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分和土壤微生物对干热河谷山合欢和银合欢生长性状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5-15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植被恢复是干热河谷生态恢复的有效途径,干热河谷生态修复的同时也引进了很多外来种。为比 较本地种和外来引进种对水分与微生物的响应差异,该文选取当地乡土种山合欢(Albizia kalkora)和外 来种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采用气候箱模拟云南干热河谷地区条件,通过土壤水分控制和微 生物接种研究了水分和各自的土壤微生物对两种豆科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比于银合 欢,山合欢的种子发芽率、根生物量、根冠比和氮磷比较银合欢高58.82%、76.13%、90.59%和18.42% (P<0.05);(2)干旱条件下山合欢的根生物量和氮浓度比湿润条件低33.67%和8.65%(P<0.05),银 合欢的株高、地上生物量、根生物量在干旱条件下较湿润条件低了39.32%、40.06%和39.61%(P<0.05), 表明干旱抑制了植物生长和养分吸收;(3)山合欢在干旱条件下的根瘤数量多于湿润条件(P<0.05), 而银合欢在湿润条件与干旱条件下的根瘤数量没有显著性差异;(4)除枯叶生物量比例,土壤微生物接 种、土壤微生物与水分的交互作用对山合欢和银合欢的生长并没有造成显著影响。以上研究表明山合欢 较银合欢可能更适宜干旱环境,为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物种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但土壤微生物对植 物生长的影响还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 丁酸梭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结构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丁酸梭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结构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25±1)日龄、体重(6.24±0.32) kg的健康“杜×长×大”杂交仔猪360头,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8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500、1 000和2 000 mg/kg丁酸梭菌的试验饲粮。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1)250和1 000 mg/kg丁酸梭菌添加组断奶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25~55日龄断奶仔猪饲粮添加250~500 mg/kg丁酸梭菌可改善断奶仔猪肠道结构,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 10~25 kg仔猪赖氨酸需要量及其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文旨在应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10~25 kg仔猪赖氨酸(Lys)需要量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检索了1990年至2016年期间发表的有关仔猪Lys需要量的研究,根据文献筛选标准共17篇文献被纳入研究。用二次曲线(QC)模型、线性平台(LP)模型和曲线平台(CLP)模型估计了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SID Lys)需要量。结果表明:LP模型估计得到的SID Lys需要量较低,而QC和CLP模型的估计值较高且基本一致。其中,饲粮SID Lys含量变化不影响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PQC=0.828 0,Plinear=0.584 4);以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为因变量,SID Lys含量为自变量,用QC模型估计得出10~25 kg仔猪饲粮SID Lys需要量分别为1.280%(P<0.000 1)和1.260%(P<0.000 1)。饲粮类型以及遗传背景等因素影响SID Lys需要量。其中,玉米豆粕饲粮和非玉米豆粕饲粮的SID Lys需要量分别为1.307%(P=0.005 0)和1.138%(P=0.000 1);中国地方猪种和瘦肉型猪种的SID Lys需要量分别为1.060%(P=0.001 2)和1.334%(P=0.004 3)。综上,为满足10~25 kg仔猪达到最佳生长性能,饲粮SID Lys需要量为1.230%~1.280%,同时应考虑饲粮类型以及猪的遗传背景等因素。

  • 甘氨酸亚铁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铁表观消化率及血清铁相关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甘氨酸亚铁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铁表观消化率及血清铁相关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12头“杜×长×大”(28±1)日龄断奶仔猪,根据体重、健康状况等均衡分布原则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仔猪,单个饲养于消化代谢笼。试验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2组均饲喂缺铁基础饲粮10 d,使仔猪处于临近贫血状态;第2阶段:对照组在缺铁基础饲粮中额外添加100 mg/kg的硫酸亚铁(以铁计),试验组额外添加100 mg/kg的甘氨酸亚铁(以铁计),试验期10 d。结果表明:与添加硫酸亚铁相比,饲粮添加甘氨酸亚铁有降低仔猪料重比的趋势(P<0.10),降低了4.57%,但对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10);饲粮添加甘氨酸亚铁能显著降低粪中的铁排出量和铁排出总量(P<0.05),分别降低了23.11%和22.09%;饲粮添加甘氨酸亚铁能极显著提高铁表观消化率和表观代谢率(P<0.01),分别提高了13.34%和22.42%;同时,饲粮添加甘氨酸亚铁能显著提高血清中的铁饱和度和血液中的铁含量(P<0.05)。综上,甘氨酸亚铁可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提高血液铁含量,改善仔猪铁代谢状况,降低粪便铁排出量,是一种绿色高效的新型补铁剂。

  •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猪胃肠道钙敏感受体基因表达、胃肠激素分泌及胃功能性酶活性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猪胃肠道钙敏感受体(CaSR)基因表达、胃肠激素分泌及胃功能性酶(H+-K+-ATP酶、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小肠CaSR基因表达量与血清胃肠激素浓度以及胃CaSR基因表达量与H+-K+-ATP酶和胃蛋白酶活性的关系。选择35日龄、初始体重为(9.57±0.64) kg的“杜×长×大”杂交断奶仔猪18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NP组(NRC标准粗蛋白质水平组)、MP组(较标准蛋白质水平组降低3%粗蛋白质水平)和LP组(较标准粗蛋白质水平组降低6%粗蛋白质水平),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仔猪。根据猪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分别于仔猪阶段(35~80日龄)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20%(NP组)、17%(MP组)和14%(LP组)的饲粮,生长猪阶段(81~110日龄)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8%(NP组)、15%(MP组)和12%(LP组)的饲粮,肥育猪阶段(111~160日龄)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6%(NP组)、13%(MP组)和10%(LP组)的饲粮,平衡饲粮的赖氨酸(Lys)、蛋氨酸(Met)、苏氨酸(Thr)和色氨酸(Trp)水平,试验期125 d。试验结束后采集前腔静脉血液,屠宰全部试验猪后取胃食糜、胃、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组织及黏膜,测定血清胃肠激素浓度、胃食糜中胃蛋白酶和胃黏膜中H+-K+-ATP酶活性以及胃肠道各段组织中CaSR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1)LP组猪胃CaSR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NP和MP组(P0.05)。2)与NP组相比,MP和LP组猪血清酪酪肽(PYY)和葡萄糖促胰岛素肽(GIP)浓度显著降低(P<0.05),MP组血清胆囊收缩素(CCK)浓度显著升高(P<0.05),LP组胃黏膜中H+-K+-ATP酶与胃食糜中胃蛋白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3)胃CaSR基因表达量与胃黏膜中H+-K+-ATP酶和胃食糜中胃蛋白酶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十二指肠CaSR基因表达量与血清GIP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血清PYY浓度呈显著正相关趋势(0.05≤P<0.10);空肠CaSR基因表达量与血清GIP和PYY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回肠CaSR基因表达量与血清PYY浓度呈显著正相关趋势(0.05≤P<0.10)。综上所述,饲粮粗蛋白质水平降低影响猪胃肠道CaSR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胃功能性酶活性及胃肠激素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