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金银花提取物在围产期奶牛及炎症中的应用前景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围产期奶牛由于能量需求增加但干物质采食量减少会导致代谢和生理的改变,从而引发能量负平衡、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是机体炎症和免疫抑制的重要原因,可能会增加一系列围产期疾病的发病率。因此,加强围产期奶牛健康管理,对保证奶牛健康和发挥奶牛泌乳性能十分必要。以往研究显示,金银花提取物作为一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兼有药用和营养双重功效,且具有多种生理生化活性,如抗炎、抗氧化等。然而,目前金银花提取物在围产期奶牛上的应用还未见报道。因此,本文从围产期奶牛的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免疫抑制以及金银花提取物在这些生理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探究金银花提取物在围产期奶牛的作用提供参考。

  • 金银花提取物在围产期奶牛及炎症中的应用前景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围产期奶牛由于能量需求增加但干物质采食量减少会导致代谢和生理的改变,从而引发能量负平衡、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是机体炎症和免疫抑制的重要原因,可能会增加一系列围产期疾病的发病率。因此,加强围产期奶牛健康管理,对保证奶牛健康和发挥奶牛泌乳性能十分必要。以往研究显示,金银花提取物作为一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兼有药用和营养双重功效,且具有多种生理生化活性,如抗炎、抗氧化等。然而,目前金银花提取物在围产期奶牛上的应用还未见报道。因此,本文从围产期奶牛的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免疫抑制以及金银花提取物在这些生理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探究金银花提取物在围产期奶牛的作用提供参考。

  • Klotho蛋白对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Klotho是一种最近发现的抗衰老基因,它的缺失或突变会导致小鼠在出生3~4周后表现出衰老现象,相反,其过表达可增强小鼠的抗氧化能力,并延长小鼠寿命。目前研究表明,Klotho蛋白发挥抗氧化应激功能可能是通过激活叉头状转录因子O(FoxO)的转录活性、激活环磷酸腺苷(cAMP)信号通路、激活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信号通路来实现的。本文就Klotho的发现、结构特征、表达及其蛋白与氧化应激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畜牧生产中缓解动物氧化应激提供思路。

  • 对猪肠道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畜牧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种畜繁殖障碍、幼畜成活率低和发病率高、畜产品品质下降等都与氧化应激有关,氧化应激已经成为动物健康与营养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肠道氧自由基产生来源、氧化应激影响肠上皮细胞增殖分化机制及猪生产中氧化应激对肠道氧化损伤进行了综述。

