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枫香叶片变色期全长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07-05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枫香因其树形优美,入秋后叶色红艳或橙黄,极具观赏价值,是优良的景观生态树种。 为了解枫香叶片变色及其次级代谢过程的遗传基础,该文以枫香 5 个变色期叶片混合样品为 材料,利用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PacBio 平台)对其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1) 全长转录组测序共获得 41.04 Gb 的高质量数据,从中鉴定出全长非嵌合序列 563 180 条,通 过聚类和去冗余,获得 27 269 条高质量全长转录本。在 27 269 条全长转录本中预测到 2 035 条长链非编码 RNA(lncRNA),并检测出 14 892 个简单重复序列(SSR)位点和 1 856 个转 录因子。(2)基因注释结果表明,NR、GO、COG、KEGG 等 8 个数据库共注释了 24 857 条转录本,KEGG 数据库共获得了 124 个条代谢途径,主要有核糖体、碳代谢、氨基酸生物 合成等,在类黄酮和叶绿素代谢途径中分别有 49 和 71 个转录本参与。上述结果初步揭示了 枫香叶片变色期转录组信息以及功能特性,为后续研究枫香叶片变色分子机制、色素代谢合 成途径和调控、相关功能基因克隆以及叶色改良提供基础数据。

  • 枫香变红过程中叶片组织结构、光合特性及色素含量变化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1-07-20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因其叶片入秋后逐渐变红,极具观赏价值,是优良的景观生态树种。 该文通过连续监测枫香叶片变红过程中组织结构、光合特性以及色素含量的变化,分析叶片结构与其光合 特性和色素的关系,旨在了解枫香叶片结构变化与叶色的关系。结果表明:(1)枫香叶片变色过程中,表 皮细胞均为椭圆形,紧密排列,未观察到明显的细胞变异,表面未附着绒毛和蜡质,且上表皮细胞与栅栏 组织细胞间排列紧密,没有出现较大的气室。(2)随着叶片逐渐变红,叶片结构变化显著,其中,叶片、 上表皮、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以及气孔开度均逐渐减小,而气孔器长和宽、单个气孔器面积则逐渐增 大。(3)随着叶片结构的变化,其叶绿素含量逐渐减少,致使净光合速率逐渐减小,在出现光破坏时,叶 片通过在栅栏组织细胞液泡内合成花色苷来自我保护,而大量的花色苷致使叶片表面呈现红色。因此,叶 绿素含量降低,花色素苷大量积累是导致枫香叶片变红的直接原因。综上所述,枫香叶色变红是其一系列 生理结构特征综合作用的结果。

  • 饲粮全棉籽比例对荷斯坦公牛育肥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全棉籽比例的对荷斯坦公牛育肥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取44头体重[(286±52) kg]相近、健康无疾病的荷斯坦公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1头,Ⅰ、Ⅱ、Ⅲ和Ⅳ组分别饲喂含有0、5%、10%和15%全棉籽的饲粮,各组能量和粗蛋白质水平基本相同。预试期为7 d,试验期为90 d。结果表明:1)Ⅳ组平均日增重最高,比Ⅰ组提高了9.80%(P<0.05);Ⅳ组的干物质采食量最高,料重比最低,但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2)Ⅲ和Ⅳ组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含量分别比Ⅰ组高4.79%和6.76%(P<0.05);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及游离脂肪酸和生长激素含量随全棉籽比例提高而有所上升,但组间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3)随着全棉籽比例的增加,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钙的表观消化率均有所提高,但各组间无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