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吴峰洋
  • 不同淀粉源对獭兔内源氮和内源能损失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淀粉源对獭兔內源氮和内源能损失的影响。选用1.5岁左右健康的獭兔3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公母各占1/2。3组獭兔分别饲喂玉米淀粉型、马铃薯淀粉型和木薯淀粉型无氮饲粮。预试期和正试期各7 d。结果显示:内源氮损失方面,各组獭兔的代谢粪氮(MFN)和内源尿氮(EUN)差异不显著(P>0.05);总体上看,木薯淀粉组内源氮损失最高,马铃薯淀粉组最低,玉米淀粉组居中;内源能损失方面,各组獭兔的代谢粪能(FmE)和内源尿能(UeE)差异不显著(P>0.05);总体上看,木薯淀粉组内源能损失最高,马铃薯淀粉组最低,玉米淀粉组居中。由此得出,虽然不同淀粉源对獭兔MFN、EUN、FmE和UeE均无显著影响,但总体看,木薯淀粉组獭兔的内源氮和内源能损失要高于玉米淀粉组和马铃薯淀粉组。

  • 早稻和晚稻对生长獭兔的营养价值评定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通过消化试验来评定早稻和晚稻在生长獭兔上的营养价值。选择18只60日龄、平均体重为(1.50±0.20) kg的健康状况良好的白色獭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早稻饲粮(85%基础饲粮+15%早稻)、晚稻饲粮(85%基础饲粮+15%晚稻)。预试期和正试期各7 d。采用全收粪法测定生长獭兔对早稻和晚稻中主要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结果显示:1)早稻与晚稻中总能(GE)、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粗灰分(Ash)、钙(Ca)、磷(P)、无氮浸出物(NFE)的含量分别为16.25 MJ/kg、86.32%、7.82%、1.32%、8.54%、23.35%、10.54%、1.54%、1.32%、0.53%、0.38%、64.76%与16.07 MJ/kg、89.17%、6.88%、1.32%、9.07%、24.55%、11.57%、2.01%、3.96%、0.62%、0.21%、63.71%。2)早稻和晚稻在生长獭兔中的表观消化能分别为10.43和10.32 MJ/kg,生长獭兔对早稻和晚稻中GE、DM、CP、EE、CF、NDF、ADF、Ash、Ca、P、NFE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65.33%、74.32%、76.69%、68.59%、13.12%、38.63%、27.11%、52.23%、50.03%、15.54%、74.35%与64.22%、76.15%、70.92%、72.93%、14.35%、38.49%、27.09%、52.03%、48.63%、14.99%、73.64%。由上可知,早稻和晚稻中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差异较小,生长獭兔对早稻和晚稻主要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基本相当;早稻和晚稻均可以作为生长獭兔的能量饲料来源,二者对生长獭兔的营养价值相近。

  • 葡萄糖氧化酶对生长獭兔营养物质利用、盲肠菌群结构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葡萄糖氧化酶(GOD)对生长獭兔营养物质利用、盲肠菌群结构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4个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1%、0.2%、0.3%和0.4% GOD的试验饲粮。预试期5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1)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和表观消化能以对照组最低,0.4%组最高;各试验组粗纤维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0.4%组提高16.10%,差异显著(P<0.05)。2)0.4%组可消化氮、氮沉积量、氮利用率和氮生物利用率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2.39%、17.48%、15.68%和12.78%,且均差异显著(P<0.05)。3)饲粮中添加GOD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盲肠pH。与对照组相比,0.4%组盲肠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提高(P<0.05),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0.3%组盲肠双歧杆菌数量显著提高(P<0.05)。4)0.4%组十二指肠部位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空肠部位乳糖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综合分析认为,饲粮中添加GOD能够改善饲粮中营养物质利用和獭兔肠道菌群结构,提高肠道消化酶活性,建议添加量为0.4%(60 U/kg)。