  • 植物提取物对反刍动物免疫反应、以及胰岛素调节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植物提取物是以植物为原料,用化学或者物理的方法,定向获取和浓集植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而不改变其有效成分结构形成的产品。近年来,植物提取物作为一种天然饲料添加剂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植物提取物在反刍动物营养的研究与生产中应用也很广泛。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主要从植物提取物对反刍动物的免疫反应、氧化应激以及胰岛素调节3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 天然植物提取物在动物中的研究概况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在畜牧业转型升级、畜禽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模式持续推进的大形势下,如何减少和控制动物机体的氧化应激已经成为我国畜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与化学合成药物相比,天然植物提取物具有安全高效、残留及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其作为畜禽抗氧化应激剂在减少畜禽疾病、提高生产性能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和开发潜力。本文通过对天然植物提取物中抗氧化应激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途径进行归纳与综述,旨在为天然抗氧化应激活性成分以及畜禽抗氧化应激剂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 地鳖肽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肉品质、脏器指数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究地鳖肽对氢化可的松诱导的氧化应激肉仔鸡生长性能、肉品质、脏器指数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180只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仔鸡,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25 mg/L氢化可的松)和3个地鳖肽组[0.4、0.8和1.6 g/kg BW,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从第4天开始,3个地鳖肽组在饮水中加地鳖肽至第21天;从第8天开始,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在饮水中加氢化可的松,连续5 d。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14日龄时,模型组肉仔鸡的血清皮质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地鳖肽组(P<0.05)。2)1~14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F/G)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地鳖肽组的F/G显著降低(P<0.05)。15~21日龄时,模型组的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21日龄时,模型组的ADG和ADF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0.4和1.6 g/kg BW地鳖肽组的F/G显著降低(P<0.05)。3)14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肉仔鸡的胸肌pH45 min和红度(a*)值显著降低(P<0.05),胸肌、腿肌滴水损失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0.8 g/kg BW地鳖肽组的胸肌pH45 min显著升高(P<0.05),胸肌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0.4和1.6 g/kg BW地鳖肽组的腿肌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21日龄时,与模型组相比,0.4 g/kg BW地鳖肽组的胸肌a*值显著升高(P<0.05),胸肌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4)14日龄时,模型组肉仔鸡的脾脏、胸腺和法氏囊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1日龄时,模型组的法氏囊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6 g/kg BW地鳖肽组(P<0.05)。5)14日龄时,模型组肉仔鸡的肝脏和胸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肝脏和胸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4 g/kg BW地鳖肽组(P<0.05),肝脏和胸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8和1.6 g/kg BW地鳖肽组(P<0.05)。14和21日龄时,模型组的肝脏和胸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提示,地鳖肽可有效缓解氧化应激状态下肉仔鸡的应激反应,促进肉仔鸡生长,改善肉品质,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 不同比例全株玉米青贮饲粮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养分利用、血液学指标和血清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全株玉米青贮饲粮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养分利用、血液学指标和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选取胎次、体重[(33.16±3.49) kg]相近的生长猪(杜×长×大)32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营养水平参照NY/T 65-2004中瘦肉型猪饲养标准供给,试验组分别饲喂含20%、30%和40%全株玉米青贮的试验饲粮,上述4种饲粮养分含量(干物质基础)差异不显著(P>0.05),粗纤维含量依次为3.0%、3.5%、4.0%和4.5%。试验猪单独饲养于代谢笼中,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结果显示:随着饲粮中全株玉米青贮比例的增加,生长猪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养分(干物质、有机质、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总能)表观消化率、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净蛋白质利用率、总能代谢率、血红蛋白浓度和血清铜蓝蛋白含量呈线性降低(P0.05),但40%全株玉米青贮组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液血红蛋白浓度和血清铜蓝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由此得出,全株玉米青贮可用于生长猪低营养水平饲粮的配制,使用比例为20%~30%时能保障生产性能,并可改善健康状况。

  • 桦木酸对地塞米松致小鼠的机制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桦木酸(BA)对地塞米松(Dex)诱导氧化应激小鼠的保护作用和机制。将40只健康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NC)组、Dex组、0.25 mg/kg BA组、0.50 mg/kg BA组、1.00 mg/kg BA组。NC组和Dex组小鼠灌服1%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其余各组按不同剂量的BA灌服,连续14 d后,除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4组均腹腔注射Dex(25 mg/kg)诱导氧化应激模型。检测各组小鼠肝脏、脾脏和胸腺总抗氧化能力(T-AOC)、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反转录(RT)-PCR检测脾脏和胸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中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SK1)、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和P38基因的表达量,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脾脏MAPK信号通路中ASK1、JNK和P38蛋白的表达量。结果表明:1)与NC组相比,Dex组的肝脏T-AOC、抑制羟自由基能力,脾脏POD活性,胸腺T-AOC、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均极显著下降(P<0.01);与Dex组相比,0.50和1.00 mg/kg BA组肝脏T-AOC、抑制羟自由基能力以及POD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的升高(P<0.05或P<0.01),0.50 mg/kg BA组脾脏T-AOC、0.50和1.00 mg/kg BA组脾脏抑制羟自由基能力、0.25和1.00 mg/kg BA组脾脏POD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的升高(P<0.05或P<0.01),0.50和1.00 mg/kg BA组胸腺T-AOC、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和POD的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2)与NC组相比,Dex组脾脏和胸腺ASK1、JNK和P38 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与Dex组相比,0.50和1.00 mg/kg BA组脾脏和胸腺ASK1、JNK和P38 mRNA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或P<0.01)。3)与NC组相比,Dex组脾脏JNK和P38蛋白的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Dex组相比,0.50 mg/kg BA组脾脏ASK1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0.25、0.50和1.00 mg/kg BA组脾脏JNK和P38蛋白的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由此可见,BA预处理后,增强了Dex应激小鼠肝脏、脾脏和胸腺的T-AOC、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和POD活性,降低了Dex应激小鼠脾脏和胸腺MAPK信号通路中ASK1、JNK和P38 mRNA表达量以及脾脏ASK1、JNK和P38蛋白的表达量。BA对Dex造成的氧化损伤具有预防性的保护作用,并且这种保护作用与JNK-P38 MAPK信号通路相关

