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CropCircDB: a comprehensive circular RNA resource for crops in response to abiotic stress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学其他学科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应用技术 提交时间: 2023-02-09

    摘要: Circular RNA (circRNAs) may mediate mRNA expression as miRNA sponge. Since the community has paid more attention on circRNAs, a lot of circRNA database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plant. However, a comprehensive collection of circRNAs in crop response to abiotic stress is still lacking. In this work, we applied a big-data approach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large-scale sequencing data, and developed a rich circRNA resource: CropCircDB for maize and rice, later extending to incorporate more crop species. We also designed a metric: stress detections score, which is specifically for detecting circRNAs under stress condition. In summary, w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244 and 288 RNASeq samples for maize and rice, respectively, and found 38 785 circRNAs in maize, and 63 048 circRNAs in rice. This resource not only supports user-friendly JBrowser to visualize genome easily, but also provides elegant view of circRNA structures and dynamic profiles of circRNA expression in all samples. Together, this database will host all predicted and validated crop circRNAs response to abiotic stress.

  • 木兰科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1-08-09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我国木兰科(Magnoliaceae)植物栽培历史悠久且种类丰富,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观赏价值、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但由于生境的破坏和自身繁殖能力的限制,木兰科许多种的生存受到威胁。传统繁殖方式繁殖效率低下,而组织培养技术是推进木兰科种质资源保存及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可以应用于濒危资源保护、育种和无性系苗木的商业化生产中。木兰科植物的组织培养中无菌短枝扦插途径研究较多,体系已相对完善,一些种类的木兰科植物可以通过此途径得到生根苗;器官发生途径研究相对较少,愈伤组织诱导困难及不定芽分化困难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体细胞胚发生途径在国内鲜有研究。该文从无菌短枝扦插、器官发生、体细胞胚发生等不同再生途径出发,分析了外植体类型、培养基类型、生长调节剂浓度、培养条件等方面对离体生长的影响,归纳了组培过程中生根困难与褐化等技术问题与解决措施,展望了木兰科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木兰科植物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 茄子野生近缘种托鲁巴姆(Solanums torvum)试管微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0-04-03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嫁接栽培是茄果类蔬菜防治土传病害和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茄子野生近缘种托鲁巴姆(Solanums torvum)因综合抗性强,成为了茄子和番茄嫁接的常用优良砧木。但是,由于托鲁巴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较低,苗龄较长,限制了其在工厂化育苗中的大规模应用,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其他方法及相应技术体系提高托鲁巴姆的育苗效率,降低育苗成本。本研究探索并优化了试管内微扦插繁殖托鲁巴姆技术,以无菌播种获得初代无菌苗的茎段为外植体,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比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托鲁巴姆微扦插繁殖过程中的影响。结果表明托鲁巴姆在不同培养基中,腋芽诱导、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的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初代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 MS+KT 0.5 mg·L-1+IBA 0.1 mg·L-1,出芽率达 90%;继代扦插最佳培养基为 MS+IBA 0.4 mg·L-1,培养 30 d 的增殖系数达 6.11,植株长势健壮;最佳生根培养基为 1/2MS+IBA 0.2 mg·L-1,生根培养 30 d,单株一级根数 4.56 条,最长根长 125.80 mm、根粗 0.50 mm,根系发达。采用试管内微扦插技术繁殖托鲁巴姆种苗,操作简单,增殖系数较高,可满足快速繁育种苗的要求,本研究结果为托鲁巴姆的工厂化规模育苗提供了新途径。

