)极显著相关(r=-0.71,P<0.01),与中性洗涤纤维慢速降解部分的降解速率(NDFc)(r=-0.52,P<0.05)、不可降解部分(NDFu)(r=-0.46,P<0.05)显著相关;酰胺Ⅰ带、Ⅱ带的峰高比分别与干物质快速降解部分(DMa)(r=0.57,P<0.05)、慢速降解部分(DMb)(r=-0.55,P<0.05)显著相关,与蛋白质不可降解部分(CPu)显著相关(r=-0.50,P<0.05),与蛋白质有效降解率(CPED)趋于相关(r=0.38,P<0.10);α–螺旋的峰高分别与干物质不可降解部分(DMu)极显著相关(r=0.59,P<0.01),与蛋白质快速降解部分(CPa)显著相关(r=0.45,P<0.05);α–螺旋和β–折叠的峰高比与干物质慢速降解部分的降解速率(DMc)极显著相关(r=0.59,P<0.01),与蛋白质慢速降解部分的降解速率(CPc)显著相关(r=0.57,P<0.05),与CPED显著相关(r=0.43,P<0.05);蛋白质分子结构与蛋白质慢速降解部分(CPb)、中性洗涤纤维快速降解部分(NDFa)、慢速降解部分(NDFb)并无相关(P>0.10)。玉米青贮蛋白质分子结构对DMED(R2=0.50)、CPED(R2=0.48)拟合最好。初步证明,可以利用FTIR技术分析玉米青贮瘤胃降解特性与其蛋白质分子结构的相关性,并建立回归方程,并利用二者的数量关系对玉米青贮的营养价值进行快速、非破坏分析,从而减少传统化学分析耗时、费力、环境污染等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