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氮磷钾肥对短肋羽藓的生长生理及植株呈色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7-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短肋羽藓是一种分布广泛、景观价值高的藓类植物,但目前缺乏相关的栽培研究。 为获得适合短肋羽藓(Thuidium kanedae)生长发育的最优施肥处理。该文以不施肥(CK) 作为对照,采用尿素(N 肥)、过磷酸钙(P 肥)和硫酸钾(K 肥)组合处理,设置 3 个施 肥水平(1-3)的施肥方案。通过观测不同处理中短肋羽藓的生长长度、覆盖度和植株颜色 占比,筛选有利于其生长及植株呈色的施肥方案。同时测定优选施肥方案中苔藓相关生理指 标的变化,以探讨施肥对短肋羽藓的生长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N1、N2P2K2 处 理下植株覆盖度最大且显著高于 CK;植株长度以 N1、N2K2 处理下最高且大于 CK;N3P3K3 和 N2P2K2 处理的植株绿度维持效果最好。(2)N 肥、NK、NPK 配施方案对短肋羽藓生长 的促进作用最好,这些处理总体上植株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 CK,可溶 性蛋白含量低于 CK。(3)相关性分析表明:绿色占比与覆盖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生长长 度与植株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综合分析可知,不同肥施处理对短肋羽藓的生长及植 株呈色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人工栽培的短肋羽藓施肥方案应以 N 肥为主,P、K 配施为辅, 其中,N2P2K2(N、P、K 的施肥量依次为 26、14、28 kg・hm-2・a-1)处理下,短肋羽藓的生 长状况和绿度最好。

  • 两株耐寒 PGPB 的分离及其对藏北当地牧草生长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0-08-02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本研究旨在从青藏高原北部退化草原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可以促进当地典型牧草生长的促生菌株以促进藏北植被修复。通过采用稀释涂平板的方法分离耐低温植物促生菌株,并结合盆栽实验设计,评估分离细菌对当地牧草生长的影响。该研究从西藏土壤中成功筛选得到·α-KB mg-1·h-1),TS27 显示出较强的产±3.85 mg·L-1)和

  • 天冬酰胺对脂多糖刺激断奶仔猪生产性能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Toll样受体4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信号通路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天冬酰胺(Asn)对脂多糖(LPS)刺激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Toll样受体4(TLR4)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信号通路关键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24头健康的(21±2)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8.12±0.56) kg],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1)对照组(基础饲粮);2)LPS组(基础饲粮+LPS);3)LPS+0.5% Asn组(基础饲粮+0.5%Asn+LPS);4)LPS+1.0% Asn组(基础饲粮+1.0% Asn+LPS)。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第20天,LPS组、LPS+0.5% Asn组和LPS+1.0% Asn组的试验猪注射100 μg/kg BW的LPS,对照组试验猪则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试验期为2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以及饲粮中添加Asn对LPS刺激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P>0.05)。LPS刺激可以显著提高HPA轴中TLR4、髓样分化蛋白88(MyD88)、NOD2、受体相互作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2(RIP2)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mRNA表达量(P<0.05)。饲粮中添加Asn可以显著降低下丘脑中NF-κB的mRNA表达量(线性,P<0.05),并有降低肾上腺中TLR4和NOD2的mRNA表达量的趋势(线性,P<0.10)。此外,饲粮中添加Asn可以显著降低垂体中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的mRNA表达量(二次,P<0.05),显著增加了肾上腺中RIP2的mRNA表达量(线性,P<0.05;二次,P<0.05)。由此可见,Asn虽然对LPS刺激仔猪的生长性能没有影响,但可能通过降低下丘脑NF-κB的mRNA表达量,而对下丘脑TLR4信号通路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亚麻籽油对脂多糖刺激断奶仔猪肠黏膜结构和免疫细胞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亚麻籽油对脂多糖(LPS)刺激断奶仔猪肠黏膜结构和免疫细胞的影响。选择24头(9.15±0.90) kg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采用2×2因子设计,主因子包括:1)饲粮处理(5%玉米油或5%亚麻籽油);2)免疫应激(注射生理盐水或LPS)。饲粮中添加5%玉米油或5%亚麻籽油饲喂21 d,在试验第21天,每组1/2的猪腹膜注射100 μg/kg BW的LPS,另外1/2的猪腹膜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LPS或生理盐水4 h后,将仔猪麻醉屠宰,取肠道样品待测。结果表明:1)LPS刺激显著降低了空肠、回肠绒毛高度和空肠隐窝深度(P0.05);饲粮添加5%亚麻籽油有提高回肠派氏结细胞密度的趋势(P<0.10),且在LPS刺激下,显著降低空肠固有层细胞密度(P<0.05),并有增加空肠上皮间淋巴细胞数目的趋势(P<0.10)。结果提示,5%亚麻籽油在一定程度上可维护LPS刺激断奶仔猪的小肠黏膜结构和免疫功能。

