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胍基乙酸的生理作用和机理及其在肉鸡、猪生产方面的应用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胍基乙酸作为一种新型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对提高肉鸡和猪生产性能、促进能量代谢、加速蛋白质沉积、提高抗氧化能力、改善肉品质等方面具有一定效果。本文综述了胍基乙酸的代谢途径、生理作用及其机理,以及其在肉鸡和猪生产性能、肉品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胍基乙酸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提供参考。

  • 羟基蛋氨酸锌对产蛋后期蛋鸡、蛋品质和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羟基蛋氨酸锌(MHA-Zn)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体重和产蛋率相近的57周龄海兰灰蛋鸡960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参照NRC(1994)蛋鸡饲养标准和海兰公司推荐的饲粮营养水平配制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锌含量35.08 mg/kg),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80 mg/kg硫酸锌(以锌计),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40和80 mg/kg MHA-Zn(以锌计)。预试期4周,正试期12周。结果表明:1)各组之间蛋鸡的产蛋率、平均蛋重、平均日采食量、料蛋比、日产蛋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2)各组之间鸡蛋的蛋白高度、哈夫单位和蛋黄颜色均无显著差异(P>0.05)。40和80 mg/kg MHA-Zn组鸡蛋的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0 mg/kg MHA-Zn组(P<0.05),破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20 mg/kg MHA-Zn组(P<0.05)。3)各组之间蛋鸡的脾脏免疫相关基因核因子-κB1(NF-κ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80 mg/kg MHA-Zn组的脾脏白细胞介素-8(IL-8)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40 mg/kg MHA-Zn组(P<0.05),40 mg/kg MHA-Zn组显著低于20 mg/kg MHA-Zn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40和80 mg/kg的MHA-Zn可显著提高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显著降低破蛋率,并显著降低促炎因子IL-8 mRNA的相对表达量。建议产蛋后期蛋鸡饲粮中MHA-Zn适宜添加水平为40 mg/kg。

  • 菜籽油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及机理的探索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菜籽油是我国的重要国产植物油之一,菜籽油中的芥酸含量是影响其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的重要因素。产蛋期蛋鸡体内脂肪代谢强度大,油脂的种类和水平影响蛋鸡脂肪代谢,且油脂是蛋黄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鸡蛋品质与蛋鸡饲粮中的油脂品质和添加量息息相关。本文概述了油菜品种、菜籽油分类、菜籽油脂肪酸组成,侧重分析了菜籽油对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并通过分析菜籽油对脂肪代谢、抗氧化和免疫等方面的影响探索了其机理,以期为菜籽油在蛋鸡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有机锌和有机锰对蛋种母鸡、蛋品质、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有机锌和有机锰对蛋种母鸡生产性能、蛋品质、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23周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海兰褐D系祖代蛋种母鸡576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对照组(A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80 mg/kg的硫酸锌、硫酸锰,等量添加组(B组)分别用40 mg/kg的有机锌、有机锰替换对照组饲粮40 mg/kg的硫酸锌、硫酸锰,额外添加组(C组)在对照组饲粮的基础上额外添加40 mg/kg的有机锌、有机锰。试验期32周。结果表明:1)试验第32周和1~32周时,B组蛋种母鸡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有机锌和有机锰能够提高蛋种母鸡的平均蛋重和产蛋率,降低破蛋率,增加蛋壳强度,提高蛋品质,增加蛋黄中锰的沉积量。在本试验条件下,有机锌和有机锰与无机锌和无机锰等量添加效果最佳。

  • 饲粮中添加高剂量茶多酚对产蛋后期蛋鸡、蛋品质和脂质代谢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高剂量茶多酚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脂质代谢指标和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480羽65周龄罗曼粉壳蛋鸡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成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666、1 333和2 666 mg/kg茶多酚(纯度为63.58%,其中儿茶素含量为40.20%)的试验饲粮,预试期2周,正试期9周。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 666 mg/kg茶多酚显著降低产蛋率(第1~3周、第4~6周和第1~9周)、平均日采食量(第1~3周、第4~6周、第7~9周和第1~9周),显著升高料蛋比(第1~3周和第4~6周);1 333和2 666 mg/kg茶多酚组的平均蛋重在第1~3周、第4~6周和第1~9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666、1 333和2 666 mg/kg茶多酚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5),饲粮添加1 333和2 666 mg/kg茶多酚显著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含量(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666、1 333和2 666 mg/kg茶多酚显著提高肝脏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 mRNA相对表达量(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高剂量(1 333和2 666 mg/kg)的茶多酚会降低蛋鸡产蛋后期的生产性能,但可以提高鸡蛋的哈夫单位,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及蛋黄胆固醇含量,并上调肝脏AMPK基因的表达。

