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流式细胞术的乌饭树核DNA含量(2C-值)测定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9-11-15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核DNA含量(2C-值)是描述植物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特征参数。本试验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越橘属植物乌饭树核DNA含量。建立了适合乌饭树基因组的流式细胞术测定方法:以野生乌饭树的嫩叶为材料,以已知核DNA含量的水稻品种‘日本晴’为内标,采用GPB解离液,细胞核悬液加入50 μL∙mL-1碘化丙啶染色5 min即可上机检测。9个乌饭树单株的核DNA含量平均值为1.22±0.03 pg,最小值为1.18 pg,最大值为1.27 pg。检测结果与已知的越橘属二倍体植株的2C-值含量相似,且不同地理来源的单株DNA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推测这9个单株为二倍体植株。本研究测定的乌饭树核DNA含量(2C-值)可丰富越橘属植物的C-值库;基于流式细胞术建立的乌饭树核DNA含量测定方法可为该属其他植物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 不同来源木聚糖酶及其组合对肉鸡肠道黏膜形态与二糖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来源木聚糖酶及其组合对黄羽肉鸡肠道黏膜形态、二糖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1 560只1日龄黄羽肉公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5只):对照组(Ⅰ组)饲喂低能量低蛋白质的基础饲粮,试验组(Ⅱ、Ⅲ和Ⅳ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 000 U/kg的黑曲霉来源单一木聚糖酶1#、康氏木霉来源单一木聚糖酶2#和组合型木聚糖酶(木聚糖酶1#:木聚糖酶2#=1:1)的饲粮,试验期63 d。每个重复分别于21、42和63日龄时取2只肉鸡采集肠道组织,用于肠道黏膜形态、二糖酶活性及二糖酶基因mRNA表达丰度的测定。结果表明:1)Ⅳ组21日龄时空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Ⅰ组(P<0.05);Ⅳ组42日龄时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极显著大于Ⅰ组(P<0.01),显著大于Ⅱ和Ⅲ组(P<0.05),且Ⅳ组42日龄时空肠V/C值极显著大于Ⅰ、Ⅱ和Ⅲ组(P<0.01)。2)21日龄时,十二指肠和空肠中麦芽糖酶活性以及空肠中蔗糖酶活性表现为Ⅳ组极显著高于Ⅰ、Ⅱ和Ⅲ组(P<0.01);42日龄时,空肠中蔗糖酶活性表现为Ⅳ组极显著高于Ⅰ和Ⅱ组(P<0.01),显著高于Ⅲ组(P<0.05)。3)42日龄时,Ⅳ组空肠中麦芽糖酶-葡萄糖淀粉酶(MGA)mRNA表达丰度极显著高于Ⅰ和Ⅱ组(P<0.01)。由此得出,肉鸡在前(1~21日龄)、中期(22~42日龄)阶段,木聚糖酶的添加能够改善肉鸡肠道黏膜形态,促进二糖酶的分泌及其基因表达,且组合型木聚糖酶的作用效果优于单一木聚糖酶,表现出高效催化的组合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