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酵母硒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抗氧化与脂代谢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硒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抗氧化与脂代谢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69周龄、健康海兰褐蛋鸡432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含0.2 mg/kg亚硒酸钠,以硒计),试验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0.2、0.6、1.0 mg/kg(以硒计)酵母硒,预试期2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2、0.6和1.0 mg/kg的酵母硒显著提高了产蛋率(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酵母硒可提高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壳强度、蛋黄硒含量,改善机体抗氧化性能和胆固醇代谢能力。通过回归分析得出,饲粮(含0.20 mg/kg亚硒酸钠形式的硒)中添加0.60~0.77 mg/kg酵母硒的效果较好。

  • 酵母硒和苜草素联用对产蛋后期蛋鸡蛋品质、抗氧化能力和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酵母硒和苜草素联用对产蛋后期蛋鸡蛋品质、抗氧化能力和胆固醇代谢的影响。试验选取756只69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7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2~7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2、0.6、1.0 mg/kg酵母硒与500、1 000 mg/kg苜草素。试验预试期2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酵母硒和苜草素可显著提高蛋鸡产蛋率(P<0.05),显著降低料蛋比(P<0.05),有提高鸡蛋蛋壳强度、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的趋势。2)饲粮添加酵母硒和苜草素极显著提高蛋鸡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肝脏GSH-Px活性以及肝脏GSH-Px1、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 mRNA表达量(P<0.01);极显著降低蛋鸡肝脏甘油三酯含量和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mRNA表达量(P<0.01),极显著提高肝脏胆固醇7α–羟化酶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mRNA表达量(P<0.01);极显著提高蛋黄硒含量(P<0.01)。3)添加0.6 mg/kg酵母硒和1 000 mg/kg苜草素可极显著提高蛋鸡血浆总抗氧化能力(P<0.01),极显著降低蛋鸡血浆MDA含量(P<0.01),极显著降低蛋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以及肝脏胆固醇含量(P<0.01)。综上,饲粮中添加酵母硒和苜草素可提高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抗氧化能力及脂代谢功能,以0.6 mg/kg酵母硒和1 000 mg/kg苜草素组合效果最佳。

  • 通过饲粮途径调控奶牛唾液分泌的研究进展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是奶牛上常见的营养代谢疾病,唾液分泌对瘤胃发酵产酸的中和作用是维持瘤胃稳态的重要因素,机体通过调控唾液分泌来有效预防SARA。目前多数研究主要以咀嚼活动作为反映唾液分泌的指标,而直接评定唾液分泌的研究很少。本文对通过饲粮途径调控奶牛唾液分泌的研究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以期为有效预防SARA提供参考依据。

  • 棉籽粕膨化前后品质变化及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湿法挤压膨化加工对棉籽粕中营养物质、游离棉酚含量的影响,以及膨化棉籽粕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首先,采用牧羊56×2挤压膨化机和前期优化后的加工参数组合对棉籽粕进行膨化,对比测定棉籽粕和膨化棉籽粕的营养物质和游离棉酚含量的变化。然后,以棉籽粕和膨化棉籽粕为主要试验材料,选取80头体重为(28.78±3.09)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1组饲喂添加普通棉籽粕(生长期添加5%普通棉籽粕,育肥期添加10%普通棉籽粕)的饲粮,试验2组、试验3组、试验4组分别饲喂添加膨化棉籽粕(生长期分别添加5%、10%和15%膨化棉籽粕,育肥期分别添加10%、15%和20%膨化棉籽粕)的饲粮,各组饲粮中代谢能和粗蛋白质等营养水平均调配均衡。试验期13周(生长期6周,育肥期7周)。结果表明:1)挤压膨化处理对棉籽粕营养物质含量无明显影响,膨化棉籽粕总氨基酸含量和各个必需氨基酸含量略有升高,游离棉酚含量降低了87.85%。2)生长期,饲粮中添加5%膨化棉籽粕与相同含量的普通棉籽粕相比可提高生长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3)育肥期,各膨化棉籽粕组末均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与对照组和普通棉籽粕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全期试验2组和试验3组料重比显著低于试验1组(P0.05),各膨化棉籽粕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试验3组和试验4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0.05),且随着膨化棉籽粕添加量的增加,粗脂肪表观消化率逐渐升高。饲粮中添加适量的膨化棉籽粕比起添加棉籽粕可显著提高氨基酸表观消化率(P<0.05)。由此可见,挤压膨化加工对棉籽粕营养物质含量影响较小,且能显著降低游离棉酚的含量,在生长育肥猪饲粮中添加膨化棉籽粕可以显著提高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能力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生长猪饲粮中添加量可达15%,育肥猪饲粮中添加量可达20%。

  • 苜草素对产蛋后期蛋鸡抗氧化能力、脂质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苜草素对产蛋后期蛋鸡抗氧化能力、脂质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69周龄、健康海兰褐蛋鸡3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500和1 000 mg/kg苜草素。试验预试验2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组蛋鸡产蛋率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苜草素可降低产蛋后期蛋鸡蛋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提高生产性能、蛋壳强度、机体抗氧化和胆固醇代谢能力,且以添加1 000 mg/kg苜草素效果较好。