  • 广藿香FPPS基因原核表达及茉莉酸甲酯对FPPS表达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0-03-24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法尼基焦磷酸合酶(farnesyl diphosphate synthase, FPPS)是广藿香甲羟戊酸途径中萜类物质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其催化异戊二烯焦磷酸( IPP) 和二甲基烯丙基焦磷酸(DMAPP)合成萜类物质前体法尼基焦磷酸。为了进一步研究广藿香萜类合成途径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获得PTS基因的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FPPS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和功能。结果表明该序列的开放阅读框全长1 050 bp,编码349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40 KD,等电点为5.43,存在一个结构域,参与异戊二烯化合物的合成,不存在信号肽,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广藿香FPPS氨基酸序列和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撒尔维亚(Salvia officinalis Linn)的氨基酸序列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研究其蛋白的表达情况,该文使用无缝克隆技术构建pET-32b-FPPS原核表达载体,并导入菌株BL21(DE3)中,考察不同浓度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对诱导融合蛋白的表达量的影响。结果发现融合表达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沉淀中,4个浓度的IPTG诱导蛋白表达效果差异不明显。最后,为研究茉莉酸甲酯(MeJA)对FPPS表达量的影响,该文采用荧光定量技术分析0.1、0.25 mmol·L-1 MeJA对FPPS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发现0.1 mmol·L-1 MeJA诱导后FPPS基因的表达量的趋势是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再降低;0.25 mmol·L-1 MeJA诱导后FPPS基因的表达量的趋势是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推测植物体内MeJA浓度的变化能影响FPPS基因的表达,高浓度具抑制作用,低浓度具促进作用。本研究为广藿香萜类合成途径的研究奠定基础,为后续基因功能验证提供理论参考。

  • 基于人机影像探讨格氏栲天然林林窗数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0-03-24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探讨格氏栲( Castanopsis kawakamii)天然林林窗数量特征及其空间分布对预测森林种群动态变化及演替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无人机航拍获取格氏栲天然林正射影像图并结合野外调查,通过提取林窗特征参数和计算植被覆盖率探讨林窗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1) 保护区内格氏栲天然林植被覆盖率为75.53%,部分地区出现一定面积裸露土地。(2) 研究区林窗空隙率为2.40%,密度为6.50个/hm2,平均林窗面积为36.86 m2。(3) 研究区林窗数量随林窗面积增加呈负指数分布,以微、小和中型林窗为主,林窗面积100 m2 以上的数量较少。(4) 低海拔林冠层覆盖度好,中海拔地区林窗个体数和平均林窗面积较大,高海拔地区林窗密度和空隙率相对较大。林窗主要分布在缓坡和斜坡上,其平均面积、密度和林窗空隙率也明显较高。西和南方位林窗数量较多,北、西北和东南方向林窗密度和空隙率相对较大。格氏栲天然林植被覆盖率较高,以微、小和中型林窗为主,地形因子通过改变林窗面积、林窗密度和林窗空隙率特征,驱动了格氏栲天然林林窗数量与空间分布格局。研究旨在为无人机在森林林窗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基于SRAP标记的紫溪山华山松种子园性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9-08-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了明确云南楚雄市紫溪山华山松种子园内不同种源无性系间的遗传背景,该研究收集了园内6个种源的60个华山松无性系单株针叶,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其总DNA,并利用SRAP分子标记,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从100对引物组合中共筛选出15对具有多态性的SRAP引物,经SRAP-PCR扩增后,共获得出194个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85.05 %,Nei's 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33 7,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341 9,种源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 0. 355 5。华山松6个种源遗传多样性较高,并且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华山松种源内;其中种源地会泽(HZ)与巍山(WS)种源的遗传距离最近(D= 0.050 1),会泽(HZ)与宜良(YL)种源的遗传距离最远(D = 0.361 8)。聚类分析表明将6个华山松种源一共聚为3类:会泽(HZ)和巍山(WS)种源聚为一类;楚雄(CX)、南华(NH)和宜良(YL)种源聚为一类;腾冲(TC)种源单独为一类。这表明,紫溪山华山松种子园内无性系间的遗传分化处于较高水平,研究结果可为华山松杂交育种时亲本的选配及种质资源的评价提供分子水平的理论依据及实践指导。

