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自主食用不同甜味物质对小鼠尿液蛋白质组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化学 分类: 生物学 >> 分子生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1-25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小鼠自主食用不同甜味物质后尿液蛋白质组的变化,探索其对机体的可能影响。方法:收集C57BL/6l小鼠主动食用甜味物质前后的尿液样品。甜味物质包括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较为广泛且能引起小鼠喜好反应的蔗糖、甜菊糖苷、安赛蜜、三氯蔗糖,其中非营养性甜味剂的浓度选择了已有研究显示的小鼠喜好反应最强烈的浓度。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的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进行分析,成组筛选尿液蛋白质组的差异蛋白,进行蛋白质功能和生物学过程分析;进行单只小鼠食用甜味物质前后尿液蛋白质组比较;并将不同甜味物质进行横向对比。结果及结论:尿液蛋白质组可以反映小鼠自主食用甜味物质后的机体变化,且小鼠自主食用的不同甜味物质对尿液蛋白质组的影响并不相同。4种甜味物质中,三氯蔗糖与蔗糖引起机体的变化最为相似,甜菊糖苷与蔗糖引起机体的变化相差最远;蔗糖、安赛蜜和三氯蔗糖引起的机体变化相似,而甜菊糖苷引起机体的变化与其他甜味物质不同。小鼠自主食用4种甜味物质后尿液蛋白质组差异蛋白中均有已经被报道的与脑奖励回路相关的蛋白,而只有自主食用蔗糖、安赛蜜和三氯蔗糖后尿液蛋白质组差异蛋白大量与代谢过程相关,自主食用甜菊糖苷后尿液蛋白质组差异蛋白主要与核小体组装、基因表达等过程相关。

  • 八棱海棠种子超低温保存中含水量对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6-05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含水量是影响种子超低温保存效果的关键因素,而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为探讨含水量对种子超低温保存生活力的影响途径,该研究以八棱海棠种子为材料,通过硅胶干燥法获得不同含水量的种子,测定超低温保存后种子生活力、糖含量及相关酶指标的变化并分析相关性。结果表明:(1)超低温保存15 d 后,不同含水量种子生活力不同,随着种子含水量的降低,种子生活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含水量为 9.02%的八棱海棠种子生活力最高,为 53.33%;超低温保存 120 d 后,种子生活力随着含水量下降一直升高,含水量为 6.40%生活力最高,为27.78%。表明八棱海棠种子含水量对超低温保存后的生活力有明显影响,但受液氮保存时间影响,随着液氮保存时间的延长,最适含水量降低。(2)相关性分析显示,含水量与生活力显著负相关,含水量和生活力均与蔗糖和果糖含量相关,酸性转化酶与含水量、生活力、蔗糖和果糖均相关,果糖激酶与生活力相关,表明种子含水量通过影响酸性转化酶活性而影响蔗糖和果糖含量,进而影响蔗糖代谢,响应低温和脱水胁迫,最终导致生活力差异。种子生活力还受到介导果糖激酶的果糖代谢影响。此外,海藻糖也是种子应对脱水和低温胁迫重要的调节物质之一。综上所述,八棱海棠种子不同含水量对其超低温保存后生活力有明显影响,与蔗糖和果糖代谢差异有关。该研究为种子超低温保存机制揭示提供了理论参考。

  • 不同铬源对喂食高葡萄糖饲料鲤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胰脏酶活性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铬源对喂食高葡萄糖饲料鲤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胰脏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配制4种纯化饲料,分别为不添加铬的基础饲料及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三氧化二铬(Cr2O3)、吡啶羧酸铬(CrPic)和蛋氨酸铬(CrMet)的试验饲料,试验饲料中铬添加水平在2.60 mg/kg(以三价铬离子计)左右。选择初始体重为(40.95±4.80) g的鲤72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每组饲喂1种饲料,饲喂基础饲料的为对照组。养殖周期为6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CrPic、CrMet能显著提高鲤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饲料效率(FE)以及蛋白质效率(PER)(P0.05),添加CrPic和CrMet能显著提高全鱼脂肪含量(P<0.05);添加3种铬源均能显著提高肌糖原含量(P<0.05),而肝糖原含量仅在CrMet组得到显著提高(P<0.05);添加CrMet显著降低了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P<0.05);添加CrMet显著提高了鱼体胰岛素(INS)、胰岛素受体(ISR)、生长激素(GH)含量以及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葡萄糖和皮质醇(COR)含量(P<0.05);添加3种铬源均显著提高了肝胰脏糖酵解途径丙酮酸激酶(PK)、己糖激酶(HK)活性(P<0.05),添加CrPic、CrMet能显著降低肝胰脏糖异生途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PEPCK)活性(P<0.05)。综合得出,对于喂食高葡萄糖饲料的鲤而言,CrMet在促进生长,提高饲料利用以及糖利用能力方面具有最明显的效果,CrPic次之,而Cr2O3最差。

