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氮条件下饲粮能量水平对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和瘤胃微生物氮产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氮条件下饲粮能量水平对藏羊尿嘌呤衍生物(PD)排出量和瘤胃微生物氮(MN)产量的影响,以期为藏羊冷季适宜的能氮补饲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试验选取5只1.5周岁、体重[(47.7±2.46) kg]且体况相近的健康去势公藏羊,采用4×4拉丁方设计(其中1只藏羊为重复),进行消化代谢试验。试验期内分别饲喂粗蛋白质(CP)含量[(6.97±0.05)%]相近而消化能(DE)水平不同的4种饲粮,其DE水平分别为8.21(低能饲粮)、9.33(中低能饲粮)、10.45(中高能饲粮)和11.57 MJ/kg(高能饲粮)。整个试验分为4期,每期21 d,包含15 d的预试期和6 d的正试期。结果显示:1)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升高,尿PD排出量和十二指肠PD吸收量均线性增加(P0.10)。2)总可消化养分(TDN)摄入量随饲粮能量水平的升高而线性增加(P0.10)。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升高,尿氮排出量线性降低(P<0.05),而尿嘌呤氮排出量和嘌呤氮指数(PNI)均线性增加(P<0.05)。同时,瘤胃MN产量及微生物蛋白合成效率(MPS)也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升高而线性增加(P<0.05)。3)尿PD排出量、瘤胃MN产量与TDN摄入量存在较高的线性相关性,其模型方程分别为:尿PD排出量(mmol/d)=18.09TDN摄入量(kg/d)-1.11(R2=0.97);瘤胃MN产量(g/d)=18.32TDN摄入量(kg/d)-2.51(R2=0.97)。4)氮平衡(NB)与可消化能摄入量(DEI)之间存在较高的线性相关性,其模型方程为:NB(g/d)=8.38DEI(MJ/kg BW0.75)-3.58(R2=0.68)。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当饲粮CP含量为6.97%时,藏羊维持氮平衡的DE需要量为0.43 MJ/kg BW0.75;提高饲粮能量水平(DE水平:8.21~11.57 MJ/kg)可提高藏羊瘤胃MN的合成量,改善饲粮氮素利用效率,从而弥补饲粮氮素匮乏的限制。因此,在青藏高原冷季,可通过补饲能量物质来提高藏羊对氮素营养胁迫的适应力。

  • 冷季补饲对消化道消化酶活性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冷季补饲尿素-糖蜜型舔砖或精料2种营养补充方式,对藏羊生长性能、消化道消化酶活性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1.5岁藏系绵羊母羊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羊。其中对照(CON)组自由采食燕麦干草,尿素-糖蜜型舔砖补饲(BS)组在CON组基础上自由舔食尿素-糖蜜型舔砖,精料补饲(CS)组在CON组基础上补饲精料200 g/(只▪d)。60 d饲养试验结束后,进行4 d消化试验,最后进行屠宰试验。结果表明:1)消化能和粗蛋白质平均日采食量CS组和BS组分别比CON组多29.68%、40.00%和11.37%、20.00%(P<0.05);2)CS组和BS组平均日增重(ADG)分别是CON组的3.22和1.98倍(P<0.05);3)与CON组相比,补饲显著提高了血清葡萄糖(GLU)、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总蛋白(TP)和球蛋白(GLO)和白蛋白(ALB)浓度(P<0.05);4)与CON组相比,补饲显著提高了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P<0.05),且CS组高于BS组(P<0.05);5)与CON组相比,补饲精料和尿素-糖蜜型舔砖均显著提高了瘤胃液中木聚糖酶、蛋白水解酶和氨基肽酶活性(P<0.05),且CS组显著高于BS组(P<0.05),补饲精料还显著提高了小肠各段黏膜中α淀粉酶、胰蛋白酶活性(P<0.05)。结果提示,在冷季通过补饲尿素-糖蜜型舔砖或精料,均可显著增加藏羊对能量、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的采食量,显著增加消化道消化酶活性,从而提高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藏羊的生长性能;在本试验条件下,冷季对能量和蛋白质的补充摄入水平越高,藏羊的日增重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