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胁迫和性别竞争交互处理下沙棘雌雄幼苗生理响应特征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08-05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是重要的雌雄异株人工林防护树种,但是其对环境 胁迫的性别响应差异研究不足,性别竞争与胁迫因子的交互效应响应特征尚不清楚。为了探 讨锰胁迫和性别竞争交互处理下沙棘雌雄植株的生理响应特征和耐受能力,旨在为沙棘修复 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实践指导,该文研究了锰胁迫 (4 000 mgkg-1)和 3 种不同性别组合模式 (雌雄、雌雌、雄雄)处理下沙棘的生理响应,分别测定雌雄沙棘叶片中叶绿素、过氧化物 酶(peroxidase,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总酚、游离脯氨酸(free proline,Pro)、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SS)、甜菜碱 (glycine betaine, GB)以及锰含量。结果显示:(1)锰胁迫下,在所有竞争组合中,性间 竞争的雄株(M/FM)SOD 活性最高,而 MDA 含量与对照相比未有明显升高,表明雄株的 抗氧化能力更好,膜氧化损伤程度更小。(2)锰胁迫时 M/FM 积累了更多的脯氨酸,表现 出更好的渗透调节能力和耐受能力。(3)交互效应分析显示,性别互作和锰胁迫交互处理 显著影响了沙棘雌雄叶片的光合色素、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能力;主成分分析显示 SOD、 POD、MDA、叶绿素 b(chlorophyll b, Chlb)、SS、Pro 可作为重要的生理响应指示参数。 该研究结果对于利用沙棘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可提供一定的参考。

  • 桂北典型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主要植物富集特征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04-29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探究桂北某典型锰矿尾库区周边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状况,筛选适合该地区污染土壤修复的 植物材料,在矿区周边采集 23 种主要植物及其根际土壤、9 种农作物并测定了 Cd、Mn、Cr、Pb 和 Zn 等 5 种重金属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了矿区农田土壤、农作物中重金属的生态 风险,通过计算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和转运系数评估其应用潜力。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 Cd、Mn 污染最为严重,单因子污染指数分别为 18.53、147.09,达到重度污染级别;(2)研究区花生、小白菜等 作物可食用部位中的 Cd、Cr、Pb 含量均超过食品国家安全标准(GB 2762-2017)中的阈值,具有较高健 康风险;(3)23 种主要植物中青葙、鬼针草、一点红、蜈蚣草等对多种重金属转运系数大于 1,具备富 集型植物特征;一把伞南星、蓖麻、千里光等根部重金属含量较高,转运系数较低,具备根部囤积型植物 特征;响铃豆、筒轴茅、苣荬菜等富集的重金属含量相对较低,且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能健康生长,具备 规避型植物特征。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存在较严重的 Cd/Mn 复合污染,青葙等植物用于修复该复 合污染土壤极具应用潜力。

  • 生长素对水稻积累及毒害的效应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0-08-03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明确生长素与水稻锰毒及抗性的关系,揭示水稻锰毒调控机制,该研究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锰胁迫对水稻根尖游离生长素含量的影响及外源生长素萘乙酸对水稻幼苗锰吸收、积累和毒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2000 μmol·L-1 MnCl2 溶液中培养的水稻,根尖游离吲哚乙酸含量显著下降,仅为对照处理的 47.7%;水稻根相对伸长率也显著减少,降至对照处理的 71.1%。在锰溶液中添加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萘基邻氨甲酰苯甲酸后根尖锰含量显著增加,达到了对照处理的 1.5 倍。在锰溶液中添加萘乙酸后,虽然根尖细胞壁锰含量与对照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但水稻根相对伸长率显著降低而植株锰吸收量、根尖锰含量、根尖细胞液中锰的分配比均显著增加。茎基部浸入锰溶液中的离体稻株叶片中的锰含量也在加入萘乙酸后显著提高。锰胁迫下外源添加萘乙酸后,水稻根尖 OsYSL2、OsYSL6 及 OsMTP8.1 的表达均显著增加。综上结果说明,过量的锰显著抑制水稻根伸长、降低水稻根尖游离态生长素水平,而生长素参与调控水稻对锰的吸收、转运及毒性。

  • 有机锌和有机对蛋种母鸡生产性能、蛋品质、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有机锌和有机锰对蛋种母鸡生产性能、蛋品质、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23周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海兰褐D系祖代蛋种母鸡576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对照组(A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80 mg/kg的硫酸锌、硫酸锰,等量添加组(B组)分别用40 mg/kg的有机锌、有机锰替换对照组饲粮40 mg/kg的硫酸锌、硫酸锰,额外添加组(C组)在对照组饲粮的基础上额外添加40 mg/kg的有机锌、有机锰。试验期32周。结果表明:1)试验第32周和1~32周时,B组蛋种母鸡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有机锌和有机锰能够提高蛋种母鸡的平均蛋重和产蛋率,降低破蛋率,增加蛋壳强度,提高蛋品质,增加蛋黄中锰的沉积量。在本试验条件下,有机锌和有机锰与无机锌和无机锰等量添加效果最佳。