  • 胍基乙酸对保育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关键酶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8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讨胍基乙酸对保育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糖代谢关键酶的影响。选取体重为(19.03±1.30) 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64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胍基乙酸组饲粮在基础饲粮中添加600 mg/kg胍基乙酸。预试期7 d,正试期14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胍基乙酸组保育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2)胍基乙酸组保育猪的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抑制率、谷胱甘肽(GSH)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胍基乙酸组保育猪的血浆果糖-6-磷酸激酶(PFK)、丙酮酸激酶(PK)、异柠檬酸脱氢酶(IDH)、苹果酸脱氢酶(MDH)、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辅酶Q还原酶(NADH-CoQ)和肌酸激酶(CK)活性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己糖激酶(HK)活性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P<0.10),血浆三磷酸腺苷(ATP)合成酶(ATPase)活性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P<0.10)。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胍基乙酸可改善保育猪的生长性能,提高其抗氧化能力,并可通过提高糖代谢关键酶(PFK、PK、IDH、MDH)及线粒体呼吸链相关酶(NADH-CoQ、ATPase)活性促进体内的分解代谢,提高机体ATP水平,进而可能促进储能组织(肌肉和脂肪)的合成。

  • 皮质醇对斜带石斑鱼原代培养肝细胞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皮质醇对斜带石斑鱼原代培养肝细胞糖代谢的影响。分离斜带石斑鱼肝细胞,选取2个孵育时间(24和36 h)和3个皮质醇浓度[0(对照)、100 和1 000 nmol/L],测定培养上清液中葡萄糖含量(即肝细胞葡萄糖释放量),肝细胞糖原和丙酮酸含量以及肝细胞糖代谢关键酶[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PEPCK)、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糖原合成酶(GSase)、苹果酸脱氢酶(MDH)、异柠檬酸脱氢酶(ICD)和丙酮酸激酶(PK)]的活性。结果表明:在孵育24和36 h时,与对照组相比,100 和1 000 nmol/L皮质醇组肝细胞葡萄糖释放量显著提高(P0.05)。在孵育24 h时,皮质醇浓度对肝细胞糖原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而在孵育36 h时,肝细胞糖原含量则随着皮质醇浓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在孵育24 h时,皮质醇浓度对肝细胞PK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但在孵育36 h时,100 和1 000 nmol/L皮质醇则显著提高了肝细胞PK活性(P0.05)。由此可见,皮质醇能够促进斜带石斑鱼原代培养肝细胞糖异生作用,抑制葡萄糖的分解代谢,而对糖原合成无调节作用。

  • 饲料中木薯淀粉添加水平对鲤生长性能、消化能力及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在实用饲料配方的基础上,添加5%(对照组)、10%与20%的木薯淀粉,配制成3种等脂(粗脂肪含量为6.7%左右)等能(总能为16 MJ/kg左右)饲料,在网箱中饲养平均体重为(55.73±3.55) g的鲤8周,研究饲料中木薯淀粉添加水平对鲤生长性能、消化能力及糖代谢的影响,以考察木薯淀粉对饲料中鱼粉的节约作用。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投喂50尾试验鱼。结果显示:鲤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肥满度(CF)均以20%木薯淀粉组为最高,显著高于5%木薯淀粉组(P<0.05),而肝体比则以20%木薯淀粉组为最低,显著低于5%木薯淀粉组(P<0.05)。随着木薯淀粉添加水平的升高,鲤的肠道蛋白酶活性呈下降趋势,5%木薯淀粉组显著高于20%木薯淀粉组(P<0.05)。10%木薯淀粉组的肠道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5%和20%木薯淀粉组(P<0.05),10%木薯淀粉组的肠道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20%木薯淀粉组(P<0.05)。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及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含量随木薯淀粉添加水平的升高均呈下降的趋势,而血清总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均呈上升的趋势。随着木薯淀粉添加水平的升高,鲤的肝胰脏AST及ALT活性均呈上升趋势,且20%木薯淀粉组肝胰脏AST活性显著高于5%木薯淀粉组(P<0.05)。鲤肝胰脏6-磷酸果糖-1-激酶、丙酮酸激酶活性均随木薯淀粉添加水平的升高呈上升趋势,且20%木薯淀粉组显著高于5%木薯淀粉组(P<0.05)。20%木薯淀粉组肝胰脏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显著低于5%和10%木薯淀粉组(P<0.05),10%木薯淀粉组肝胰脏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活性显著低于5%和20%木薯淀粉组(P<0.05)。根据本试验得出的结果并从饲料配制的成本考虑,鲤饲料中木薯淀粉添加水平为10%~20%时能够达到促进鱼体生长、维持机体正常的消化能力、保护肝功能的营养需求,并且能够有效调节糖酵解和糖异生关键酶活性。

