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子 PAL 基因家族全基因组的鉴定和表达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1-07-20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苯丙氨酸解氢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基因家族参与苯丙烷类代谢过程,通过调控植物抗病次生物质的合成在植物抗逆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明确谷子 PAL 基因家族在逆境胁迫下的表达规律,该文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谷子 PAL 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谷子具有 11 个PAL 基因,在进化树中可分为 3 个亚家族,SiPAL7 独自进化为一支。通过构建蛋白结构域发现 PAL 基因家族成员均含有保守的 PAL 结构域。启动子分析显示,PAL 基因含有应答激素、逆境胁迫等多种因子的顺式作用元件,说明 PAL 基因广泛参与不同生物学调控过程。qRT-PCR 结果显示,谷子 PAL 家族基因多为诱导型表达,不同光照条件下 PAL 基因表达量变化明显,不同基因具有不同响应模式,说明谷子 PAL 基因家族在参与光调节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谷子 PAL 基因高度保守,广泛响应不同非生物胁迫,具有表达特异性。该研究结果可为揭示 PAL 基因家族在调节谷子抗性及胁迫应答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 基于青冈和滇青冈生境模拟的湿润和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替代分布及气候解释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1-05-11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揭示湿润常绿阔叶林和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替代分布的气候制约因子,选择其代表性优势树种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和滇青冈(C. glaucoides)为研究对象,收集两个物种的标本分布点数据和 19 个生物气候因子图层数据,运用 MaxEnt 模型,模拟其潜在分布区,通过判别分析(DFA)、方差分析(ANOVA)和核密度分析三种方法量化两个树种的生态位差异,从而解释两类植被地理替代分布规律及其主导气候因子。结果表明:(1)青冈和与滇青冈 MaxEnt拟合的 AUC 值分别为 0.995 和 0.986,准确预测了两物种的潜在分布;青冈适宜于北纬 20°~30°的亚热带及北热带地区,滇青冈集中分布于云贵高原亚热带区域。(2)判别分析(DFA)和方差分析的结果一致表明昼夜温差月均值(bio2)、等温性(bio3)、降水季节性变化(bio15)是造成二者生态位分异的主导气候因子。(3)核密度分析显示昼夜温差月均值(bio2)、等温性(bio3)、温度季节性变动系数(bio4)是影响两物种生态位分化的主导温度因子;而降水季节性变化(bio15)、年降水量(bio12)、最干月降水量(bio14)、最干季降水量(bio17)、最冷季降水量(bio19)是两物种生态位分化的主导降水因子。上述结果说明等温性、温度季节性变异、季节性降水等表征气候季节性差异的变量是造成湿润与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出现替代分布的主要原因。

  • 蒋家沟流域不同海拔灌草层群落特征与土壤关系的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0-05-28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了解干热河谷区不同海拔梯度植物群落灌草层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养分、水分之间的关系,选择干热河谷典型流域——蒋家沟流域为研究区域。在流域内海拔1 400~3 000 m范围设置样带,并对样带内8个海拔梯度的植物群落进行样方调查。统计不同海拔梯度灌草层的物种组成,测定土壤养分、土壤含水量和持水量,并将土壤指标与植被多样性指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内样地共发现灌草层植物32科77属80种,且灌草层植物群落组成、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全磷(TP)含量、土壤含水量和持水量均受海拔梯度的显著影响(P<0.05)。其中,土壤含水量、持水量、植物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随着海拔升高不断增加,且高海拔区域SOC含量显著高于中低海拔区域(P<0.05)。土壤TP含量与Pielou指数,土壤含水量与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物种数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除海拔梯度外,土壤养分、水分含量也是影响植物群落灌草层组成和多样性的关键因子。

  • 抗生素对仔猪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研究旨在从肠道微生物的角度探究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为今后绿色抗生素替代品添加剂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试验选用6头30日龄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基础饲粮组(不添加抗生素)和抗生素组(基础饲粮中添加0.12%复合抗生素),每组3个重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为35 d。结果表明:抗生素组肠道微生物物种多样性较基础饲粮组更为丰富;抗生素组厚壁菌门(Firmicute)/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F/B)比例较高,因此添加抗生素有利于仔猪体内脂肪的贮存;从肠道微生物的角度考虑,抗生素可能是通过促进L7A_E11、Flexispira、粪球菌属(Coprococcus)等菌属,抑制光岗菌属(Mitsuokella)、巨球菌属(Megasphaera)、柔嫩菌属(Faecalibacterium)等菌属从而发挥预防疾病、提高成活率和促进生长的作用;使用PICRUSt进行功能预测,抗生素在脂类生物合成蛋白质、甲烷代谢、转运蛋白、转录因子、转录机制、RNA转运和脂肪酸生物合成等通路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抗生素可以通过调节仔猪肠道微生物,加速仔猪体内脂肪的贮存,加速断奶仔猪对粗纤维的降解作用,促进短链脂肪酸的生成,从而发挥预防疾病、提高成活率和促进生长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