  • 桦木酸对环磷酰胺致小鼠免疫器官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为了研究桦木酸(betulinic acid,BA)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诱导小鼠免疫器官氧化损伤的影响。将50只健康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Cy组及0.05、0.50、5.00 mg/kg BW BA组。对照组和Cy组灌服1%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其余各组按不同剂量的BA灌服,连续14 d后,除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4组均腹腔注射Cy(50 mg/kg)诱导氧化应激模型。收集血清、脾脏和胸腺,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及白蛋白(ALB)、总蛋白(TP)含量,检测脾脏和胸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1)对于体重,对照组与Cy组无显著差异(P>0.05),各剂量BA组与Cy组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Cy极显著提高了血清AST、ALT活性(P<0.05),而5.00 mg/kg BW BA极显著缓解了这一现象(P<0.05)。3)与对照组相比,Cy引起了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的显著降低(P<0.05),而0.05 mg/kg BW BA显著缓解了胸腺指数的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Cy组胸腺SOD活性、胸腺CAT活性、脾脏GSH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或P<0.01),脾脏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Cy组相比,0.50 mg/kg BW BA组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脾脏和胸腺GSH-Px和CAT活性及脾脏GSH含量(P<0.05或P<0.01),极显著降低脾脏MDA含量(P<0.01),但极显著降低了胸腺SOD活性(P<0.01);与Cy组相比,5.00 mg/kg BW BA组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脾脏和胸腺GSH-Px和CAT活性(P<0.05或P<0.01),极显著降低脾脏MDA含量(P<0.01)。由此可见,BA能够改善Cy引起的小鼠免疫器官的氧化应激,对Cy诱导的氧化损伤有预防性的保护作用。

  • 丙氨酰-谷氨酰胺缓解Diquat诱导的断奶仔猪氧化损伤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缓解Diquat诱导的断奶仔猪氧化损伤的影响。试验采用双因子设计,选取24头健康状况良好、胎次相近的21日龄断奶仔猪,首先随机分成2个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2个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和基础饲粮+0.3% Ala-Gln的试验饲粮。预饲喂7 d后,在前期饲喂基础上,将仔猪分成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为基础饲粮组、基础饲粮+0.3% Ala-Gln组、基础饲粮应激组、基础饲粮+0.3% Ala-Gln应激组。通过腹腔注射8 mg/kg BW Diquat模拟仔猪氧化应激,而未应激的组别则注射等量的灭菌生理盐水。试验期7 d。结果表明:1)仔猪氧化应激状态下,与基础饲粮应激组相比,饲粮中添加Ala-Gln显著提高了血清谷氨酰胺(Gln)、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2)仔猪正常生理状态和氧化应激状态下,与相应基础饲粮组和基础饲粮应激组相比,饲粮中添加Ala-Gln显著提高了空肠GSH-Px活性和T-AOC(P<0.05),显著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Ala-Gln显著提高了肝脏GSH-Px活性和T-AOC(P<0.05),显著降低了MDA含量(P<0.05)。3)仔猪氧化应激状态下,与基础饲粮应激组相比,饲粮中添加Ala-Gln显著提高了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mRNA表达量(P<0.05),显著降低了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mRNA表达量(P<0.05)。由此可知,仔猪正常生理状态和氧化应激状态下,饲粮中添加Ala-Gln可提高仔猪抗氧化能力,降低MDA含量,从而减缓氧化应激对断奶仔猪机体组织的损伤;且在氧化应激状态下效果更为显著