  • 红花粕和水飞蓟粕对生长獭兔的营养价值评定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通过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来评定红花粕和水飞蓟粕在生长獭兔上的营养价值。选取18只60日龄左右、平均体重(1.73±0.21) kg、健康状况良好的白色獭兔,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各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红花粕饲粮(85%基础饲粮+15%红花粕)和水飞蓟粕饲粮(85%基础饲粮+15%水飞蓟粕)。预试期和正试期各5 d。采用化学分析法测定红花粕和水飞蓟粕的总能(GE)及各营养物质含量,采用全收粪法测定生长獭兔对各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红花粕和水飞蓟粕中的GE、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粗脂肪(EE)、粗灰分(Ash)、钙(Ca)、磷(P)以及无氮浸出物(NFE)的含量分别为:18.81 MJ/kg、93.76%、23.94%、14.95%、19.92%、11.99%、2.19%、1.64%、4.93%、0.37%、0.57%、49.32%与17.12 MJ/kg、91.94%、23.62%、16.21%、38.57%、22.73%、4.04%、2.07%、5.31%、0.29%、0.68%、42.09%。生长獭兔对红花粕和水飞蓟粕中GE、DM、CP、CF、NDF、ADF、EE、Ash、Ca、P和NFE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62.60%、61.72%、62.39%、15.68%、26.30%、14.75%、80.69%、38.35%、59.35%、31.98%、79.61%与63.13%、61.94%、68.01%、15.74%、27.64%、14.98%、79.90%、38.20%、60.44%、32.99%、79.81%。由此可见,生长獭兔对红花粕和水飞蓟粕中的不同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存在一定差异,结合2种原料各营养物质含量总体分析,2种原料均可作为獭兔的蛋白质饲料资源应用,并且对生长獭兔的营养价值相近。

  • 饲粮魔芋甘露寡糖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生长性能、毛皮质量、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魔芋甘露寡糖(KON-MOS)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生长性能、毛皮质量、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0.84±0.07) kg的断奶獭兔12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2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其中,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Ⅴ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KON-MOS添加水平为50、100、150、200 mg/kg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 60 d。结果表明:1)饲粮KON-MOS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的平均日增重、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以Ⅲ组平均日增重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饲粮KON-MOS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的腹泻率和死亡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试验组两者均低于对照组。2)饲粮KON-MOS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的被毛密度、被毛长度和毛皮重量无显著影响(P>0.05),对皮张面积有显著影响(P<0.05)。Ⅲ组皮张面积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饲粮KON-MOS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的全净膛率及半净膛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各试验组两者均高于对照组。4)饲粮KON-MOS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屠宰后45 min时和24 h时的pH、剪切力、蒸煮损失以及亮度(L*)、红度(a*)、黄度(b*)值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考虑本试验所测指标,生长獭兔饲粮中适宜的KON-MOS添加水平为100 mg/kg。

  • 饲粮肌醇添加水平对2~4月龄生长獭兔生长性能、毛皮质量、免疫器官指数和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肌醇添加水平对2~4月龄生长獭兔生长性能、毛皮质量、免疫器官指数和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2月龄生长獭兔88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2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Ⅲ组、Ⅳ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50、75 mg/kg肌醇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1)饲粮肌醇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肌醇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毛皮面积、毛皮重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被毛密度、被毛长度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被毛长度以Ⅲ组最长,显著长于Ⅰ组(P<0.05),但与Ⅳ组无显著差异(P>0.05);被毛密度以Ⅳ组最大,极显著大于Ⅰ组和Ⅲ组(P<0.01),显著大于Ⅱ组(P<0.05)。3)饲粮肌醇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脾脏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胸腺指数随着肌醇添加水平的提高呈升高趋势(P>0.05)。4)饲粮肌醇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利用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干物质、总能、粗蛋白质利用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其中,干物质利用率以Ⅳ组最高,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组的总能利用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Ⅳ组的总能利用率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Ⅱ组和Ⅳ组的粗蛋白质利用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的粗蛋白质利用率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综合以上测定指标,在生长獭兔饲粮中适宜的肌醇添加水平为75 mg/kg。