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唇形科香料植物挥发油成分与遗传相关性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10-25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唇形科香料植物的挥发油广泛应用于香精香料行业。为了明确 27 种 唇形科香料植 物的亲缘关系和挥发性成分 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该 研究 依托 psbA trnH 条形码 明确供试香 料植物种属,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 聚类树 进而分析 27 种供试材料的亲缘关系, 采用正己烷 萃取法 ,结合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通过谱库、保留指数和文献检索进行定性,分析种 唇形科芳香植物叶片的挥发性萜类成分,并比较亲缘关系较近的物种含有的成分组成的差异。 结果表明:( 1 27 种唇形科香料植物共检测到 64 种挥发性萜类物质。( 2 )香槟薄荷被检 测到的种类最多( 11 种),齿叶薰衣草( 9 种)、迷迭香( 9 种)次之。( 3 β 石竹烯、 菊酯 D 分别为 14 种、 15 种植物共有成分。同属的唇形科香料植物主要成分有一定相似, 亲缘 关系较近的唇形科芳香植物含有的挥发性萜类类型组成也较为相似。该研究结果不仅唇 形科香料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还为植物萜类的代谢研究提供依据。

  • 凤眼果的生药学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2-0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凤眼果具有温胃、杀虫等功效,其名称和性状易与苹婆属其他物种混淆,然而相关研 究基础比较薄弱,通过生药学研究可为其资源开发及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该研究对凤眼 果性状、微性状、种子横切面及粉末显微特征进行观察;利用双向测序获取凤眼果DNA 条 形码序列ITS2、psbA-trnH、matK、rbcL,计算Kimura 2-Parameter 遗传距离,建立邻接系 统进化树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凤眼果性状特征包括外被深红色果皮,种子表 面红褐色或暗栗色,质硬,内含浅黄色肥厚胚乳2 片。(2)微性状特征为外种皮红褐色, 极薄,质脆;中种皮黑褐色,较厚,质硬;内种皮浅黄色,质软。(3)显微特征为外种皮 石细胞结构和排列方式、中种皮栅状细胞结构、内种皮细胞壁呈连珠状增厚、草酸钙簇晶。 (4)基于ITS2 序列可将凤眼果与苹婆属其它植物有效区分,matK 序列可将假苹婆与苹婆 属其它植物有效区分。获取的凤眼果性状、微性状及显微特征数据,结合ITS2 条形码序列 可有效鉴别凤眼果,为其资源开发及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 莪术基原植物DNA 序列的筛选与鉴定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0-03-24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了寻找适用于中药材莪术基原植物鉴定的DNA 条形码序列,探索快速高效的莪术基原植物鉴定的新方法,该文首先利用扩增成功率和测序成功率对中药材莪术3 种基原植物,9 个样本的7 种DNA 条形码序列(ITS、ITS2、matK、psbA-trnH、trnL-trnF、rpoB 和atpB-rbcL)进行评估,然后利用MEGA6.0 软件对获得的高质量的序列通过变异位点分析、遗传距离计算和系统树分析等进一步进行评估,最后我们还将筛选到的DNA 条形码序列对未知基原的待测样品进行基原鉴定。结果显示,ITS、ITS2 和matK 等条形码序列在莪术基原植物中的扩增或测序成功率低,难以应用于实际鉴定,而psbA-trnH、trnL-trnF 和rpoB等条形码序列变异位点信息过少,不足于区分莪术的3 种不同基原植物,只有atpB-rbcL 条形码序列的扩增和测序成功率高,容易获得高质量的序列,同时序列长度理想(642~645bp),变异位点多(11 个),可实现莪术的3 种不同基原的区分鉴别。待测样品经基于atpB-rbcL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鉴别为温郁金。实验结果表明,叶绿体atpB-rbcL 序列能够准确鉴定莪术不同基原植物,可以作为中药材莪术基原植物鉴定的条形码序列。

  • 植物 DNA 研究领域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09-0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了全面了解植物 DNA 条形码研究领域的发展和最新动态,探讨中国 DNA 条形码 发展的状态和前景。利用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对该研究领域进行文献计量学统计,并对引 用频次、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进行了可视化分析。获得了中国、美国、加拿大学者在该领域 文献贡献率最大,中国研究机构发文量领先,但美国、加拿大科研机构论文质量较高,影响 力较大。文献引用频次可视化发现,2009 年是该领域研究的高峰期,该研究领域的前沿和 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物种的识别和生物多样性应用、DNA 条形码候选序列筛选和鉴定技术 的规范化。中国学者在植物 DNA 条形码领域研究具有领军作用和很高的影响力,国家提倡 中药产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我国 DNA 条形码蓬勃发展,但是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与美国、英 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研究还有一定的差距,应该加大与发达国家科研机构合作,提高研究 能力,DNA 条形码技术在植物的鉴定、分类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非常重要作用。建立 一个更全面、通用的全球植物 DNA 条码库和开发新的标记并采用新的测序技术是植物 DNA 条形码研究的未来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