  • 不同机磷源对断奶仔猪钙、磷表观消化率及钙、磷代谢的影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无机磷源对断奶仔猪钙、磷表观消化率及钙、磷代谢的影响。试验选取200头遗传背景一致、健康状况良好、初始体重为(8.41±0.97) kg的(28±2)日龄的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成5个组,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公母各占1/2)。5组仔猪分别饲喂含0.66%粉状磷酸氢钙(DCP)、0.44%粒状磷酸二氢钙(MCP)、0.44%粉状MCP、0.49%粉状磷酸一二氢钙(MDCP)、0.49%粒状MDCP的饲粮,并保持饲粮钙、磷水平一致。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1)各组仔猪的钙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粉状MDCP组仔猪的磷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粉状DCP、粒状MCP和粉状MCP组(P0.05);2)仔猪血清钙、磷含量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粉状MCP组仔猪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但粉状MDCP、粉状MCP以及粒状MCP组蹄骨钙含量显著高于粉状DCP组(P<0.05)。由此可知,相较于粉状DCP,粉状MDCP、粒状MDCP、粒状MCP和粉状MCP均能较好地促进断奶仔猪钙、磷的代谢和利用,是替代粉状DCP的良好磷源。

  • 瓣海桑果实提取物对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0-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无瓣海桑果实为真红树无瓣海桑的果实。研究无瓣海桑果实不同提取物对 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 Morris 水迷宫实验测量无瓣海桑果实不同提取物对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影响,HE 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脑部神经细胞的变化情况,并测定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一氧化氮(NO)含量和单胺氧化酶(MAO)活力。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无瓣海桑果实不同提取物处理组小鼠在水迷宫实验中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增加(P<0.05)。无瓣海桑果实不同提取物处理组小鼠脑部神经细胞损伤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减少,小鼠脑部 SOD 酶活力和 GSH-Px 酶活力提高(P<0.05),NO 含量和 MAO 活力在脑部显著降低(P<0.05)。无瓣海桑果实不同提取物对 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有改善作用,无瓣海桑果实不同提取物通过提高小鼠脑内源抗氧化酶(SOD、GSH-Px)活力,降低脑部 NO 含量和 MAO 活力来提高 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 网叶马铃苣苔(苦苣苔科)的重新发现以及花的补充描述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0-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花部形态是马铃苣苔属属下划分和种间界定的关键性状,缺乏花器官的描述直接导致了一些存疑物种的存在。网叶马铃苣苔(Oreocharis rhytidophylla C. Y. Wu ex H. W. Li)自 1956 年最后被采集到并于 1983年发表,由于没有花的特征,在《中国植物志》 、《中国苦苣苔科植物》和“Flora of China”均存疑,但该种在随后的 60 余年间再无相关的采集记录。经过多年的跟踪调查,2017 年作者在其模式产地重新发现并采集了带花的凭证标本。根据已经采集到具花标本,我们确定这个种是个自然种,并基于新收集到的材料,补充描述了花的形态特征。网叶马铃苣苔的重新发现为探索其系统位置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 热带假丝酵母高效利用甘油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7-11-21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目的:热带假丝酵母以油脂为底物发酵时会产生副产物甘油,本研究对热带假丝酵母gk基因进行过表达,将副产物甘油转化为能量,提高油脂转化利用效率。方法:本研究以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 1798中的甘油激酶(gk)为研究对象,利用PCR技术获得同源臂基因gkpR,通过一步法无缝克隆将同源臂和G418抗性基因(kanr)连接至pPICzαA载体,同时将解脂假丝酵母Candida lipolytica 1457中的启动子基因pGAP无缝连接至载体中的gkpR,构成质粒pPICzαA-gkp,并电转化至C.tropicalis 1798感受态细胞中,通过一次同源单交换,将启动子pGK替换为pGAP。结果:经过G418抗性筛选和PCR鉴定,成功获得pGAP基因替换菌株C. tropicalis 1798-gkPr;发酵验证结果显示,启动子基因替换C. tropicalis 1798在以甘油为底物培养时重组菌OD600 值比野生型菌株高46.4%,重组菌培养基中甘油剩余量比野生菌降低56.1%,表明启动子替换能促进C. tropicalis 1798对甘油吸收利用。此外,以油脂为底物进行发酵实验时还发现重组菌产长链二元酸的量比野生菌提高32.7%。结论:通过启动子替换手段构建的重组菌C. tropicalis 1798-gkPr,提高了热带假丝酵母对于油脂组分中甘油成分的利用效率。