  • 维生素E对动物机体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维生素E是一种动物机体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是体内重要的抗氧化物质。近年来相关研究结果证明:维生素E在保护动物机体损伤、维持组织基本结构稳定、保障动物机体繁殖性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等方面作用显著。本文总结了维生素E对氧化应激、霉菌毒素、农药等有害物质诱导的动物机体损伤的保护作用,为研究维生素E在动物体内作解毒剂、保护剂的作用机制以及在动物生产中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 热应激条件下机体发生的机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热应激是指机体在高温条件下对热暴露所做出的非特异性生理反应的总和。有研究表明热应激会引起机体氧化还原平衡紊乱,发生氧化应激,损伤细胞和组织,从而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及健康状况。热应激一直都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热应激问题将会更加突出,本文就热应激条件下氧化应激发生的机制做一综述,以期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热应激诱导的对动物肠道组织的损伤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热应激是一种常见的非特异性应激,给畜牧业带来较大的损失。肠道组织在热应激作用下易发生缺血缺氧,肠道细胞产生氧化应激,造成细胞凋亡,引起肠道组织损伤。而肠道作为动物机体吸收营养、屏障病原体最为重要的器官,当其受到损伤时将直接影响到动物机体的生长发育及健康状况。本文从热应激诱导肠道细胞产生氧化应激,氧化应激对肠道的损伤,以及热应激诱导细胞凋亡途径等方面,结合国内外近年来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信号通路在中的作用及其调控剂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Keap1-Nrf2-ARE)信号通路是机体细胞抵制氧化应激损伤和异生物质损伤最为重要的一种防御机制,且该通路与炎性疾病包括癌症、神经变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衰老等密切相关。Nrf2信号的激活可诱导与ARE相关基因的各种解毒酶、抗氧化防御酶和抗氧化蛋白酶的表达的转录调控,且调控Keap1-Nrf2-ARE信号通路已成为预防和治疗氧化应激相关疾病和炎性疾病的一个强有力的靶目标。该文重点综述了氧化应激、Keap1-Nrf2-ARE信号通路在抗氧化应激中的作用及相关的调控剂。

  • 桦木酸对地塞米松致小鼠血清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桦木酸(BA)对地塞米松(Dex)诱导氧化应激小鼠血清指标的影响。将40只健康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NC)组、Dex组、0.25 mg/kg BA组、0.50 mg/kg BA组、1.00 mg/kg BA组,每组8只。NC组和Dex组灌服1%的可溶性淀粉,其余各组灌服混悬于1%可溶性淀粉溶液中不同剂量的BA,连续灌服14 d后,除NC组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4组均腹腔注射25 mg/kg Dex诱导氧化应激模型。15 h后,眼眶采血,收集血清。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总胆红素(T-Bil)、钙离子(Ca2+)、细胞色素C(CytC)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抑制羟自由基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BA预处理后,能够显著或极显著降低Dex诱导氧化应激小鼠血清ALP活性及TG、T-Bil、CytC含量(P0.05),对血清TP和ALB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BA能够改善Dex引起的小鼠血清指标的变化,对Dex诱导的氧化损伤有预防性的保护作用。

