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王志
  • 基于叶片生理指标的小麦芽期耐盐性评价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1-04-29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土壤盐渍化严重影响小麦生产,提高小麦耐盐性是应对土壤盐渍化的主要生物途径之一。 小麦芽期亦是对盐分较为敏感的时期,小麦芽期耐盐性的强弱对对盐碱地小麦种植至关重要。为探 讨利用叶片生理指标进行小麦芽期耐盐性评价的可行性,该文以沧麦 6005 及其 73 个叠氮化钠诱变 家系为试验材料,在超纯水和 40%人工海水条件下,对芽期叶片中脯氨酸、可溶性糖、总蛋白和可 溶性蛋白的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等进行测定,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小麦芽期耐盐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在 40% 人工海水盐胁迫下,小麦芽期叶片中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总蛋白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而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减弱。(2) 主成分分析中第 1 和第 4 主成分是小麦芽期叶片耐盐的酶活响应因子,第 2 和第 3 主成分是小麦芽 期叶片耐盐的渗透调节因子。(3)在耐盐性评价中,沧麦 6005 芽期耐盐性鉴定等级为 2 级(耐盐), 耐盐等级鉴定为 1 级(高耐)的家系为 SAM1、SAM49 和 SAM59,这与田间生产实践经验一致。 综上认为,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以及脯 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可以作为叶片生理指标进行小麦芽期耐盐性评价。本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叶片生 理指标进行小麦芽期耐盐性评价提供参考。

  • 磷脂影响日本沼虾对饲料中脂肪的需要量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料中磷脂对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脂肪需要量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0.075±0.001) g的日本沼虾为试验对象,在室内养殖缸中进行为期8周的生长试验。将鱼油和豆油等比例混合均匀,再与大豆磷脂分别按2:1和1:2混合,使得大豆磷脂分别占脂类混合物的33.3%(低磷脂组)和66.7%(高磷脂组)。将2种脂类混合物分别按3%(低脂肪组)、6%(中脂肪组)、9%(高脂肪组)的比例添加到饲料中,配制出6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根据试验饲料中脂类混合物添加量和大豆磷脂添加量,将6种试验饲料分别命名为L3P1、L3P2、L6P2、L6P4、L9P3、L9P6,实测试验饲料中脂肪水平分别为7%、7%、10%、10%、13%、13%。每种试验饲料投喂4缸试验虾,每缸放养150尾。结果表明:6组日本沼虾的成活率在47.8%~66.9%,以L6P4组成活率最高,其次是L3P2组,以L9P3组最差。高脂肪组的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显著低于中、低脂肪组(P0.05),但脂类混合物添加量和大豆磷脂比例对肝胰腺T-AOC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上述结果提示,日本沼虾饲料中磷脂应与脂肪保持一定的比例。根据本试验结果,饲料中脂肪水平为10%、大豆磷脂添加量为4%时对日本沼虾比较适宜。

  • 鲁氏酵母胞内海藻糖积累过程的代谢特征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7-07-24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摘要:海藻糖合成是微生物对抗环境逆境的一种重要途径。本文研究10 L发酵罐中的分批、分批补料及分批补料控温三种不同的海藻糖发酵调控策略下酱油风味形成微生物鲁氏酵母CCTCC M2013310的代谢特征。色谱结果表明,乳酸、丙酮酸和α-酮戊二酸受到不同发酵调控模式的显著影响,但谷氨酸和谷氨酰胺总含量在三种发酵调控模式间却无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表明细胞还原力平衡途径和碳氮调控代谢均对胞内海藻糖的积累产生影响。本研究结果为鲁氏酵母CCTCC M2013310的高浓度内源性海藻糖细胞代谢工程改造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