  • 非限制性核酸内切酶Sma的表达纯化工艺及性能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7-11-21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目的]大量表达非限制性核酸内切酶Sma并获得高纯度目的蛋白,并对其酶活进行鉴定。[方法]PCR获得Sma基因片段,构建pET28a-ompA-Sma表达载体,转入E. coli BL21(DE3)中,筛选出不同培养基下,目的蛋白可溶表达量最高的条件。通过渗透休克方法提取目的蛋白,并经离子交换纯化。检测不同的温度条件下Sma的酶活,并与商品化产品进行比较。[结果]经PCR和测序证明重组蛋白表达质粒构建正确。可溶蛋白产量为7mg/L,每L培养基获得7300KU的Sma,纯化后纯度>95%,活性达273U/μl,(商品化产品为250U/μl)。 [结论]成功地表达了可溶性非限制性核酸内切酶Sma,纯度高,活性好,各项条件下活性皆不低于商品化产品。

  • 热带假丝酵母高效利用甘油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7-11-21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目的:热带假丝酵母以油脂为底物发酵时会产生副产物甘油,本研究对热带假丝酵母gk基因进行过表达,将副产物甘油转化为能量,提高油脂转化利用效率。方法:本研究以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 1798中的甘油激酶(gk)为研究对象,利用PCR技术获得同源臂基因gkpR,通过一步法无缝克隆将同源臂和G418抗性基因(kanr)连接至pPICzαA载体,同时将解脂假丝酵母Candida lipolytica 1457中的启动子基因pGAP无缝连接至载体中的gkpR,构成质粒pPICzαA-gkp,并电转化至C.tropicalis 1798感受态细胞中,通过一次同源单交换,将启动子pGK替换为pGAP。结果:经过G418抗性筛选和PCR鉴定,成功获得pGAP基因替换菌株C. tropicalis 1798-gkPr;发酵验证结果显示,启动子基因替换C. tropicalis 1798在以甘油为底物培养时重组菌OD600 值比野生型菌株高46.4%,重组菌培养基中甘油剩余量比野生菌降低56.1%,表明启动子替换能促进C. tropicalis 1798对甘油吸收利用。此外,以油脂为底物进行发酵实验时还发现重组菌产长链二元酸的量比野生菌提高32.7%。结论:通过启动子替换手段构建的重组菌C. tropicalis 1798-gkPr,提高了热带假丝酵母对于油脂组分中甘油成分的利用效率。

  • 非限制性核酸内切酶Sma的表达纯化工艺及性能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7-11-21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目的]大量表达非限制性核酸内切酶Sma并获得高纯度目的蛋白,并对其酶活进行鉴定。[方法]PCR获得Sma基因片段,构建pET28a-ompA-Sma表达载体,转入E. coli BL21(DE3)中,筛选出不同培养基下,目的蛋白可溶表达量最高的条件。通过渗透休克方法提取目的蛋白,并经离子交换纯化。检测不同的温度条件下Sma的酶活,并与商品化产品进行比较。[结果]经PCR和测序证明重组蛋白表达质粒构建正确。可溶蛋白产量为7mg/L,每L培养基获得7300KU的Sma,纯化后纯度>95%,活性达273U/μl,(商品化产品为250U/μl)。 [结论]成功地表达了可溶性非限制性核酸内切酶Sma,纯度高,活性好,各项条件下活性皆不低于商品化产品。

