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绵羊瘤胃细菌、原虫蛋白质分解代谢相关酶活力及谷氨酸脱氢酶体系的米氏常数值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绵羊瘤胃细菌、原虫蛋白质分解代谢相关酶活力及谷氨酸脱氢酶体系的米氏常数(Km)值,为解释绵羊瘤胃细菌、原虫蛋白质分解代谢特征提供酶学依据。选用6只1岁左右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美利奴(新疆型)绵羊[平均体重为(32.00±1.36) kg],饲喂精粗比为30:70的饲粮,依次采集饲喂前(0 h)和饲喂后1.5、3.0、6.0、9.0、12.0 h 6个时间点的瘤胃液,重复采集3次。分离和制备细菌、原虫破碎液,分别测定相关酶活力及谷氨酸脱氢酶体系的Km值。结果显示:1)绵羊瘤胃细菌、原虫破碎液中蛋白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谷氨酸脱氢酶的活力随饲喂时间的延长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动态变化规律,总体在饲喂后1.5 h达到峰值;谷氨酸和氨含量也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原虫破碎液中参与蛋白质分解代谢的这4种酶的活力在各时间点均极显著高于细菌(P<0.01)。2)原虫破碎液谷氨酸含量极显著高于细菌(P<0.01);原虫破碎液氨含量在1.5、6.0、9.0和12.0 h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细菌(P<0.05或P<0.01)。3)绵羊瘤胃细菌、原虫谷氨酸脱氢酶对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Km值分别为2.60×10-7、1.48×10-7 mol/L;细菌、原虫谷氨酸脱氢酶对谷氨酸的Km值分别为8.41×10-6、4.91×10-6 mol/L;细菌、原虫谷氨酸脱氢酶对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的Km值分别为3.80×10-8、2.70×10-8 mol/L;细菌、原虫谷氨酸脱氢酶对(-酮戊二酸的Km值分别为1.16×10-6、2.07×10-6 mol/L;细菌、原虫谷氨酸脱氢酶对氨的Km值分别为2.97×10-5、1.40×10-5 mol/L。结果提示,总体上,绵羊瘤胃细菌、原虫中蛋白酶、谷氨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活力在饲喂后1.5 h达到峰值,之后逐渐降低;绵羊瘤胃原虫中蛋白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谷氨酸脱氢酶的活力均极显著高于细菌,原虫中蛋白质分解代谢更旺盛;瘤胃原虫中不仅存在谷氨酸转氨机制,还可能存在利用氨重新合成氨基酸的机制。

  • 12月龄伊犁马对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需要量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维生素B1、维生素B2摄入量对12月龄伊犁马血液、尿液相关指标的影响,以得到12月龄伊犁马对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需要量。试验选取12月龄±5 d、平均体重(245.28±18.36) kg的伊犁马公马35匹,随机分为5组,每组7匹,分别为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试验Ⅴ组,马匹饲喂相同的基础饲粮,并分别添加0、16、32、48和64 mg/(匹·d)的维生素B1和0、10、20、30和40 mg/(匹·d)的维生素B2,进行为期20 d的饲养试验。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试验Ⅴ组实际摄入维生素B1量分别为19.00、33.49、48.27、62.96、77.53 mg/(匹·d),实际摄入维生素B2量分别为21.95、31.68、41.77、51.53、61.26 mg/(匹·d)。结果表明:随着实际摄入维生素B1量的增加,伊犁马血浆维生素B1含量、红细胞转酮酶活性(E-TKA)、尿液维生素B1排出量逐渐升高,焦磷酸硫胺素(TPP)效应逐渐降低。试验Ⅰ组血浆维生素B1含量显著低于试验Ⅲ组(P<0.05),极显著低于试验Ⅳ组、试验Ⅴ组(P<0.01);试验Ⅰ组E-TKA极显著低于试验Ⅲ组、试验Ⅳ组和试验Ⅴ组(P<0.01);试验Ⅰ组TPP效应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极显著高于试验Ⅳ组、试验Ⅴ组(P<0.01);试验Ⅰ组尿液维生素B1排出量极显著低于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试验Ⅴ组(P<0.01)。随着实际摄入维生素B2量的增加,伊犁马血浆维生素B2含量出现波动变化,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E-GRAC)逐渐降低,尿液维生素B2排出量逐渐增加。试验Ⅰ组血浆维生素B2含量显著低于试验Ⅲ组、试验Ⅳ组(P<0.05),极显著低于试验Ⅱ组、试验Ⅴ组(P<0.01);试验Ⅰ组E-GRAC极显著高于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试验Ⅴ组(P<0.01);试验Ⅰ组尿液维生素B2排出量极显著低于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试验Ⅴ组(P<0.01)。综合评价各指标,得到12月龄伊犁马对维生素B1的需要量为48.27 mg/(匹·d),对维生素B2的需要量为31.68 mg/(匹·d)。

  • 补喂肌酸对速步马运动性能、糖代谢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补喂肌酸对速步马运动性能、糖代谢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肌酸在速步马训练、比赛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数据。试验选取年龄4岁、平均体重为(457±50)kg、1 km速步比赛成绩相近且经过良好训练的伊犁马公马8匹,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4匹,每天每匹马分别饲喂3 kg颗粒精料,干牧草自由采食,在此基础上试验组每天每匹马补喂38 g肌酸,进行为期38 d(预试期7 d,正试期31 d)的补饲试验及训练试验。结果表明:补喂肌酸可提高速步马1 km速步赛的比赛用时,试验组比赛用时比对照组缩短12.74%(P>0.05);在血浆抗氧化指标方面,补喂肌酸可显著提高赛后30 min血浆中过氧化氢酶活力、总抗氧化能力及赛后24 h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P<0.05);但对照组与试验组赛前、赛后心率及血浆中葡萄糖、乳酸、肌酸、肌酐、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及皮质醇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补喂肌酸能够提高速步马的运动成绩,增强速步马赛后抗氧化能力。

  • 不同纤维和蛋白质水平饲粮对2岁焉耆马消化代谢、血浆生化指标及体增重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纤维和蛋白质水平饲粮对2岁焉耆马消化代谢、血液生化指标及体增重的影响,为焉耆马的科学饲养提供理论基础。试验取年龄为2岁、平均体重为(254±14) kg的焉耆马公马12匹,随机分为2组,每组6匹。采用分期分组的试验方法,试验分2期:第1期为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第2期为试验Ⅲ组和试验Ⅳ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饲喂纤维和蛋白质水平分别为73.52%、6.99%,68.82%、7.55%,67.32%、8.04%,64.21%、8.57%的饲粮,进行21 d的消化代谢试验,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6 d。结果表明:营养物质消化率随饲粮中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其中试验Ⅳ组干物质、有机物、钙、磷的消化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在能量代谢方面,增加饲粮中蛋白质水平可提高2岁焉耆马的代谢能、消化能,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就钙、磷代谢而言,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的钙、磷摄入量、沉积量、沉积率以及粪磷、尿磷排出量均高于试验Ⅰ组,其中试验Ⅳ组钙、磷沉积率分别比试验Ⅰ组高出44.34%(P<0.05)和47.80%(P<0.05);但提高饲粮中蛋白质水平对2岁焉耆马血浆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尿素氮、谷氨酰胺含量及体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提高2岁焉耆马饲粮中蛋白质水平可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沉积量,且以饲粮中纤维水平为64.21%、蛋白质水平为8.57%时最佳,但对血浆生化指标及体增重无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