  • 不同钙水平饲粮添加维生素D3对产蛋后期蛋鸡、蛋品质、胫骨质量和血浆钙磷代谢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钙水平饲粮添加维生素D3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胫骨质量和血浆钙磷代谢的影响。采用3×3因子设计,即3个钙水平(3.0%、3.5%和4.0%)和3个维生素D3添加水平(0、2 500和5 000 IU/kg)。选取60周龄罗曼粉壳蛋鸡810只,随机分为9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试验采用玉米–豆粕型饲粮,试验预试期1周,正试期6周。结果表明:1)与未添加维生素D3组相比,添加维生素D3组蛋鸡平均日采食量和产蛋率极显著升高(P0.05)。2)与未添加维生素D3组相比,添加维生素D3组蛋壳强度、蛋壳重和蛋壳比重极显著升高(P0.05)。3)不同钙水平饲粮添加维生素D3对蛋鸡胫骨强度有极显著影响(P0.05),而饲粮钙水平为4.0%时,胫骨强度显著高于饲粮钙水平为3.0%和3.5%时(P0.05),与3.0%钙组相比,4.0%钙组血浆碱性磷酸酶显著降低(P<0.05)。结果显示,产蛋后期适当提高饲粮钙水平有利于蛋鸡生产性能,但维生素D3缺乏会降低生产性能,甚至引起停产;饲粮添加2 500 IU/kg维生素D3既能满足产蛋后期蛋鸡对维生素D3的需求,同时又不造成资源的浪费,节约成本。

  • 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奶牛瘤胃发酵、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复合酶制剂对奶牛瘤胃发酵、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胎次、泌乳天数和产奶量相同或相近的泌乳早期荷斯坦奶牛32头,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4组,每组8头。对照组饲喂不添加复合酶制剂的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0%、0.15%和0.20%复合酶制剂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0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15%复合酶制剂显著提高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P<0.05);添加复合酶制剂对瘤胃液乙酸含量有一定提高作用(P=0.08),而对其他挥发性脂肪酸、氨态氮和微生物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有降低pH的趋势(P=0.08)。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能显著提高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P<0.05);添加0.20%复合酶制剂能显著提高有机物的表观消化率(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血清总蛋白含量有增加趋势(P=0.09),对尿素氮含量有降低趋势(P=0.07),而对其他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10%和0.15%复合酶制剂能显著提高饲料转化率(P<0.05),0.10%组和0.15%组3.5%乳脂校正乳产量分别提高3.88和4.27 kg/d(P<0.05),0.15%组乳脂率提高12.70%(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有助于提高饲料转化率、瘤胃发酵和生产性能,且添加量为0.15%时效果较好。

  • 高温热处理粉料对产蛋鸡、蛋品质及鸡蛋卫生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温热处理粉料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鸡蛋卫生指标的影响。选取40周龄的海兰褐蛋鸡1 0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5只鸡。对照组饲喂普通粉状蛋鸡料,试验组分别饲喂经70、80和90 ℃ 3种调质温度处理的粉状蛋鸡料。预试期1周,正试期12周。结果表明:1)试验组粉料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各组之间第1~12周蛋鸡生产性能指标的差异不显著(P>0.05)。3)各组之间第12周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形指数、蛋黄比率和哈氏单位的差异不显著(P>0.05),80 ℃高温热处理粉料组蛋黄的亮度、红度和黄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蛋壳表面的大肠菌群数量均小于对照组。5)试验组的肌胃、空肠和回肠相对重量小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调质温度的升高,试验组腺胃、肌胃、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相对重量都逐渐增大,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高温热处理可以改善饲料和鸡蛋的卫生指标,但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消化道指标的影响不显著。

  • 反刍动物对磷的利用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磷是参与动物机体多种生物学反应的必需元素之一,但畜禽养殖,尤其是反刍动物养殖过程中磷排泄带来的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因此如何提高磷的利用率、减少磷排泄是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了反刍动物磷利用的相关研究进展,并结合其代谢特点归纳了提高磷利用率的措施,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 宿主防御肽调节动物肠道屏障功能的研究进展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肠道屏障功能主要是通过调节黏蛋白和紧密连接(TJ)蛋白的合成来实现的,这对维持动物肠道健康和生产性能至关重要。作为先天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宿主防御肽(HDPs)在黏膜防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中的HDPs缺乏与屏障功能障碍和稳态失调有关。HDPs通过直接诱导多种黏蛋白和TJ蛋白的表达来增强肠道屏障功能。HDPs的诱导化合物有改善动物肠道形态、生产性能和饲料转化率的功能。本综述将从HDPs对黏蛋白和TJ蛋白的转录调控作用、肠道屏障的分子调控机制以及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阐述。