  • 对禾草源同型发酵和/或异型发酵乳酸菌发酵芒雀麦青贮有氧稳定性的评价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研究旨在评价禾草源同型发酵和/或异型发酵乳酸菌发酵对无芒雀麦青贮有氧稳定性的作用效果。将从禾本科牧草上分离筛选出的2株同型发酵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蒙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mundtti)及1株异型发酵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制成发酵剂。选用开花期无芒雀麦,刈割切段至2~3 cm,根据所喷发酵剂菌株的不同,分为4个处理:1)对照处理(con处理),喷洒无菌去离子水;2)异型发酵处理(he处理),喷洒布氏乳杆菌液;3)同型发酵处理(ho处理),喷洒植物乳杆菌和蒙氏肠球菌混合液(2种菌1:1混合);4)同型发酵+异型发酵处理(he+ho处理),喷洒布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蒙氏肠球菌混合液(3种菌1:1:1混合)。各处理喷洒量均为10 mL/kg鲜牧草,喷洒总菌数约为5×105 CFU/g鲜牧草,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实验室常温发酵60 d后开封,通过测定无芒雀麦青贮营养成分、菌群数量及中心温度变化评价其有氧稳定性。结果显示:经60 d青贮发酵后,4个处理的pH均较青贮前显著降低(P<0.05),所有处理发酵效果均较好(pH≤4.3),尤以ho处理效果最优。而在有氧暴露试验期间,con和ho处理的pH迅速增加,至第8天时达到7以上;he+ho处理pH增加幅度略低于con和ho处理,其pH至第8天时为6.3,显著低于con和ho处理(P<0.05);he处理pH增加非常缓慢,至第8天时仅为4.4,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经60 d青贮发酵后,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以ho处理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con处理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而在有氧暴露试验期间,WSC含量在ho处理中迅速降低,在he处理中缓慢降低;至第8天时,WSC含量以he处理最高,he+ho处理显著低于前者(P<0.05),而con和ho处理则显著低于he和he+ho处理(P<0.05)。青贮发酵后霉菌数量明显受到抑制,且以单独添加异型发酵乳酸菌和混合添加同型发酵和异型发酵乳酸菌时抑制效果较优,这2个处理均未检出霉菌,且he+ho处理在有氧暴露至第5天时仍未检出霉菌,he处理在有氧暴露至第8天时仍未检出霉菌。在有氧暴露第3和5天时,he和he+ho处理酵母菌数量显著低于con、ho处理(P<0.05)。在有氧暴露第8天时,he+ho与he处理的乳酸、乙酸浓度均显著高于另2个处理(P<0.05)。he、he+ho、con和ho处理的有氧稳定性依次降低,分别为194、126、62和58 h。综合评价结果得出:布氏乳杆菌单独或与同型发酵乳酸菌蒙氏肠球菌和植物乳杆菌联合接种可有效抑制无芒雀麦青贮的有氧腐败,保证无芒雀麦青贮有氧暴露期间品质的稳定,且前者更有效;接种同型发酵乳酸菌蒙氏肠球菌和植物乳杆菌未能在提高无芒雀麦青贮有氧稳定性方面表现出积极的作用。

  • 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饲粮中适宜泛酸水平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索饲粮中泛酸水平对意大利工蜂蜜蜂幼虫发育、机体抗氧化能力及辅酶A(CoA)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期得到蜜蜂幼虫阶段饲粮中泛酸的适宜水平。试验选取1日龄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1 8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0只。5组工蜂幼虫分别饲喂泛酸实测水平为0.92(对照)、1.22、1.52、1.82、2.12 mg/g的试验饲粮,饲喂至化蛹。分别取5日龄和7日龄幼虫测定体重、体成分、血淋巴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CoA合成相关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并计算幼虫的化蛹率和羽化率。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泛酸可显著提高虫体鲜重、干重以及粗脂肪含量(P<0.05);并且当泛酸水平为2.12 mg/g时,幼虫的羽化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2)饲粮中泛酸水平对5日龄工蜂幼虫血淋巴中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HO)、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且分别在1.82、1.82、1.22、1.52 mg/g组含量最低。3)5日龄和7日龄虫体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5日龄虫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饲粮泛酸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4)饲粮泛酸水平显著影响5日龄幼虫泛酸激酶4基因和磷酸泛酰-半胱氨酸脱羧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5),且均在泛酸水平为1.82 mg/g时相对表达量最高。分别以5日龄虫体的干重和羽化率作拟合曲线,获得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饲粮中适宜的泛酸水平为1.85~2.01 mg/g。