  • 一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对动物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一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AMPK的活性受一磷酸腺苷(AMP)/三磷酸腺苷(ATP)的调节,应激反应可通过ATP的产生减少或消耗使细胞内AMP/ATP增加,从而激活AMPK。激活的AMPK可通过磷酸化下游靶蛋白,改变脂类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使其朝着抑制ATP消耗过程、促进ATP生成反应的方向进行,即抑制脂肪酸和糖原合成,促进脂肪酸氧化分解和葡萄糖的吸收,从而迅速恢复细胞中的能量,因此AMPK被称为“细胞能量调节器”,在动物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国内外已有文献报道基础上,对AMPK的结构、分布、活性调节及对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

  • 碳水化合物种类和水平对大黄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肝脏相关酶活性及肝糖原含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碳水化合物种类和水平对大黄鱼生长性能、全鱼和肌肉常规成分、血清生化指标、肝脏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及肝糖原含量的影响。采用2×3双因素试验设计,选取葡萄糖和小麦淀粉2种碳水化合物,分别设0、15%、30% 3个水平,共配制5种等氮等脂试验饲料。每种饲料饲喂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初始体重为(8.53±0.07) g的大黄鱼50尾,养殖试验持续8周。结果表明:饲料碳水化合物种类和水平及其交互作用对大黄鱼的终末体重、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饲料系数(FCR)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葡萄糖水平0增加到30%,大黄鱼的终末体重、WGR和SGR显著降低(P<0.05);饲料小麦淀粉水平由0增加到15%时,大黄鱼的终末体重、WGR和SGR显著升高(P<0.05),当饲料小麦淀粉水平由15%增加到30%时,大黄鱼的终末体重、WGR和SGR显著降低(P<0.05)。FCR随饲料葡萄糖水平的升高显著升高(P<0.05);FCR在饲料小麦淀粉水平由0增加到15%时显著降低(P<0.05),由15%增加到30%时显著降低(P<0.05)。15%或30%水平下,小麦淀粉组大黄鱼的终末体重、WGR和SGR均显著高于葡萄糖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低于葡萄糖组(P<0.05)。在15%水平下,葡萄糖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小麦淀粉组(P<0.05);在30%水平下,葡萄糖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小麦淀粉组(P<0.05)。饲料碳水化合物种类和水平的交互作用对大黄鱼血清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葡萄糖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血清葡萄糖含量随饲料葡萄糖的水平升高先降低后升高,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血清葡萄糖含量随饲料小麦淀粉水平的升高逐渐降低,且30%小麦淀粉组显著低于0小麦淀粉组(P<0.05)。饲料碳水化合物种类和水平的交互作用对大黄鱼肝脏葡萄糖激酶(GK)、6-磷酸果糖激酶(PFK)、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活性及肝糖原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肝糖原含量随饲料葡萄糖的水平升高持续升高,而随饲料小麦淀粉水平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且15%和30%水平下葡萄糖组均显著高于小麦淀粉组(P<0.05)。由此得出,与葡萄糖相比,摄食含小麦淀粉饲料的大黄鱼能够通过调节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及肝糖原含量来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且饲料中添加15%小麦淀粉时能促进大黄鱼生长。

  • 补喂肌酸对速步马运动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补喂肌酸对速步马运动性能、糖代谢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肌酸在速步马训练、比赛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数据。试验选取年龄4岁、平均体重为(457±50)kg、1 km速步比赛成绩相近且经过良好训练的伊犁马公马8匹,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4匹,每天每匹马分别饲喂3 kg颗粒精料,干牧草自由采食,在此基础上试验组每天每匹马补喂38 g肌酸,进行为期38 d(预试期7 d,正试期31 d)的补饲试验及训练试验。结果表明:补喂肌酸可提高速步马1 km速步赛的比赛用时,试验组比赛用时比对照组缩短12.74%(P>0.05);在血浆抗氧化指标方面,补喂肌酸可显著提高赛后30 min血浆中过氧化氢酶活力、总抗氧化能力及赛后24 h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P<0.05);但对照组与试验组赛前、赛后心率及血浆中葡萄糖、乳酸、肌酸、肌酐、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及皮质醇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补喂肌酸能够提高速步马的运动成绩,增强速步马赛后抗氧化能力。

  • 一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对动物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一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AMPK的活性受一磷酸腺苷(AMP)/三磷酸腺苷(ATP)的调节,应激反应可通过ATP的产生减少或消耗使细胞内AMP/ATP增加,从而激活AMPK。激活的AMPK可通过磷酸化下游靶蛋白,改变脂类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使其朝着抑制ATP消耗过程、促进ATP生成反应的方向进行,即抑制脂肪酸和糖原合成,促进脂肪酸氧化分解和葡萄糖的吸收,从而迅速恢复细胞中的能量,因此AMPK被称为“细胞能量调节器”,在动物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国内外已有文献报道基础上,对AMPK的结构、分布、活性调节及对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