  • Meta分析研究饲粮性洗涤纤维与淀粉比值对奶牛和乳成分合成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采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饲粮中性洗涤纤维(NDF)与淀粉(starch)比值对奶牛生产性能和乳成分合成的影响。试验整理了27篇有关奶牛碳水化合物营养的研究,共计123个处理,运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饲粮NDF、starch含量以及NDF与starch比值与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和乳成分的相关性,并进行相应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饲粮NDF和starch含量,饲粮NDF与starch比值与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R2=-0.799,P<0.01)、产奶量(R2=-0.730,P<0.01)、乳脂率(R2=0.664,P<0.01)和乳蛋白率(R2=-0.788,P<0.01)的相关性更强;饲粮NDF与starch比值与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P=0.02)、产奶量(P<0.01)、乳脂率(P<0.01)、乳蛋白率(P<0.01)、乳蛋白产量(P<0.01)和乳糖产量(P<0.01)存在显著的一元线性回归关系,饲粮NDF与starch比值每增加1,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蛋白产量和乳糖产量分别降低0.81、1.36、0.06和1.50 kg,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分别增加0.11%和0.07%。Meta分析结果表明,饲粮NDF与starch比值可作为反映奶牛饲粮碳水化合物组成的营养评价指标,用于指导奶牛的生产和调控乳成分的组成。

  • 枯草芽孢杆菌、蒙脱石及其互作对产蛋鸡、养分表观利用率和肠黏膜养分转运载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蒙脱石(montmorillonite,MMT)及其互作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养分表观利用率和肠黏膜养分转运载体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2×2双因子随机试验设计,主效应分别为BS(0、0.5 g/kg)、MMT(0、0.5 g/kg)及二者互作。选择360只29周龄健康的罗曼粉壳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0.5 g/kg BS(BS组)、基础饲粮+0.5 g/kg MMT(MMT组)、基础饲粮+0.5 g/kg MMT+0.5 g/kg BS(MMT+BS组)。预试期7 d,正试期70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各添加组产蛋鸡产蛋率均显著提高(P<0.05);MMT组和MMT+BS组日产蛋量显著提高(P<0.05);MMT+BS组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2)饲粮中添加BS显著提高了干物质、粗脂肪、能量和粗蛋白质的表观利用率(P<0.05);BS组和MMT+BS组能量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各添加组产蛋鸡空肠黏膜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1 mRNA表达量均显著提高(P<0.05);BS和MMT互作对产蛋鸡空肠黏膜易化葡萄糖转运载体2和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1 mRNA表达量有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单独添加BS和MMT及二者联用均能够提高产蛋鸡的产蛋率和日产蛋量,降低料蛋比;饲粮中添加BS能够提高产蛋鸡对饲粮中干物质、粗脂肪、粗蛋白质和能量的表观利用率;饲粮中单独添加BS和MMT及二者联用均能够上调产蛋鸡肠黏膜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1基因的表达。

  • β胡萝卜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机理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β-胡萝卜素是哺乳动物体组织中含量最丰富的类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重要前体物。β-胡萝卜素及其代谢产物是组织代谢中的关键调节信号因子,因而在哺乳动物(包括人)机体中发挥了许多有益作用。本文概述了β-胡萝卜素对动物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和繁殖性能等方面的作用及其机理。

