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曲霉来源α-半乳糖苷酶基因gal A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其对豆浆中大豆寡糖的酶解效果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米曲霉来源α-半乳糖苷酶基因gal A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其对豆浆中大豆寡糖的酶解效果。以NCBI数据库中米曲霉来源α-半乳糖苷酶基因gal A的mRNA序列(GenBank登录号:XP_001817311.1)为依据,利用PCR扩增得到gal A基因并根据毕赤酵母使用密码子的偏好性优化基因序列,构建野生型和优化型毕赤酵母工程菌株,摇瓶发酵 120 h,测定酶学性质。设置25和45 ℃2个温度,每个温度下各设置0.6、1.2和2.4 U 3个加酶量,用发酵得到的α-半乳糖苷酶酶解10 mL豆浆中的大豆寡糖。结果显示:该α-半乳糖苷酶基因gal A全长1 605 bp,不含内含子,编码534个氨基酸,诱导120 h后优化型工程菌株的α-半乳糖苷酶活性为1.952 U/mL,比野生型工程菌株提高了285%。发酵得到的α-半乳糖苷酶的最适pH为4.33,最适温度为55 ℃;在pH 3.00~8.00间稳定性良好,在55 ℃条件下保持40 min后残余α-半乳糖苷酶相对活性为60%;该酶对大部分金属离子具有抗性,但其被MnSO4抑制;以pNPG为底物时的酶动力学参数米氏常数(Km)为0.024 3 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1.0×10-7 mol/(L·s)。酶解试验结果显示,45 ℃下加酶量为2.4 U反应12 h后,大豆寡糖中棉籽糖的降解率为50.0%,水苏糖的降解率为31.9%。由此可见,本试验中生产的α-半乳糖苷酶对豆浆中的大豆寡糖有一定的降解作用。

  • 樟子松针叶化学成分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19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以采自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针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溶剂提取法对樟子松针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应用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现代色谱技术对提取浸膏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运用质谱,核磁('H-NMR和‘3C-NMR)等波谱技术,鉴定了化合物结构,并对提取浸膏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从樟子松针叶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松叶酸(1)、松叶酸甲酷(2), 18a-acetoxylabd-8(17)-en-l5-oic acid(3), 4-eplimbricataloic acid (4), 15一乙基一18一松叶酸甲酷(5), 15-acetoxy-labda-8(17) } 13E-then-l8-al (},邓一轻基脱氢极酸(7), 7a-轻基脱氢极酸(8), endo-peroxide (9), a一杜松醇(10) , /}一谷当醇(11)、邻苯二甲酸二丁酷(12), 7R } 11R-phytol (13)、正二十四烷醇(14), N-octacosan邓-of (15)。其中,化合物9} 13} 14和1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正己烷萃取浸膏在浓度为5100 mg } mL-‘时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抱菌的抑菌率分别为53%}71%和56%}70%,在浓度为50 mg } mL-‘和100 mg } m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51%和69%。该研究课题进一步明确了樟子松针叶中的化学成分,为其活性测试及应用研究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