  • 雏鸡冷应激前后血清中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比较分析雏鸡冷应激前后血清中蛋白质的表达差异,并对重点差异蛋白质进行鉴定。将30只雏鸡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冷应激组、冷适应组和常温对照组,收集各组雏鸡的血液制备血清后进行双向凝胶电泳(2-DE),以获得血清蛋白质表达的2-DE图谱,对2-DE图谱进行差异分析(利用PDQuest 8.0软件),随后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鉴定,并利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通过2-DE对常温对照组、冷应激组和冷适应组雏鸡血清进行分析,得到了比较完整的差异蛋白质数据,共找到差异蛋白质点23个。采用MALDI-TOF-MS技术分析其中几个重复性好且较为明显的蛋白质点,成功鉴定出4个差异蛋白质,其中2个为果糖二磷酸醛缩酶C(ALDOC),是参与葡萄糖、能量代谢通路供能的相关蛋白;随后,对差异蛋白质ALDOC进行Western blot验证,所得结果与2-DE的结果相一致。结果表明,雏鸡冷应激前后血清中蛋白质的表达具有明显的差异,这些蛋白质的表达差异可能与冷应激有关。

  • 苜蓿多糖对不同性别肉仔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苜蓿多糖对不同性别肉仔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468只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12个重复(公母各6个重复),每个重复13只鸡。组1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组2、组3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 000和2 000 mg/kg苜蓿多糖,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中添加1 000和2 000 mg/kg苜蓿多糖对公鸡和母鸡的平均体重、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屠宰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提高了母鸡全净膛率和胸肌率(P0.05);此外,饲粮中添加1 000和2 000 mg/kg苜蓿多糖对公鸡和母鸡肝脏和胸肌中T-AOC、GSH-Px和T-SOD活性及MDA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饲粮中添加苜蓿多糖对公鸡和母鸡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能够改善公鸡和母鸡的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血清抗氧化性能,且苜蓿多糖的适宜添加量为1 000 mg/kg。

  • 饲养密度与活动空间对肉鸡免疫和应激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养密度与活动空间对肉鸡免疫和应激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756只,采用3×2因子设计,随机分成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活动空间分大、小2种:2.88(2.4 m×1.2 m)和1.44 m2(2.4 m×0.6 m),密度分高、中、低3种:14、10、6只/m2。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21日龄时,饲养密度与活动空间对平均日增重、平均体重的交互作用显著(P<0.05),大空间中密度组平均日增重、平均体重显著高于小空间中、高密度组(P<0.05)。饲养密度与活动空间对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中密度组显著低于高、低密度组(P<0.05),并且交互作用显著极显著(P<0.01)。饲养密度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分别有极显著和显著影响(P<0.01和P<0.05)。饲养密度对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有显著影响(P<0.05);饲养密度与活动空间对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交互作用显著(P<0.05)。2)42日龄时,饲养密度与活动空间对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平均体重的交互作用极显著(P<0.01)。大空间中、低密度组和小空间低密度组的平均日增重、平均体重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高密度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平均体重显著低于中、低密度组(P<0.05),大空间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小空间组(P<0.05),大空间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小空间组(P<0.05),大空间中、高密度组料重比显著低于小空间中、高密度组(P<0.05)。高密度组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中、低密度组(P<0.05)。中密度组血清IL-1β含量显著低于高、低密度组(P<0.05)。由此可见,饲养密度与活动空间对平均日采食重、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平均体重及血清FFA、IL-1β及IL-6含量产生了一定影响,可引起肉鸡的应激免疫反应。其中,中密度大空间组(10只/m2、2.88 m2)免疫应激最小,更适宜肉鸡生长。

  • 挤压膨化加工对菜籽粕中抗营养因子含量及膨化菜籽粕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挤压膨化加工对菜籽粕(RM)中抗营养因子、营养物质含量以及膨化菜籽粕(ERM)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1:采用本实验室的TSE65双螺杆干法挤压膨化机和优化后的加工参数组合对饲料级RM进行挤压膨化加工,测定RM和ERM中的抗营养因子和营养物质含量。试验2:以RM和ERM为主要试验材料,选取72头体重为(33.82±3.72)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成6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试验1~6周,1、3、5组分别饲喂添加6%、10%和14% RM的饲粮,试验2、4、6组分别饲喂添加6%、10%和14% ERM的饲粮;试验7~12周,1、3、5组分别饲喂添加10%、14%和18% RM的饲粮,试验2、4、6组分别饲喂添加10%、14%和18% ERM的饲粮。试验期为12周。结果表明:1)与RM相比,ERM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钙和总磷含量都有所增加;ERM中粗脂肪和干物质含量显著升高(P0.05),硫苷和植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2)1~6周内,同等添加量下,2、4组末重(FBW)显著高于1、3组(P<0.05);4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各组间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均无显著差异(P>0.05);6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5组(P0.05)外,其余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5组(P0.05);2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1组(P<0.05);2组缬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组氨酸、苏氨酸、天冬氨酸、酪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半胱氨酸、脯氨酸和总氨基酸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1组(P<0.05)。由此可见,挤压膨化加工能提高RM的营养价值并降低多种抗营养因子含量,在育肥猪饲粮中添加ERM可以提高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30~60 kg的育肥猪饲粮中ERM适宜添加量为10%,61~120 kg的育肥猪饲粮中ERM适宜添加量为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