  • 饲粮铜水平对奶牛、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铜水平对奶牛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60头产奶量、泌乳天数及胎次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4组,各组饲粮中铜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Ⅰ组)、10(Ⅱ组)、15(Ⅲ组)和20 mg/kg(Ⅳ组),饲粮铜水平分别为8.09、18.09、23.09和28.09 mg/kg DM,每组15头,试验期共93 d。结果表明:1)与Ⅰ组相比,Ⅱ、Ⅲ与Ⅳ组的产奶量分别提高了4.91%、6.27%及4.78%(P<0.05),乳中体细胞数量极显著降低(P<0.01)。2)与Ⅰ组相比,Ⅱ和Ⅲ组的中性洗涤纤维(NDF)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了6.21%和7.60%(P<0.05),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了6.78%和8.22%(P<0.05)。3)与Ⅰ组相比,Ⅱ、Ⅲ和Ⅳ组血清铜、铜蓝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丙二醛(MDA)含量分别降低了50.00%、60.23%和47.08%(P<0.01),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分别提高了49.56%、165.56%和90.22%(P<0.01)。4)铜代谢指标分析说明,与Ⅰ组相比,饲粮中补充铜能极显著提高粪铜、尿铜含量(即粪和尿中铜的排出量)和铜沉积量(P<0.01),但饲粮铜水平对铜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补充铜可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促进机体对养分的利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但粪铜随着饲粮铜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综合考虑,在本试验条件下,奶牛饲粮适宜铜水平为18.09~23.09 mg/kg DM(铜采食量为403.59~514.21 mg/d)。

  • 酿酒酵母培养物对泌乳奶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酿酒酵母培养物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产奶量、胎次和泌乳天数相近的健康荷斯坦泌乳奶牛45头,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精料量1%和2%的酿酒酵母培养物。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试验Ⅱ组产奶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1);试验Ⅰ组产奶量较对照组提高了0.36 kg/d,但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干物质采食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0.22和0.46 kg/d,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之间乳成分和饲料转化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4)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丙血清氨酸转移酶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组之间其他各项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精料量2%的酿酒酵母培养物可显著提高泌乳奶牛生产性能,改善机体免疫能力,从而增加牧场经济效益。

  • 不同补饲水平对槐树林下散养芦花蛋鸡、蛋品质、内脏器官发育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不同补饲水平对槐树林下散养芦花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内脏器官发育及血液指标的影响,以确定槐树林下散养芦花蛋鸡饲粮的适宜补饲水平。选取健康、产蛋性能接近的45周龄的芦花蛋鸡2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将5组鸡只放养在槐树林下,各组补饲水平分别为自由采食试验饲粮的60%、70%、80%、90%和100%,补饲100%为每天饲喂90 g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70 d。结果表明:1)补饲60%组的产蛋率和平均蛋重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补饲80%、90%和100%组的哈氏单位显著高于补饲60%和70%组(P<0.05),补饲70%组的蛋黄比率显著高于补饲90%和100%组(P<0.05),补饲60%、70%和80%组的蛋黄颜色显著高于补饲90%和100%组(P<0.05)。3)补饲60%、70%组的肝脏指数和心脏指数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补饲60%、70%组的肌胃指数和盲肠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补饲80%组的腺胃指数显著高于补饲70%、90%和100%组(P<0.05),补饲80%组的输卵管重量显著高于补饲60%组(P<0.05),补饲80%组的卵泡总数显著高于补饲60%、70%组(P<0.05)。4)补饲60%、70%组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低于补饲80%、90%和100%组(P<0.05),补饲60%和70%组的血清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补饲80%、90%和100%组(P<0.05),补饲80%组的血液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补饲90%和100%组(P<0.05),补饲70%组的血液红细胞比容显著高于补饲80%、90%和100%组(P<0.05)。由此可见,槐树林下散养芦花蛋鸡的适宜补饲水平为自由采食饲粮的70%~80%。

  • 黄精多糖对种鹌鹑、蛋品质、孵化性能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黄精多糖对种鹌鹑生产性能、蛋品质、孵化性能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4 000只产蛋鹌鹑、500只雄性鹌鹑,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4%黄芪多糖及0.1%、0.4%和0.8%黄精多糖的试验饲粮,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0只产蛋鹌鹑、25只雄性鹌鹑。预试期15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1)0.4%黄精多糖组和0.4%黄芪多糖组的产蛋率及平均蛋重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和0.1%黄精多糖组(P<0.05),0.4%黄精多糖组、0.8%黄精多糖组、0.4%黄芪多糖组平均日采食量、料蛋比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2)各试验组蛋黄色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4%黄精多糖组、0.8%黄精多糖组和0.4%黄芪多糖组哈氏单位显著高于0.1%黄精多糖组和对照组(P<0.05)。3)0.4%黄精多糖组、0.8%黄精多糖组及0.4%黄芪多糖组的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入孵蛋孵化率都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4)0.4%黄精多糖组、0.8%黄精多糖组以及0.4%黄芪多糖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血清丙二醛含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和0.1%黄精多糖组(P<0.05)。结果提示,饲粮中添加0.4%和0.8%黄精多糖均能提高种鹌鹑生产性能,增加蛋黄色泽和哈氏单位,提高孵化性能,提高血清抗氧化性能,其中以0.4%黄精多糖的效果最佳。

