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尔泰银莲花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7-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了解野生和栽培阿尔泰银莲花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差异,本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 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野生和栽培阿尔泰银莲花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进行探 究。结果表明:(1)野生阿尔泰银莲花根际土壤真菌的多样性显著高于栽培阿尔泰银莲花(P 0.05);NMDS 分析结果显示,野生和栽培阿尔泰银莲花 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差异更显著。(2)细菌9566 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TUs 涉及39 门127 纲315 目500 科886 属,真菌2 670 个OTUs 涉及15 门57 纲138 目293 科597 属。在门水平上,细菌 群落中的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及真菌群落中的担子菌门、子囊菌门和被孢霉门均为野 生和栽培阿尔泰银莲花根际土壤优势菌门,但其相对丰度在不同生长方式下存在差异。(3)环 境因子关联(RDA)分析结果显示,有机质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的主要因子(P < 0.05),土壤 pH 值、碱解氮和有效磷是影响真菌群落的主要因子(P < 0.05)。综上,本研究表明野生和栽培 下的阿尔泰银莲花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不同生长条 件下的土壤理化性质存在密切的联系,研究结果对阿尔泰银莲花科学种植以及土壤改良具有一定 意义。

  • 龙眼新品种(系)引种南宁的生长与开花结果特性比较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0-09-15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宝石1号’、‘晚香’和‘福晚8号’是2017年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引进到广西南宁市的新品种(系)。为研究其在本地的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表现,以广西主栽品种:‘石硖’和‘桂明1号’为对照材料,研究其树体生长发育情况、产量、物候期、开花和落花落果规律及雌花开放数与温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引进的3个龙眼新品种(系)高接后的植株长势和产量与‘石硖’相近,‘宝石1号’的单穗重最重,其次是‘福晚8号’,‘晚香’与2个主栽品种的相近;‘福晚8号’的果实成熟期最晚,生育期最长,达196 d,比‘桂明1号’长15 d。‘宝石1号’的花期最长,‘晚香’最短,3个新品种(系)的雌雄花开放顺序均为“雄~雌~雄~雌~雄”,‘宝石1号’和‘福晚8号’的雌雄花相遇时间较长,为18~19 d;3个龙眼新品种(系)在南宁均有3次落果高峰期,落果主要集中在6月份的第二次生理落果期。3个龙眼新品种(系)的雌花开放数与花前温湿度的关系密切,花期前后一定的温湿度范围内,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空气湿度有利于‘宝石1号’和‘福晚8号’的雌花开放,而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空气湿度有利于‘晚香’的雌花开放。综合来看,3个引进的福建龙眼新品种(系)在广西均能正常开花结果且表现较好,‘宝石1号’较早熟,‘福晚8号’成熟期最晚、雌雄花相遇时间长且落果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