  • 植物源性抗氧化剂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植物源性抗氧化剂是一类来源于植物,具有抗氧化功能的物质,在养殖业中作为饲料添加剂被应用,具有来源广泛、高效、安全和无残留等特点。本文主要综述了此类抗氧化剂在畜牧业中常用的种类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了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为今后更广泛深入地开展植物源性抗氧化剂的研究与应用,进一步阐明深层次作用机理提供参考。

  • 谷氨酰胺对脂多糖诱导的断奶仔猪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以大肠杆菌型脂多糖(LPS)建立氧化应激模型,探讨了谷氨酰胺(GLN)对断奶仔猪氧化应激的影响。选用24头28日龄的健康三元(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和应激组饲喂基础饲粮,GLN组饲粮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 GLN,试验期为30 d。在试验第22、25、28和30天,应激组和GLN组仔猪分别按每千克体重腹腔注射100 μg LPS,对照组仔猪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的灭菌生理盐水,第30天进行前腔静脉采血并屠宰采取所需肠道样品,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结果显示:1)LPS攻毒前各组血清抗氧化能力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LPS攻毒后,应激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LN组血清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低于应激组和对照组(P<0.05)。2)LPS攻毒后,在十二指肠黏膜中,GLN组过氧化氢酶(CAT)和锌铜超氧化物歧化酶(CuZuSOD)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应激组(P<0.05)。在空肠黏膜中,GLN组CAT、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应激组(P<0.05),对照组GPX4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应激组(P<0.05)。在回肠黏膜中,GLN组和应激组CAT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PX4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LN组MnSOD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应激组(P<0.05),CuZnSOD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GLN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断奶仔猪因LPS引起的氧化应激,以期为实际生产中减少氧化应激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非酯化脂肪酸对奶牛的诱导作用及其机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处于围产期的奶牛由于能量负平衡引起脂质动员,导致大量非酯化脂肪酸(NEFA)释放进入肝脏和血液。当NEFA处于较高浓度时,可改变机体抗氧化系统与氧化系统的平衡状态,并激活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同时也会抑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信号通路的活化,诱发机体炎性损伤,最终诱导奶牛产生氧化应激,从而直接影响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综述了NEFA对围产期奶牛氧化应激的诱导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奶牛生产中缓解氧化应激、提高免疫机能及促进生产性能的发挥提供理论依据。

  • 母猪妊娠末期背膘厚度对产仔性能和胎盘脂质氧化代谢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讨母猪妊娠末期背膘厚度对产仔性能和胎盘脂质氧化代谢的影响,以探索母猪妊娠期脂肪沉积与繁殖性能的关系。本试验度量了846头经产大白母猪妊娠第109天时的背膘厚度,并分为3组,背膘厚度≤18 mm的为第1组(母猪192头),背膘厚度为19~22 mm的为第2组(母猪265头)、背膘厚度≥23 mm的为第3组(母猪389头)。记录母猪分娩后的产仔性能,测定胎盘组织中脂质、氧化产物水平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1)尽管母猪妊娠末期背膘厚度对窝产仔数、产活仔数及木乃伊数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影响了死胎数、初生窝重、初生头重和胎盘效率(P0.05)。值得注意的是,母猪妊娠末期背膘厚度显著影响每窝初生重≤0.9 kg的仔猪数和每窝初生重≤1.0 kg的仔猪数(P<0.05),第3组的每窝初生重≤0.9 kg的仔猪数和每窝初生重≤1.0 kg的仔猪数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2)在第3组的胎盘组织中,不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 FFA)的水平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而且丙二醛(MDA)和活性氧(ROS)水平也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3)妊娠末期母猪胎盘组织中ROS水平与总产仔数、初生窝重及胎盘效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MDA水平与窝产仔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由此可知,母猪妊娠末期背膘厚度与产仔性能密切相关。妊娠末期维持背膘厚度在19~22 mm,母猪可获得较高的产仔性能;背膘厚度≤18 mm时,会增加死胎数;而背膘厚度≥23 mm时,会引起胎盘组织中脂质过度沉积,从而加剧胎盘氧化应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