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种含笑属植物叶片抗寒结构指标的筛选与抗寒性评价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0-03-0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筛选醉香含笑(Michelia. macclurei Dandy)、‘丹霞’含笑(M. ‘Danxia’)、紫花含笑(M. crassipes Law)、‘玉霞’含笑(M. ‘Yuxia’)和云南含笑(M. yunnanensis Franch.ex Finet et Gagn)的抗寒结构指标,从叶片解剖结构角度评价这5 种含笑属植物的抗寒性,该研究分别测定常温、自然降温和低温越冬3 个温度节点5 种植物的叶片厚度等9 项结构指标。通过聚类分析结合相关指数公式和指标变化率结合主成分分析这两种方法筛选抗寒结构指标,并运用隶属函数法来评价5 种含笑属植物的抗寒性。结果表明:不同降温阶段聚类分析筛选出的抗寒指标不同,常温下,栅海比、海绵组织和下表皮厚度为代表指标;自然降温阶段则是栅海比、海绵组织和角质层厚度为代表指标;而到了低温越冬时期,代表指标变为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上表皮厚度,隶属函数分析显示三个时期5 种含笑属植物的抗寒性排序完全不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的指标为上表皮厚度、栅海比与细胞结构疏松度。其通过隶属函数评价5 种含笑属植物的抗寒性排序为醉香含笑>紫花含笑>‘丹霞’含笑>云南含笑>‘玉霞’含笑,与田间观测和生理生化评价结果一致。由此得出结论,以单一时期的叶片结构指标为依据进行聚类分析来筛选抗寒指标评价抗寒性的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指标来进行抗寒性评价的方法更具有参考价值。

  • 黑沙蒿对动物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黑沙蒿中含有多糖、有机酸、甙类和黄酮类化合物等多种活性成分,在免疫调节、抗氧化和促生长等方面均有一定作用。近年来,关于黑沙蒿,尤其是黑沙蒿提取物作为饲料添加剂促进动物健康与生长的报道日趋增多。本文主要阐述了黑沙蒿对动物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黑沙蒿对动物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调控机理提供参考。

  • 丝兰提取物在家畜有害气体减排及健康养殖方面的应用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丝兰提取物(YSE)的主要活性成分有甾体皂甙、白藜芦醇、麟凤兰多酚等,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YSE早期研究集中于反刍动物瘤胃发酵方面,以降低其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近年来,关于YSE作为饲料添加剂改善动物健康与促进生长的报道日趋增多。本文总结了YSE对于动物养殖有害气体减排的作用,主要介绍对家畜生产过程中产生的2种主要有害气体——甲烷和氨气的减排作用,并分别总结了YSE对于不同家畜及试验动物在改善健康及促进生长方面的作用

  • 艾蒿水提物对肉仔鸡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及小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mRNA表达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艾蒿水提物对肉仔鸡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及小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mRNA表达量的影响。选取192只健康的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1 000、2 000 mg/kg艾蒿水提物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21日龄时,2 000 mg/kg添加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1 000 mg/kg添加组的血清NO含量和回肠iNOS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2 000 mg/kg添加组的回肠iNOS mRNA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42日龄时,500、1 000和2 000 mg/kg添加组血清NO含量和iNOS活性及空肠iNOS mRNA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艾蒿水提物可以促进肉仔鸡免疫细胞因子的分泌和NO的生成,且与iNOS mRNA的表达增强有关。

  • 热应激状态下羊的体温调节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热应激是由高温环境所引起的,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当环境有效温度超过羊的等热区上限温度时,羊就会出现热应激。然而由热应激引发的不良影响广泛存在,不仅严重影响羊的生存质量,而且导致羊体温升高、生长性能降低、免疫力减弱以及肉品质下降。本文综述了导致羊产生热应激的因素以及热应激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机制。在热应激的情况下,机体通过吸收环境辐射热和累积机体代谢产热,使机体获得很高的热负荷,超过了机体的散热能力。暴露在高温环境中的羊只,可通过增加机体散热消除过多的热负荷。当空气温湿度发生变化时,作为恒温动物,绵羊和山羊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的产热量、采食量、饮水量、呼吸频率和行为等方式,来维持机体产热和散热的平衡。总之,羊可以利用复杂有效的散热机制维持体温平衡,适应高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