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产地降香黄檀种子和幼苗性状的变异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9-08-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了探讨不同产地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种子和幼苗的表型性状变异规律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关系,以来源于海南、福建、广西、广东等省区10个产地降香黄檀的种子及在广西桂林培育的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其种子和幼苗生长的9个表型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降香黄檀种子和幼苗的表型性状存在较大变异,9个性状间均差异极显著,各性状平均变异系数(CV)为12.50%,变异系数范围在7.94%~18.89%,幼苗生长性状的变异高于种子性状的变异,说明种子性状的稳定性较高。相关分析表明,各表型性状间及表型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间均存在不同的相关性,各表型性状与经度、纬度及年降水量均无显著相关性,而海拔、年均温度与年降雨量是影响降香黄檀种子和幼苗性状的主要因子。利用主成分综合得分法,筛选出了3个在种子形态、幼苗生长和萌发情况等方面较好的家系,按综合得分排序分别为仙游产地、儋州产地、尖峰岭产地。研究结果可为降香黄檀优良种质资源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

  • 5个猕猴桃种的皮孔、气孔器和叶片下表皮微观特征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9-08-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了探索不同种类猕猴桃皮孔、气孔器和叶片下表皮特征的差异及其分类学意义。本研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5个猕猴桃种共计9份样品材料的一年生枝条韧皮部上皮孔的形态,结果发现猕猴桃皮孔呈长椭圆形或长梭形,不同种皮孔的长×宽、皮孔密度、皮孔面积和皮孔面积的百分比值存在差异但与种类划分无明显规律,但皮孔的宽可明显区分所选4个中华猕猴桃品种。另外用扫描电镜观察了5个猕猴桃种类的气孔器和叶片下表皮特征,结果发现猕猴桃气孔器呈宽椭圆形或椭圆形,仅分布在叶背的叶肉区域,气孔器类型有辐射型、环列型、不规则型和不等型4种。其中中华猕猴桃的气孔器是辐射型、美味猕猴桃的气孔器是环列型、阔叶猕猴桃和毛花猕猴桃的气孔器是不规则型,长果猕猴桃的气孔器是不等型。保卫细胞围绕气孔器排列,与表皮水平或突起。叶片下表皮细胞一般为不规则形或乳状突起,垂周壁浅波状或深波状;表面覆着颗粒状纹饰和分叉单细胞非腺毛,其中阔叶猕猴桃为不分叉单细胞非腺毛,长果猕猴桃为双分叉单细胞非腺毛,其余为多分叉单细胞非腺毛。部分具有鳞片状蜡质层。气孔器外拱盖内缘浅波状,纹饰光滑或有颗粒状物。测量猕猴桃气孔器长×宽、气孔长轴、气孔器密度,发现不同种之间存在差异但与猕猴桃种类划分无明显规律,但其气孔器类型与种类划分一致,4个中华猕猴桃品种也可通过气孔器的长、气孔长轴和密度大小来区分。此外,新种长果猕猴桃的微表观形态与其他种类存在明显差异,为其识别提供基本的微观依据。

  • 金槐和米槐主流品种花粉形态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0-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本研究以 6 个金槐品种和 2 个米槐品种的花粉为材料,采用美国卡尔蔡司 EVO18 扫描电镜对其极面、赤道面、外壁纹饰等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并对金槐、米槐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金槐和米槐花粉的共有特征包括:极面观为三裂圆形,极面光滑;具 3 孔沟,沟较窄且达两极;沟缘中部外凸,具颗粒状突起;沟在极面上没有交会,形成宽大的沟界极区;金槐的花粉粒为长球形,金槐 J6 的极轴最长,金槐 J2 的极轴最短,极轴长/赤道轴长表现的规律与极轴长相一致;网眼直径最大的是金槐 J2,最小的是金槐 J5;网眼密度最大的是金槐 J6,最小的是金槐 J2;米槐的花粉粒为近圆球形,极轴长和极轴长/赤道轴长明显小于金槐,但其赤道轴长大于金槐;双季米槐的赤道轴长、极轴长、极轴长/赤道轴长、网眼密度都小于单季米槐;8 个品种可分为 3 组,其中金槐 J4、金槐 J1 和金槐 J6 3 个品种亲缘关系较近,金槐J5、金槐 J3 和金槐 J2 3 个品种亲缘关系较近,单季米槐和双季米槐 2 个品种亲缘关系较近;花粉形态是鉴别金槐和米槐两大类品种的重要根据,并可为进一步的品种划分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