  • 酵母培养物对泌乳中后期奶牛、养分表观消化率以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培养物(YC)对泌乳中后期奶牛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以及血清指标的影响。选取48头健康的泌乳中后期荷斯坦奶牛,按照胎次、产奶量[(36.49±1.50) kg]、泌乳天数[(175±6) d]等相同或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500 g/(d·头)压片玉米,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分别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500 g/(d·头) 酵母培养物1、500 g/(d·头)酵母培养物2、100 g/(d·头)酵母培养物3。试验期45 d,其中预试期为15 d,正试期为3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提高0.82 kg/d(P﹤0.05),产奶量显著增加1.18 kg/d(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干物质采食量分别提高0.58、0.66 kg/d,产奶量分别提高0.79、0.65 kg/d,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乳成分中乳脂率分别比对照组和试验Ⅱ组显著提高5.12%和4.83%(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乳脂率分别提高0.26%和2.70%,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Ⅰ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5.47%和3.05%(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3.71%和1.84%、1.36%和0.96%,但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Ⅰ、Ⅲ组血清球蛋白含量在第0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血清球蛋白含量在第15天及全期平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Ⅰ组血清丙二醛含量在第30天及全期平均值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在第15天及全期平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毛利润提高0.68元/(d·头),其他组均降低。综合分析得出,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能够提高泌乳中后期奶牛生产性能,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对血清生化指标没有负面影响,同时增强血清抗氧化能力,提高经济效益,以添加500 g/(d·头)的酵母培养物1效果较好。

  • 荣昌哺乳母猪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适宜需要量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哺乳期饲粮不同赖氨酸水平对荣昌母猪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和乳成分的影响,以确定荣昌哺乳母猪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SID Lys)的适宜需要量。选取2~3胎血缘相近的荣昌母猪50头,到妊娠110 d时按体况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SID Lys水平为0.60%(组1)、0.70%(组2)、0.80%(组3)、0.90%(组4)和1.00%(组5)的饲粮,哺乳期28 d。结果表明:1)提高饲粮SID Lys水平有减少母猪体重损失的趋势(P=0.0689);高水平(1.00%)的SID Lys比0.60%~0.80%SID Lys显著降低了1~14日龄仔猪平均日采食量(P0.05)。2)哺乳第14天的母猪血清尿素氮含量随饲粮SID Lys水平的提高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组3~组5显著低于组1(P0.05),但显著影响了血清雌二醇水平(P0.05),但常乳中的非脂固形物和乳蛋白含量及乳密度随饲粮SID Lys水平的提高均有不同程度地增加,其中组4和组5显著高于组1(P<0.05)。通过对母猪哺乳期体重变化、血清尿素氮和雌二醇含量进行二次曲线模拟,得到荣昌哺乳母猪饲粮SID Lys的适宜水平为0.83%~0.89%。

  • 共轭亚油酸对开产蛋鸡、蛋品质、蛋黄硬度和蛋黄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共轭亚油酸(CLA)对开产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蛋黄硬度和蛋黄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选用产蛋率、体重相近的18周龄海兰褐蛋鸡630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分别饲喂添加0、1%、2%、3%、4%、5%和6% CLA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1)饲粮CLA添加水平≤2%时,对蛋鸡的生产性能、蛋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2%~4% CLA可增加蛋壳厚度(P>0.05);饲粮CLA添加水平≥3%时,产蛋率显著降低(P<0.05),蛋黄硬度显著增加(P<0.05);饲粮CLA添加水平≥4%时,平均日采食量和腹脂率显著降低(P<0.05);饲粮CLA添加水平≥5%时,料蛋比显著升高(P<0.05),蛋黄比例显著降低(P<0.05)。2)1%、2% CLA添加组蛋黄中C16:0、C18:0和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CLA添加水平≥4%时,蛋黄中C16:0、C18:0和SFA含量显著增加(P<0.05),C16:1、C18:1、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著降低(P<0.05)。蛋黄中CLA含量随饲粮CLA添加水平的增加呈显著二次升高(P<0.01),c9,t11-CLA的富集量是t10,c12-CLA的1.47倍。综上,饲粮添加2% CLA,可以改善蛋壳质量,降低蛋黄中SFA含量,蛋黄中可富集一定量的CLA,且不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