  • 不同无机磷源对断奶仔猪钙、磷表观消化率及钙、磷代谢的影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无机磷源对断奶仔猪钙、磷表观消化率及钙、磷代谢的影响。试验选取200头遗传背景一致、健康状况良好、初始体重为(8.41±0.97) kg的(28±2)日龄的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成5个组,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公母各占1/2)。5组仔猪分别饲喂含0.66%粉状磷酸氢钙(DCP)、0.44%粒状磷酸二氢钙(MCP)、0.44%粉状MCP、0.49%粉状磷酸一二氢钙(MDCP)、0.49%粒状MDCP的饲粮,并保持饲粮钙、磷水平一致。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1)各组仔猪的钙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粉状MDCP组仔猪的磷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粉状DCP、粒状MCP和粉状MCP组(P0.05);2)仔猪血清钙、磷含量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粉状MCP组仔猪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但粉状MDCP、粉状MCP以及粒状MCP组蹄骨钙含量显著高于粉状DCP组(P<0.05)。由此可知,相较于粉状DCP,粉状MDCP、粒状MDCP、粒状MCP和粉状MCP均能较好地促进断奶仔猪钙、磷的代谢和利用,是替代粉状DCP的良好磷源。

  • 谷氨酸对脂多糖刺激断奶仔猪肠道能量代谢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谷氨酸(Glu)对脂多糖(LPS)刺激断奶仔猪肠道能量代谢的影响。选择24头断奶仔猪分为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LPS组、LPS+1.0% Glu组和LPS+2.0% Glu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于试验第28天,试验组猪注射100 μg/kg BW LPS,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4 h后屠宰,取肠道样品待测。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导致断奶仔猪空肠三磷酸腺苷(ATP)、腺苷酸池(TAN)含量和能荷(EC)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导致空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及回肠沉默信号调控因子1(Sirt1)和PGC1α的mRNA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LPS组相比,LPS+2.0% Glu组有提高空肠PGC1α(P=0.067)和回肠Sirt1(P=0.053)mRNA表达量的趋势,LPS+1.0% Glu组有提高回肠Sirt1的mRNA表达量的趋势(P=0.070)。由此可见,Glu可以改善LPS刺激导致的肠道能量损耗状态。

  • 甘氨酸对脂多糖刺激仔猪肝脏能量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甘氨酸(Gly)对脂多糖(LPS)刺激断奶仔猪肝脏能量代谢、能量代谢关键酶和相关调节因子mRNA表达的调控作用。选取24头杜×长×大仔猪,分成4个组,每组6个重复。4个组分别为:1)对照组(基础饲粮);2)LPS组(LPS+基础饲粮);3)1.0%Gly组(LPS+基础饲粮+1.0%Gly);4)2.0%Gly组(LPS+基础饲粮+2.0%Gly)。试验第28天,试验组仔猪腹膜注射100 μg/kg BW的LPS,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试验猪于注射LPS或生理盐水4 h后屠宰,取肝脏样品待测。结果表明:1)与LPS组相比,1.0%Gly显著提高了仔猪肝脏三磷酸腺苷(ATP)浓度和能荷(EC)水平(P<0.05),显著降低了(一磷酸腺苷)AMP/ATP值(P<0.05),并有降低AMP浓度的趋势(P<0.10);2.0%Gly有降低AMP/ATP值的趋势(P<0.10)。2)与LPS组相比,1.0%Gly显著降低了仔猪肝脏己糖激酶2(Hexok2)和柠檬酸合成酶(CS)的mRNA表达量(P<0.05);2.0%Gly显著降低了肝脏Hexok2和丙酮酸激酶(PK)的mRNA表达量(P<0.05),并有降低肝脏CS mRNA表达量的趋势(P<0.10)。3)与LPS组相比,1.0%Gly显著提高了仔猪肝脏腺甘酸活化蛋白激酶α1(AMPKα1)的mRNA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Gly能够改善LPS刺激引起的断奶仔猪肝脏能量代谢紊乱,调控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等代谢途径中相关酶的表达。