  • 表皮生长因子在动物肠道机离子及其他营养物质吸收中的作用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是生长因子家族成员之一,具有促进细胞生长、细胞迁移、细胞增殖、伤口愈合、骨骼愈合以及营养物质转运等生物学功能。大量研究表明EGF对钠离子、氯离子、镁离子、无机磷、葡萄糖、谷氨酰胺、小肽、5–羟色胺等物质的转运具有促进作用。本文旨在概述EGF对营养物质转运的影响,为EGF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 氮饲粮中铬添加水平对大鼠器官指数、肠道黏膜形态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无氮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丙酸铬(CrPro)对Sprague Dawley(SD)大鼠器官指数、血清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36只体重均一断奶雌性SD大鼠,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鼠。各处理分别饲喂无氮基础饲粮(对照组,含铬0.08 mg/kg)及在基础饲粮上分别添加0.2和1.0 mg/kg CrPro(以铬计)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1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添加0.2 mg/kg的CrPro显著提高了大鼠脾脏指数(P<0.05)。2)饲粮添加1.0 mg/kg的CrPro显著提高了大鼠空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P<0.05)。3)饲粮添加1.0 mg/kg的CrPro显著提高了血清白蛋白和尿酸含量(P<0.01),0.2 mg/kg Cr添加提高了尿酸含量(P<0.05)。由此可见,无氮饲粮中补充适量铬对改善大鼠机体免疫器官指数、肠黏膜形态及血清蛋白质代谢有一定的影响。

  • 不同水平机及有机复合微量元素对蛋鸡血浆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无机及有机复合微量元素对蛋鸡血浆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990只22周龄的京红1号蛋鸡,随机分为11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1组为对照组,试验组分别在饲粮中按NRC(1994)推荐需要量的25%、50%、75%、100%、125%添加不同水平的无机(2~6组)或有机复合微量元素(7~11组),其中锰(Mn)、铁(Fe)、锌(Zn)、硒(Se)添加水平参照蛋鸡NRC(1994)标准,铜(Cu)添加水平参照肉鸡NRC(1994)标准。试验期24周。结果表明:1)添加NRC推荐需要量的75%、100%、125%无机复合微量元素极显著提高了蛋鸡的血浆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P<0.01);添加NRC推荐需要量的100%、125%无机复合微量元素极显著提高了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歧化酶(GSH-Px)活性(P<0.01);添加NRC推荐需要量的125%无机复合微量元素极显著提高了试验第8周和第24周时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1);添加NRC推荐需要量的75%、100%、125%无机复合微量元素极显著降低了试验第16周时血浆丙二醛(MDA)含量(P<0.01)。2)添加不同水平的有机复合微量元素均极显著提高了试验第8周时蛋鸡的血浆T-AOC,试验第4周、第8周和第16周时血浆T-SOD活性和试验第16周时血浆GSH-Px活性(P<0.01);添加NRC推荐需要量的50%、75%、100%、125%有机复合微量元素极显著降低了试验第4周和第16周时血浆MDA含量(P<0.01)。3)NRC推荐需要量的75%水平时,试验第8周,有机组血浆T-AOC显著高于无机组(P<0.05);试验第16周和第24周,有机组血浆GSH-Px活性显著高于无机组(P<0.05)。NRC推荐需要量的125%水平时,试验第16周,有机组血浆T-SOD活性显著高于无机组(P<0.05)。试验表明,蛋鸡饲粮中添加NRC推荐需要量的75%以上无机复合微量元素有利于提高血浆的抗氧化能力;蛋鸡饲粮中添加NRC推荐需要量的25%、50%有机复合微量元素有利于提高血浆的抗氧化能力;在NRC推荐需要量的75%、125%水平时,有机复合微量元素对蛋鸡抗氧化能力的提高效果优于无机复合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