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苣苔科镜像花的多样性及演化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9-02-25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泛热带分布的苦苣苔科(Gesneriaceae)在我国南方具有极高的物种丰富度与特有率,花部特征变化丰富,是研究物种形成与适应演化的代表类群。镜像花(mirror-image flowers)是极为特化的传粉系统,在苦苣苔科中出现了较多的不同类型,可能与苦苣苔科物种多样性形成与维持有关。本文总结与分析了苦苣苔科镜像花的类型多样性、系统分布与适应演化等,讨论了镜像花对苦苣苔科物种形成与维持的积极意义。结果发现,镜像花仅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的苦苣苔亚科(Didymocarpoideae)的 7 个属,在历史上至少发生了 5 次独立起源。长冠苣属(Rhabdothamnopsis)、南洋苣苔属(Henckelia)及长蒴苣苔属(Didymocarpus)镜像花的花柱与可育雄蕊分别向左、右两侧偏转,形成互补镜像花;蛛毛苣苔属(Paraboea)、喜鹊苣苔属(Ornithoboea)、非洲堇属(Saintpaulia)镜像花缺乏与花柱对应侧偏的可育雄蕊(非互补镜像花);海角苣苔属(Streptocarpus)直立堇兰亚属(subg. Streptocarpella Engler)则同时出现了互补、非互补镜像花。不同于其他被子植物(离瓣花、缺乏花冠筒),苦苣苔科中的镜像花大多伴随着明显的花冠筒、内藏的雄蕊、合生的花药,以非互补镜像花为主;传粉者以小型的无垫蜂(Amegilla spp.)和熊蜂(Bombus spp.)为主。这些特殊的花部综合征与特化的传粉机制,提高了传粉精确性,可能促进了传粉隔离与物种适应辐射。今后的一个研究重点应通过分子系统发育方法,进一步揭示苦苣苔亚科互补与非互补镜像花的进化顺序及其在物种分化与长距离扩散过程中的可能作用。

  • 控制摄食对小鼠肝脏及肾上腺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控制摄食对小鼠肝脏及肾上腺胆固醇代谢的影响。采用雄性ICR小鼠为试验对象,先适应性饲养3 d,在体重达24~25 g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自由摄食)、摄食4.0 g组[摄食量:4.0 g/(只·d);控食比例:正常摄食量的88%]、摄食3.0 g组[摄食量:3.0 g(只·d);控食比例:正常摄食量的66%]、摄食2.0 g组[摄食量:2.0 g(只·d);控食比例:正常摄食量的44%]和摄食1.5 g组[摄食量:1.5 g(只·d);控食比例:正常摄食量的22%]。各组自由饮水,控食14 d后处死小鼠,取心脏、肝脏、肾脏、脾脏、胸腺及睾丸称重并计算脏器指数,取肝脏和肾上腺组织分别抽提总RNA和总蛋白,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类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并以ELISA方法检测血清皮质酮含量。结果表明: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控食组小鼠体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心脏、肝脏、肾脏、脾脏、胸腺均有不同程度的萎缩。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摄食3.0 g组、摄食2.0 g组和摄食1.5 g组小鼠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B类清道夫受体1(Scarb1)、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激素敏感脂酶(Lipe)、载脂蛋白E(Apoe)、ATP结合盒转运体G5(Abcg5)、ATP结合盒转运体G8(Abcg8)、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7A1(Cyp7a1)、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裂解激活蛋白(Scap)、肝脏X受体β(Nr1h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α(Ppara)、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Pparg)基因的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或P<0.01),而胰岛素诱导基因2(Insig2)基因的表达则显著下调(P<0.05)。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摄食2.0 g组和摄食1.5 g组小鼠肾上腺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11A1(Cyp11a1)、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21A1(Cyp21a1)基因的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摄食1.5 g组小鼠肾上腺StAR和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11B1(Cyp11b1)基因的表达也显著上调(P<0.05),而摄食3.0 g组、摄食2.0 g组和摄食1.5 g组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11B2(Cyp11b2)基因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此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控食组小鼠肾上腺StAR蛋白表达均增强且随着摄食量的降低而增强。由此可见,严格控制摄食会影响小鼠免疫器官脾脏与胸腺,同时代谢器官肝脏也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影响胆固醇在肝脏与肾上腺的代谢与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