  • 亚麻籽油对脂多糖刺激仔猪肝脏TLR4和NOD信号通路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亚麻籽油对脂多糖(LPS)刺激仔猪肝脏Toll样受体4(TLR4)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信号通路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24头断奶仔猪,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LPS组、2.5%亚麻籽油组(2.5%亚麻籽油+LPS)、5.0%亚麻籽油组(5.0%亚麻籽油+LPS),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21 d。试验组注射100 μg/kg体重的LPS,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LPS或生理盐水4 h后屠宰仔猪,取肝脏,测定TLR4和NOD信号通路关键基因及相关炎性介质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LPS刺激显著提高了肝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环氧酶2(COX2)、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2.5%亚麻籽油可显著降低COX2、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5.0%亚麻籽油可显著降低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2)LPS刺激显著提高了肝脏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RAK1)、NOD1、NOD2、受体互作蛋白2(RIPK2)、核因子-κB(NF-κB)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2.5%亚麻籽油可显著降低NOD1、NOD2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有降低RIPK2 mRNA相对表达量的趋势(P<0.10);5.0%亚麻籽油可显著降低NOD2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这表明LPS刺激导致仔猪发生炎症反应,亚麻籽油可能通过抑制NOD信号通路进而缓解肝脏炎症反应。

  • 人源Alu RNA工程菌的构建和表达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7-07-24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目的:外源RNA导入细胞特异性上调或下调基因表达,目前外源RNA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体外转录,细胞提取。Alu DNA和Alu RNA是人基因组和转录组中最重要的成分,参与基因表达调节。建立工程菌制备基因工程人源Alu RNA (Alu RNA)的技术,所提取的RNA满足一般生物学实验要求。方法和结果:将人Alu序列插入pET-28α质粒 (pET),转化BL-21菌,探讨不同条件对Alu RNA产生的影响。用pET-Alu×8质粒转化BMBL-21(DE3)感受态细胞(简称DE3),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减弱细菌生长;用IPTG诱导2,4,6,8,10,12,14和16小时,用northern杂交检测Alu RNA的量,发现诱导4小时RNA产量最高;1,2,4,8,14拷贝的Alu序列插入pET,转化DE3菌,随拷贝数增加Alu RNA产量上升;pET-Alu×8 DE3菌液,不加IPTG诱导,没有Alu RNA产生,0.1-0.4 mg / ml IPTG诱导时,Alu RNA产量没有区别,偏离该浓度时,RNA产量略下降;34 ℃,37 ℃和40 ℃培养pET-Alu×8 DE3菌液,IPTG诱导4小时,在37 ℃培养条件下,RNA产量最高;将pET-Alu×8质粒转化3种BL-21感受态细胞,包括DE3,BMBL21-DE3-pLysS(简称pLysS)和Trans BL 21(简称TransBL),发现转化DE3感受态细胞后Alu RNA产量最高。结论:本文中建立了基因工程制备Alu RNA的技术:pET-Alu×14 质粒转化DE3菌,37 ℃培养至600 nm OD 1.0时,加入终浓度为0.2 mg/ml IPTG诱导4小时,获得最高Alu RNA产量,纯Alu RNA在提取的RNA中的含量达15.8 %,每100 ml菌液纯Alu RNA产量平均为0.46 mg。

  • 苹果6-磷酸山梨醇脱氢酶基因启动子逆境诱导表达特性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7-06-01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为研究6-磷酸山梨醇脱氢酶(Sorbitol-6-Phosphate dehydrogenase,S6PDH)基因启动子(S6PDHp)的逆境诱导表达特性,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了S6PDH基因启动子区 5’端系列缺失体与GUS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拟南芥。对转基因拟南芥进行低温和外源ABA处理,通过GUS蛋白活性变化分析S6PDHp的逆境诱导表达特性。研究结果发现,通过Gateway技术构建了4个S6PDHp 5’端系列缺失体与β-葡糖苷酸酶(GUS)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pGWB433-S6PDHp1、pGWB433-S6PDHp2、pGWB433-S6PDHp3和pGWB433-S6PDHp4)并获得了相应的转基因拟南芥。对转基因植株进行低温处理后发现,pGWB433-S6PDHp3转基因植株中的GUS活性增幅最大,达到显著水平,而其他转基因植株中的GUS活性基本保持不变。外源ABA处理后发现,除pGWB433-S6PDHp4外,其余启动子缺失体转基因拟南芥中GUS活性显著升高。以上结果表明,低温和外源ABA能够诱导S6PDHp的表达,但不同的缺失体响应程度不同,意味着在S6PDHp序列(-2396bp至-236bp)内中可能存在着响应逆境胁迫的正负调控顺式作用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