  • 发酵底物含量对牦牛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为确定牦牛微量元素锰的需要量,本试验以甘氨酸锰为添加形式,研究不同发酵底物锰含量对牦牛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共设定5个发酵底物锰含量,分别为35.00、40.00、50.00、60.00和70.00 mg/kg,采用体外瘤胃发酵技术进行48 h发酵,结束后测定产气量、瘤胃发酵特性以及消化酶活力。结果表明:1)当锰含量为40.00 mg/kg时,发酵液氨态氮、微生物蛋白质、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0.60 mg/dL、3.90 g/L、47.12 mmol/L、19.45 mmol/L、0.35 mmol/L、5.41 mmol/L、0.96 mmol/L、0.50 mmol/L和72.24 mmol/L;2)当锰含量为50.00 mg/kg时,发酵液脂肪酶活力达最大值,为0.50 U/mL,乙酸/丙酸最低,为2.05。综合可得,出对于生长期牦牛,若以甘氨酸锰作为锰元素添加形式,推荐牦牛饲粮锰含量在40.00~50.00 mg/kg,有利于瘤胃发酵和饲草料降解。

  • 缓释砂硒对绿甘蓝富硒作用及生长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09-0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过程和提高人体免疫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体缺硒会导致多种疾病。无机硒强化剂的人体吸收和利用不太理想,利用植物生长过程中吸收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则相对安全有效。砂硒因沙子具有透气保水的特性,同时硒释放相对缓慢,能提供稳定的硒来源,是比较理想的富硒蔬果培养基质。为了探讨缓释砂硒对绿甘蓝富硒作用和生长的影响,本研究设置对照组(CK)、实验组(缓释砂硒(CT)、 鸡粪和砂硒 1:1 混合(CT1)、鸡粪和砂硒 1:2 混合(CT2) 和鸡粪(CT3))等 5 个处理。实验结果表明:CT、CT1 和 CT2 处理的绿甘蓝硒含量比 CK 分别增加 45%、61%和64%,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绿甘蓝硒含量和土壤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 < 0.05);CT2 处理的效果最好,绿甘蓝的产量增加 45%,叶片厚度增加 22.78%,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56.66%。土壤锰含量和硒含量共同解释了绿甘蓝生物量变化的 72%,而土壤锌含量解释绿甘蓝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的 66%。砂硒添加后,通过增加土壤硒含量提高绿甘蓝硒含量,砂硒和鸡粪配比更有效地提高了绿甘蓝硒含量并促进其生长。该研究结果为富硒绿甘蓝的生产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 对1~4周龄五龙鹅血清脂类代谢、抗氧化指标及器官组织中沉积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锰水平对1~4周龄五龙鹅血清脂类代谢、抗氧化指标及器官组织中锰沉积量的影响,以确定鹅饲粮中锰适宜添加水平。试验选用1日龄体重相近的五龙鹅360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公母各占1/2)。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饲粮(锰含量为20 mg/kg),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Ⅱ组)、60(Ⅲ组)、90(Ⅳ组)、120(Ⅴ组)和150 mg/kg锰的试验饲粮(Ⅵ组)。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1)Ⅳ、Ⅴ、Ⅵ组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极显著高于Ⅰ组(P0.05)。2)Ⅳ、Ⅴ、Ⅵ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Ⅲ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Ⅴ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极显著低于Ⅰ、Ⅱ、Ⅲ组(P<0.01),Ⅳ、Ⅵ组显著低于Ⅰ、Ⅱ、Ⅲ组(P<0.05)。3)Ⅳ、Ⅴ、Ⅵ组血清、心脏、肝脏和胰脏中锰沉积量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Ⅱ、Ⅲ组血清、心脏和肝脏中锰沉积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锰能提高五龙鹅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增加器官组织中锰沉积量。建议鹅饲粮中锰适宜添加水平为90~120 mg/kg。

  • 饲粮添加蛋氨酸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蛋氨酸锰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53周龄生产性能相近的“京红1号”商品蛋鸡480羽,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羽。蛋鸡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5%预混料中不含锰),对照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60 mg/kg硫酸锰(以锰计),试验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20、40、60、80 mg/kg蛋氨酸锰(以锰计),预试期1周,正试期9周。结果表明:1)40 mg/kg蛋氨酸锰组蛋鸡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60、80 mg/kg蛋氨酸锰组的哈夫单位、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80 mg/kg蛋氨酸锰组蛋鸡的血清尿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各蛋氨酸锰添加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白蛋白和钙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上升的趋势。由此可见,饲粮添加蛋氨酸锰可改善蛋品质,抑制蛋白质的分解代谢,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 不同水平饲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12~16周龄五龙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抗氧化能力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锰水平饲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12~16周龄五龙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抗氧化能力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旨在探索一种低锰饲粮配制的方法。试验选用12周龄五龙鹅360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公母各占1/2)。Ⅰ组为适宜锰添加组(锰添加水平为105 mg/kg,未添加枯草芽孢杆菌),Ⅱ~Ⅵ组为枯草芽孢杆菌添加组(枯草芽孢杆菌添加水平均为250 g/t),锰添加水平分别为0、35、70、105、170 mg/kg。试验期5周。结果表明:1)Ⅳ、Ⅴ组体重、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Ⅰ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显著提高12~16周龄五龙鹅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锰利用率,从而降低饲粮中锰添加水平。在饲粮中添加250 g/t枯草芽孢杆菌条件下,锰适宜添加水平为70 mg/kg。

  • 枯草芽孢杆菌与协同对5~11周龄五龙鹅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及胫骨发育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与锰协同对5~11周龄五龙鹅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及胫骨发育的作用,以探索在肉鹅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锰需要量的影响。试验选用5周龄五龙鹅3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公母各占1/2)。Ⅰ组饲粮锰添加水平为105 mg/kg,未添加枯草芽孢杆菌;Ⅱ~Ⅵ组饲粮枯草芽孢杆菌添加水平均为250 g/t,锰添加水平分别为0、35、70、105、170 mg/kg。试验期7周。结果表明:1)Ⅱ~Ⅵ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含量均随饲粮锰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均以Ⅳ组最高。2)Ⅱ~Ⅵ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随饲粮锰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Ⅳ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Ⅱ~Ⅵ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随饲粮锰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Ⅳ组极显著低于Ⅱ组(P<0.01)。3)Ⅱ~Ⅵ组骨密度、骨强度、胫骨重和胫骨灰分含量均随饲粮锰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Ⅳ组骨密度、骨强度、胫骨重和胫骨钙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P<0.05或P<0.01);Ⅱ、Ⅲ、Ⅳ、Ⅴ组胫骨锰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Ⅰ组(P<0.05或P<0.01)。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提高锰生物学效应,进一步提高机体营养同化作用,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促进胫骨发育,降低胫骨锰含量;建议在5~11周龄五龙鹅饲粮中添加250 g/t枯草芽孢杆菌条件下,锰适宜添加水平为70 mg/kg。

  • 饲粮调节母禽繁殖性能的内分泌机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母禽的繁殖性能对蛋鸡生产以及整个肉鸡产业链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锰作为相关功能酶的必需组成成分或重要激活成分,除了参与动物的生长发育、糖与脂肪代谢等活动,在维持生殖机能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母禽繁殖性能的神经内分泌调控途径入手,总结了锰在性激素的生物合成、中枢神经内分泌系统、蛋品质等方面的作用机制,探讨了不同形态锰的生物学活性差异,以期为锰在母禽(特别是产蛋期)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 22~42日龄肉鸡铜、铁、锌、不同用量组合的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铜、铁、锌、锰含量对22~42日龄肉鸡生长性能和粪中铜、铁、锌、锰排泄量的影响,进而对微量元素的平衡模式进行探讨。选取940只1日龄爱拔益加(AA)肉公鸡,1~21日龄统一饲喂铜、铁、锌、锰含量分别为16.96、166.66、46.01、60.26 mg/kg的玉米-豆粕型饲粮。试验选用22日龄、体况良好、体重接近的AA肉公鸡900只,随机分为1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基础饲粮中铜、铁、锌、锰含量分别为8、125、40、60 mg/kg,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按照均匀设计原则添加2~8 mg/kg铜、10~35 mg/kg铁、10~40 mg/kg锌、15~60 mg/kg锰组成的14种试验饲粮。测定肉鸡试验期生长性能,并于38~42日龄时采集粪样测定铜、铁、锌、锰含量。结果表明:1)饲粮铜、铁、锌、锰含量在NRC推荐量至2倍NRC推荐量范围时,对22~42日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无显著影响(P>0.05)。2)由最优解分析得出,粪中铜排泄量最低为23.11 mg/kg时,饲粮铜、铁、锌、锰含量分别为7.15、116.28、82.82、60.95 mg/kg;铁排泄量最低为438.34 mg/kg时,饲粮铜、铁、锌、锰含量分别为14.78、116.81、38.15、63.72 mg/kg;锌排泄量最低为102.60 mg/kg时,饲粮铜、铁、锌、锰含量分别为7.69、127.40、40.70、133.26 mg/kg;锰排泄量最低为159.37 mg/kg时,饲粮铜、铁、锌、锰含量分别为11.07、136.97、46.13、59.05 mg/kg;粪中铜、铁、锌、锰总排泄量最低为218.94 mg/kg时,饲粮铜、铁、锌、锰含量分别为7.36、125.74、38.23、62.76 mg/kg。综上所述,饲粮铜、铁、锌、锰含量在NRC推荐量至2倍NRC推荐量范围时对22~42日龄肉鸡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粪中铜、铁、锌、锰任一元素的排泄量均受饲粮中其他微量元素添加量的影响,且针对不同元素最低排泄量存在不同的最佳组合;饲粮铜、铁、锌、锰的含量分别为7.36、125.74、38.23、62.76 mg/kg时,能够满足肉鸡微量元素需要量,同时粪中铜、铁、锌、锰总排泄量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